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向往
十月一日,京城。
今日是個大晴天,萬無雲。
陽光把長安街的柏油路曬得暖融融的,街角的國槐還綴著半樹金黃,風一吹就飄下幾片像小巴掌似的葉子。
王婷白色襯衫領口別著枚五星紅旗徽章,袖口都掛著“外國語學院誌願者”的紅色布標,和身旁的女同學蕭蕭並肩站在接待區的欄杆後。
她們兩人因為口語突出,英語成績較好,學校特意借調她們來幫著接待觀禮的外國友人。
十點整的鍾聲仿佛還在長安街的上空回蕩,遠處傳來的禮炮聲便驟然劃破了秋日的晴空。
王婷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深藍色的校服裙擺被微風輕輕掀起,她攥著衣角的手指又收緊了幾分——這是她第一次以大學生誌願者的身份站在觀禮台旁。
中山裝的工作人員引著一群外國友人往觀禮台走,深色的衣料熨燙得筆挺,與外國友人們色彩鮮亮的外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人群中,一位金發老太太停下腳步,枯瘦的手指指著街對麵懸掛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橫幅,眉頭微蹙著用英語問身旁的翻譯:“這些標語的‘四十年’,是從 1949年開始計算的對嗎?”
王婷正好站在旁邊,聽到這話便立刻上前一步,用清晰流利的英文答道:“Yes,ma'a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so this year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老太太的眼睛瞬間亮了亮,像是發現了什有趣的事,又指著不遠處正邁著正步行進的儀仗隊,語氣滿是驚歎:“那些士兵的步伐真整齊,他們訓練了很久嗎?”
身旁的蕭蕭立刻接話,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驕傲,聲音清脆:“They train for months to present the best look on National Day. It's a way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country.”
老太太笑著點了點頭,從隨身的帆布包掏出一個棕色封皮的筆記本,又摸出一支鋼筆,低頭認真地記下她們說的話。
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輕響,寫完後她還特意抬頭問了兩人的名字,笑著說要告訴自己遠在紐約的孫女,中國有這年輕又熱情的大學生。
王婷和蕭蕭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看到了滿滿的開心。
沒過多久,一群拿著相機的外國年輕人圍了過來,黑色的相機掛在脖子上,鏡頭對著觀禮台上懸掛的紅燈籠不停比劃拍照。
一個留著卷發的男生舉著相機,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問:“這個……紅色的,是什?”
蕭蕭和王婷立刻走了過去,耐心的給他們講解紅燈籠的寓意——象征著團圓、喜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吉祥的符號。
王婷還特意指著燈籠上繡的金色花紋,告訴他們這些圖案分別代表著牡丹和祥雲,聽得外國年輕人連連點頭,快門聲此起彼伏……
觀禮結束時已近黃昏,夕陽把長安街的天空染成了溫暖的橘紅色,路燈次第亮起,像串起了無數顆暖黃的珠子。
王婷和蕭蕭擠上學校安排的大巴車,兩人坐在後排靠窗的位置,還在小聲聊著剛才接待外國友人的趣事。
“你剛才跟那個老太太解釋的時候,緊張得聲音都有點抖啦。”蕭蕭戳了戳王婷的胳膊,笑著打趣。
王婷臉一紅,輕輕拍開她的手:“還說我呢,你跟那群外國學生講紅燈籠的時候,語速快得像機關槍,人家都沒跟上。”
兩人嘰嘰喳喳地聊著,雖然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但語氣的興奮卻絲毫未減。對她們來說,這一天的經曆意義非凡。
大巴車在胡同口停下,王婷剛跳下車,就看見不遠處的老槐樹下停著一輛白色伏爾加,車門打開,一名青年男子走下車。
王婷快步走過去,很自然地摟著他的胳膊,聲音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等久了吧?”
