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出口
晚上,李家新房。
最近公司食堂不再提供免費餐食,李衛東一家三口便每天來這兒吃晚飯,家總是熱熱鬧鬧的。
飯桌上有肉有菜,可李哲卻沒什胃口。中午陪姚科長多喝了幾杯,又吃了不少菜,這會兒隻盛了碗玉米粥,慢慢喝著。
他看著桌上狼吞虎咽的妹妹李娜,忍不住笑了——這丫頭就是個標準的小吃貨,才一年光景,就胖了十幾斤,臉頰圓滾滾的,眼看就要成個小胖丫了。
飯後,收拾完碗筷後,眾人挪到客廳。
電視正放著熱門的電視劇,可大夥兒的注意力顯然不在屏幕上,三三兩兩地聊著天。
李哲剛在沙發上坐定,老李就湊了過來,在他身旁坐下,語氣帶著幾分鄭重:“老二,跟你商量個事。”
“啥事啊,爹?”李哲放下手的茶杯,看向父親。
“昨兒個你振生叔找到我,說想幫你紅英堂妹在公司尋個活計。”
李哲愣了一下,有些意外:“紅英不是在村當數學老師嗎?怎突然想換工作了?”
“還不是因為沒編製嘛。”老李歎了口氣,“就是個代課老師,每天活兒不少,錢卻沒多少,還不穩定。我聽你振生叔那意思,估計她在學校也沒少受氣。”
李哲心琢磨起來。他和李紅英年紀相仿,對這個堂妹還算了解。
上學的時候,李紅英的成績就不錯,做人也踏實,見了他總是恭恭敬敬地喊“堂哥”,是個讓人省心的姑娘。他問道:“紅英自己想做啥?總不是想跟著種大棚菜吧?”
“那可不能。”老李連忙擺手,“那閨女學過會計,想幹個財務一類的文職工作,坐在辦公室,不用風吹日曬的。”
李哲點點頭,心有了些譜,又問:“這事我嫂子知道嗎?畢竟人事部歸她管。”
“我跟她提了一嘴,她說得聽聽你的意思。”老李說著,目光在客廳掃了一圈,朝著正嗑著瓜子的李衛東喊道:“老大,你媳婦呢?”
李衛東邊嗑瓜子邊含糊地應著:“估計還在廚房刷碗呢。”
老李用腳輕輕踢了踢他的腿:“你去把碗刷了,就說我有事找她。”
李衛東一聽要讓自己刷碗,臉上立刻露出不情願的神色,笑著打岔:“爹,您有啥事跟我說也一樣,我回頭再跟她講。”
“人事部的事,你懂個球啊!快去!”老李沒好氣地催促道。李衛東沒法子,隻好戀戀不舍地放下手的瓜子,不情不願地站起身,朝著廚房走去。
沒一會兒,馬來小就用圍裙擦著手,從廚房走了出來。她走到客廳中央,問道:“爹,您找俺啥事啊?”
“跟你商量商量紅英的事。”老李指了指身旁的空位,讓她坐下。
李哲也跟著問道:“嫂子,紅英想到公司來做財務,這事你咋看?”
馬來小在椅子上坐下,笑著說:“紅英這閨女不錯,人懂事,嘴也甜,見了我總是嫂子長、嫂子短的,我是挺稀罕她的。今兒上午,我其實跟楊主管提過這事……”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遲疑,“楊主管的意思是,財務部和其他部門不一樣,管著公司的錢袋子,得格外謹慎。
咱們公司員工大部分都是大營村的,本身就沾親帶故,他覺得財務部最好不要再找關係這親近的人,免得以後出麻煩。”
其實不光是楊興斌,李哲自己也有這個顧慮。
不光是財務部,公司一些重要的部門,他都不打算再安排熟人。
就在這時,一直坐在旁邊聽著的李振國開口了:“老二,我倒是有個想法。”
“二叔,您說。”李哲連忙看向他。
“咱們好滋味罐頭公司剛成立沒多久,現在也缺財務人員。要不讓紅英去罐頭公司工作,紅英這閨女踏實可靠,安排個自家人在罐頭公司盯著財務這塊,咱們也更放心不是?”李振國緩緩說道。
李哲眼前一亮,連連點頭:“這個主意好,可以考慮。”
好滋味公司剛成立不久,員工都是從原來的萬安鎮罐頭廠招聘的,雖說現在沒看出什問題,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派一些信得過的自家人去廠的重要部門盯著,也是應有之義。
他轉頭看向老李和馬來小,問道:“爹,嫂子,你們覺得咋樣?”
