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轉變
北屋的沙發、茶幾收拾得整整齊齊,空氣中還殘留著淡淡的煙草味。
他側身讓譚靜雅進來,做了個請的手勢,“坐。”
李哲拿起暖壺,倒了兩杯溫水,遞了一杯給譚靜雅,自己拿著另一杯,仰著頭喝了大半杯——他晚上喝了不少酒,喉嚨幹得發緊,得多喝點水緩解緩解。
譚靜雅接過水杯,指尖碰到微涼的杯壁,定了定神,開口說道:“我今兒個下午見了王科長,把事情都問清楚了。
據王科長說,他們公司的上級領導已經批準了賣底商的事,不過具體的事宜不是由她負責,是公司一位姓馮的副總在管。
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賣家,她還說,這底商的價格不會低於三萬。”
李哲放下水杯,杯底碰到茶幾,發出“咚”的一聲輕響。
他靠在沙發上,手指無意識地敲著膝蓋:“下午,我也找房管局的朋友打聽了一下,跟你打探到的情況差不多。我那朋友說,蜀香居底商的手續都齊全,符合出售的要求。”
譚靜雅往前坐了坐,語氣滿是擔憂:“那咱們還有五年租約的事怎說?總不能因為他們賣了底商,這租約就不算數了吧?”
李哲抬眼看了她一下,緩緩說道:“租賃並不影響出售。當然,這並不是說租約沒有效力,按理說,新房東也得按照租約繼續把房子租給咱們,但這種事……不好說。”
譚靜雅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他們個體戶本就處於弱勢,萬一新房東不肯續租,或是提出新的租約條件、抬高房租,後續經營隻會麻煩不斷,這生意還怎做?
她咬了咬嘴唇,看著李哲:“李老板,這件事您想怎處理?”
其實李哲心早就有了主意——最好能買下這家商鋪。
他賣菜的收益每日都有進項,手攢了不少現金,買下商鋪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譚靜雅也是餐廳的股東之一,而且還是餐廳的實際管理者,李哲還要考慮她的想法。“譚姐,先說說你的想法吧。你覺得咱們該怎處理?”
譚靜雅垂著眼,手指攥著衣角。
她知道李哲靠反季節蔬菜賺了不少錢,手不缺買下商鋪的資金,她打心底希望李哲能買下蜀香居的底商——這樣一來,餐廳就不用擔心租約被斷、房租上漲的事,生意也能一直做下去。
可她又覺得這話不好說出口:自己隻是個小股東兼店經理,哪有資格要求大股東花錢買商鋪?可這又確實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
她沉吟了良久,屋靜得能聽到牆上掛鍾“滴答滴答”的聲音。
最終,她像是下定了決心,抬起頭,鼓起勇氣說道:“李老板,我知道自己這說不合適,有點越界了,但……如果您有足夠的資金,我覺得買下這個商鋪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說完,她臉上露出愧疚的神色,連忙補充,“抱歉,這說有些自私了,您別往心去。”
李哲看著她,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點了點頭:“譚姐,咱們想到一塊來,其實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啊……”譚靜雅愣了一下,隨後露出一抹喜色,“李老板,您手上的錢夠嗎?要是不湊手,我這邊還有一些……”
李哲擺擺手,“我手的錢夠了。”
蜀香居商鋪的位置不錯,以後肯定能升值,譚靜雅即便拿錢,也給不了太多,又何必多此一舉。
譚靜雅也想盡一份力,提議道:“李老板,要不要我明天約王科長談買商鋪的事?”
