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名震京畿

    京城,

    距離大昌前兩次用兵,分擊北蠻和建州女真已經過去了許久。

    城中早也褪去了戰時灰蒙蒙的顏色,甚至自那以後都未再聽聞過邊關的戰事,百姓安居樂業,京中一片繁華。

    如今正是清早,但京城卻也不冷清。

    朱雀大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沿街各處攤位鋪麵,都有駐足的行人挑選著心儀的商貨。

    賣早點的,賣小吃的,賣各種小商貨的,吆喝聲和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他們的共同點便是每個人臉上都掛著些笑容,正是祥和安樂,歲月靜好。

    可就在此時,倏忽之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隻見一匹駿馬如風般從城門方向疾馳而來,連帶著還卷起一陣灰塵,隻有馬身上掛著的黃色旗子極為紮眼。

    黃色旗幟那是傳遞緊急軍情的標誌。信使所過之處,百姓們紛紛避讓,目光追隨著馬匹一路向著皇城奔去。

    片刻安寧之後,人群中便像是被丟了爆竹一樣,一同炸了起來。

    「怎回事,又要打仗了?」

    「這才沒過幾天安生日子呀,可別再打了。」

    「誰說不是呢,眼看著七月過了,也該收莊稼了。要是再打起來,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有了這一遭事,百姓們的心都揪了起來,無不是擔憂起戰事,再沒心思逛集市了。婦人小孩忙跑回家傳話,其餘的皆自發往皇城和其他有告示牌的地方,探聽最新的消息。

    坤寧宮,

    為擬定個新法的章程,隆佑帝連日來是操勞甚多。

    除去日日往坤寧宮歇息,與皇後的作伴,他也再無其他事來寬慰內心的憂慮。

    是日,隆佑帝一早醒來,在廂房在同皇後用著早膳,你儂我儂的話一些交談一些閑言瑣事,卻聽得外麵急急忙忙來戰報,破壞了溫馨的氣氛。

    「陛下,滄州來戰報!」

    「滄州?戰報?」

    正襟危坐的隆佑帝驚得將筷子都放了下來。

    這兩個詞他都熟悉的很,但是連在一塊兒,怎卻讓他難以想像呢?

    還是皇後率先回過神來,「嶽淩他們沒出什事吧?」

    夏守忠連忙應道,「當是打了勝仗,應當無礙。」

    皇後鬆了口氣,微微頷首,「那就好,這到底是怎回事,在滄州,離京城這近的地方也能有戰事?」

    隆佑帝忙不迭展開書信,還是有兩封,先將戰報展開一觀,少頃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露出笑容來。

    「辦得真是漂亮,近些年倭寇之患始終難除,就算是派了大臣前去剿倭,殺得也多是些沿海地帶走投無路,委身於海盜的百姓。一次殺了這多倭人,實屬罕見。」

    「我朝以前麵對倭人的戰績並不好看,這遭倒是狠狠出了一口惡氣,還得是有嶽淩在呀。」

    隆佑帝將信遞給了皇後,皇後才明白過來。原來是滄州本地有商賈和倭寇勾結,吸引過來倭寇要刺殺嶽淩,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四百精英武士全部陣亡在滄州漳水河畔,無一人幸免。

    放在倭國本土,四百精英武士的隊伍,已經能算得上是特種部隊了,至少能在一地稱王稱霸,甚至投靠一位大名成為不可小覷的力量。

    眼下,是被嶽淩消滅的一乾二淨,隻剩了頭顱送往京城來,等待查驗定功。

    皇後由憂轉喜,「當真為陛下分憂了,這一戰,東南沿岸也要太平幾載了。」

    隆佑帝不置可否,點了點頭,「倭國也是大膽,敢遣兵馬犯境來刺殺大昌欽差,此事不可輕慢,當視為宣戰無異。朕立即派使去往倭國,定要他們給個說法!」

    皇後在旁邊也是讚同。

    作為一國之君,麵對此時嚴重的外交事件自要重視,且不能落了下風。

    要倭國賠些銀兩來撫慰嶽淩,是少不了的。

    隆佑帝思索片刻又接過了另一封。

    此刻在下方侍立的夏守忠隱隱覺得,這一封就不像是好事了。

    若都是好事,乾脆寫在一封信就好了,何必寫兩封呢?