老李立刻說道:“萬安鎮離咱們這兒也不遠,紅英去那兒上班也方便,我覺得挺好。”
馬來小也附和道:“我看行。要不,明兒個我找紅英談談,問問她自己啥想法?”
“成,嫂子,那就麻煩你了。”李哲笑著說,“你先問問她的意思,要是她樂意,就讓她去罐頭廠試試。”
“我知道了,這事包在我身上。”馬來小爽快地應了下來。
李哲又想起了公司人事招聘的事,對著馬來:“嫂子,還有個事。以後人事部招聘,多招些年輕人。年輕人思想活躍,接受新鮮事物也快。”
馬來:“這事俺們也發現了。公司不是編了大棚種植手冊嗎?年輕的新員工大多能按手冊要求操作;倒是有些上了年紀、覺得自己種植經驗豐富的人,反而總違規操作,被罰款最多的也是他們。”
李哲補充道:“另外,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把‘本村人優先’的想法去掉。不管是本村的還是外村的,咱們都要看應聘員工的能力、責任心和素養,隻要符合要求,咱們就招。”
“我知道了,楊主管之前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話。”馬來小認真地記了下來,她也意識到,本村人因為沾親帶故,反而不如外村人好管理,有時候批評幾句,還會被人在背後說閑話。
李哲看著馬來小認真的樣子,心很是滿意,笑著說:“行,你跟著楊主管好好學,多積累點人事管理的經驗。等你學的差不多了,我再給你安排個新職務。”
馬來小眼睛一亮,好奇地追問:“啥職務啊?你現在就跟俺說說唄。”
李哲故意賣了個關子,笑著搖了搖頭:“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其實他心早有打算,如果好滋味罐頭公司能順利發展起來,以後員工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候他想讓馬來小去好滋味公司當人事部主管,獨當一麵。
……
上午十點多,亞運村北辰路依舊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路兩旁是工人剛剛移栽的白楊樹,為街道增添了幾分生氣。
李哲返回京城後,第一時間趕到亞運村的底商,查看超市裝修進度。底商門口已掛上嶄新的牌匾,紅底白字寫著“365超市”,下方還配有一排較小的英文字樣。
秦大偉站在一旁,語氣恭敬地問道:“李總,您看這牌匾還行嗎?要是覺得不滿意,咱們還能調整。”
李哲點頭認可:“不錯,牌匾夠大,而且簡潔明了,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做什的,挺好。”
秦大偉做了個“請”的手勢,繼續說道:“李總,您先去辦公室坐會兒,我給您匯報下這幾天的工作進展。”
“等會兒再進去吧,我有位朋友馬上要過來拜訪。”李哲說著,掏出一盒中華煙,遞了一根給秦大偉。
秦大偉接過煙,先掏出打火機給李哲點上,隨後自己也點燃抽了一口,接著匯報:“李總,我最近一直在聯係貨品采購商,已經列好了一份采購清單,一會兒拿給您過目。”
“好。”李哲應了一聲。
其實他不僅讓秦大偉對接采購渠道,還安排孫濤利用崇文門菜市場的資源聯係供應商,後續正好可以對比兩家渠道的性價比,選擇更合適的合作方。
“人員招聘方麵有進展嗎?”李哲又問。
秦大偉立刻回應:“目前已經有二十多人來應聘,其中十二人通過了初試。等您哪天有空,我就通知他們來複試,複試通過後再統一組織培訓。”
李哲剛要開口,就聽見一陣汽車引擎聲傳來。
一輛紅色的拉達轎車停在路邊,車門打開,沈亞楠踩著黑色皮鞋下來,穿著一身藍色女款西裝,她先是掃了圈周圍正在建設的亞運村場館,最後目光落在“365超市”的牌匾上。
“嘿,老弟,你這眼光真不賴!”沈亞楠走過來,手還拎著個棕色的公文包,“這地段,等亞運村建好了,人流量肯定少不了,比你那外交公寓的蔬菜店氣派多了。”
“這是林哥幫忙找的地兒,確實挺好,我一眼就相中了。對了,這位是我剛聘請的超市經理,秦大偉經理。”接著又轉向秦大偉介紹,“秦經理,這位是我的朋友,沈亞楠沈老板。”