“還好,我也算是近距離感受了國慶的氛圍。”李哲笑著回應,又掃過周圍的店鋪——每家店的門口都掛著鮮紅的國旗和國慶標語,風吹過,國旗獵獵作響。
他繼續說道:“剛才,胡同的大爺還跟我念叨 40年前國慶的事呢,說那時候他還是個小夥子,跟著街坊們擠在廣場邊上看遊行,也是那時候認識他老伴的,挺有意思……”
王婷回頭拉過跟在身後的蕭蕭,笑著介紹:“這是我同學蕭蕭,今天跟我一起接待外國友人的。”
蕭蕭站在原地,齊耳的短發被風吹得微微晃動,露出光潔的額頭。她身材高挑,穿著和王婷一樣的校服,落落大方,氣質不足。
“蕭蕭同學好,我叫李哲。”李哲禮貌地伸出手,笑容溫和。
蕭蕭握住他的手:“你就是婷婷常提起的男朋友吧?她沒少跟我誇你。”
李哲笑了笑,收回手說道:“你們忙了一天,餓壞了吧?上車,我帶你們去吃飯。”
蕭蕭立刻打趣道:“你們去就好了,我可不想當電燈泡。”
“說什呢?”王婷瞪了她一眼,伸手拽住她的胳膊,“一塊吃點吧,剛才是誰在大巴車上喊肚子餓,說能吃下一隻鴨子的?”
“那正好,咱們去吃全聚德,給你們一人點一隻。”李哲笑著拉開後排車門,“上車吧,晚了說不定沒位置了。”
兩個女孩坐進了後排,王婷還在跟蕭蕭小聲嘀咕剛才的趣事,一會兒說某個外國友人把紅燈籠說成“紅色的小房子”,一會兒又說自己差點把“儀仗隊”的英文說錯。
蕭蕭聽得直樂,偶爾還會補充幾句自己遇到的糗事。
李哲坐在駕駛室,緩緩發動汽車,耳朵聽著後排兩個女生嘰嘰喳喳的聲音,嘴角一直掛著笑意,時不時還會插句話,問問她們接待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麻煩,要不要喝水。
汽車平穩地行駛在暮色漸濃的街道上,車窗外的路燈一盞盞向後退去,暖黃的光透過車窗灑進來落在三人身上。
一行人到了全聚德和平店,剛下車就被眼前的熱鬧景象驚到了。
店門口掛著大大的紅燈籠,門口掛著“慶祝國慶四十年”的巨大橫幅,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排隊的隊伍從門口一直延伸到街邊,隊伍還有不少外國人,手拿著相機,興奮地討論著。
店飄出的烤鴨香味順著風飄過來,勾得人肚子的饞蟲直叫。
李哲帶著兩人走進大堂,穿著紅色旗袍的服務員立刻迎了上來,看到李哲時,眼睛一亮,笑著說道:“李先生來啦?三樓的包間已經給您留好了,這邊請。”
蕭蕭有些意外,悄悄拉著王婷的胳膊,小聲說:“你這位男朋友身份不一般啊,這種節日全聚德這火,他還能找到包間。”
王婷也有些驚訝,但還是小聲解釋道:“他跟全聚德有些生意往來,可能是提前訂好的吧。”
三人跟著服務員上了三樓,進了一間裝修雅致的包間。
包間擺著一張圓桌,桌上鋪著白色的桌布,牆角放著一盆盛開的菊花,窗戶邊還掛著紅色的流蘇,透著濃濃的節日氛圍。
服務員遞上菜單,笑著說:“李先生,今天要不要試試我們新推出的國慶套餐?麵有烤鴨,還有幾道特色菜。”
李哲接過菜單,遞給王婷和蕭蕭:“你們看看想吃什,別客氣。”
兩人接過菜單,小聲討論著,最終點了一隻烤鴨,還有京醬肉絲、芥末墩兒、糟溜魚片幾道全聚德的特色菜。
服務員記下後,便笑著退了出去,順手帶上了門。
包間安靜下來,李哲率先開口,問起了她們接待外賓的事:“今天你們學校一共有多少同學去幫忙接待外賓啊?”
王婷想了想,說道:“總共多少我也不知道,我們班一共有十個人,分到了不同的位置接待,我和蕭蕭被分到了觀禮台這邊。”
蕭蕭好奇地看向李哲,問道:“李哥,剛才聽婷婷說您和全聚德有生意往來?”
李哲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笑著說:“我是做蔬菜生意的,全聚德用的蔬菜都是從我們這兒進的。”
蕭蕭聽了,應了一聲,眼神的好奇少了一些,蔬菜生意聽起來確實沒什特別的。
這時,蕭蕭像是突然想起了什,拉了拉王婷的胳膊,說道:“婷婷,韓老師今天說,咱們這批參加了國慶接待外賓的學生,可以申請去美利堅高校開展的學生交換生項目,你要不要報名?”