    夏守忠臉上的笑容凝固了,還不自覺的往後退了兩步,免得隆佑帝一會兒氣惱的暴起,抄起什東西摜在地上時,別蹦到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看了第二封,隆佑帝表情愈發凝重,連皇後在一邊,也頻頻蹙眉。

    第二封信上寫的是嶽淩前一次上書,沒寫完整的部分。

    以販賣人口案為引,嶽淩詳細展開了滄州府貪汙成風,官商勾結,上下沆瀣一氣的事情。又對滄州城出現倭寇一事進行了預想,並提供了強軍的建議。按照嶽淩書信中所言,讓滄州府混亂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知府樸正,通判吉慶,還有各方勢力作為推手,有意讓滄州混亂,好在其中取得利益。這背後有著強大的利益集團,甚至能販賣他的子民給倭寇。

    在嶽淩查證了之後,倭寇竟還能不惜代價的來刺殺,就可見他們對嶽淩的忌憚程度。

    或許,嶽淩發現的還隻是冰山一角,藏於海麵之下的,還不知有多肮髒齷齪。

    隆佑帝攥著信紙的手,都不禁微微顫抖起來。

    這養寇自重的事,首先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得起來的。而且販賣人口,這得沿途眾多州府都得行方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檢查貨物,才有可能辦到。

    從漕運到地方州縣,很可能正如嶽淩所說的已經沆瀣一氣了,才能鬧出這驚天醜聞來。

    隆佑帝緊閉了雙眼,沙包大的拳頭垂在桌案上,青筋爆現。

    「改,必須得改,不改,這群蟲蠹要挖根了!」

    隆佑帝捱下一口惡氣,吩咐道:「將戴總管留下的人手,全都派到江南去,全力搜查江南上下的貪官汙吏。朕要尋個由頭,好好清算一番!」

    夏守忠顫抖著身子,忙應下,「奴婢遵旨。」

    嶽淩書信的結尾,便是建議隆佑帝不要忽視海軍的重要性。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徹底剿滅倭寇的前提,也是開啟遠洋貿易的保證。

    隆佑帝頷首歎道:「嶽淩說的不錯,寇可往吾亦可往!便是藏身於茫茫大海之中,朕揚帆追趕,也能將其剿殺!」

    ……

    皇城外,宣武門下,

    此時告示牌前的空地上,聚集滿了憂心忡忡的百姓,都隻是想早些知道戰報是怎回事。

    是大同北蠻又興精兵,南下劫掠,還是建州女真一統女真各部,對遼東再次虎視眈眈。

    不管怎說,但凡是有戰事,對百姓都不算好事,所以每個人臉上都極為凝重,人群中都少有人閑談。

    直到有羽林軍士兵從宮門中走出,百姓們自覺讓出一條路來。

    士兵氣度威嚴的將告示張貼在榜,隨後便從人群中退了回去。

    眾人擠著向前,便有人大聲呼喝道:「我們這些粗人不識字,來個小兄弟讀一讀到底怎回事,是不是要打仗了?」

    適時,便有個儒袍的書生被推到了隊伍前列,自然而然的擔當起宣讀告示的角色來。

    「滄州捷報,告京畿百姓……」

    「此乃捷報,諸位不必再憂慮了。」

    眾人皆是鬆了口氣,便更提起了幾分興致,來聽聽到底是什捷報。

    「滄州近遭災厄,朕痛心疾首,速遣能臣安京侯前往賑濟。然禍不單行,倭寇賊子竟於暗處謀劃陰謀,欲借災亂之機,滋擾我朝沿海之土,殘害滄州百姓。彼等如豺狼般窺視,其心可誅。」

    「然有安京侯嶽淩心懷大義,智勇雙全,洞悉倭寇陰謀,臨危不懼果敢堅毅,率麾下將士,大破倭寇,斬首四百之眾,解滄州之危,救百姓於水火,沿海之地亦可憑此得數載安寧。」

    「安京侯嶽淩,璀璨如星……」

    榜上誇讚著嶽淩的功績,百姓們也盡皆聽得喜笑顏開。

    原來根本不是他們擔憂的事,而是安京侯嶽淩又大顯神威,在當地打了勝仗,如今軍情以解,朝中也會再興起戰事。

    頃刻間,人群中爆發起山呼海嘯的喝彩聲。

    安京侯嶽淩,在京城才稍有沉寂的名字,這遭更是熱度難褪,他的事跡又要增添一筆,在京中百姓之中,口口流傳,更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還以為是什壞事,原來是安京侯在滄州殺了倭寇,這群倭寇還真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他自來投啊,竟敢設計害侯爺,也不看看侯爺是什人物!」

    「就是就是,真是不知死活。待有朝一日,侯爺率兵平定四海,將倭國也一並鏟除了,他們才知道厲害!」

    「原來安京侯如今是在滄州賑災,難怪京城沒了消息。倒是羨慕滄州百姓了,也不知滄州在侯爺治下會變成什模樣。」

    「是呢,安京侯不安京,怎出去安別人了,這讓我們怎想嘛。」

    人群中又爆發出一陣歡笑聲。

    方才讀榜的書生道:「侯爺威震寰宇,你們若真心有所向,不如就去滄州看看,反正滄州也不算遠。」

    平頭百姓自是無法得閑,但是遊學的文人墨客,南北往來的商賈,以及眾多往京城闖蕩,卻沒尋到好機會的人,此刻好似都有了新的目的地……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