李哲想了想,“暫時不用,我那位房管局的朋友也幫我托人了。”
“那成,我先回去了,有什需要我做的,您隨時說。”譚靜雅起身離開北屋,腳步比來時輕鬆了很多。
她不知道的是,李哲下午根本沒閑著。
他通過林為民聯係到了崇文區飲食服務公司的馮副總。他原本想約對方明天見麵,沒料到馮副總一聽是林為民介紹的,當即把見麵時間定在了今晚。
晚上,李哲便是和林科長、馮副總一起喝的酒。散場後,李哲開車送馮副總回家,從汽車後備箱提了兩瓶茅台和兩條萬寶路香煙送給對方。
兩人已經約好,明天在崇文區飲食服務公司見麵。如果一切順利,或許明天就能買下蜀香居的商鋪……
……
翌日上午。
萬安鎮罐頭廠,西廠房。
廠房,機器嗡嗡響著,混著工人來回走動的腳步聲,三十來個穿藍工裝的工人正忙著。
兩條生產線並排擺著,每條線上十五個人,各幹各的活,都是熟手——清洗池邊的工人搓著醃過的小黃瓜,水珠從指縫滑下來,在水泥地上積了小水窪;
挑揀的大姐戴一次性手套,眼睛尖,看見帶斑、歪扭的黃瓜就往旁邊塑料筐扔,能聽見輕響;
切分的小夥子攥著不鏽鋼菜刀,手腕一抬一落,黃瓜就切好,碼在搪瓷盤,長度差不了多少。
昨天送來的醃漬小黃瓜,這會兒正趕上關鍵加工。
生產線末尾的醃製區,幾個工人小心地把處理好的黃瓜裝進玻璃罐,再舀調配好的醋溶液倒進去,褐色醋液沒過黃瓜段,冒小氣泡。
封罐的老師傅盯著罐口,轉著封蓋機的搖杆,“哢嗒”一聲,蓋就扣緊了,他還會用指尖敲敲罐蓋,聽見脆聲才放心往下傳。
高溫殺菌車間全是蒸汽,工人戴隔熱手套,把封好的罐頭挨個放進殺菌釜,設好時間按啟動。
四十分鍾後,殺菌完了,罐頭趕緊挪到冷卻區,水順著罐身流,表麵凝了水珠,滑進排水槽,“嘀嗒嘀嗒”的,沒一會兒罐就涼到室溫了。
謝廠長站在生產線旁,背著手,慢慢看每個工位。
他也穿藍工裝,就腰間多了個掛鑰匙的皮腰帶,看工人有條不紊地幹,他皺著眉,心沉得慌——
原先一條線要二十二個人,李振國非要減到十五個,他早先還跟李哲念叨,怕人不夠耽誤生產,可現在看著,減的七個人沒影響進度,反倒每個人動作更緊了,以前偶爾有人閑聊、偷懶的情況也沒了。
他想起罐頭廠的情況,光工人就有近百號,再加上其他部門管理層和廠領導,林林總總的有一百一十多人,每個月工資、福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同樣都會算進生產成本。
現在李哲這兩條線,就自己管人事安保、李振國管生產,沒多餘管理層,人工成本一下降了。
想到這兒,他輕輕歎口氣,指尖無意識摸著腰上的鑰匙串,心不是滋味——自己守了這多年廠子,還不如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會盤活。
“謝廠長,李主管,第一批罐頭涼好了!”突然,一個清脆的女聲打斷了車間的忙亂。
謝廠長回頭,看見鍾玲玲端著滿是罐頭的托盤快步過來。
小姑娘二十出頭,紮馬尾,額前碎發被汗打濕貼在臉上,一手托托盤底,一手扶著邊,走得挺穩。
“小鍾,質檢做了沒?”謝廠長往前挪了一步,聲音比平時溫和點——這些工人都是他從原廠挑的,鍾玲玲手腳快、細心,他一直挺待見。
鍾玲玲點頭,把托盤放旁邊檢驗台上,拿個罐頭給謝廠長:“謝廠長您看,我都查過了,罐蓋沒鼓起來,敲著聲也脆,密封肯定沒問題,貼了標簽就能裝箱。”
這時李振國也走過來了,他從托盤拿了瓶酸黃瓜罐頭,先舉到眼前對著光看罐的黃瓜段——顏色綠,沒雜質,醋液清亮。
接著用拇指按罐蓋,試試硬度,又輕輕晃了晃,聽麵液體流動的聲,確定沒事,才從兜掏出開罐器,“哢啦”撬開罐蓋。
一股酸甜味兒馬上散開來,李振國用指尖捏了塊黃瓜放進嘴嚼,眉頭慢慢舒展開。“不錯,脆爽,酸度也正好,都按這標準來,別出岔子。”
他咽了黃瓜,聲音透著點鬆快——為了幫侄子租生產線,他特意從京城罐頭廠請了長假,這些天從挑工人、調生產線流程,到定生產標準,幾乎天天泡在廠,覺都沒睡好。
現在看見第一批罐頭順利做出來,味道還這好,不光對侄子有了交代,自己這些天的辛苦也沒白費。
他抬手擦了擦額角的汗,抬頭看謝廠長,嘴角笑了:“謝廠長,您看這質量沒問題吧?”
