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飯桌上,大家說話明顯是互相捧著的。

    方言相當給鄧鐵濤他們麵子,這群人也沒有閑著,一直在領導麵前說起他們知道的方言光榮事跡。這時候蕭承誌這家夥給他師父鄧鐵濤寫的信就成了很關鍵的東西。

    好多的東西都是在方言的資料沒有的。

    秦開遠聽到還有這多自己不知道的事兒,還是方言上學時候發生的,就知道鄧鐵濤和方言他們的關係,比自己想的還要親密不少。

    仔細一問果然是方言身邊還有鄧鐵濤的徒弟,這些話都是從那個徒弟的信麵知道的。

    誰家好人寫信給師父的時候一直說班上的同學啊?

    秦開遠心默默的吐槽一聲,不過鄧鐵濤知道的這些事兒,到時候他對方言也有了全新的認識。相比於資料上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兒,這些事兒讓方言這個人更加的鮮活起來。

    等到一頓飯吃飯後,秦開遠還有桌子上的其他人都對方言了解加深了不少。

    秦開遠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原來這照顧班上的同學。”

    “不光是指導他們的日常學習,無私分享自己的治病救人的醫案,還給他們家庭條件差的人申請助學基金,怪不得您能夠當上這個班長呢。”

    方言沒想到秦開遠居然在意這種小事兒,他說道:

    “您誇獎了……這種小事兒本來就是我這個當班長應該做的。”

    秦開遠可不覺得這事兒小,一件事兒就能展現出一個人的品德來。

    至少從鄧鐵濤說的故事麵,可以看的出來,方言的品德高尚,有責任感和人情味,並且還很有領導力,團隊的凝聚力,潤物細無聲的各種日常細節,且各種基礎紮實,能夠全麵的指導這些名醫帶出來的學生。

    秦開遠笑著對著方言有些高深的說道:

    “小事兒見大品,細節顯真容,微處知未來!”

    方言一怔,這是領導在誇獎他呢。

    他拱了拱手。

    接下來還有半個小時休息時間,領導他們要去開個短會,方言則是和鄧教授他們在一旁休息喝茶。休息室很大,各種人員都在這聚集,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熟悉的不熟悉的都互相招呼。今天上午在台上露過麵的人,大家都會主動過來打招呼。

    方言去給夏總編還有老曾打完了電話回來,本來想趁著這段時間和鄧鐵濤說一下關於請他們去吃飯,然後談技術入股的事兒,結果一直都在來人打招呼。

    搞得他也是很無奈,不過這些人都是部隊上的幹部,方言也不敢怠慢,隻能和大家打招呼。不過打招呼的時候方言也發現了,這些還都是會優先配給的部隊,廣州的武漢的,昆明的,晉冀魯豫野戰。

    這些人還給方言提供了不少的細節上的需求。

    方言還真覺得挺有道理,這看來兩頭交流還是很重要的,光是他們閉門造車,還有不少的事兒還不知道呢。

    每個部隊的性質不同,他們的要求也有些區別。

    比如曬傷,海水汙染傷口處理,同效草藥地域替換表,水蛭叮咬……

    方言他們做的標準版,可以應對大多數場景,但是一些比較細枝末節的地方,他們還是沒有考慮到,所以接下來還需要細化出好幾個版本來,當然修改的隻是少部分,方言其實都能搞定。

    所以幹脆方言也就把這些需求全都記下來,到時候完會再做改進。

    等到這邊的人都說的差不多了,時間也到了下午再次開會的時候,方言和鄧鐵濤教授他們一起朝著大會堂走去。

    路上的時候,方言才對著鄧鐵濤說道:

    “總算清靜一點了,剛才那多人,有些話都還沒來得及好好跟您說說。”

    鄧鐵濤說道:

    “辛苦了,今天的演講好啊,大家都想認識你,不過能聽到這多一線部隊的實際需求,這忙亂也值了。你這腦子記東西快,他們提的那些水蛭、海水曬傷,我看你都記下了?”

