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8章 決心

      晚上九點多,一家人吃完晚飯,陳淑萍收拾碗筷,李振國想幫忙刷碗,被陳淑萍推去休息。

      陳老太和小胖子洗漱完,拉上床簾睡覺了。

      夫妻倆終於有了單獨相處的時光,回到狹窄的臥室。雖不大,卻很溫馨。

      陳淑萍打開衣櫃,從麵翻出丈夫的幾件換洗衣物,一邊疊一邊問:“你這次回村要待多久?我給你收拾幾件衣服,帶厚點的,晚上村涼,別凍著。”

      她問了好幾句,都沒聽到丈夫的回應。

      陳淑萍抬頭一看,李振國正坐在床邊,眉頭皺著,眼神發愣,不知道在想些什,手指還無意識地摳著床單。“跟你說話呢,咋了?有心事?”

      李振國回過神,深吸了一口氣,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媳婦,我想把京城罐頭廠的工作辭了。”

      這話一出,陳淑萍的手頓住了,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她愣了幾秒,才慢慢說:“是不是太急了?京城罐頭廠雖然收入不高,但畢竟是公家的,穩定,有保障。要不……再等等?”

      李振國握住妻子的手,語氣堅定:“媳婦,我不是一時衝動。

      老二除了跟咱家換的宅基地,又買了兩塊宅基地,四塊宅基地連一塊兒,院子老大了,二層小別墅都蓋起來了,正裝修呢。下次你跟輝京回村,就能住別墅了。”

      他的話聽著像是在說宅基地和別墅,跟辭職沒關係,但陳淑萍卻懂他的意思——他覺得回村跟著李哲幹更有前途。

      陳淑萍歎了口氣,又問:“我也想讓你跟著老二幹,可他今年不是隻打算租五個月罐頭廠嗎?五個月後,你咋辦?總不能一直閑著吧?”

      “我算過了,老二一個月給我開一百五的工資,加上獎金,一個月能有二三百塊錢。就算隻幹五個月,也不比我在京城罐頭廠一年的收入低。”

      李振國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租賃五個月隻是暫時的計劃。老二說,罐頭出口蘇聯是基本盤,他還會找人去發展新的銷售渠道。要是渠道打開了,到了冬天也能生產肉罐頭,到時候就能長期幹了。

      退一步說,就算罐頭市場沒打開,我也能跟著大哥種蔬菜大棚,不會閑著的,總能賺錢。”

      陳淑萍還是擔心:“咱們來京城這多年了,早就習慣了城的日子,再回村種菜,你不怕別人笑話?我還怕你吃苦,你這身子骨能受得了嗎?”

      “笑話啥?憑自己的雙手賺錢,不丟人。”李振國不以為意地擺擺手:“老二現在成天跑業務,蔬菜大棚基本上交給大哥管。那是我親哥,我跟著他幹,能吃啥苦?

      而且,你別小看種蔬菜大棚,老二給他們開的工資可不低。

      去年冬天,每個人一個月工資 150塊錢,加上獎金,至少二三百塊錢,今年說不定還會漲,比我在罐頭廠強多了。”

      “媽呀,這工資比京城的正式工都高?”陳淑萍瞪大了眼睛,滿臉詫異。她們廠一個月才七十多塊錢,沒想到種蔬菜大棚能賺這多,比她這“公家飯”還強。

      “那可不!不光工資獎金高,福利也不比京城的職工差。每個月都發米、麵、油,不用自己買,年底還發魚、肉、水果,啥都不缺,比在城省心。”李振國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語氣帶著對未來的期盼:

      “我想好了,輝京眼看就大了,再過幾年就要上高中、考大學,以後還要買房、娶媳婦。這幾年多賺點錢,給輝京置辦點家業,讓他以後少吃點苦,別像咱們這累。”

      陳淑萍看著丈夫堅定的眼神,又想起兒子熟睡的模樣——小胖子白天還說想要個新書包。

      她心的擔憂漸漸消散,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行,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幹,家有我呢。媽和輝京都不用你操心,我能照顧好。”

      李振國看著妻子,眼滿是感激。

      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心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幹,讓一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不辜負她的支持。