謝廠長看著罐翠綠的黃瓜,又看李振國臉上的笑,心的複雜勁兒慢慢散了,點頭說:“沒問題,李主管是行家,你說行肯定行。我這就叫後勤準備標簽,裝箱。”
……
下午兩點多,崇文門西大街上的行人慢慢少了,蜀香居那塊木頭招牌被風刮得輕輕晃,門簾上繡的紅辣椒沾了層午後的灰,看著有點舊。
一輛白色伏爾加停在門口,李哲先推開門下來,藍色襯衫的袖口隨意挽著,露出腕上那塊進口的機械表。
王建軍從副駕駛上走下來,跟著李哲一起進了餐廳。
倆人掀門簾進店,一股飯菜香混著油煙味的熱氣直撲臉。
這會兒早過了飯點,大廳的桌子椅子都收拾得整整齊齊,員工們圍著幾張拚起來的桌子吃飯。
李哲嘴角帶著笑,嗓門挺亮:“呦,正吃飯呢?”
吳師傅趕緊站起來,白色廚師服的前襟沾了塊油漬,手還捏著半塊饅頭,嘴含糊著:“李老板,您來啦!想吃點啥?我這就給您做!”
譚靜雅從櫃台後頭走過來,淺藍色連衣裙襯得她皮膚更白,眼底那點憂慮沒藏住,手指下意識地絞著裙擺:“李老板,要不您上二樓包間?一會兒我把飯菜送上去,也清靜些。”
“不用不用。”李哲擺了擺手,眼睛掃過桌上的員工餐——搪瓷碗盛著米飯,上麵蓋著一些菜碼,“還有員工餐不?我跟大夥一塊兒吃點就行,省得麻煩。”
吳師傅連忙應:“有!後廚還有不少,我這就去盛。”
說著轉身鑽後廚,沒一會兒端著倆搪瓷碗出來,碗的米飯堆得冒尖,旁邊擺著兩菜一湯:拌三絲的土豆絲、胡蘿卜絲和粉絲裹著清亮的紅油,水煮肉片上撒了層翠綠的香菜,紫菜蛋花湯飄著金黃的蛋花。
李哲接過來,徑直走到大廳空座位坐下,王建軍也跟著在他旁邊坐了,倆人拿起筷子就吃。
員工們還是頭回跟老板一塊兒吃飯,原先熱鬧的勁兒一下子就沒了。
張紅旗手的筷子頓了頓,偷偷抬眼瞄了李哲一下,又趕緊低下頭扒拉米飯;韓春燕倒大方點,就是夾菜的動作慢了不少。
譚靜雅坐在不遠處,手端著沒怎動的飯菜,心卻還惦記著商鋪出售的事,好幾回想開口問,又覺得當著員工的麵不合適,隻好把話又咽了回去。
李哲沒一會兒就吃完飯,他放下筷子,問道:“今兒這飯是哪位師傅做的?”
韓師傅連忙站起身,方臉膛上帶著點拘謹:“李老板,是我做的。要是不合您口味,您盡管提,我下次準改。”
“合口味,味道挺地道!”李哲笑著豎起大拇指,“這拌三絲的調料調得剛剛好,酸鹹適中,還帶點麻味;水煮肉也不錯,就是肉少了點。
我看下次員工餐多放點肉,讓大夥吃好、吃飽,這樣幹活才有勁嘛!”
這話一出口,員工們頓時活躍起來。
郭永久放下碗筷,笑著說:“老板這話在理!有肉吃,咱們幹活更有幹勁!”
