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章 學習

      日頭升起,驅散了京城電視機廠家屬院的潮氣,樓下傳來自行車鈴鐺“叮鈴”的脆響,混著遠處早點攤炸油餅的香氣飄進二樓的窗戶。

      陳淑芳係著藍布圍裙,從煤氣灶上拎起鋁製蒸鍋,蒸騰的熱氣裹著白麵包子的香氣撲在臉上,她朝著屋喊:“婷婷,醒了沒?飯好啦!”

      臥室門“吱呀”一聲開了,王婷穿著睡衣走出了臥室:“早醒了,我收拾房間呢。”

      她說著就往廚房走,路過客廳時見父親坐在餐桌旁看《京城晚報》。

      陳淑芳端著蒸好的包子出來,見王光偉坐著不動,伸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嘿,你倒是挺自覺,我叫閨女吃飯,你倒先占上位置了。”

      她把鋁屜放在桌上,又從櫥櫃端出一碟鹹菜——是自家醃的芥菜疙瘩,切得細細的,拌了點香油,旁邊瓷碗還擺著三個茶葉蛋。

      王光偉把報紙折了折,反問:“我又咋了?今兒個早上可沒晚起。再說了,閨女能吃,我這當爹的就不能吃了?”

      陳淑芳挑了挑眉,語氣滿是驕傲:“老王同誌,你現在還真跟咱女兒比不了——婷婷可是上過天安門觀禮台、接待過外賓的人,你行嗎?”

      王光偉不氣反笑,順著話茬接道:“你說的沒錯,咱家婷婷現在有出息了,我呀,確實比不了。”說著,他站起身,朝著王婷招手:“婷婷,你坐,爸爸給你盛飯。”

      “行啦你們,別鬧了,趕緊坐下吃吧,一會兒飯該涼了。”王婷手端著兩碗剛盛好的小米粥,放在父母麵前的餐桌上。

      陳淑芳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鹹菜就著粥喝,看著女兒笑:“婷婷,你再跟媽講講昨天接待外賓的經過唄?”

      王婷正咬著包子,聞言抬了抬頭:“媽,昨天吃飯的時候不都說過了嗎?”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陳淑芳放下筷子,眼滿是期待,“媽愛聽,再講一遍唄,就當給媽解悶了。”

      王婷笑道:“不講了,再講王廠長就該煩了。”

      王光偉立刻接話,笑著說:“不煩,不煩,爸也愛聽。”

      王婷看著父母眼藏不住的期待,心清楚他們是真為自己驕傲,一陣暖意湧上心頭。

      她頓了頓,忽然想起件事,開口道:“爸媽,對了,還有件事想跟你們商量。韓老師說,我們這些參加了國慶外賓接待的同學,都能申請去美利堅做交換生的項目,你們覺得我該不該報名?”

      “媽呀!出國?”陳淑芳手的筷子“當啷”一聲掉在桌上,聲音陡然拔高,眼睛瞪得溜圓,“婷婷,你們老師是讓你去美利堅留學?真的假的?”

      王婷趕緊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現在隻是報名階段,能不能選上還不一定呢。”

      王光偉壓著心的激動,盡量平靜地問:“婷婷,要是真成了交換生,得去多久?費用大概得多少?”

      王婷細細答道:“出國時間大概兩年左右。因為是交換生,學校之間有學費互免協議,不用給美方交學費。不過,住宿、生活費、簽證費、保險費還有往返機票這些,得自己承擔。

      韓老師說了,學校也會提供一些獎學金和資助,整體費用應該不會太高。”

      王光偉點點頭,語氣篤定:“費用的事你不用管,爸會想辦法。”

      王婷連忙補充:“爸,我也沒說一定要出國,這不是先跟你們商量嘛。”

      “這有什好商量的?”陳淑芳立刻接話,拉著女兒的手就不肯放,“這好的機會哪兒找去?婷婷你趕緊報名,爸媽都支持你!你要是能去美利堅留學,你們老王家可就光宗耀祖了!”

      王婷看著母親激動的樣子,心卻有點發沉:“媽,我要是真去了,一走就是兩年,您不想我啊?”

