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咕咚咕咚”的聲音響個不停,整個房間內充滿了奇怪的味道。

    邵勳皺著眉頭,慢慢走了進去。

    這個房間不大,陳設也不多,最顯眼的便是丹爐了,一個水火鼎,即下部放金石原材料,曰“火鼎”,上部是收集礦物升華後冷凝物的裝置,曰“水鼎”,合在一起便是水火鼎,所謂水火相濟也。

    這個丹爐他沒見過。

    最常見的其實就是一個釜,上麵一個蓋,和藥鼎很像,底部加熱後,丹砂(主要成分硫化汞)分解為硫和汞,稱之“金液”,然後升華凝結在蓋子內部,最後滴落下來,重新反應變成硫化汞,整體更純淨了,稱為“還丹”。

    眼前練的是“金丹”了,原材料是少府買來的丹砂,已加熱多時。

    “拿來。”邵勳指了指房間左側台子上的一本冊子。

    正在煉丹的王丹虎聽到聲音後,微微扭頭,然後又低頭繼續觀察丹鼎了。

    房間內還有兩名王氏子弟充當助手,其中一人拿起冊子走來,親兵上前接過,再交到邵勳手。

    邵勳分開一看,微微有些滿意,這是按照他的要求來的。

    原料(丹砂)記錄了產地、重量等一係列資料。水火鼎也規定了尺寸、形狀、材質。

    另外還有煉丹的過程,每一次都有記錄。

    滿意之外還有不滿意之處。

    邵勳問道: “為何不記錄寒熱?”

    沒人說話,片刻之後王丹虎轉過身來,低頭道: “觀火即可。”

    這是通過火焰顏色辨別溫度,比較粗淺,誤差較大。

    邵勳說道: “《淮南子》雲‘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又有‘揚湯止沸’之說,汝可取此二像,各設一端,曰‘寒端’、‘熱端’。”

    說到這,邵勳沉吟了一下,道: “《九章算術》中有‘空位’,知否?”

    王丹虎點了點頭。

    邵勳嗯了一聲,受過教育的人就是好,這些話和工匠是說不明白的。

    所謂“空位”,即進位,就是零。

    後世他總看到印度人在網上吹噓他們發明了“零”的概念,隻能說部分是事實。

    “‘寒端’曰‘零’, ‘熱端’曰‘百’。”邵勳說著說著,找尋了一下,看到筆墨紙硯後,提筆遲疑了許久,最終心一橫,道: “天竺那邊有數字??”

    說完,提筆在紙上寫了0到9十個阿拉伯數字。這是後世他熟悉的數字形狀,但並非最初的形狀,不過無所謂了。

    這套數字係統曆史上在唐代傳入了中國,但幾乎沒人用沒那個需求,也不知道什原因。反正他先寫下來了,接著又簡單地講了講進位概念,不複

    雜,王丹虎一眼就看明白了9以上的數字怎表達、書寫。

    “0曰‘零’,100曰‘一百’,可明白?”邵勳問道。

    王丹虎點了點頭。

    “既如此,你可知煉丹時寒熱多少?朕覺得有數百,但到底多少不知,你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知道有多少。”邵勳說道。

    王丹虎似乎有些不以為然,衝口而出道: “何須如此麻煩?煉丹隻需看火候即可。”

    不過她說完就後悔了,身軀微微有些顫抖。

    邵勳聽了卻暗喜,正要你來問呢。

    隻見他冷笑一聲,道: “你可知為何煉不出真丹?”

    王丹虎茫然搖頭。

    “因為寒熱不對。一線之差,丹即不成矣。”邵勳說道: “再者,‘氣壓’也不對。”

    “何為‘氣壓’?”王丹虎驚訝道。

    她沒聽過這個詞。

    邵勳絞盡腦汁想了想,道: “士人有氣度強者直令人直不起身,仿若被壓,此謂‘氣壓’。然方才朕所言之‘氣壓’,乃我等呼吸之氣所壓。”

    王丹虎又茫然了,氣輕若無物,還能壓人?

    邵勳看她那樣子,暗暗歎氣,難道要搞個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言盡於此。”邵勳說道。

    說完,又看向跟隨而來的少府監蔡承,問道:

    “少府可能製琉璃水管?”

    蔡承想了想,道: “可。”

    邵勳點了點頭,又看向王丹虎,道: “你若不信,可將琉璃水管中灌滿水,一頭置於釜中,一頭置於外,看看煉丹時水柱會不會動。”

    琉璃是半透明的,不清晰,但還是能勉強看清水柱變化的。

    蔡承立刻應下了。

    他不知道天子想幹嘛,照做就是了。

    邵勳則有些思緒萬千。

    其實換一個時代,他即便說了這多,有用嗎?可能有點用,但用處不大。

    人家為什要做這些?沒理由啊。

    所以要給他們一個內生動力。

    煉丹是一個內生動力,還不小,因為人們真信這玩意,信眾還很多,富戶都能為了煉丹傾家蕩產,可見其熱情。

    邵勳現在告訴他們,你們煉丹不成功是因為細節原因,即溫度、氣壓不對,一線之差導致失敗,所以想辦法研究出一些能簡單測量氣壓和溫度的裝置,再來煉丹。

    如果還煉不成,那一定是這些裝置還不夠精確,再想辦法。

    又或者原材料雜質多,想辦法辨別其中的成分,再剔除雜質。

    煉成金丹,延年益壽乃至得道飛升是內生動力。

    那,有沒有外部動力呢?當然是有的了。

    研究煉丹大半輩子,沒煉出真丹,但搞出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副產品,其中有些可以賺錢,這就是外部動力。

