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月清晨,菜農才出門,就迎來了陽光洗禮,心情雀躍著走向菜田。

    熱歸熱,但能盡情收菜也值得喜悅。

    三輪車也已滿載著塑料筐停在了菜田邊,各小組的菜工找到自己的組長,領取各自的收菜任務。菜心仍舊最受歡迎,量大,品質也好,收起來也爽快。

    而像上海青、油麥菜、生菜、小白菜等等還要一刀刀的割,速度更慢。

    但有菜收總比沒菜收好,菜場的收入和有沒有菜收可是嚴格掛鉤。

    就拿六月來說,有小部分人的月收入已接近兩千元。

    平均水平也達到了一千三四,高收入始終刺激著這群普通的農民。

    而對小組長和稱重的人員來說,還有嚴格把控品質的任務,這需要時刻在地盯著。

    “這茬追行情的菜長得還不錯,估計也能搞六七百噸。”

    易定幹走在田埂上,陳家誌和其並排走在一起,道:“要真能有六七百噸,這個月又得給你慶功了。”“,快別畫餅了。”易定幹嘟囔道:“上個月的慶功還沒辦呢?”

    陳家誌笑著搖了搖頭,“你看你那小氣樣,等食堂正式使用了,再給你補上。”

    “那能一樣嗎?”易定幹沒在這個話題上糾結,轉頭問起了市場行情和價格。

    談起這個陳家誌也來勁了,“最便宜的小白菜每斤都還能賣2元以上,如果十天內能出700噸菜,估計又能賣300萬元!!”

    “300萬!”易定幹感慨道:“要放在去年,想都不敢想,比做夢還不可思議。”

    陳家誌也有同樣的感觸,“要學著去習慣,這也離我們做大做強的目標又更進了一步。”

    “要做到多大才算大呢?”

    “至少得在全國有上萬畝基地,養活幾千人,這才勉強能算是大。”

    “還得是你敢想。”

    “我們正在向這個目標靠近。”陳家誌沉吟道:“我過幾天會出去,你給我看好家。”

    “交給我就是了。”

    菜場生產和市場銷售都進入了正軌,陳家誌並不想一直在這耗著。

    他打算去雲南看看,也去滬市走走,還有深城也有必要去瞧一瞧。

    隻有實地去看了,才知道各個地方的情況。

    這個時代很精彩,他有理由也有實力去領略不同地方的風景。

    兩人繼續在田埂上走著,清晨還不算太過燥熱,有少年在田埂和碎石道路上騎車,少年的父母則在菜田躬身收菜~

    “家誌,易哥"”

    過了一會兒,遇到了同樣出來散步的李秀,手中抱著豆豆,小家夥兩隻白白的小腿不停地撲騰,想下地爬。

    陳家誌把他接了過來,抱著在菜田走來走去,逗得哈哈大笑。

    李秀說道:“你看,豆豆多喜歡和你玩,你就是平時太少陪他了。”

    陳家誌抱著豆豆舉高高,又放下來,“工作忙嘛,有空我會多和他玩的,你看,這幾天我不就經常陪他玩呢!”

    “嗯,陳老板,你該回去休息了,每天回來次次都是先往地跑。”

    最近幾天市場不忙,李秀便沒去,都呆在家,對某人每日過家門而不入有很大意見。

    “好,走嘍,豆豆,回家睡覺嘍”

    回家的路上又遇上了洪中,告知了他一個好消息:東升農場從友誼農資正式采購了薄膜、遮陽網和玻璃纖維杆。

    根據他和東升的交流,不難推出一個原因:江心菜場短時間內再次出菜刺激到了東升。

    最終促使這筆采購訂單的達成。

    無獨有偶,當傍晚陳家誌再來到菜場時,又從易定幹那得知東升來菜場求購一批種苗。

    他們被淹的地都整理出來了,想栽苗早點出菜。

    易定幹還沒同意。

    陳家誌詫異道:“能賺錢的事幹嘛不同意?”

    易定幹答道:“我想著這是資敵,就沒有同意。”

    陳家誌說:“東升什時候成敵人了,種菜本身就沒有門檻,誰都可以種,我們有多的苗自然可以賣給他。”

    他知道育苗棚還有多的穴盤苗,以往這種都浪費掉了。

    “好,我知道了。”易定幹想了想,又說:“那能不能專門開拓一下對外的種苗業務呢?”陳家誌沉吟道:“等鋼架大棚建好可以考慮,到時市場部找人負責種苗的業務對接。”

    市場部也是新成立的部門,目前招了兩個人,主要負責與檔口和同興泰對接。

    聊了下種苗,陳家誌又向冷庫走去,問起了今天的收菜情況。

    “菜心收了有40噸,上海青、油麥菜和小白菜各10噸,一共70噸菜。”

    “可以,安排得還很均衡。”

    剛好一輛三輪拖著菜從眼前經過,乍眼一看,菜很漂亮。

    陳家誌又問:“畝產量如何?”