劉素珍也跟著點頭,文靜的臉上露出笑:“可不是嘛,最近天熱,多吃點肉也能補補。”
李哲等大家說完,臉上的笑漸漸收了收,語氣認真起來:“我知道,最近大夥都聽著些不好的消息——房東要賣蜀香居的底商,大夥都擔心,這新房東還會不會租給咱們?餐廳的生意還能不能做下去?”
他一邊說,一邊打開放在旁邊的黑色公文包,拉鏈拉開的“嘩啦”聲在安靜的大廳特別清楚。“我能理解大夥的擔心,這事兒換誰都會慌。
昨天我就聯係了崇文區飲食服務公司的負責人,今天一早就去了他們公司,把這套底商給買下來了。”
話音剛落,大廳一下子就靜了。
李哲從公文包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紙張邊緣還帶著新鮮的折痕:“這就是我簽的商鋪買賣合同,房契還得等些日子才能辦下來,但這合同已經生效了。”
譚靜雅第一個反應過來,她快步走到李哲身邊,雙手接過合同,指尖有點發顫。
等看到合同上“崇文區飲食服務公司”的紅色印章和李哲的簽名時,她臉上的憂慮一下子沒了,眼睛亮了起來,嘴角忍不住往上揚,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其他員工也都圍了過來,王建軍接過合同,舉起來給大家看,嘴還念叨:“大夥瞧瞧,這可是正經的買賣合同!以後咱們再也不用怕房東漲房租或者不租給咱們了!”
韓師傅湊上前,眯著眼睛看了看合同上的印章,激動地說:“太好了!有了這合同,咱們就能踏實經營餐廳了!”
林巧梅也笑著拍了拍手:“以後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了,李老板您可真是咱們的定心丸!”
員工們看李哲的眼神不一樣了,以前大夥都覺得譚靜雅管理餐廳能力強,心都佩服她;現在才發現,李哲才是真正能扛事的,不管遇上多大的事,他都能穩穩兜住。
等大家都看完合同,李哲把合同仔細疊好,放回公文包,站起身說:“行了,大夥累了一上午了,我就不耽誤大夥休息了。
改天有空,咱們再好好聊聊餐廳以後的發展。”
他說完就往外走,譚靜雅趕緊跟上去,走到店門口時,她看著李哲的背影,輕聲說:“老板,您真厲害。這次要是沒有您,我都不知道該怎辦了。”
李哲上了車,降下車窗,看著譚靜雅說:“譚姐,我一直都信你的能力,以後好好把餐廳管理好就行。遇上事別慌,有我呢。”
譚靜雅的臉頰一下子紅了,她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小聲說:“您放心,我知道了。這次是我沒處理好,把餐廳弄的人心惶惶。”
李哲笑了笑,“我還有事先走了,回頭再聊。”
汽車慢慢開遠了,譚靜雅站在店門口,看著白色的車身消失在街道盡頭。她站了好一會兒,目光帶著點崇拜,還有點說不清楚的情緒……
回到餐廳,譚靜雅一眼就看見王建軍坐在櫃台旁邊,手拿著個一手壺,正慢悠悠地倒茶喝。
不過,她此刻的感受與昨天截然不同。
昨天她還覺得王建軍‘沒心沒肺’,現在忽然想明白了——王建軍是李哲的表哥,知道李哲的本事,有這個靠山在,他自然不用慌。
就像老輩人說的,大樹底下好乘涼。
她回到櫃台後坐下,看著賬本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想起這段時間發生的事。
之前蜀香居生意紅火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自己管理得好,可真遇上困難才發現,努力在現實麵前有時候真不算啥。
要是這次沒有李哲,她可能真就一無所有了,不光餐廳沒了,存款沒了,就連自己那兩成股份也會變成泡影。
她忽然想起之前韓春燕說的話,韓春燕把她當成貴人。因為她才能在蜀香居工作,才能攢下錢補貼家。
現在想想,李哲又何嚐不是她的貴人?
要是當初李哲沒同意她入夥,沒給她股份,沒讓她當店經理,她現在可能還在為生計發愁呢。
譚靜雅深吸了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