秦大偉在供銷社待了十幾年,見人識人的本事早就練出來了。
沈亞楠身上的氣質和行頭都透著“不一般”,他趕緊往前湊了湊,臉上堆著笑:“沈老板,您好!早就聽李總提起過您,今天總算見著真人了。”
沈亞楠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目光已經飄向了敞開的超市大門:“麵裝得怎樣了?啥時候能開業?我還等著來給你捧捧場呢。”
“早著呢,剛鋪完地磚,還有貨架沒裝。”李哲領著她往走,剛鋪好的地磚泛著淺灰色的光,兩個工人正蹲在角落鋪瓷磚膜,地上還散落著水泥桶和鐵鍬。
他指著靠的區域:“這邊打算放蔬菜水果,跟我那 365蔬菜店一樣,都屬於引流產品。那邊是糧油區,再往是日用品,辦公室就在最麵。”
沈亞楠跟著他轉了一圈,點點頭:“格局挺清楚,比供銷社規整多了,老百姓買東西也方便。”
轉到辦公室門口,李哲推開門,麵擺著兩張辦公桌,一個鐵皮櫃,牆上還沒刷漆,露出斑駁的水泥牆。
他拉過一把椅子讓沈亞楠坐,又從暖水瓶倒了杯茶水:“二姐,現在條件還簡陋,您多擔待。”
“跟我客氣啥?”沈亞楠喝了口茶,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我今兒來,一是看看你這超市,二是有件正事跟你說。我有個朋友知道你能種反季節蔬菜,托我的關係,想跟你認識認識。”
李哲端著茶杯的手頓了頓:“您這朋友是做什的?也是開餐廳的?”
沈亞楠放下茶杯,往前湊了湊身子,“不是,做外貿的。”
李哲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外貿?難不成他想把我的反季節蔬菜賣到國外去?”他琢磨著,“韓半島?不對。島國?那就有點遠了,蔬菜運過去估計損耗不小。”
沈亞楠笑著揭曉答案:“不是島國,就是韓半島。”
李哲滿臉疑惑:“不對啊,咱們國家和南半島不是還沒建交嗎?”
“建交確實還沒談成,但已經有小規模的貿易往來了,主要涉及紡織品、農產品、輕工業品這些品類。怎樣,你感興趣嗎?”沈亞楠問道。
李哲確認道:“您那朋友是想把反季節蔬菜賣到南半島賺外匯?”
“沒錯,對方說了,隻要你同意,現在就能簽合同,還會先支付一部分定金。”沈亞楠補充道。
“簽合同的事就算了,現在蔬菜還沒成熟,等後續再說吧。”李哲淡淡的說道。
之前他確實缺錢,但錢多多已經幫忙拿到了三十萬元貸款,這筆錢足夠支撐四季青公司擴建大棚;等貸款用完時,反季節蔬菜也該成熟盈利了,到時候他就更不用愁資金問題了。
沈亞楠聽出李哲興趣不大,卻沒放棄:“我那朋友說了,你要是有什想法或者條件,也可以提出來商量。”
李哲喝了口茶水:“二姐,您那朋友打算用什付款?要是付人民幣,我自己就有銷售渠道,沒必要賣給他們;再說了,魔都那大的市場還缺反季節蔬菜,有多餘的菜賣到魔都不是更好?”
沈亞楠瞬間反應過來,笑著問:“老弟,你也想賺外匯?”
李哲反問:“二姐,這外匯可是好東西,你不想賺?”
“誰不想啊!”沈亞楠笑了,“老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回頭我跟對方談談,要是對方有誠意,我再把你倆約到一塊細聊。”
這事畢竟還沒譜,李哲沒再繼續糾結,轉而跟沈亞楠聊起“好滋味”公司的事。
“對了二姐,前段時間咱們不是生產了一批黃桃罐頭嗎?我琢磨著要是隻靠出口到蘇聯,不僅對政策依賴性太強,公司規模很難做大,風險也高,所以打算拓展國內銷售市場。
不過,剛開始要打開知名度不容易,我想通過廊方廣播電台做廣告,讓更多人知道咱們好滋味這個品牌。你覺得咋樣?”
“這主意好!廣播電台覆蓋麵廣,老百姓平時也愛聽,宣傳效果肯定差不了。”沈亞楠立刻讚同,接著補充道:
“要是廊方市廣播電台的推廣效果好,後續咱們還能把罐頭拿到京城去賣。我有個朋友在京城廣播電台工作,到時候可以請他幫忙對接推廣事宜。”
隨後,兩人又開始討論廣播電台推廣的隨後,從時段選擇、投放時長,到廣告宣傳內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