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牆上的掛鍾“當”地敲了七下,窗外的夜色已經濃得化不開,四合院各家的窗戶都透出暖黃的燈光,混著偶爾傳來的收音機聲,在寒夜織出片溫馨。

    周益民家的八仙桌上,四道菜已經見了底,鹵豬蹄的骨頭被張璐啃得幹幹淨淨,堆在碟子像座小山峰。

    張璐癱在椅子上,手捂著圓滾滾的肚子,打了個帶著肉香的飽嗝:“益民哥,你做的飯也太好吃了,比我媽做的強十倍!”

    她的嘴角還沾著點鹵汁,在燈光下亮晶晶的,活像隻偷吃飽的小貓。

    張燕用手帕擦了擦嘴,嗔怪地看了妹妹一眼:“沒大沒小的,你媽聽見該傷心了。”

    話雖如此,她自己也覺得胃暖洋洋的,連帶著手腳都不那冷了。

    桌上的空盤還冒著熱氣,香菇燉雞的鮮美、鹵肉的醇厚,仿佛還在舌尖縈繞。

    周益民剛收拾完碗筷,聽見這話笑了:“喜歡吃以後常來,我這兒隨時有食材。”

    他往爐子添了塊煤,火苗“騰”地竄起來,映得每個人臉上都紅撲撲的。

    三人靠著椅背閑聊,張璐說著學校的趣事,張燕偶爾插兩句,周益民大多時候在聽,嘴角始終帶著笑意,屋的空氣暖融融的,比爐火燒得還旺。

    就在這時,“篤篤篤”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周益民愣了一下,這時候會是誰?他揚聲應道:“進來!”

    門被推開條縫,大鵬探進頭來,軍綠色的棉襖上沾著夜霜:“益民,等下出……”

    話沒說完,他就看見坐在椅子上的張燕姐妹,頓時收住話頭,撓了撓頭笑,“張燕也在啊!還有這位是?吃飯了沒?”

    張燕和張璐連忙點頭打招呼,張璐還咂了咂嘴,顯然還沒從美食中回過神。

    大鵬擺擺手就要退出去:“你們聊,我等下再來找你。”

    “等等。”周益民叫住他。

    “你剛才說開會?什會?”他在這四合院住了這多年。

    全院大會總共也沒開多少次,一般都是各家有事自家解決,很少興師動眾地召集所有人。

    大鵬搓了搓凍得發紅的手,往爐邊湊了湊:“我也不太清楚,剛才一大爺叫同誌大家,說八點在院門口的大槐樹下開全院大會,讓各家都去個人。其它就不知道了。”

    張燕聞言站起身:“那我們就不打擾了,正好也該回家了。”

    她拉了拉還在發呆的張璐,“跟益民哥說再見。”

    張璐“哦”了一聲,一步三回頭地往門口走:“益民哥,我下次還能來吃嗎?”

    得到周益民肯定的答複後,才蹦蹦跳跳地跟著姐姐離開了。

    周益民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掛鍾,時針剛過七點十分。

    他往窗外瞥了眼,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沉甸甸地壓在四合院的灰瓦上。

    “離八點還有五十分鍾,我送你們回去。”他抓起軍大衣往身上披,拉鏈“哢嗒”一聲拉到頂。張燕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我們自己走就行,你還得準備開會呢。”

    她攏了攏圍巾,指尖觸到冰涼的毛線,“胡同燈亮著呢,幾步路就到了。”

    “姐,我想坐摩托車!”張璐突然拽住周益民的衣角,眼睛亮得像揣了兩顆星星。

    “我還從沒坐過摩托車呢,益民哥,你帶我兜一圈唄?”

    她晃著周益民的胳膊,辮子梢掃過他的軍靴,“就一小圈,送我們到巷口就行!”

    周益民被她晃得笑了,拍了拍車鑰匙:“上來吧,坐穩了。”

    張燕還想推辭,卻見張璐已經蹦到門口,正踮著腳往院外瞅摩托車的影子,隻好無奈地歎了口氣:“那麻煩你了。”

    摩托車“突突”的引擎聲在寂靜的胡同格外清晰。

    張璐坐在中間,死死攥著周益民的衣角,冷風灌得她直縮脖子,卻興奮地喊:“姐你看!月亮跟著我們跑呢!”

