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章 群起而諫之

    李憲回宮後徑往殿中省,將帶回的鹵味拚盤交給尚食局。

    依宮規,凡進禦之食,皆須經嚐膳官驗食,方可呈獻禦前。

    若在平日,李憲定要親自奉上此肴,然此刻心急如焚,他擱下食盒,便匆匆趕往禁中C

    眾禦廚未作他想,他們隻負責烹製菜肴,呈獻自有專人。

    賜酺三日,首日宴庶民,次日宴百官,三日宴宗室,此等大宴,一年不過數回,禦廚房內難得的一派繁忙景象。

    忙歸忙,當李憲將吳記進獻的菜著送至,以尚食郭慶為首的眾禦廚立時圍攏上來。

    昨日吳記獲賞之事,不僅街巷盡知,一眾禦廚亦有所耳聞。

    非但如此,他們更探得內情:官家今日欽點吳記進獻一肴,若合聖意,便要宣召那吳掌櫃入宮掌灶。

    按慣例,此肴由司膳陳俊嚐驗即可,禦廚本無需品嚐。

    但既是官家欽點的菜肴,高低得嚐嚐滋味。

    郭慶率先舉筷,夾起一片鹵羊肉送入口中。

    有道是廚子不偷,五穀不收,進禦之著,禦廚嚐嚐鹹淡倒也無可厚非。

    陳俊便也睜隻眼閉隻眼,隨之夾起一片。

    另有數位品階較高的禦廚,亦各取鹵豆幹鹵鶴鶉蛋鹵藕片品嚐。

    菜肴入口,眾人臉上皆浮現一絲訝色。

    真香啊!

    且是越嚼越香,滋味之醇厚豐富,已鹵煮得深沁肌理。

    「這位吳掌櫃,當真舍得下料!」

    「進獻禦前的菜肴,自然要極盡講究。我不信他店中所售亦是這般做法。」

    「斷然不是!」郭慶細細品味後,點頭表示讚同,「此鹵料所用香料,隻怕不下十數種!莫說市井小店,便是內城正店,也不敢如此奢費!」

    眾禦廚紛紛附和,皆認定此乃專為進獻特製之肴。

    嘴上品評,手中筷子卻不由自主地頻頻伸向盤中,眨眼便過半。

    陳俊連忙製止:「夠了!嚐個鹹淡而已!總共就這些,再嚐下去,官家還吃什?」

    眾禦廚隻得擱筷,咂嘴回味,意猶未盡。

    有人發問:「郭尚食以為如何?聽聞這位吳掌櫃深得官家青眼,更有傳言,稱其或可執掌尚食——」

    郭慶輕笑一聲,不以為意:「這鹵味確屬上乘。許多庖廚一輩子都不曾見過這許多香料,此人卻能將之融於一鍋,足見其見識廣博,功底紮實。憑此手藝當個禦廚綽綽有餘,但想執掌尚食?」

    他微微搖頭:「斷無可能!」

    話雖如此,心卻沒有表麵這般淡定。

    他心知肚明,換作他來做這鹵味,絕不會比此人做得更好。

    「是極!郭尚食執掌尚食十餘載,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誰若敢生凱覦之心,我張秀第一個不答應!」

    「正是此理!」

    眾人紛紛應和,諛詞如潮。

    郭慶笑吟吟地照單全收,隨即斂容正色:「行了!開宴在即,莫要耽擱,速速備膳!」

    話分兩頭。

    卻說李憲匆匆趕回禁中,搶在開宴前將吳掌櫃無意應召之事稟明張供奉。

    張茂則略感錯愕:「為何?」

    他在禁中數十載,從未聽聞哪個庖廚拒此殊榮。

    若說禦廚有哪一點不比開店強,大概是不如後者自在。

    但禦廚不比內侍,並非終生之役,十年期滿便可請辭,或因疾病,或因家中變故,期未滿亦可請辭。

    彼時出宮,既有豐厚的積蓄,又頂著禦廚的頭銜,身價倍增,豈是經營市井小店可比?

    李憲將吳掌櫃所言如實轉達,末了補充道:「小的已極力規勸,痛陳利弊,奈何此人如鐵,冥頑不靈。的唯恐官家顏麵有損,故急急回稟。」

    張茂則微微蹙眉:「依你之見,今日進獻之肴必得官家賞識?」

    李憲忙取出一油紙包:「小的特意帶了些鹵味回來,孝敬供奉。「

    吳掌櫃雖執拗,人情世故卻通透,為官家備肴時,亦另為他備下一份。

    這回他忍住了,途中隻吃了一半,餘下半份正好孝敬張供奉。

    揭開油紙,奉上竹簽。

    張茂則挑起一枚鹵鶴鶉蛋,張嘴咬下,醇厚的鹹香立時湧出,蛋白緊實彈牙,蛋黃浸潤鹵汁,層層疊疊的香味裹挾著蛋香彌漫開來,極豐富又極濃鬱。

    端的好滋味!

