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申時二刻。

禦前太監扯著尖細嗓音高喊。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百官三叩九拜山呼萬歲,待陛下起身離開勤政殿,便忙不迭的向宮外趕去。

早朝開到下午,在永寧朝已經是慣例。

半年來,不少年老體衰的重臣,身子骨屬實撐不住,屢屢在朝堂暈倒,不得不上表告老還鄉。永寧帝挽留不成,便加封大學士、光祿大夫之類虛職,賞賜賜功德牌坊,命禁軍護送榮歸故。先皇老臣無不感激涕零,稱讚、宣揚陛下仁聖明君!

“崔閣老、崔閣老……”

盧尚書氣喘籲籲的招呼,緊趕慢趕追上,月前鄒閣老告老,經群臣庭推崔尚書順利入閣。

過程合理合法,和崔尚書是陛下族舅毫無關係!

崔閣老忍著饑腸轆轆,停下腳步問道:“盧大人有何事?”

盧尚書瞥了眼左右,低聲道:“方才陛下詢問減稅之事,崔閣老如何看法?”

崔閣老說道:“實乃利國利民良策,先皇消耗民力過重,理應減稅休養生息。”

盧尚書擔憂道:“當下國庫虧空,寅吃卯糧,再降賦稅,明年百官俸祿、軍卒糧餉該如何解決?”崔閣老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盧大人可聽說過安公公?”

“當然。”

盧尚書左右瞅了瞅,確定附近沒有太監偷聽,壓低聲音說道:“這閹人心狠手辣血債累累,陛下讓閹宦染指京營,後患無窮啊!”

崔閣老問道:“陛下為何提拔宦官?”

盧尚書咂咂嘴無言以對,歸根結底還是缺銀子,現在誰能彌補或降低虧空,陛下就擢升誰。至於後患,自有後來人化解。

此時。

兩名朝堂重臣議論的安公公,正躬身等在禦書房外,等待陛下召見。

禦書房門口當差的太監小梁子笑容滿麵,每回安提督來都會塞張銀票,少說百兩麵額。

內侍司大人物很多,似安提督這般屈尊降貴的卻很少。

小梁子喜歡銀子,又喜歡大人物重視,低聲提醒道:“安公公,陛下近些日心情不錯,屢屢談及軍務。”

李平安點頭會意:“梁公公在司禮監當差,咱家不好說提拔,若有晚輩缺差事,隨時來禦馬監、京吉。

小梁子眼睛一亮:“多謝安公公提攜,往後禦書房有什事,咱家會及時知會一聲。”

李平安拱拱手,“門子”任何時候都是緊要位置。

等了小半個時辰。

冷公公從禦書房出來,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對著李平安微微頷首,便急匆匆向司禮監走去。李平安躬身回應,私下鬥成什樣,表麵都得維持臉麵。

周太後與張太妃殺子殺孫的仇恨,宮麵遇見了,至多陰陽怪氣兩句,可不會摳眼睛揪頭發。隨後海公公露頭通報:“安公公,陛下召見。”

李平安躬身進門,雙腿下彎滑跪到陛下跟前,三叩九拜山呼萬歲。

“平身。”

永寧帝麵帶笑意,心情明顯不錯,招手道:“小安子來朕旁邊說話。”

李平安偷摸瞥了眼陛下右側的海公公,見他神色肅然冷漠,小心翼翼站在左側,落後海公公半步,躬身矮了半頭。

“陛下,奴婢來稟報京營事宜。”

“說說看。”

永寧帝隨時派鎮撫司盯著,成親王也會仔細稟報,不過他仍然要聽太監說話,對比三方奏疏區別才能兼聽則明。

李平安從袖口取出奏折,高舉過頭頂躬身敬上。

“昨兒奴婢查了都武衛參將張元,此人出身貧寒,平西衛期間屢立戰功,未曾想調入京營後開始吃空餉、喝兵血,貪墨數萬兩年白銀。”

永寧帝翻看奏折,惋惜道:“好好一員虎將,屍山血海都闖過來,結果死在金銀侵蝕。”

李平安繼續說道:“奴婢與成親王商議後,擢升世子趙廉為參將,請陛下批準。”

“王叔忠君體國,世兄驍勇善戰,朕準了。”

永寧帝從成親王奏折中得知,小安子大肆安插開國勳貴入伍,於是朱批:辛苦王叔看好京營。今日趙廉擢升,顯然成親王遵從聖意,開始與小安子爭奪京營官職。

先前二人聯手鏟除張家武將,轉眼就開始內鬥競爭,如此方才符合永寧帝的利益。

永遠鬥爭,鬥而不破!

永寧帝放下奏折,手拿禦筆揮毫寫下四個大字:“小安子,看看朕這字如何?”

李平安仔細打量“相忍為國”四個字,稍加思索不明其意,隻得從字體上大加誇讚。

“陛下的字動靜相生,剛柔並濟,尤其“國’字氣貫長虹,已非筆墨功夫,恍惚間可見胸中丘壑……”楚公公曾講過各皇子喜好,其中陛下喜臨北碑行書。

李平安練習有些晚了,不過看了許多吹捧行書的書冊,知曉字體玄妙,自然懂得如何吹捧。永寧帝知曉自己水準,卻也不點破麾下吹捧。

“小安子整頓京營有功,殺貪官汙吏,平軍卒怨氣,朕就將這幅字賜予你。”

“拜謝陛下恩賜。”

李平安擠出兩行淚水,咚咚咚磕頭拜謝,恭敬接過禦筆。

永寧帝頷首道:“退下吧,往後好生當差,朕絕不會虧待忠臣。”

“奴婢願效犬馬之報,粉身碎骨不辭!”

李平安叩首立誓,捧著字帖退出禦書房,在門外再次三叩九拜,方才轉身離開。

回到禦馬監值房。

立刻遣人將字帖裝裱成匾額,高高懸於中堂,並將屋內其他字帖盡數撤下,什資格與陛下禦筆同處一李平安召來心腹太監,詢問道:“陛下這四個字究竟何意?”

禦筆不會輕賜,《禮製》中有言“崇天法祖,寓於形製”,其中“形”就包含聖旨、禦筆、手諭等等。眾人商議揣摩許久,終究難明陛下深意。

夏公公皺眉道:“單看表麵意思,就是整頓京營有功卻不能封賞,大人應當妥協隱忍。”

李平安對著禦書房方向磕頭行禮,起身後微微搖頭。

“咱家是陛下家奴,合該盡忠效力,有賞是天恩隆厚,不賞也是理所應當,可不值得賜禦筆。”小靜子年歲小讀書少,仰頭望著匾額,喃喃自語反複誦讀。

“幹爹,孩兒總覺著這四個字兒滿是憋屈……”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