      陳淑芳的手頓了頓,眼圈微微發紅,卻還是硬著心腸說:“想,咋會不想?你哥當兵走了快兩年,我天天想,可那不是為了他的前途嘛。你去留學也是一樣,為了你好。”

      王光偉看出女兒的猶豫,輕聲問:“婷婷,你是不是有啥顧慮?跟爸說說。”

      王婷想了想,如實說:“昨天我跟李哲提過這事,他說去國外能長見識,也能學到東西,但國外治安不太好,對華人還有一定歧視,擔心我一個人去不安全。”

      王光偉讚同地點點頭:“李哲說的也有道理,我也聽說美利堅那邊經常有遊行示威,還有槍擊案件,確實不如咱們這兒安全。”

      陳淑芳卻輕哼一聲,語氣帶著點不屑:“婷婷是去留學,又不是去打仗,學校能有啥不安全的?再說了,李哲就是農村來的,他能了解美利堅嗎?我估計他都不知道美利堅在哪個州。”

      王婷立刻替李哲辯解:“媽,您咋這說呢?人家李哲雖然是外地人,但對國外的事並不陌生,肯定比您知道的多。”

      “他既然知道得多,為啥不願意讓你出國?”陳淑芳反問。

      “人家沒說不讓我出國,是擔心我的安全。再說了,我一個人去美利堅,您就不擔心嗎?”王婷也跟著反問。

      “擔心肯定是擔心,但媽還是覺得不能錯過這好的機會。”陳淑芳語氣軟了下來,勸道,“真要錯過了,你以後肯定會後悔的。”

      見王婷沒接話,她又扭頭碰了碰丈夫的胳膊:“他爹,你也說兩句啊。”

      “婷婷,你自己心是咋想的?”王光偉沒有直接給建議,而是先問女兒的想法。

      王婷抿了抿嘴,坦誠道:“對於美利堅,我也挺好奇的,也想去看看,但又覺得兩年時間有點久……我現在也拿不準該不該報名。”

      王光偉又問:“你和李哲現在處對象,他除了擔心安全,就沒別的想法了?”

      王婷答道:“他主要就是擔心我一個人在國外不安全,還說讓我等他幾年,等以後他的生意發展好了,會帶我去美利堅遊玩。”

      “呸呸呸,男人的話聽聽也就行了,當不得真!”陳淑芳立刻反駁,還不忘扯上丈夫,“你爸當初為了哄我跟他結婚,好聽的話也說了一大堆,到最後又有幾條實現了?”

      王光偉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語氣帶著點不滿:“說孩子的事呢,咋又扯到我身上了?”

      陳淑芳沒理會丈夫,轉頭盯著王婷,語氣堅定:“婷婷,聽媽的,去學校就立刻報名美利堅交換生。其他的你啥都不用想,有爸媽在呢……”

      “可是……”王婷還想再說點什。

      陳淑芳直接打斷她:“沒什可是的!你聽媽的準沒錯,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媽不希望你這輩子留遺憾……”

      說著,她又用腳輕輕踢了踢丈夫:“他爹,你倒是再勸勸婷婷啊。”

      王光偉沉吟片刻,緩緩開口:“你媽說的有道理。既然老師給了機會,你就先報名——就算以後真不想去了,再取消報名也不遲。

      可要是現在錯過了報名時間,以後再想爭取,可就沒機會了。”

      王婷低下頭,抿著嘴沉默了一會兒,才輕聲說:“報名的事也不急,我想再考慮考慮……”

      ……

      上午九點。

      全聚德前門店外,朱紅立柱筆直矗立,撐起氣派的門楣,門楣中央懸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全聚德”匾額,字體遒勁有力,透著百年老字號的厚重感。

      兩側的玻璃櫥窗,陳列著幾幀泛黃的領導人合影,相框邊角整齊地貼著“歡迎外賓”的中英文字條。

      此時的全聚德剛敞開大門,還沒正式營業,餐廳經理劉躍文已站在大廳中央,一身藏藍中山裝穿得板正,精瘦的身形透著幹練。

      他眉頭微蹙,目光掃過麵前站成兩排的員工,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都精神點!現在是國慶節期間,街上到處都是外賓,這幾天咱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客人照顧好。

      記住了,優先服務外賓,說話辦事都得拿出咱們全聚德的樣子,脾氣放好點,哪怕忙得腳不沾地,也絕不能跟客人甩臉子、發脾氣!”