    方言點了點頭:

    “嗯,都記在腦子了。”

    “會後我們研究院內部先梳理一下,看看哪些可以快速融入現有手冊的增補版或者地域專版。這頓飯吃的,信息量比開會還大。”

    他頓了頓,身體略微前傾,壓低了些聲音,語氣變得更加認真:

    “鄧教授,趁著這會兒還有點時間,有件事想跟您和各位老師商量一下。您上午也提到了醫療隊落地,還有更深遠的合作計劃。”

    “哦?”鄧鐵濤一頓,看向方言。

    方言語氣放慢了一些,誠懇的說道:

    “是這樣的。上午的演講您也看到了,我們這次《南洋本草通詮》能這快出來,除了大家的精誠合作,也得益於背後有一些資源和資金在支撐。我們這邊,像胡道虎同誌您也知道,他和我是合夥人,他出資金,我來出技術,我們和中醫院以及其他各部門完成資源調配和產業轉化,給國家賺取外匯。”“我和胡道虎,還有我們背後的廖主任他們都商量過。覺得咱們中醫,特別是像您這樣致力於軍隊保障、地域協作、成藥研發這些紮實項目的團隊,潛力巨大,但很多時候可能受限於經費、場地或者設備這些實際問題,施展不開拳腳。”

    “你的意思是……?”鄧鐵濤微微蹙眉。

    方言也不繞彎子了,說道:

    “我的想法是,大會結束後,想正式請您、黃教授、劉教授、司徒教授,還有沈哥,以及廣州中醫藥大學團隊的核心成員們吃頓飯。”

    “地點就在……我家,比較自在些。”

    “就是想跟您詳細聊聊一個模式:技術入股。”本來是想去燕京飯店的,不過那種場合反倒是不好說,還不如改成在家,那樣的話他們也自在一些。

    “技術入股?嗯……這個詞兒我聽承誌說過。”鄧鐵濤說道。

    蕭承誌這家夥的好處就體現出來。

    他把方言要解釋的好多東西都已經講的差不多了,方言就不用講太麻煩。

    方言點點頭,對著鄧鐵濤說道:

    “您看,就好比我們這次合作出的手冊、書籍,麵有大家的經驗和智慧結晶。”

    “我們這邊可以提供一些啟動資金、場地支持,甚至包括後麵成果轉化的一些渠道。”

    “例如您在項目書上提到的“軍用中成藥研發與標準化’,這麵需要建立生產線、打通藥監環節,我們在深圳有場地,那邊可以組建團隊可以無縫對接,您手還有“軍隊長期健康管理項目’,這也需要數據采集、係統支撐的前期投入……”

    “我和老胡的意思是……我們出錢、提供平台和一些商業化運作的支持,各位老師帶團隊出核心技術和智慧,最終的成果轉化帶來的收益,按照預先商定的比例分成,保障大家持續研發和擴大項目的資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讓大家的鑽研能真正落地生根,也能長久地反哺中醫事業,服務更多的軍人乃至百姓。這就是我說的技術入股模式。”

    鄧鐵濤眼神亮了起來,明顯對這個提議很感興趣。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顯然在快速思考,其他人也同樣在思考。

    過了幾秒,他說道: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嗯,這八個字倒是實在話。以往我們搞項目,經費申請是真難,有時候眼瞅著好想法因為沒錢買設備、租場地就擱置……”

    說完他對著身後幾個人問道:

    “你們怎看?”

    他看向身邊的黃耀樂、劉仕昌等人,大家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見到同伴們都表態了,鄧鐵濤回過頭,語氣鄭重了些:

    “方大夫,你的格局和對中醫發展的用心,我今天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這頓飯,我們一定去吃!”

    “那太好了!”方言笑著說道。

    鄧鐵濤繼續說道:

    “不瞞你說,剛才秦部長私下也鼓勵我們要敢想敢幹,勇於嚐試新的模式。你這技術入股的想法,正好提供了解決辦法。地點定在你家好,清靜!詳細聊聊這個“技術入股’怎個入法,我們那些紙上談兵的計劃書,是該有塊實實在在的“地’來生根發芽了!”

    方言臉上露出釋然和欣喜的笑容:

    “太好了!那咱就這說定了!大會結束後,我叫車來接各位老師。”

    “大家也盡管放心,這模式的核心就是尊重和保護大夥兒的知識技術,把勁兒往一塊兒使,真把中醫的“硬實力”做成能撐國防、利軍民的係統工程!”

    PS:月票多了500,所以欠大家10000字。

    目前更完這章,欠大家32000字。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