    另外,朝廷獎賞也是外部動力。

    所謂人亡政息,亡的隻是一部分外部動力,即朝廷對搞科學研究沒興趣,不投錢、不獎勵、不給官,但如果副產品能賣錢,本身內心之中還有強烈的煉得真丹的執念,那就還有一部分動力讓科學研究繼續下去。

    所以邵勳千方百計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而不是胡亂憑感覺煉丹。

    當然,人的興趣愛好也是內生動力。

    比如虞喜是餘姚士族,本身生活優渥,但人家就是樂意半夜登山觀星,記錄星象,並為之演算,我樂意,你管得著嗎?

    值此之世,不管他的繼承人上台後是不是重視他老子的心血,邵勳都準備兩條腿走路,內生動力就是保險繩。

    哪怕二代皇帝對科學研究毫無興趣,至少有一部分士人在搞研究,憑借著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的錢財,用科學的方法記錄過程,總結歸納,提出理論——這是下一階段的重點。

    邵勳臨離開之前,從蔡承手中接過一物,走向王丹虎。

    王丹虎下意識想後退,卻又不敢。

    邵勳將粗陋的麻布口罩戴在她臉上,道: “此屋中丹毒不少,戴此物能減少一些。”

    隨後又讓蔡承拿來一副麂子皮手套,交給王丹

    虎,道: “以後取材時戴上此物。朕讓少府再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讓此屋更加通風。”

    “現在不服散了吧?”邵勳問道。

    王丹虎垂下頭去,悶聲道: “不了。”

    “人要愛惜自己。你才三十歲,就服了多少丹藥了?以後若嫁人,還能生子否?”邵勳說道:“你家人已為朕赦免,好好做事,勿要多想。”

    說罷,對她笑了笑,轉身離去。

    出了“實驗室”後,邵勳站住了,問蔡承道:“卿覺得朕這樣做是不是太麻煩了?”

    蔡承回道: “陛下乃天上人下凡,懂得自然多,若傾囊相授,於天下必有裨益。”

    “一頓有,還是頓頓有,你不懂。再者,朕已經傳授很多了。”邵勳笑道。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蔡承歎道。

    邵勳大笑: “卿讀書了,不然說不出此話。”

    二人漸漸遠去。

    現在,是時候推進他的下一步謀劃了。

    目的是爭取更多的接受過教育的人從事各種試驗。

    你說他忽悠也好,利誘也罷,都不重要。

    能“騙”一個是一個,方法給你,自己去“捕獵”吧,如果能有上好的“野豬”、 “老虎”、“豹子”的捕獵理論,我來給你出書揚名,並傳揚到四方,讓更多的人掌握更科學、更高效的辦法。

    王丹虎看著邵勳遠去的背影,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她來到屋內專門放置文冊的“記錄

    區”————粗略分為原料區、反應區、記錄區三大部分。

    掀開一本文冊後,上麵寫著日期、地點、原料以及設想。

    煉丹方法是她設計的,今日煉的是丹砂。

    此物受熱升騰而起,似乎有昔日列子禦風而行的特點,所以傳說中得此丹可飛升。

    她坐了下來,眉頭微微皺起,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猜想。

    邵賊————他說,若有猜想,就去實證,要“實事求是”。

    那個人雖然凶惡,但提出的方法都很高明,讓王丹虎對煉丹的過程更加清晰了,不像以前全憑感覺,和父親一起胡亂煉。

    她又看向自己曾經記錄的一段丹術要訣: “……擇甲子夜半,置青銅神室於三足陽燧之下,以陽燧取天火,初以文火養之,其色漸轉玄青,有紫氣盤桓如龍蛇。至第三轉,武火猛攻,則赤汞化白虹,升於室頂為霜雪,其質流動似水銀,此所謂‘殺朱成白,煉陰返陽‘之象也。須臾間精氣凝結於底,狀若金粟,當以玉匙急取,遲則二氣複交,反生毒煞。”

    “文火”是多熱?若沸水是“一百”,這是三百?五百?八百?

    “武火”呢?一千?還是更多?

    中間是不是涉及到他說的“氣壓”?

    丹砂本是一物,後來變成了升騰而起的“白虹”以及留於底部的“金粟”,似乎變成了兩物。

    再者,如果不急取,待“二氣複交”,兩者似

    乎又合為一物了,這是不是丹砂精華呢?

    她覺得可以重新寫一篇了。

    這個藥其實沒用,她以前就試過,而今隻想順手記下這個過程,再仔細琢磨一番,不讓之前的事白做。

    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

    下次他來的時候,自己便有話說了。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