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2章 蘇聯「聯美抗東」策略!

    GOOGLE搜索TWKAN

    當一個國家過於強大的時候,它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聯合針對,德國和蘇聯都是類似情況,還有當初的西班牙,法國,神聖羅馬帝國—..

    美國和東非之所以例外,那是因為美國和東非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美國在北美,東非在非洲實力都屬於獨一檔的存在,說是「一洲之長」也不為過,他們旁邊的國家少,體量也小,所以兩國周邊的國家基本可以躺平了。

    而對於北美和非洲之外的國家,他們很難跨海,聯合針對美國和東非這種國家,另一方麵正是因為兩國孤懸海外,所以他們對美國和東非沒有太高的心理壓力。

    這一點可以參考前世的立陶宛,他就可以躲在歐洲大陸腹地,並且通過歐盟和北約的偏袒庇護,對遠東帝國肆意挑釁。

    同理,假如現在德國身邊的附庸國對東非不敬的話,東非短時間也不可能拿這個國家怎樣。

    總而言之,美國和東非這種超級大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也限製了兩個國家和其他國家的交往和威懾力。

    歐洲大陸上情況就截然不同,德國的強大會引發西歐,北歐和東歐的不安,甚至德國自身的勢力範圍下,也對德國存在擔憂,像波蘭,就必須考慮德國是否會把波蘭吃幹抹淨的可能性。

    而歐洲如果被德國統治,這又會引發東非和美國的不安,因為統治了歐洲的德國,是完全有可能進一步整合整個歐亞大陸的。

    在亞洲方向,德國可能自己管不了,但是德國有日本和奧斯曼帝國兩個比較強勢的區域盟友,如果德國戰勝了蘇聯,那亞洲會有更多的國家投靠德國陣營。

    約瑟夫自信的說道:「美國的態度或許會有搖擺,但是東非怎可能容忍一個掌控歐亞大陸的強權的出現。」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歐亞大陸被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國整合,那東非想隻依靠非洲大陸和這個強國對抗,沒有任何優勢。「

    「這個強權一旦出現,東非在歐亞大陸的利益將會完全喪失,並且可能威脅到北非和印度洋等地區東非的利益和安全。」

    蘇聯高層們聽了約瑟夫的話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約瑟夫同誌,可是我們如何確保東非和美國站在我們這一邊呢?雖然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說,我們確實和兩國有合作的基礎。」

    「但是蘇聯從成立以來,我們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就頗為緊張,長期處於對峙狀態。」

    「想讓東非和美國這種帝國主義國家放下成見和我們展開合作,難度—.—」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是蘇聯領導層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蘇聯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可以說是公開的「喊打喊殺」。

    所以蘇聯想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合作,本身就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約瑟夫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向蘇聯的外交委員李維諾夫問道:「李維諾夫同誌,你是外交領域的專業人士,你認為我們和東非,美國這些國家有合作的可能性?「

    李維諾夫是現在的蘇聯外交委員,也就是相當於蘇聯的外交部長。

    他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並且在蘇聯工黨內部的資曆也比較高,能講流利的英語,並且有一位英國妻子。因此李維諾夫的背景和主張使他成為與西方國家打交道的理想人選。

    而要說到李維諾夫的主張也很有意思,李維諾夫是蘇聯「集體安全」政策的主要倡導者和執行者。

    這一政策的核心是試圖與西方民主國家,如英國法國等國家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以共同遏製極端民族主義德國和義大利的擴張。

    這和前世李維諾夫的主張沒有差別,但是前世李維諾夫境遇和本時空完全不同。

    不過想一想也好理解,前世蘇聯這個時間段,內部的政治環境可不太平,約瑟夫對蘇聯工黨內部充滿了不信任,而李維諾夫的英國妻子,在這種背景下顯然並非加分項。

    前世蘇聯的政治環境嚴重波及了蘇聯的外交部門,許多外交官被從召回並處決,李維諾夫的副手和下屬就被大量被捕被殺。

    也就是李維諾夫的資曆能夠經受的住考驗,否則他的下場大概率不會很好。

    同時,前世李維諾夫的「集體安全」也受到了國際環境的拖累,盡管李維諾夫在國際聯盟等場合積極呼籲聯合對抗侵略,但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使得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西方對與蘇聯結盟心存疑慮,並希望將德國禍水東引和蘇聯開戰。