      ……

      大營村村北,風飄著泥土混青草的味兒,兩台橙黃色挖掘機伸著鐵臂,“轟隆轟隆”震得地都發顫,在王二麻子家地挖著齊整土溝。

      王二麻子站田埂上,坑窪臉上笑開了花,嘴角快扯到耳朵根,粗糙手掌搓來搓去,眼睛直勾勾盯著挖掘機,生怕這熱鬧的場景是做夢。

      周圍圍了二十來個村民,三層外三層湊著看,你一言我一語,跟群嗡嗡叫的蜜蜂似的。

      “你說王二麻子,前兩年還穿帶補丁的褲子,連頓飽飯都快混不上,現在居然能建大棚,真不敢信!”穿藍布褂子的老漢叼著旱煙,眼神全是羨慕。

      王大腳挎著竹籃子接話:“還不是李哲幫他擔保?不然信用社能輕易貸給他錢?”

      老漢抽了口旱煙:“貸款也不是好東西,去年有信貸員去俺家,讓俺家老大辦,被俺趕出去了。貸的錢用了,還不上咋整?”

      趙兵媳婦插話說:“老吳叔,您這是好心辦壞事!去年貸款沒利息,今年貸就要給利息了。人家李哲去年貸的,不光沒利息,現在生意做得老大,誰不羨慕?”

      “哎,你們說,王二麻子現在有錢蓋大棚,找對象的事是不是也有著落了?”胖嬸扯著嗓子問,眼睛還在王二麻子身上掃。

      快嘴媳婦撇撇嘴:“他那張臉,麻子多的數不清,以前相親,姑娘一看見就扭頭走,難!”

      “那可不一定!等大棚有收成,一年掙幾萬塊,還愁找不到媳婦?到時候他真得好好謝李哲!”趙兵媳婦說道。

      大夥兒正說得熱鬧,王大腳突然踮腳指著東邊土路喊:“嘿!快看,那不是李哲和他爹老李嗎?”

      眾人順著指的方向看,還真是——李哲穿件藍色襯衫,腰杆挺得筆直走前麵;老李穿件洗得發白的藍背心,旁邊還跟著個胖大的身影。

      快嘴媳婦納悶:“這金百萬咋成天跟著李哲?”

      趙兵媳婦答:“金老板也在四季青公司入了股,現在跟著李老板幹哩。不過,他旁邊那人俺不認識。”

      王大腳說:“俺知道,那是給李家建新房的包工頭,好像姓劉。”

      一說起李家新宅子,她就來了勁,“嘿,李家那二層小樓蓋得氣派,昨個俺路過瞅了眼,外牆都刷了,聽說頭開始裝修,月底就能搬進去!”語氣滿是豔羨。

      “俺也聽說了!他家連地上都要鋪瓷磚,那玩意兒滑溜溜的,老貴了,咱們村還沒人家用過,李哲這是要過城人的日子啊!”胖嬸接話,眼全是向往。

      快嘴媳婦瞪著眼,她最近出來少,好多消息不知道,心不是滋味,攥緊拳頭暗忖:不成,以後村北得常來,李家的事得多打聽,不然真被比下去了。

      虎妞這小妮子整天回家就睡覺,一點有用的消息都不跟我說。

      遠處土路上,李哲隱約聽見村民議論,往挖掘機那邊掃了眼,腳步沒停——他今兒個事多,沒功夫在這閑聊。

      這時節不冷不熱,建築公司都忙著趕工期,挖掘機緊俏得很,眼前這兩台,還是金百萬托關係借來的,要想加快蔬菜大棚的建設,這點設備遠遠不夠。

      昨天跟錢多多通電話,錢多多還拍胸脯說,會再幫著找關係,爭取多調幾台來。

      李哲一行人接著往前走,腳下土路踩得結實,路邊野草長得旺,偶爾能看見幾隻螞蚱蹦著鑽進草。

      昨天,四季青公司剛跟村簽了合同,租了八十畝集體土地,這片地挨著之前租的二十畝,連在一起一眼望不到邊——這正是李哲今年擴建直營蔬菜大棚種植的初期目標。

      走到新租的土地上,李哲停下腳,身邊跟著老李、金百萬,還有施工隊的劉金亮。之前李家蓋新房,就是劉金亮負責的,現在房子主體建好了,就剩點裝修收尾活。

      

      李哲轉過身,笑著對劉金亮說:“劉師傅,今兒請您來,是有個新項目,想讓您幫著把把關,看看咋規劃合適。”

      劉金亮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臉上露出期待,趕緊問:“李老板,您是打算在這建工廠?”

