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在數名禁軍的“護送”下,三人一車隨李憲連過兩重宮門,入得宮來。

    兩側朱牆聳峙,夾道成巷,一條筆直甬道延伸而去,寬闊平整,不見盡頭。放眼望去,空寂無人,唯聞驢蹄、腳步的回響和朔風穿巷的低鳴,更顯清冷肅穆。

    吳銘一行雖隻是訪客,但隻要進了宮門,就得守宮的規矩。

    相關規矩他早已從李憲處得知,並再三囑咐過何、謝二人。

    簡而言之,即孔聖人提倡的“四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兩個廚娘均已摘下帷帽,生平頭一回步入皇宮大內,莫說庶民中罕有此等際遇者,便是許多地方官員,終生也進不了幾次宮。

    要說完全目不斜視,未免強人所難,不東張西望就算合乎禮儀,眼角餘光少不得要四下窺看。西行數百步,過宣祐門向北,人煙逐漸稠密,始見內侍捧匣疾行,禁軍按刀巡視,身影往來於殿閣巷道之間。

    一路無話。

    及至會通門前,李憲方才駐足開口道:“吳掌櫃可於此處設攤。”

    負責嚐菜、傳菜的內侍早已攜一應禦用器皿在此恭候。

    為官家進奉肴饌,豈能用市井粗器?一恐不潔,二來,禁中器具之雅致精美,絕非坊間庖廚的藏品可比。

    盤盞皆納於蒸籠中,架在炭爐之上,隔水文火慢煨。時值天寒,此法可保器皿溫熱,盛肴後不致驟冷。李憲將司膳陳俊引見給吳掌櫃,隨後自往禁中通傳不提。

    當對方出現在視線時,陳俊立即被那輛造型奇特的餐車吸住視線,此刻複又仔細打量吳掌櫃,見此人身形雖壯,卻不似尋常庖廚那般肥頭大耳,亦無市井之氣。

    坊間近來盛傳吳掌櫃得神仙點化,承灶王爺衣缽,是以技藝卓絕,京中無有可比者。

    這自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然而,眼下觀之,此人端的不俗。

    陳俊心下存著幾分敬意,言辭便略顯客氣:“吳掌櫃,可否取出食材、炊具讓我等一觀?”在宮設攤不比外麵,進獻美食自有一套固定流程,李憲早已詳實相告。

    吳銘三人立刻取出一應食材、炊具,供陳俊等內侍檢驗。

    看得出來,吳掌櫃為此番進獻做足了準備,所用雖非珍稀食材,然諸多味料委實驚人!

    以白糖為例,陳俊知道蜀地出產的糖霜品質上佳,因其色澤潔白,又稱作白糖。

    此物禦廚房也有,極其珍貴,且品質似乎比不上吳掌櫃帶來的白糖,單這一小碗,賣個幾千錢綽綽有餘。

    嚐驗時,陳俊沒好意思嚐太多,隻略舀取一小匙送入口中。

    好甜!這可比尋常的糖霜、土白糖甜多了!

    更遑論還有這許多秘製的醬料、餡料。

    陳俊早盼著這一刻了。

    聽聞吳記的蛋烘糕足有十種熟餡可供選擇,風味各異,滋味俱佳。

    此時逐一品嚐,方知傳言不虛,真個妙極!

    餡料豐盛若此,哪怕夾在炊餅,也絕不會難吃!

    想到官家頂多擇其一二,不能遍嚐,不免有些惋惜。

    陳俊忽道:“郭尚食仰慕吳掌櫃已久,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吳掌櫃為官家烹肴時,另備一份,送至殿中省,眾禦廚也想嚐鮮。”

    吳銘點頭應下。

    明麵上隻有兩位食客,實際上要做的菜遠不止兩份。

    先是李憲提議另備一份,以孝敬張供奉;眼下陳俊又提出同樣的要求,再加上司膳嚐驗的那一份,這便是五份了。

    待會兒說不定還要續幾份……

    幸而,吳銘這回備足了料,趙官家肚量再大,也決計吃不完,多餘的食材則用於款待王安石一家。話說回來,這李憲進宮傳個話,是不是有點過於久了?

    說好的相距不遠呢?

    李憲心也苦,他已在凝暉殿外等候多時。

    偏生不巧,在這個當口,歐陽學士正在殿內麵聖奏對,遲遲未出。

    不止李憲等得心焦,偏殿翹首以待美食的趙希蘊同樣度時如年,見梁懷吉探訊而歸,蹙眉詢問:“吳掌櫃仍未進宮?”

    “吳記餐車已至會通門外,隻是,官家適才召見了歐陽學士,眼下正於殿內奏對。”

    “啊?今日休沐,何事不能明日再議?”