    李憲惴惴不安地望著張供奉,唯恐對方責備自己辦事不力。

    張茂則卻不言語,隻一味吃菜,神色亦瞧不出絲毫端倪。

    李憲心下焦急,卻不敢出聲驚擾。

    良久,張茂則終於擱下竹簽,吩咐道:「你去殿中省走一遭,命司膳將吳記進獻之肴,即刻送至凝暉殿。餘下之事,我自會處置。「

    聞聽此言,又見張供奉並無責備之意,李憲懸著的心總算落回肚皮。此時的他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躬身應諾,急急趕往殿中省。

    回到禦廚房,猛地瞧見那原本滿滿一盤的鹵味竟已顯著「縮水」,李憲不禁一愣。

    雖說嚐驗乃司膳之責,但嚐得未免也忒多了些!

    由己度人,這司膳多半也是嘴饞——

    李憲並未多管閑事,隻傳達張供奉之命。

    「???」

    陳俊錯愕不已,未至開宴時辰,何以提前上菜?況且,凝暉殿並非宴飲場所。

    心下雖有疑慮,但既是張供奉之命,他便沒有多問,立時依言照做,將吳記鹵味換用尚食局的器皿盛裝,送至凝暉殿。

    「官家」

    張茂則躬身入凝暉殿問安。

    趙禎擱下中劄子,抬眼問道:「可是宴飲時辰到了?」

    「尚未。吳記進獻的肴饌已送至宮中,司膳嚐驗後,言其滋味甚佳。奴婢見官家案牘勞神,便擅作主張,命司膳先將此味呈獻禦前,請官家嚐鮮。另有事需稟明聖聽。」

    趙禎微微頷首:「善。「

    張茂則朝殿外略一示意,陳俊立時捧盤而入,奉上盤箸:「啟稟官家,此乃吳記川飯進獻之肴:鹵味拚盤。「

    趙禎望向盤中醬色油亮的菜肴,鹵味他自然吃過,但醬色如此深濃的鹵味,卻是頭一回見。觀之便知滋味濃鬱,引人口齒生津。

    他舉筷夾起一片鹵藕送入口中。

    「哢嚓!」

    藕片仍保留著脆感,鹵汁的鹹香醇厚與繁複的香氣交織,霎時充盈齒頰,竟是越嚼越香。

    妙哉!

    趙禎展顏而笑:「此庖手藝委實不俗,雖隻是尋常鹵味,滋味卻較尚食所製更為豐富。此菜竟非吳記招牌,卻不知其招牌菜為何?」

    張茂則已了解過吳記的詳情,立時答道:「聽聞該店時常推陳出新,招牌菜隨時令而變,每逢節假,還會推出與節日相關的美食。「

    說到這,他取出李憲帶回來的食單,翻開後呈於官家眼前:「這是吳記的食單,請官家禦覽。」

    趙禎夾菜的手不停,抬眼掃過食單,不禁一怔,定睛細瞧,竟全是些前所未聞的菜名!