      雖說李哲平時忙,不常去新房工地,但為人大方——每次去都給工人加菜,小事上也不計較,劉金亮對他印象不賴。

      李哲擺擺手解釋:“不算工廠。準確說,是想在這片新租的地上建個種植園區,頭包括新的食堂、會議室、休息室、儲存室、培訓室、辦公區這些。

      不過現在公司剛擴種大棚,資金還有點緊,所以想先把食堂建起來,其他功能區得提前規劃好位置,以後再慢慢修。”

      劉金亮聽完恍然大悟,點點頭:“我明白了,您是想讓我先把整個種植園區的布局規劃好,再定食堂的具體位置和建設方案,對吧?”

      “沒錯,這方麵您是專家,比我有經驗,肯定能規劃得更合理。”李哲笑著說,語氣滿是信任。

      劉金亮拍了拍胸脯,痛快答應:“沒問題!李老板您放心,這事包在我身上。這樣,您先帶我在這片地轉一圈,跟我說說您的想法和要求,咱們再具體商量咋弄。”

      之後,李哲帶著劉金亮在新租的土地上慢慢轉悠。

      劉金亮一邊走一邊用腳跺跺地,感受土壤硬度,時不時蹲下身,抓把土在手搓揉,又抬頭四處張望,觀察周圍地形。

      他停下腳問:“李老板,您希望種植園區各個功能區之間的距離咋安排?有沒有啥特別要求?比如儲存室要靠近大棚,方便搬蔬菜之類的。”

      李哲一邊走一邊答:“劉師傅,我希望種植園區的位置交通能方便點,以後運蔬菜、運物資都要從這兒過。而且周圍這一片都要種蔬菜大棚,最好能讓種植園區和大棚之間來往方便。”

      劉金亮琢磨了會兒,指著靠近村北公路的一片空地說:“那不如就挨著村北的路建種植園區,這兒離公路近,拉材料、運蔬菜都方便,地勢也平坦,適合建房。

      您把種植園區主要功能區的大致麵積和需求告訴我,回頭我給您畫個建築結構分布圖,您看看合適不。”

      李哲心也這想,點點頭接著說:“我想先修個大食堂,這食堂不光要供工人吃飯,平常還能當會議室、培訓室和接待室用,得能容下兩百人左右。

      劉師傅,您經驗豐富,在食堂設計上有啥好建議不?”

      劉金亮蹲在地上,從帆布包掏出根樹枝在地上畫,一邊畫一邊說:“李老板,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在種植園區其他設施沒建成前,讓食堂先擔起多種功能,這樣能省不少成本。

      我建議把食堂分成三個區域:

      第一個是就餐區,麵積在 200到 300平米,這得是食堂的核心區,要寬敞明亮,方便工人吃飯;

      第二個是後廚區,100到 150平米,頭得有操作間、備餐間、洗碗間,操作間要大些,方便廚師幹活;

      第三個是輔助功能區,也 100到 150平米,頭能設儲存室、小食堂、雜物間和休息間。

      這樣一來,您開小規模會議或者接待客人,就能在小食堂弄,把小食堂裝修得漂亮點,有麵子;

      大規模會議或者培訓,就在就餐區弄,前期裝修簡單點,先把灶台、餐桌這些必需的設備配上,那些非必要的,等以後資金寬裕了再添。”

      他頓了頓,又指著地上的草圖細說:“就餐區的桌子,我建議用‘行列式’擺,每張按 4人座算,加上周邊通道,每張大概占兩三平米,兩百人就需要 50張桌子;

      另外,還得預留 1.2到 1.5米寬的主通道,橫向設 2到 3條,縱向設 2條,這樣工人吃飯或者開會時,進出方便,也不擠;

      取餐口也得設 3到 4個,每個差不多能服務 40到 60人,免得大家排隊打飯浪費時間。”

      李哲聽得認真,時不時點頭,等劉金亮說完問:“劉師傅,按這個方案,建這食堂大概要多少費用?”這也是李哲最關心的問題。

      劉金亮抬頭看李哲:“李老板,食堂內部您打算咋裝修?是簡單刷個牆、鋪個水泥地,還是想弄好點?”