    “奴婢不知,或涉朝政要務。”

    趙希蘊扁扁嘴,怏怏不樂。

    在禁中的眾多宮殿中,數凝暉殿距會通門最近,趙禎本是為吳記的新肴而來。

    一刻鍾前,翰林司內侍忽然來報,言歐陽修有要務麵陳。

    左右無事,遂召其入殿奏對,想來耽誤不了不少時辰。

    豈料歐陽永叔竟滔滔不絕!

    所奏雖為經國良策,有關今科科舉黜虛詞、立新風的建言尤為獨到,頗合他意,卻遠談不上緊要,本可具表以呈,或明日再議。

    念其勤勉,感其熱忱,趙禎不忍中斷,隻得耐性傾聽,間或頷首稱善。

    眼見吉時已過,近侍頻頻探頭,顯已萬事俱備,隻待聖諭。

    趙禎雖然耳聞歐陽修侃侃陳奏,心神早飛至那蛋烘糕、烤冷餅、薑撞奶上…

    吳掌櫃今日所獻之肴,盡皆前所未聞,卻不知滋味如何……

    一念及此,隻覺腹中轆轆。

    “官家?官家!”

    “嗯?”

    趙禎墓然回神,正迎上歐陽修殷切的目光:“臣適才所言,官家以為如何?”

    你適才說什了……

    趙禎正色道:“朕以為,眼下已過午時,不若先進些茶點,稍慰饑腸,再商國是。”

    歐陽修等的便是這句話,立時順勢道:“聖慮周詳,臣亦略感饑餓。”

    說罷,君臣相顧默然。

    依常例,臣下此時便當告退,何以戛然而止?

    這是何意?

    莫非……想留下來蹭飯?

    靜待片刻,見歐陽修無意辭去,趙禎隻好提議:“今日召吳掌櫃於會通門外設攤,永叔當值辛勞,不若讓其多備一份點心,你便在此間用膳罷。”

    “吳掌櫃……可是吳記川飯?”

    歐陽修麵露訝色,隨即行禮謝恩。

    他心下欣喜,麵上卻不動聲色。

    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吳掌櫃奉旨入宮設攤,你情我願,無由諫阻。這便罷了,若是官家嚐罷美食,欲強留吳掌櫃執掌尚食,那他定要麵刺陛下之過。

    不僅如此,此番還可品嚐吳記的新肴,這個班加得真值!

    趙禎並未多慮,想來吳掌櫃備料定有餘裕,多做一份倒也無妨。

    會通門外,眾人枯候良久,連陳俊等內侍都有些不耐煩,正欲入禁中探問,恰在此時,李憲終於銜令而歸,開口第一句話便是:“吳掌櫃備料可足?須再為歐陽學士烹製一份。”

    “足矣!”

    再加一份,也才六份,捎帶手的事。

    李憲將官家、公主及學士各自所選醬料、餡料告知。

    炭火早已點燃,炊具也早已架起,開做!!

    何雙雙著手烹製蛋烘糕,前番在賜酺盛會做過不下百次,早已得心應手。

    謝清歡將冷麵置於烤盤上,心不無忐忑。

    到底是初出茅廬的小廚娘,眼下卻要給天子烹肴,相當於剛出師就要操持國宴,能不緊張嗎?但勤勉與汗水不會辜負,經過這段時日的苦練,區區烤冷麵,她已能信手拈來。

    吳銘取出洗淨的生薑,切碎後擠出薑汁。

    薑撞奶的薑汁一定得現做現榨,一旦久置,其中的薑蛋白便會失效,成菜將大打折扣。

    要擠六份薑汁,須費點工夫,好在這是一道甜品,最後才上。

    一邊烹製一邊聽內侍閑聊。

    陳俊問起耽擱許久的緣故,李憲歎聲道:“說來也巧,恰逢歐陽學士在殿內麵陳奏對……”真是巧合嗎?

    吳銘回想起數日前,醉翁家的仆役到店取食時,特意問明了今日擺攤的時辰。

    他怎覺得,醉翁是存心蹭飯呢?