    “比較一般。”易定幹說起了各小組統計出的大概畝產量。

    “最高的是上海青和小白菜,畝產約1.5噸,其次油麥菜也有約1.2噸,最低的是菜心,大約隻有0.85噸“追行情能有這產量已經不錯了。”陳家誌真心說道。

    雖說葉菜生產周期短,但他們這也弄得太短了點。

    不到20天出一茬菜,除了育苗移栽,可想而知中間省了多少功夫。

    有些連地都沒有耕整,想想就知道有多過分,這也省了不少成本。

    產量其實也不算太低。

    再加上如今的價格,可以說是睡著了都要笑醒。

    陳家誌到了冷庫,冷庫內外都聚集了大量的人。

    搬運、翻箱、打包……妥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忘機,發了多少貨走了?”

    譚忘機便是菜場市場部新招進來的人之一,三十來歲,高中學曆,原本在一家國企工廠跑業務。“還有兩車,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往檔口發了30噸,往香江發了40噸。”

    陳家誌從譚忘機手接過今天的單子看了下,他的工作都挺簡單。

    發貨量是固定的,供港的單價也是固定金額,隻有檔口是代銷,但市場部另一個人長期呆在檔口。陳家誌略微看了看,這兩天他也打算去市場,驗證下當前的管理效果。

    如果合適,他跟著便會外出。

    了解了發貨情況,陳家誌趁還沒天黑,跟著就開車去了檔口。

    如同他預料,受暴雨影響,現在屬於近郊葉菜的空窗期,市場供不應求。

    江心菜場的出貨時間恰好合適,趕上了行情尾巴。

    李才剛接待完一位客人,笑道:“還是菜心賣得最好,價格也最高,90元/件。小白菜最便宜60元/件,上海青和油麥菜要好一些,能賣到70元/件。”

    江心菜場和檔口主打的都是菜心,這個價格就很美麗。

    陳家誌打趣道:“現在還急不急了,這行情該沒錯過吧?”

    李才抽出兩支煙,笑了笑:“還是急,菜不夠賣啊,陳哥”

    “菜場這下出菜應該能穩住,後續應該能保證檔口每天30噸菜以上。”

    陳家誌也點了煙,說:“過幾天我還會帶薛軍去雲南和上海,考察市場,順便也找找貨源。”李才吐了團煙霧,歎道:“其實我也想出去,還沒坐過飛機呢。”

    “我也沒坐過。”陳家誌笑了笑,“以後坐飛機的機會多的是,你要想坐,下次回老家我出錢給你買機票回去。”

    “哈哈哈,那可說好了!”

    李才現在也不缺錢,單純享受這種感覺。

    兩人也沒聊幾句檔口就又上客了,市場部另一名員工丁喬也在檔口,人手很充足。

    陳家誌便去市場走走轉轉,可以看到市場本地菜還是很少。

    大多是外運過來的蔬菜。

    他對鐵路運輸不熟,但也知道鐵路運輸靈活性不足,一般都要提前很久預定車次。

    沒有關係的人,即使知道信息差,也很難在短期內從外地發貨。

    現在市場上能走鐵路調貨的人,要是能人,要關係好。

    另外,就是公路運輸也多了起來。

    停在一輛正在卸貨的卡車前,陳家誌想起了丁勝說的話,從雲南通海到花城,大約需要55小時。如果歇人不歇車,途中順利,最快差不多兩天多點時間就能到。

    乍一看,這個運輸時間完全滿足葉菜的運輸。

    然而,還要考慮這時候的路況,從雲南過廣西,再到花城,途徑眾多地勢險要之地,遇到下雨山洪等,一周內能抵達就算不錯。

    從雲南發貨的風險很高。

    但從市場的情況來看,已經有很多先行者在走這一條路了。

    走了一路,陳家誌連著看到好幾輛從雲南運輸葉菜過來的貨車。

    白菜居多,也有少量菜心。

    按現在的行情,一車菜的淨利潤鐵定有上萬元,甚至兩萬元也有可能。

    “陳老板,這才多久,你就又開始大量上菜了,你的菜場沒受暴雨影響呀?”

    張啟仁從檔口殺出,給他點了支煙,陳家誌笑道:“僥幸,老天爺賞飯吃。”

    “哎,你運氣是真好,我進貨的地方,豇豆淹了水,雨才停兩天連藤蔓都枯萎完了。”

    “農業嘛,靠天吃飯。”

    陳家誌走進自家檔口,就見李才瞪著眼睛看他,在家時天天喊著逆天而行,對外就是僥幸了是吧?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