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月中的時候,汴梁坊市閉市。

    劉孝剛出來就得到消息,洛陽坊市已經將錢和貨物交給山宜男了。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景福公主竟然將商票轉讓給了天子,天子又轉讓給了山宜男。

    竟然還可以這樣!

    他看著手頭的平原劉氏轉給他的商票,若有所思。

    “十郎。”遠處傳來了一聲呼喚。

    劉孝尋聲望去,卻見一輛馬車停在不遠處,前後左右還跟著十餘騎。

    原來是荊公。

    劉孝扭頭吩咐隨從等一會,快步上前行禮。

    “上來。”荊公邵恭招了招手。

    劉孝立刻上車,此時才發現車內還有一人,赫然是趙王邵勖,於是再度行禮。

    “坐下吧。”邵勖回了一禮,溫和地笑了笑。

    劉孝坐在邵恭身側,與邵勖相對。

    邵恭手拿著本小冊子,上麵還寫了許多字。

    他粗粗看了一下,隻見最上麵寫有《星緯》。再看下麵,則有——

    上問: “天垂象者,豈道之顯耶?”

    丞相撫掌曰: “固其然也。”

    上複詰: “聞琅琊王氏世習天文,據星野定祖塋,遂躋三公,信乎?”

    丞相肅對曰: “鼎鼐之重,既承祖蔭,亦恃經綸,猶車之雙輪也。”

    上歎曰: “吾亦作如是觀。仰觀乾象,實體道之階也。複有何益?”

    丞相曰: “可測海氣潮信,能辨鬥杓方位,憑此泛槎絕域,貨殖百萬。”

    上拊掌曰: “大哉道術!竟能致用若斯。”

    這……這是什神書?

    劉孝對體悟大道的妙用不感興趣,他也不懂玄學,但對所謂的“近道”感興趣,因為真有好處啊。

    難道琅琊王氏能當三公、丞相,真是祖墳選得好?靠觀星象來定祖墳,好像有這種說法。另外,真可以靠觀星象來預測海上天氣、潮信,乃至定位,遠航絕域?

    他不懂航海,但覺得似有幾分道理。如果真能如此,“貨殖百萬”都說少了。

    “感興趣?”邵勖問道。

    “正是。”劉孝也不裝了,立刻點頭道。

    “此乃《露華問對》,假托今上與丞相對談,寫了很多體悟大道的事情。”邵勖說道: “黃頭。”

    邵恭遂將書遞給劉孝。

    劉孝小心翼翼接過,翻看第一篇。

    第一篇《問道》可謂開宗明義,道生萬物萬物之中又隱藏著道的蛛絲馬跡,謂之“道跡”。

    大道難尋,但揪著這些道跡,或許可以更接近道,興許有一天運氣好,積累夠了,就得道了。

    昔年神農嚐百草,就是追尋道跡。

    神農可能最終沒有得道,但他也不無所得,壽元一百二十載,遠遠超過普通人。

    劉孝不知道神農是不是真活了一百二十年,但這有名的人物,應該是真的吧?

    壽元長,這可真是極其現實甚至彌足珍貴的好處了。

    哪個人不想活得長?上到公卿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想長命。

    或許,今後很多人會去研究百草乃至捕殺靈龜,尋找道的蛛絲馬跡————總不會有人去研究人體吧?

    第二篇《丹術》更是讓他看得目不轉睛。

    煉丹可以說是道家永的追求。

    如今信道的人多不多?茫茫多。

    縱不信道,受風氣影響,對煉丹也多有耳聞。

    這麵不是提了王彬、王丹虎父女?煉丹百千數,就為了得道。

    劉孝他大哥也在煉丹……

    可能羯人沒這個底蘊,煉得不行,連他媽爐子都裂了。

    花的錢都不知道多少了,卻丁點成果也無。

    按照書中說法,可能是方法不對。

    要把煉丹材料分門別類,仔細辨別其色、狀、氣、性,然後“窮試不輟”,即反複試驗,記錄每

    一次過程,最終或許能得到真丹。

    得不到也沒關係,還有“安慰”,即傳說中的點石成金之術,充實家財。

    劉孝對煉得真丹得道興趣不大,因為他知道自己底蘊差,煉不出這玩意,但可以煉金子啊!

    煉不成金子,其他的呢?興許別的東西也有用,也能賺錢。

    劉孝心下激動,翻到了第三篇《星緯》。嗯,看過了,也是有用的。正待翻第四篇時,馬車停下來了。

    “到了。”邵恭拍了拍劉孝的肩膀道: “書留給你了,自己抄錄一份,抄完了再給我送來。”

    “好!”劉孝將書合上。

    他基本可以確定,這本書對他這種滿腦子隻有賺錢的人有吸引力,對士人同樣有吸引力。

    “十郎。”邵恭已然下車,趙王邵勖卻看著他,多說了一句: “君為豪賈, 自當好好體悟本書。你是明白人,不通玄學,對玄學也沒甚興趣,孤就和你直說了,按書中所述行事,對你有好處,對上黨劉氏更有好處。我父後半生的心血,可能都寄托在這些上麵了。他想做一些事,但不知道能不能成,你可願為先鋒?”