      他頓了頓,手指在身側輕輕敲了敲,語氣又沉了幾分:“還有,這幾天誰也別想著請假,天大的事都得等過了這段高峰期再說。

      咱們全聚德的招牌不能在這節骨眼上出岔子,誰要是敢給我關鍵時刻掉鏈子,明天直接去後廚刷盤子!”

      員工們之前還有些漫不經心,有的偷偷摳著衣角,有的眼神飄向窗外,可聽著劉躍文的話,尤其是聽到“發配到後廚洗盤子”,一個個都瞬間收了心神,腰杆挺得筆直,齊聲應道:“聽到了!”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員工從門口走了進來,湊到劉躍文身邊壓低聲音說:“劉經理,給咱們供應黃瓜的李老板來了,就在門口等著呢。”

      劉躍文一聽“李老板”,臉上的嚴肅立刻散了大半,眼瞅著天就要冷了,一旦進入了冬天整個京城隻有李哲能供應新鮮黃瓜。

      這可是保障餐廳菜品的關鍵人物,可不敢怠慢。

      他對著員工擺了擺手:“行了,都去準備吧,記住我剛才說的話。”說完,便快步朝著餐廳門口走去。

      剛到門口,劉躍文就看見李哲站在那,身材高大,氣質比先前更加沉穩。

      劉躍文趕緊笑著迎上去,雙手微微抬起:“李總,稀客稀客!今天怎有空過來了?”

      李哲也笑著回迎,語氣溫和:“劉經理,我剛到門口就聽見您在跟員工開會,沒打擾到您工作吧?”

      昨天帶王婷吃了全聚德,不過不是這家前門店,是另一家和平店。

      “沒有沒有。”劉躍文擺了擺手,熱情地說,“咱可有日子沒見了,我正琢磨著找機會跟您聚聚呢。李總,快邊請!”說著,他做了個恭敬的請的手勢,引著李哲往餐廳走。

      

      跟著劉躍文走進全聚德,熟悉的環境撲麵而來,李哲的思緒不由得飄回了過去。

      他想起第一次來全聚德推銷黃瓜的時候,自己和父親站在大廳排隊,那隊伍長得看不到頭,他餓得實在受不了,就從包掏出一根黃瓜啃了起來。

      也是在那次,他認識了大莊,那家夥從他這兒買了黃瓜,轉頭就拿著去朋友麵前裝X,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些好笑。

      後來,因為全聚德和平店的環境更寬敞、檔次更高,他就經常去那邊吃飯了,這邊反而來的少了。

      劉經理領著李哲上了二樓的包間,包間裝修雅致,木桌木椅透著古樸的氣息。

      他請李哲坐下,轉身從一旁的櫃子拿出茶葉,泡了一壺熱茶,給李哲倒了一杯,遞到他麵前:“李總,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謝。”

      李哲從口袋掏出一包萬寶路香煙,抽出一支遞給劉經理,自己也點了一根,煙霧緩緩在包間散開。

      劉經理抽了一口煙,話鋒轉到了正事上,語氣帶著幾分關切:“李總,現在都十月了,眼瞅著天氣就要冷了,今年你那大棚黃瓜的產量咋樣?”

      李哲聽了,笑著擺了擺手:“劉經理,您放心,今年我擴大了種植麵積,黃瓜種得比往年多,肯定能給您足夠的供應。”

      劉經理聽了,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端起桌上的茶杯:“李總,那我就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謝謝您的照顧。”

      兩人碰了碰杯,各自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後,又聊了幾句國慶期間餐廳的生意。

      劉經理說這幾天客人特別多,尤其是外賓,忙得腳不沾地。

      李哲聽著,順勢說起了自己的事:“劉經理,我開的那家蜀香居餐廳,最近生意還不錯,今年我打算在西單那邊再開一家分店,拓展拓展業務。”

      劉經理一聽,立刻來了興趣,問道:“哦?西單那邊的地段可不錯,那分店的麵積有多大啊?”