      李哲毫不猶豫:“就簡單裝修,牆麵刷白,地麵鋪水泥,能保證幹淨整潔就行,我主要想建個實用的地方,不用太花哨。”

      劉金亮低頭琢磨會兒,手指在地上輕輕點著,算著人工和建材費用,然後抬頭說:“李老板,最近物價波動大,水泥、鋼筋這些建材價格一天一個樣,具體數我現在沒法算太準。

      不過按我的經驗,要是簡單裝修,加上人工和所有必需的建材,整個食堂建下來,大概得八千到一萬塊。”

      這個預算在李哲預期之內,他鬆了口氣,笑著說:“這樣,劉師傅,回頭您給我做個詳細的造價表,列清楚人工、建材各項費用,我還得跟公司其他股東溝通這事,等大家都同意了,咱們就盡快開工。”

      “沒問題!”劉金亮痛快答應,臉上露出高興的神情——他也盼著拿下這工程,不光能多掙錢,還能跟李哲處好關係,以後說不定有更多合作機會。

      四人又在地聊了會兒建食堂的細節,比如門窗朝向、通風情況這些,之後就往李家三號蔬菜大棚的方向走。

      剛走到大棚邊上,就看見王榮生和王秀英急匆匆往一輛藍色三輪車上爬,葛青山坐在駕駛座上,握著方向盤叮囑:“大舅、大姨,慢著點,別摔著。”

      老李見兩人臉色慌張、腳步匆忙,趕緊上前疑惑地問:“大哥,秀英,這是咋了?出啥事了,這著急?”

      王秀英一邊往三輪車上爬一邊喘氣:“慧蘭羊水破了,已經送鎮衛生院了,招娣剛讓人傳信來,讓我們趕緊過去看看,說不定馬上要生了!”

      老李一聽也急了:“這大的事!我跟你們一起去,多個人也能搭把手!”

      “你別去了,在家等消息吧!衛生院那邊人多也沒用,要是有啥情況,我們再給你打電話。”王秀英擺了擺手,說完催葛青山:“青山,快開車,別耽誤時間!”

      葛青山應了一聲,猛地踩下油門,三輪車“突突突”冒著黑煙,往鎮衛生院方向跑去。

      老李站在原地,看著三輪車漸漸遠去,直到看不見,才轉過身對一旁的李哲歎氣:“你姨夫盼兒子盼這多年,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如願……

      要是再生個女兒,他那脾氣,指不定又要鬧成啥樣。”

      李哲聽了,笑了笑沒說話——人這一輩子,有得必有失,沒必要太執著。

      他抬手腕瞅了眼表,時針都指到十一點了,轉頭對老李說:“爹,我今兒晌午約了陳鎮長吃飯,您一塊兒去不?”

      老李趕緊擺著手,臉上有點兒不自在:“我就不去啦,你們聊的都是正經事,我去了也搭不上話。你還是帶百萬去,他更懂這些場麵事兒。”老李麵皮薄,怕到飯桌上露怯,給兒子丟臉。

      李哲知道父親的心思,也不勉強,隻叮囑:“今兒白導演可能回來,您到時候幫著招呼下。”

      老李一聽白雲笙要回來,臉上立刻笑了,眼睛都亮了:“呦!白導要回來了?可有日子沒見了。昨個小虎和青禾還念叨他,甭說,這長時間沒見,我還真有點想他。”

      李哲笑著說:“那正好,他這次回來會多待幾天,開始著手拍攝紀錄片。”

      老李又疑惑地問:“我記得之前你說,白導是來拍電影的,咋又改成紀錄片了?”

      李哲解釋:“電影也要拍,紀錄片也要拍,這不衝突。紀錄片主要拍咱們種蔬菜大棚的過程和村民生活的變化,挺有紀念意義的。”

      老李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成吧,多拍點咱們村的事,讓外麵人也看看咱們村的變化。”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