    他興致頓生,好奇詢問:「這些菜,莫非皆如這鹵味一般好滋味?」

    「奴婢不知。聽聞歐陽學士是吳記常客,曾親題匾額相贈,想來應是不差。」

    「竟有此事?」

    趙禎興致更濃。竟能讓歐陽永叔這個老饕親題匾額相贈,怕不是嚐到了人間至味。

    當即做出決斷:「那便宣召此人入宮罷。」

    「奴婢正欲稟明此事——」

    張茂則遂將李憲所言細細稟明,末了,說道:「奴婢於庖廚之道實屬外行,隻是這番言論聽著像是推逶之詞。這般恃才傲物,倒是有些不識好歹了。「

    這並非他的真實想法,他的想法也不重要,一切取決於官家的態度。

    「推逶之意或有,但要說全然不實,倒也未必。便以尚食局的禦廚為例,入宮多年,廚藝未見精進,菜品亦少新意,可見此論確有幾分道理—」

    趙禎忽然住口不言,隻一味吃菜。

    張茂則默立一旁,靜候聖裁。

    一份鹵味拚盤本就不多,準確地說,原本挺多的,但送至官家桌上時,便不剩多少了。

    趙禎頻頻動筷,不多時,盤中佳著竟已見底。

    他意猶未盡地擱下竹箸,終於開口:「若朕準其旬休節假出宮,依你之見,彼可願應召?」

    「官家,此事不合宮規,朝臣恐有非議——」

    話音未落,報時的鍾磬之聲杳杳傳來,回蕩宮闕。

    開宴吉時已至。

    張茂則當即侍奉聖駕移鑾都亭驛。

    都亭驛外,赴宴百官早已肅立恭候。

    今日與宴者,除服紫重臣,尚有館閣名士,以及朝野矚目的賢才俊彥如王安石者。

    君臣入殿落座。

    較之賜酺首日,百官宴的規模要小得多,與會者皆為皇帝倚重的股肱之臣和有識之土,既有慶賀之意,也是君臣聯絡情誼的場合,氛圍相對輕鬆,不似昨日那般正式。

    宴會中「上多作詩,賜令屬和,及別為勸酒詩。」君主作詩以賜臣僚群臣附和以獻皇帝的做法已發展成為一種定製。

    酒過三巡,趙禎忽道:「適才吳記進獻一肴,滋味甚美。朕本欲與諸卿共享,孰料吃得興起,不知不覺間,竟已食盡。」

    群臣立時恭維:「陛下垂念臣等,此心已足令臣等感佩涕零!食與不食,皆沐天恩!」

    其中一部分人的確不以為意,官家今日所嚐鹵味,他們早已享用過,而官家無緣品嚐的美食,他們也已大快朵頤。

    但席間也有許多不曾光顧吳記者,遂有人應道:「臣等日後自往吳記品嚐便是!」

    趙禎微微一笑,冷不丁問歐陽修:「永叔啊,朕欲宣召這位吳掌櫃入宮,卿以為如何?」

    歐陽修心頭一跳,滿腹狐疑,不知官家為何點名問自己。

    遂含糊應道:「能蒙天眷,實乃吳掌櫃之幸。」

    趙禎笑意更深:「可朕聽聞,卿乃吳記常客,更親題匾額相贈。你當真樂見其入宮掌灶?」

    歐陽修心下恍然,麵色卻不改,從容作答:「此事非關臣意,實取決於吳掌櫃。若其有意應召,臣自然樂見其成。「

    「若其不願呢?」

    「陛下乃仁君聖主,德比堯舜,自不會強召良民。」

    好個歐陽永叔!竟拿這話來堵朕!

    趙禎暗自腹誹,複問:「朕倒有些好奇,卿與那吳掌櫃究竟有何淵源?堂堂翰林學士,何故屈尊為市井庖人題匾?「

    歐陽修坦誠道:「六月間,吳掌櫃為臣操持過一席壽宴,要價甚廉,而肴饌極豐。臣不願平白受惠,故以匾額回贈。「

    「隻怕不豐盛,滋味亦必絕佳罷?「

    「或當不得絕字。尚食局二百禦廚,個個身懷絕技,官家所用膳食,方為至味珍饈。」

    趙禎不置可否,環視群臣,切入正題:「永叔所料不差,這位吳掌櫃的確無意應召。」

    歐陽修富弼等人聞言,皆暗暗鬆一口氣。

    趙禎卻話鋒一轉道:「其言宮中幽閉,恐礙庖藝精進。故而,朕欲破一回例,準其句休節假出宮,諸卿以為如何?「

    歐陽修下意識便要起身諫阻,好在是忍住了。官家已知他吳記常客,此時勸諫,難免有出於私心之嫌。

    一個歐陽修坐下,卻有十數個朝臣站了起來,諫阻道:「萬萬不可!皇宮重地,出入自有法度!禦廚乃侍奉陛下之要職,若使其頻頻出入宮禁,一則恐生懈怠,二則易惹非議,三則不便管理,四則——」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一口氣數出十七八條不當之處。

    這下不僅趙禎,連歐陽修都有點傻眼:我分明隻求富彥國文寬夫等數公仗義執言,何來這許多助力?

    眾臣目光交錯,眼底掠過一絲心照不宣的笑意,原來在座皆是同道中人!

    趙禎本欲借宴飲之機,與眾卿商定此事。

    召一禦廚,本是微末小事,不料競激起如此強烈的反對!

    趙禎不願因這點小事而爭執,見此陣仗,隻得作罷:「朕不過隨口一提,諸卿何必如此?且坐,飲酒,吃菜!」

    宣召吳掌櫃入宮之事,難成矣。

    罷罷罷!

    他舉箸夾起麵前禦膳,仍是這些熟悉滋味,縱使精烹細調,架不住回回宴飲都吃,早便膩了。

    想起吳記食單上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菜名,又念及其有推陳出新之能,此等庖廚方為尚食最佳人選,惜哉!

    趙禎心中暗歎:真想嚐一嚐吳記的招牌菜啊!

    >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