      “將近五百平米,上下兩層的底商,我已經著手裝修了。”李哲回答道。

      “謔,這大的麵積!李總,你可真有魄力!”

      李哲笑了笑,話鋒一轉,語氣帶著幾分懇切:“劉經理,今天我過來,其實是有件事想請您幫忙。”

      “咱們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事你盡管說,隻要我能幫上忙,肯定不含糊。”劉經理爽快地說道。

      李哲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您也知道,說到京城的美食,不管是本地人、外地人,還是外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全聚德的烤鴨,那可是咱們京城的招牌。

      我那蜀香居分店,除了做川菜,還想加個烤鴨項目,跟著沾沾全聚德的光。

      當然,跟您這全聚德比不了,您這兒每天客人都排成長龍,好多人還吃不上呢。

      我想著那些想吃烤鴨、但在您這兒排不上隊的客人,說不定會願意去我那嚐嚐,也算是給客人多一個選擇。”

      他頓了頓,看著劉經理的表情,繼續說道:“不過,我之前一直做的是川菜,對開烤鴨店一點經驗都沒有,就連烤鴨爐和烤鴨室該怎設計都不知道,所以今天特意來您這兒,想參觀一下您的烤鴨室,取取經。”

      等了一會,見劉經理沒有接話,李哲說道:“劉經理,我這個提議可能有些冒昧,如果不符合貴餐廳的規定,您就當我沒提過,千萬別往心去。”

      劉經理沉默了幾秒,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隨後緩緩開口:“李總,如果是外人提這個要求,我想都不想,直接就拒絕了。

      畢竟烤鴨室是咱們餐廳的核心區域,涉及到不少門道,不能隨便讓人參觀。

      不過,李總,咱們可是老朋友了,去年頭一份給我們供應黃瓜。就衝這份交情,我也得給你這個麵子,沒問題,我帶你去參觀。”

      李哲一聽,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連忙說道:“太感謝您了,劉經理!您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

      劉經理站起身,對著李哲做了個請的手勢:“客氣啥,走,我現在就帶你去烤鴨室。”

      就在這時,李哲忽然想起什,開口說道:“劉經理,還有個事想跟您說一下,我還帶了兩個人過來,一個是蜀香居的店經理,還有一個是裝修公司的負責人,負責分店的裝修工作。

      他們倆就在外麵的車等著呢,能不能讓他們一起參觀?這樣他們也能更清楚該怎設計、裝修烤鴨室。”

      劉經理聽了,十分大方地說道:“沒問題,讓他們一起進來吧。”

      李哲連忙起身:“那我現在就去叫他們進來。”說完,快步走出包間,下了樓,到餐廳門口將譚靜雅和陳永發接了進來。

      李哲將兩人帶到劉經理麵前,介紹道:“劉經理,這位是蜀香居的譚經理。這位是永發裝修公司的陳經理,我的分店裝修工作就交給他們公司了。”

      譚靜雅和陳永發連忙對著劉經理打招呼:“劉經理,您好!”

      劉經理笑著點了點頭:“你們好,歡迎來全聚德參觀。”說完,便領著李哲、譚靜雅和陳永發朝著烤鴨室走去。

      劉經理本身就是大廚出身,早年在烤鴨室待過不少年,對於後廚的環境、烤鴨室的構造都十分熟悉。

      一進烤鴨室,一股熱氣夾雜著烤鴨的香氣撲麵而來,麵擺放著幾口碩大的烤鴨爐,爐火燒得正旺,橘紅色的火苗在爐口跳動。

      劉經理指著烤鴨爐,詳細地介紹起來:“這烤鴨爐是特製的,用的是果木做燃料,這樣烤出來的鴨子才有獨特的香味。

      爐體的厚度、爐內的溫度控製都有講究,溫度高了容易烤焦,溫度低了又烤不熟,必須得精準把控。”

      他又領著三人走到烤鴨室的另一側,指著牆上的通風管道和旁邊的操作台說:“烤鴨室的通風很重要,不然麵的油煙太大,不僅影響師傅操作,還會影響烤鴨的品質。

      這邊的操作台要留足夠的空間,方便師傅處理鴨子、掛爐、出爐,尺寸方麵也得根據烤鴨爐的大小來定。”

      譚靜雅一邊聽,一邊認真地記著,時不時開口詢問:“劉經理,那製作烤鴨除了烤鴨爐,還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和步驟?”