    不多時,濃鬱的香氣便隨熱氣四溢飄散。

    在場的內侍齊齊深呼吸,目光盡皆落在逐漸成型的菜肴上,挪不開眼一一緊盯烹製的過程本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一眾禁衛雖仍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喉頭卻接連滾動,使勁繃住表情。

    蛋烘糕率先出鍋,第一份先由兩位司膳嚐驗。

    適才已然嚐驗過各色餡料,此刻原本隻須嚐驗蛋皮即可。

    何雙雙卻將二人視作食客,不僅蛋皮做了兩份,出鍋之際不忘出言相詢:“二位中使要哪種餡料?”陳俊與其同僚一怔,隨即大喜過望,各要了一種最喜歡的餡料。

    何雙雙麻利地舀起餡料,鋪於蛋皮上,將蛋烘糕鏟起,利落地對折成扇形,以小塊的油紙裹住底部,遞給二人。

    二人接過,新鮮出鍋的蛋烘糕頗有些燙手,所幸天寒,換幾次手便即適應。

    呼呼吹兩口涼氣,張嘴咬下。

    當一個人由衷感到幸福愉悅時,是無法管理表情的,而品嚐美食恰恰最易產生幸福感,反之,若是口腹之欲得不到滿足,菜肴極其難吃,隻怕要氣惱一整天。

    陳俊細嚼慢咽,滿麵沉醉之色,甚至忍不住發出一聲喟歎。

    李憲等一眾內侍、禁衛看在眼,饞在心頭。

    比吃不著更難受的,是旁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卻隻能幹瞪眼。

    若是在宮外,李憲定要買兩個蛋烘糕,大快朵頤。隻可惜,身在宮內的他並無嚐膳的資格,更不敢當著眾人的麵,搶在官家和張供奉之前品嚐美味。

    心打定主意,下回再往吳記,定要將今日錯過的吃回來!

    何雙雙接著為三位主客烹製蛋烘糕。

    與此同時,謝清歡咄咄咄快速落鏟,將第一份烤冷麵剁成小段,以油紙盛裝,仍然遞給二位司膳。兩人分而食之,又是一番現場吃播。

    李憲越看越氣,鳥的,這哪是嚐驗,分明是享受!

    陳俊生平頭一回感覺,替官家嚐膳雖然沒什前途,卻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差事。

    快哉!快哉!

    他原本是站郭慶郭尚食的,畢竟共事多年,盡管談不上有多深的情誼,總歸比外人來得親近些。可此時此刻,他的內心不禁有所動搖。

    說實話,宮那些禦廚的手藝他早吃膩了,每日嚐膳不過是例行公事,毫無新鮮感可言。

    倘若吳掌櫃入主尚食局,至少每日的早晚飯便有了盼頭。

    人活一世,說到底不就是為了滿足這張嘴?

    陳俊品嚐著熱乎的美味,心情無比愉悅,連想法都變得超然。

    為官家、公主及歐陽學士烹製的蛋烘糕依次出鍋,裝盛於內侍奉上的餐盤。

    內侍立刻蓋上罩子保溫,自會通門入禁中傳菜。

    “蛋烘糕”

    凝暉殿內,本該是父女二人共享美食,怎奈計劃趕不上變化,共進點心的對象由活潑可愛的少女變成了滔滔不絕的老頭。

    臨時設置的桌案被歐陽修占據,趙希蘊隻能獨坐偏殿。

    趙禎本想尋個由頭將歐陽修打發去偏殿,把女兒喚來。這時,內侍捧著餐盤傳菜而入,奉於案前,蓋子揭開的瞬間,香氣隨熱氣撲了滿鼻,君臣二人再無暇顧及其他。

    雖已做足保溫措施,這一路行來仍然丟失了一些溫度,從剛出鍋的燙手變成可堪入口的程度。歐陽修隻在五月底買過一回攤食。

    彼時是吳記初次在大相國寺擺攤時,罕有食客光顧。

    後來有了名氣,每回出攤,往往排隊者眾,他身居高位,自不便與庶民爭搶。

    這蛋烘糕他也是頭一回品嚐。

    適才點菜時,內侍報上十種餡料,君臣各要了一味秘製餡料一一吳掌櫃難得進宮設攤,自然要吃別處吃不到的

    趙禎要的是肉鬆,歐陽修要的是果醬。

    君臣相繼品嚐,隻覺蛋餅焦香鬆軟,麵香中裹著絲絲蛋香,內的秘製餡料果真新奇,肉鬆酥鬆綿軟,果醬酸甜可口,端的好滋味!

    二人確有些餓了,一塊蛋烘糕本就不多,三兩口即吃盡。

    趙禎見歐陽永叔意猶未盡,奇道:“聞卿是吳記常客,府邸又近其店,莫非此前未曾嚐過此味?”歐陽修如實作答:“這蛋烘糕乃出攤所售吃食,店中不售,臣亦是初嚐。”

    “其店中所售菜肴,可是與這蛋烘糕一般滋味?”

    “依臣淺見,僅有極少一部分菜肴,滋味與這蛋烘糕不相上下。”

    這是實話,店所售菜肴,絕大部分遠勝於此!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