    後來,西班牙內戰和日本侵略遠東帝國,更是暴露出現有國際秩序的脆弱性,李維諾夫的集體安全構想在實踐中麵臨巨大挑戰。

    當與西方結盟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時,約瑟夫開始考慮另一種選擇:也就是與德國直接談判。

    最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也正式宣告了李維諾夫政策的失敗。

    總而言之,前世李維諾夫的事業並不理想。

    但是在本時空,李維諾夫就可以輕鬆許多,因為德國的現實威脅,所以蘇聯格外重視和歐洲等國家建立合作,至少也要讓他們不完全倒向德國。

    李維諾夫得到了約瑟夫的重用,經常處理和其他列強國家的外交事務,尤其是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

    所以,當約瑟夫向李維諾夫詢問的時候,他的表現倒是很輕鬆,並不緊張。

    「約瑟夫同誌,我認為和東非,美國交好這個外交方向,不僅具有可行性,而且非常有前途。」

    「就和我一直倡導的集體安全方針一樣,現在德國不僅僅是我們蘇聯的威脅,也是歐洲安全和世界和平環境的主要破壞者。「

    「所以在應對德國這個不穩定因素,尤其是德國代表的極端民族主義國家集團這個在歐洲攻城掠地的邪惡且強大的政治集合體,不僅僅是蘇聯的責任,也是東非,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責任。」

    「誠然我們蘇聯和這些帝國主義之間存在矛盾,但是在麵臨德國這個共同敵人上,利益是一致的。」

    「即便那些國家不願意承認,也不信任蘇聯,他們也很清楚,德國的威脅比我們要大的多。」

    「英國和法國,他們麵對德國時,直接關係著國家的存亡問題。」

    「德國如果統治了歐洲,對美國和東非的威脅也遠超過般國家。」

    這李維諾夫所說的「一般國家」,其實也包括蘇聯,當然,站在他的立場肯定不能直接這說。

    李維諾夫接著說道:「畢競德國如果擴張成功,他們將完全控製大西洋東岸和地中海,並且通過盟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可以做到軍事力量的輻射。「

    「這就會直接威脅到美國和東非這些側重海權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這肯定不是美國和東非想看到的局麵。」

    蘇聯雖然也很強大,但是蘇聯很難在海洋方麵威脅到東非和美國,蘇聯可以接觸的無非就是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三大海域,但是都受到極大限製。

    大西洋方向,蘇聯的摩爾曼斯克港雖然是不凍港,但是真要說起來,條件其實很一般,地理位置偏僻且受到其他北歐國家製約。

    聖彼得堡則被限製在波羅的海之中,想離開芬蘭灣都需要冒一定風險。地中海方向,蘇聯連奧斯曼帝國的封鎖都衝不出去,隻能在黑海打轉。

    太平洋方向也就隻有海參崴可以利用,而且蘇聯的重心在歐洲,發揮作用十分有限,還要受到日本的關注。

    這樣一看,蘇聯很難在海洋方麵取得成績,威脅到東非,美國,英國這些海權國家的利益,即便蘇聯能夠取得局部優勢,其他國家也可以想辦法把蘇聯海軍按回去。

    德國則完全不同,德國海軍如果殺出重圍,想再把德國海軍按回去,就很難做到了。

    因此,李維諾夫判斷道:「從地緣政治領域來說,德國對東非,美國這些國家的威脅遠比我們大的多,更別說德國還有諸多盟友,而我們蘇聯幾乎隻能靠自己。」

    不是李維諾夫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現在蘇聯比德國弱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尤其是整個德國陣營,從地圖上圈出來,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會感到威脅。