      劉經理耐心地一一解答:“製作烤鴨需要的工具不少,像片鴨刀、掛鉤、打氣筒這些都得是專用的。

      製作烤鴨的流程確實不簡單,從選鴨、處理鴨子,到打氣、燙皮、掛糖色、風幹,再到掛爐烤製,每一步都有講究。

      尤其是烤的時候,得經常觀察鴨子的顏色變化,調整位置,對師傅的技術要求確實高。”

      李哲則關注著成本和工期的問題,他問道:“劉經理,像咱們這樣的烤鴨室,要是重新裝修打造一個,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啊?

      還有,從開始裝修到能正式投入使用,工期大概得多久?”

      李哲之所以沒有去和平店,是因為那邊的餐廳麵積太大,反倒是前門店的麵積和蜀香居相仿,更有借鑒的價值。

      “成本方麵,主要看烤鴨爐的數量和裝修的檔次,你們要是弄一個中等規模的,加上設備和裝修,估計得幾千塊錢。

      工期的話,要是工人手腳麻利,材料能及時供應上,差不多一個月就能搞定。”劉經理仔細算了算,給出了大概的數字。

      陳永發則更關注專業的裝修細節,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和筆,問道:“劉經理,烤鴨爐的安裝位置有沒有什特殊要求?

      比如離牆麵的距離、地麵的承重能力這些。還有,通風管道的尺寸和走向,有沒有具體的標準?”

      劉經理走到烤鴨爐旁,用腳指了指地麵:“烤鴨爐離牆麵至少得留一米的距離,方便師傅操作和檢修,地麵的承重能力也得夠,畢竟烤鴨爐加上麵的燃料和鴨子,重量不輕。

      通風管道的直徑至少得有 30厘米,走向要盡量順暢,避免拐彎太多,影響通風效果。”他一邊說,一邊比劃著,把每個細節都講得清清楚楚。

      等參觀完烤鴨室,劉經理熱情地邀請三人一起在餐廳吃午餐:“李總,馬上就到飯點了,就在這兒吃點吧,嚐嚐咱們剛烤好的烤鴨。”

      李哲看了看外麵大廳已經開始陸續上客,連忙謝絕:“不了,劉經理,國慶節期間店的生意忙,就不留在這兒給您添麻煩了。

      今天能參觀烤鴨室、學到這多東西,已經很感謝您了,等以後您不忙了咱們再聚。”

      劉經理見李哲態度堅決,也不再強求,便送三人下樓,一直送到餐廳門口。

      臨上車前,李哲湊到劉經理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劉經理,還有個事想麻煩您。

      我之前一直經營川菜,對烤鴨這行當實在不了解,也沒接觸過烤鴨師傅,您能不能幫我介紹一個退休的烤鴨師傅啊?

      有經驗豐富的師傅指導,我們這烤鴨項目才能真正做起來,不然光靠我們自己摸索,根本摸不透門道。”

      劉經理想了想,點了點頭:“行,我認識幾個退休的老師傅,他們以前都是全聚德的老師傅,技術過硬。等我回頭跟他們聯係一下,問問他們有沒有意願,有消息了我再跟你說。”

      “太謝謝您了,劉經理!您可真是幫了我大忙了!”李哲感激地說道。

      他清楚烤鴨是個技術活,沒有經驗豐富的師傅,就算把烤鴨室裝修得再好,也做不出地道的烤鴨,劉經理肯幫忙介紹退休師傅,無疑是解決了他的一大難題。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