    “不消殿下相勸,我已是願意。”劉孝說道。

    邵勖點了點頭,道: “很多人一直看不明白我父在乎的是什。不秉直道而行,卻偏要走小路。”

    這似乎是對劉孝的告誡,也是他自己的感慨。

    說完之後,便下車離去了。

    “送你回去,就此別過。”邵恭在外麵笑了笑,揮手道。

    劉孝無奈,他的隨從還在坊市那邊呢。

    也罷,他們會自己回去。

    ******

    邵勖經提象門入宮,徑直來到觀風殿西側的麗春台。

    台上還有兩位客人,分別是萬象院學士虞喜及其弟虞茂。

    三人遂互相見禮。

    邵勳示意兒子坐下,又看向虞喜,道: “虞卿經年累月夜觀星象,何也?可是為了談玄論道?”

    “臣少時便好此道,非為談玄也。”虞喜回道。

    “聽聞司馬氏曾數征召卿入仕,卿皆回絕,何也?”邵勳問道。

    “若非王師破臣家,臣也不會出仕。”虞喜道。

    邵勖驚異地看了虞喜一眼。

    邵勳卻大笑,道: “幸得卿矣。今《露華問對》由吾兒刊行,卿也讀了,如何?”

    “或有用處。”虞喜說道。

    邵勳點了點頭,鼓勵他繼續說。

    “士人信玄學者泰半,其中有放達曠縱之人,以為道法自然隻需按著本心行事,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禮法,隨心所欲,便是暗合道,如嵇叔夜之輩。”虞喜說道: “他們甚至可以喊出‘禮豈為我

    輩而設也?’”

    “第二種人同樣認為道法自然,但不如第一類人驚世駭俗。晉尚書令樂彥輔(樂廣)等人便是如此。他們認為嵇叔夜過了,禮法還是要遵守一下的。”

    “第三類則是裴逸民,認為萬物自生,積極入世,此謂崇有派。”

    “此便是玄學三分。”

    邵勳嗯了一聲。

    前兩類都是貴無派,是玄學中占比最大的,第一類算是其中的激進派,第二類則是溫和派。

    第三類就是崇有派了,人數相對較少,不是很流行,以裴頠為代表。

    當然還有第四類,那是不信玄學,或者假裝信玄學,比如庾亮。

    邵勳最近發現一個現象。

    經過他多年培育,武人勳貴群體日漸壯大,然後居然出現了分化。

    一部分人讀書相對較少,還是喜歡練武、打獵、談論兵事,一部分讀書較多的,談玄的人居然也不少。

    仔細想想,其實是必然現象。

    別看武人快速崛起,從士人手搶奪了不少好處,但說到底他們仍然是自卑的。

    別的不說,就問你一個老牌士族願意嫁女給你家,你願不願意?或許有人能抵受住這種誘惑,但絕大多數無法抵抗。

    一個士族女子在他們眼的重要性是難以想象

    的,為此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

    這種事情直到隋唐都屢見不鮮,那會武人勳貴已然勢力大漲,比邵勳建立的大梁朝武人的地位還要高,高多了。

    再說大梁,孫和算是邵勳的學生,為長子孫雄娶河東衛氏女,散盡家財不說,一度還借錢了。

    張碩碰到東海王氏女,根本抵禦不住。

    至於他們的老師邵賊,那就不談了,除了少許胡人女子,後宮便全是士女。

    何也?其實很簡單,文化影響力。

    人家有文化掌握了話語權,社會風氣就是他們主流價值觀的體現。

    北地的風氣有武人元素的體現,但士族的元素更多,兩者互相聯姻,互相碰撞之後,或許會融合成新的社會風氣,但那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邵勳還是想改改他們的思想。以前沒法全身心做,隻是培育武人群體,算是量變,算是物質積累,現在可以嚐試搞搞質變,搞搞物質決定意識。

    他也不知道經他這一來,社會風氣會走向哪個方麵。

    他隻知道如果他不做任何思想領域的變革,終大梁一朝,仍然會是玄學的天下,可能和曆史上南朝的玄學不一樣,多了一些其他元素,但整體是差不太多的。

    到了梁朝後期,可能還會加入佛學元素,談佛的人會多起來,玄學、佛學會部分合流。

    別人不是穿越者,沒有這個洞悉曆史迷霧的眼光,但邵勳有所擔心。

    其實目前條件還不成熟。

    最好的時間點是二十年後,當他在江南的布局出現一定的成效後,再來做這件事,無奈他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二十年壽命。

    更讓他無奈的是,他的孩子包括太子,不一定理解這做的意義,即便說了也半懂不懂。

    他終究才十八歲,曆事太少了,很多事情是需要長期工作積累,才能慢慢領悟的。

    “虞卿覺得,此三類人中,朕該拉住哪一類?”邵勳問道。

    “以臣觀之,北地士風與江南殊途,而今第二類人最多,最值得拉攏,他們懂得變通。”虞喜回道。

    “吾兒?”邵勳看向三子,問道。

    “父親,取法乎上,得乎中。”邵勖說道:“《露華問對》所載多言之有物,又假托尋道之名,或有部分人感興趣,屆時再尋機而動即可。”

    “善。”邵勳笑道: “此番差事還沒結束,不可鬆懈。”

    “是。”邵勖躬身行禮。

    傍晚時分,他離開了麗春台。行經秘閣之時,遠遠看了一眼。

    一群人正在麵修書,卻不知要修多少年。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