    而且德國的思想也十分危險,阿道夫的雅利安人優越論,幾乎是明晃晃的告訴全世界,德國未來的野心是奴役所有的非雅利安人國家和種族。

    單單是這種危險的思想,就會讓德國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不少國家的反感,還有德國的社會製度,也和主流的「民主」國家背道而馳。

    尤其是美國和英國,他們是很難接受德國這些危險思想和政治製度傳播的。

    約瑟夫對李維諾夫的分析十分認同:「你說的很好,德國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敵人,這是我們和其他非極端民族主義國家合作的思想基礎。」

    「不過,重點是我們如何和東非,美國這些國家開展合作,李維諾夫同誌,你有什建議?」

    李維諾夫說道:「約瑟夫同誌,實際上我們和東非,美國兩國合作的可能性本來就遠高於英國和法國。」

    「現在英國和法國實際上麵對德國時,本身就處於一種駝鳥心態,並且這兩個國家對蘇聯的敵意太大,這不僅僅是針對我們和他們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而是源於曆史中,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恐懼!」

    毫無疑問,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恐懼,並非完全是蘇聯自身的原因,而是對蘇聯這片土地上,整個斯拉夫人群體的恐懼。

    這種恐懼可以追溯到沙皇時代,尤其是沙皇俄國在擊敗法國,成為歐洲憲兵時,歐洲人就意識到這個國家對整個西方社會的威脅。

    首先是龐大的人口基礎,現在蘇聯人口看起來並不突出,畢竟德國一家就和蘇聯差不太多,可是斯拉夫人可不僅僅是蘇聯。

    波蘭,巴爾幹半島諸國,西烏克蘭,南斯拉夫,甚至德國境內都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就比如前世捷克斯洛伐克,還有現在德國東部的東普魯士等區域。

    這些斯拉夫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以斯拉夫為主主體歐洲強國的利用工具。

    其次是宗教和文化方麵,蘇聯(俄國)也和歐洲格格不入,所以西歐國家是擔心斯拉夫文化消滅他們自身宗教,文化和傳統的。

    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異族統治且不願意主動融合遠東帝國時代,遠東帝國民眾對異族文化和生活習慣的態度。

    即便異族通過武力暫時壓服遠東帝國,但是遠東帝國也不會真心接納那些「落後文明」。

    這個所謂的「落後文明」很抽象,但是毫無疑問,在西方國家眼,斯拉夫人就屬於「落後文明」群體,即便這個群體在某些領域取得成績,西方國家也不可能真心接納他們為「西方文明」的一員。

    因此,李維諾夫說道:「英國和法國,他們從骨子就不認同斯拉夫群體,所以我們和他們合作難以開展,而東非和美國不一樣,他們實際上也屬於歐洲國家文化上鄙視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和東非美國合作,一定會比和英國,法國這種充滿成見的歐洲腐朽國家容易的多。」

    「這一點從東非和美國對我們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出來。」

    相較於英國和法國,美國和東非對蘇聯的態度確實更好一些,當然,這主要說的是兩國在文化和傳統上對蘇聯並沒有英國,法國那樣根深蒂固的成見。

    東非和美國和蘇聯的分歧,主要是政治製度和意識形態,至於文化和傳統,很抱歉,東非和美國根本「沒有」,畢竟東非建國時間都不到百年,而美國也不到兩百年。

    李維諾夫接著說道:「同時,我認為我們在對這兩個國家的外交工作中,應該選擇適當的聯美抗東策略。」

    「相較於美國,很顯然東非現在的綜合國力,明顯也有一些超標,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美國對東非的擔憂,讓他成為我們盟友。」

    「這種合作關係,甚至可以維持到解決德國之後,畢竟東非對比我們和美國,還是有些過於強大。」

    聯美抗東這個「損招」,讓約瑟夫瞬間眼前一亮,因為他很清楚,蘇聯如果拿出「東非威脅論」,那美國就必然會對蘇聯進一步鬆口,甚至主動謀求合作。

    現在蘇聯的重點工作是如何處理德國這個現實威脅,可是解決德國後,美國和蘇聯就要麵臨如何在和東非的競爭中不落下風的新問題,這顯然可以讓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得到延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