王婷愣了一下,眼神閃過一絲猶豫:“我還沒想好,聽說名額很少,就算報名也未必能選上。”
“能不能選上是一回事,但這好的機會,我肯定是不會錯過的。”蕭蕭眼神堅定,語氣滿是向往,“去國外看看,學學他們的先進知識,多好啊。”
王婷看著她,小聲問道:“一走就是兩年,你不想家啊?”
蕭蕭看了一眼李哲,又轉回頭看向王婷,打趣道:“我又沒有男朋友,有什好想家的?不像你,有人疼有人等的。”
“討厭。”王婷嬌嗔一聲,伸手去撓蕭蕭的癢癢,蕭蕭笑著躲開,兩個女孩在包間鬧作一團。兩人正是青春靚麗的年紀,肌膚白皙,眼神明亮,可謂是秀色可餐。
就在這時,包間的門響了,服務員推開門,端著菜走了進來。一隻油光亮的烤鴨被放在精致的白瓷盤,旁邊還放著薄薄的餅皮、蘸醬和配菜;
廚師熟練的將烤鴨片成薄片,放到了精致的餐盤。京醬肉絲裹著濃鬱的醬汁,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芥末墩兒翠綠爽口,糟溜魚片潔白細嫩。
服務員把菜一一擺好,笑著說:“菜齊了,您慢用。”說完便退了出去。
三個人早就餓壞了,李哲拿起薄餅加入鴨肉和配菜、蘸醬,放到了王婷的餐盤:“快嚐嚐,全聚德的烤鴨還是剛出爐的最好吃。”
王婷和蕭蕭也不客氣,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來。
烤鴨的皮酥脆可口,肉鮮嫩多汁,裹上甜麵醬和蔥絲,塞進嘴,滿口都是香味。京醬肉絲鹹甜適中,卷著餅吃格外過癮;芥末墩兒帶著淡淡的芥末味,清爽解膩;糟溜魚片入口即化,鮮得人舌頭都要掉了。
三人一邊吃一邊聊,李哲時不時還會給王婷夾菜,氣氛格外融洽。
飯後,三人離開了全聚德。
蕭蕭說自己家就在附近,堅持要坐公交車回家,王婷拗不過她,看著她上了公交車才離開。
隨後,李哲開著車送王婷回家,路上,他狀似不經意地提起:“剛才聽蕭蕭說,你們可能會通過交換生項目出國留學?”
王婷靠在車窗上,看著外麵掠過的街景,輕聲說道:“是有這回事,機會確實難得,而且很難爭取……”她頓了頓,轉頭看向李哲,眼神帶著幾分猶豫:“你覺得我應該去嗎?”
李哲握著方向盤的手緊了緊,沉默了幾秒,才認真地說道:“國外確實比咱們這兒發達,發展得好,出國能漲見識,學更多知識,是好事。
但外國不禁槍支,安全是個大問題;有些外國人對咱們國人還有一定的歧視,你一個女孩子去,我總覺得不踏實。”
如果是普通朋友,李哲不會阻攔對方出國。但女朋友就不一樣了,兩年的時間太長,聯係又不方便,異地戀不可能長久。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溫柔起來:“再等我幾年,以後我的公司發展規模壯大了,我帶你出國遊玩,到時候咱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用待那久,也不用那辛苦。”
王婷看著李哲認真的眼神,心暖暖的,她輕輕點了點頭:“好,我聽你的。”
很快,車就開進了京城電視機廠家屬院。家屬樓前掛著紅燈籠,牆上還貼著“慶祝國慶”的標語,顯得格外熱鬧。
李哲停下車,看著王婷下車,叮囑道:“上去吧,到家給我說一聲。”
王婷點了點頭,叮囑道:“回去的時候開慢點。”
“知道了。”李哲靠在車旁,點了一根香煙,目送王婷進了單元樓。
沒多久,王婷家的側臥亮燈了,她站在窗戶旁向李哲揮手。
李哲也笑著揮手,轉身上車,發動汽車離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