    張燕坐在後座,手輕輕搭在張璐的腰上,鼻尖能聞到周益民軍大衣上淡淡的煤煙味,混著夜風的積雪氣息,心莫名踏實。

    到了張家門口,張璐還賴在車座上不想下來:“益民哥,明天還能坐嗎?”

    被張燕拽著胳膊拖進院時,還回頭喊,“別忘了讓我來吃炸糕!”

    周益民笑著應了,調轉車頭往回趕。

    摩托車在空蕩的胡同飛馳,車燈劈開夜色,照得路麵的冰碴子閃閃發亮。

    等他回到四合院,院門口已經熱鬧起來一一王大爺搬著藤椅往大槐樹下挪,李嬸抱著個小馬紮,張奶奶的竹椅上還墊著厚棉墊,連平時總愛窩在家的老劉頭,都讓兒子扶著出來了,手攥著個暖水壺。“益民回來啦?”

    王大爺往旁邊挪了挪,給藤椅騰出點地方,“快找個椅子坐著,估計得開一陣子。”

    他指了指紮堆的人群,“剛聽老李說,好像是街道辦的要來,不光咱院,隔壁胡同也得開。”周益民應著聲回屋,從門後拎出折疊椅。

    這椅子還是去年單位發的福利,金屬架上的漆掉了兩塊,卻結實得很。

    他往椅麵上墊了塊棉墊,剛搬到槐樹下,就見大鵬舉著個鐵皮喇叭喊:“各家都到齊沒?再等五分鍾,街道辦的同誌就到了!”

    夜風卷著碎雪沫子刮過,眾人紛紛裹緊棉襖。

    周益民往人群掃了眼,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點好奇,又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緊張。

    他把椅子往王大爺旁邊放了放,聽著周圍慈湣窣窣的議論聲,心那點蹊蹺的感覺又冒了出來一一這大會應該不簡單,

    不過應該是好消息,因為周益民從三位大爺的臉上笑容就知道。

    如果不是好消息,肯定不會露出如此燦爛的笑容。

    大鵬的鐵皮喇叭還沒放下,一大爺已經攥著個紅本本從人群擠出來。

    他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領口係得一絲不苟,平日總愛蹙著的眉頭此刻舒展得平平整整,連眼角的皺紋都淌著笑意。

    “靜一靜,靜一靜!”一大爺清了清嗓子,手的紅本本在路燈下泛著光。

    他往槐樹根上跺了跺沾著雪的布鞋,聲音因為激動微微發顫:“今天召開這個會議,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滾水,人群頓時“嗡”地炸開了鍋。

    李嬸抱著小馬紮往前湊了湊,棉襖上的盤扣蹭到王大爺的藤椅:“啥好事啊?看您這樂的!”王大爺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背在身後的手不自覺地攥緊了一一他琢磨著是不是要漲工資,還是街道辦要發過年的救濟糧。

    周益民坐在折疊椅上,看著一大爺手的紅本本,忽然想起前陣子街道辦的人來檢查衛生,當時還以為隻是例行公事。

    張奶奶的竹椅“吱呀”響了聲,她往一大爺那邊探了探身:“一大爺,快說吧,別吊我們胃口了!”一大爺深吸一口氣,猛地把紅本本舉過頭頂,像是舉起了塊千斤重的獎牌:“就是今年我們院子被街道辦評為優秀四合院!”

    他頓了頓,等這消息在人群滾了一圈,才繼續說道:“全胡同就咱院評上了,街道辦還發了獎狀,外加十斤花生、十斤瓜子,還有兩斤菜籽油當獎勵!”

    “真的?”李嬸手的毛線團“啪嗒”掉在地上,滾到周益民腳邊。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年隔壁院評上文明戶,全院人都眼饞了大半年,沒想到今年這榮譽競落到自家院。

    要知道優秀四合院,整個街道就隻有兩戶,而整個街道,少說有幾百個這樣的四合院,幾百個中選出兩個,就知道含金量有多高。

    在這個名聲大於一切的年代,說出去,別人也會高看你幾眼。

    人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連平時不愛說話的老劉頭都跟著拍起了手,暖手寶在懷顛得老高。周益民看著眾人臉上的笑容,忽然明白剛才三大爺為什那積極一一這榮譽不僅是麵子,更是實打實的好處。

    張奶奶顫巍巍地站起來,往一大爺手塞了顆水果糖:“好啊好啊,咱院總算揚眉吐氣了!這瓜子炒著吃,香得能飄出三條街!”

    一大爺剝開糖紙,把糖塞進嘴,甜絲絲的味道在舌尖化開。

    他望著眼前熱鬧的景象,忽然覺得這大冷天的,心比揣了個火爐還暖和。“明天我就把獎狀貼在影壁牆上,”

    他往院門口指了指,“花生瓜子和油,我跟二大爺、三大爺分好,各家明天去我那兒領,都有份!保證每家的瓜子都能挑出飽滿的!”

    這時,大鵬往前邁了一步,手還提著那個鐵皮喇叭,他撓了撓頭說道:“一大爺,院這多戶人家,兩斤菜籽油的話,每家每戶分不了多少,不如拿這兩斤油,來做一道美食,大家一起吃,就當是慶祝了。”

    這話一出,人群瞬間安靜了幾秒,隨即又爆發出更熱烈的討論聲。

    李嬸第一個拍手讚成:“大鵬這主意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起吃才熱鬧!”

    她琢磨著用這油做點啥,眼睛亮晶晶的。

    二大爺推了推眼鏡,沉吟著說:“用菜籽油做菜,那香味才正呢!我看炸油條不錯,又香又頂飽,大人小孩都愛吃。”

    三大爺卻搖了搖頭:“炸油條費油,兩斤油怕是不夠。依我看,不如做油糕,用咱院的紅棗做餡,外麵裹層麵粉,炸得金黃酥脆,一口一個,多解饞。”

    張奶奶也加入了討論,她拄著拐杖,慢悠悠地說:“我覺得炸丸子也行啊,把蘿卜擦成絲,拌點麵粉,用油炸出來,外酥嫩,配著花生瓜子吃,爽口得很。”

    周益民坐在一旁,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嘴角也帶著笑意。

    反正做什他都沒有意見,這個對於周益民來說,隻是重在參與而已。

    一大爺看著眾人興致勃勃的樣子,心也樂開了花,他揮了揮手說:“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這樣,咱們投票決定,看哪種美食得票多,咱就做哪種!”

    頓時,院子又響起了一陣嘈雜的聲音,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心儀的美食投上一票,寒冷的冬夜因為這熱烈的討論而變得格外溫暖。

    一大爺從口袋摸出半截鉛筆,在煙盒紙上畫了三個歪歪扭扭的記號:“油條、油糕、炸丸子,同意哪個就站到對應的記號後麵。”

    他話音剛落,人群就像被風吹動的麥浪,嘩啦啦地分成了三撥。

    二大爺站在“油條”記號旁,背著手數著身後的人,眉頭越皺越緊一一算上他自己才五個,其中三個還是看熱鬧的半大孩子。

    他清了清嗓子想拉票,卻見李嬸抱著蘿卜從家跑出來,蘿卜纓子上還沾著泥:“我家有倆大白蘿卜,擦絲正好炸丸子!”

    三大爺的“油糕”陣營也沒好到哪兒去。

    他數著手的紅棗,總共才湊夠一小碗,隔壁小吳家的孩子還在哭鬧著要吃糖,哪有閑心等油糕出鍋。看著越來越多人往張奶奶那邊挪,他悄悄把紅棗往兜塞了塞,腳步不由自主地跟著人群動。張奶奶的“炸丸子”記號周圍很快擠滿了人。

    站在後麵的人,已經在幻想,這個炸丸子,到底怎做才好吃,還有就是盤算著家有什東西能拿出來一起做的。

    “我家有胡蘿卜!”“我拿點蔥薑!”吆喝聲此起彼伏,各家各戶的菜籃子在路燈下晃出暖黃的光暈。李嬸的蘿卜已經放在石磨旁,王大爺正掄著磨盤碾麵粉,白霧似的粉末落在他的中山裝上,像落了層一大爺數到最後,在“炸丸子”後麵畫了個大大的圈:“就它了!張奶奶這提議,全票通過!”他舉著煙盒紙晃了晃,紙角在風卷成小喇叭,“明兒一早開工,各家把菜送到廚房,咱們熱熱鬧鬧炸丸子!”

    很快全院大會就結束,大家都想早點睡覺,明天早點起來炸丸子。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