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9章 微服

    一輛綠色吉普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路麵坑坑窪窪,車身有些顛簸。

    副駕駛座上坐著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他戴著眼鏡皮膚白淨,正是此前與李哲有過一麵之緣的張維伊。

    張維伊微微側頭,對身後的中年男子問道:「陳鎮長,前麵快到大營村了嗎?」

    陳鎮長往車窗外瞅了一眼,答道:「還沒呢,前麵那個村子是楊馬村。」

    張維伊指著路邊說道:「我看那邊建了個大棚,咱們停車,過去看看。」

    司機踩下車,吉普車在田埂邊停穩。

    張維伊率先推門下了車,膠鞋踩在鬆軟的泥土上,朝著那片大棚走去。

    陳鎮長趕緊跟上,嘴念叨著:「張區長,田地不好走,您慢點。」

    大棚外圍著厚厚的夯土牆,白色塑料薄膜繃得緊緊的,竟和四季青公司的大棚一模一樣。透過棚膜,能隱約看到麵幾個人影在彎腰忙活。

    陳鎮長快步上前,幫著掀開掛在棚門口的粗布簾。

    張維伊剛邁進去,一股潮熱的氣息就裹了上來,混著泥土的腥氣和蔬菜的清味。

    棚種著成片的綠色藤蔓,藤蔓上掛著手指粗的小黃瓜,幾個人正蹲在田埂施肥。

    棚口處,一個女人懷抱著個裹得嚴實的嬰兒,見他們進來,眼睛倏地亮了,開口問道:「哎呀,你們咋進來了?你們是啥人啊?」

    「我們是路過的,看到這兒有蔬菜大棚,就想進來買點蔬菜。」張維伊掃視著棚內眾人,接著問道:「哪位是大棚的主家?」

    抱著嬰兒的女人立刻接話:「俺就是主家。」

    話音剛落,一個拎著化肥袋子的男人直起腰,粗聲粗氣地說:「這是俺家大棚。」

    旁邊突然又插進來一個聲音,帶著幾分尖利:「這也是俺家大棚。」張維伊循聲看去,是個腳腕子粗實的女人,正叉著腰站在田埂邊。

    張維伊和陳鎮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看到了一絲詫異。

    陳鎮長先笑了,打圓場道:「聽著意思,你們三家合股建的大棚?」

    拎化肥袋子的男人把袋子往地上一放,拍了拍手:「沒錯,俺是馬長河,這地是俺家的,棚的股份也是俺家最多,你有啥事就跟俺說吧。」他說話時下巴微抬,帶著點不容置疑的架勢。

    陳鎮長聽著他的口音,又問:「你們都是楊馬村的?」

    抱嬰兒的女人抱著孩子往前湊了湊:「俺是大營村的,俺男人叫快嘴,這大棚也有俺家一份。」

    那大腳女人也緊跟著說:「俺叫王大腳,也是大營村的。」

    陳鎮長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試探著問:「你們是跟四季青公司合作的種植戶吧?」

    「不是!」

    「俺們不是!」三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否認,馬長河的臉還沉了沉,像是被說中了什忌諱。

    張維伊忍不住笑了,心暗道這趟還真來對了,有點意思。

    他原以為隻有四季青公司會種蔬菜大棚,沒想到還有其他人跟著學。

    他往前挪了兩步,語氣更溫和了:「老鄉,我能看看你們的大棚菜嗎?」

    馬長河繃著臉點點頭:「可以看,不過菜還沒熟,你要買還得等幾日。另外,俺們這大棚菜可貴。」

    「放心,我是從京城來的,知道價格。」張維伊笑著說。

    馬長河這才鬆了點臉色,側身讓開了路。「那就好,你瞅吧。」

    張維伊走到田埂,蹲下身看著瓜藤上掛著的小黃瓜。

    那黃瓜也就手指粗細,頂花還沒謝,明顯還得長些日子。他微微蹙起眉:「我聽說四季青公司的大棚菜已經成熟了,你們這黃瓜看著還得過些日子啊。」

    馬長河沒吭聲,臉拉得更長了,像是被戳到了痛處。

    張維伊沒在意,繼續在棚轉了一圈。

    這大棚的結構棚膜的材質,甚至連田埂的劃分,都和四季青公司的大棚沒有太大差異,甚至可以說一模一樣,這讓他不禁好奇: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什關聯?

    轉到夯土牆邊時,他突然瞥見牆角放著個黑乎乎的爐子,爐子底下還堆著一堆炭灰。旁邊地上擺著個化肥袋子,他伸手打開袋口,麵裝的竟是黑炭。

    他眉頭皺得更緊了:「不是說這蔬菜大棚靠日照就能升溫,夯土牆還能保暖嗎?怎這大棚還要燒炭取暖?這才剛十一月,如果這時候就靠炭火,到了寒冬臘月,得花多少錢買炭?」

    他忽然想起什,轉頭問馬長河:「四季青公司的大棚也需要煤炭取暖嗎?

    」

    張維伊記得很清楚,上次去四季青公司考察時,他曾親口問過李哲是否需要煤炭取暖,李哲當時說除非出現極端天氣,否則大棚內不需要炭火取暖。難道李哲當時沒說實話?

    馬長河的臉色更沉了,別過頭去,不願回答。

    快嘴媳婦心直口快,直接接話:「那不用!四季青公司是李家成立的公司,李家的大棚去年就沒燒炭取暖。」

    張維伊臉上的神情放鬆了些,又問道:「我也去四季青公司考察過,感覺你們的大棚和四季青公司的大棚一模一樣,為什你們的大棚需要靠炭火取暖?還有,你們和四季青公司有啥關係?」

    馬長河的臉色愈發難看,但快嘴媳婦可不管這些,隻顧著一吐為快,啪啦地不僅說了馬長河曾在李家幹活的經曆,還講了三家合夥分棚的經過————

    張維伊聽完後,對李哲和四季青公司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他心想:這馬長河雖然在李家幹過活,但終究隻學了點皮毛,不僅種出來的蔬菜不如四季青公司的好,投入的成本還更多,真是既可憐又可氣。

    他沒再多問,跟馬長河幾人告了別,和陳鎮長一起回到吉普車上。

    汽車繼續往大營村開,隔著老遠,就能看到一片白晃晃的大棚,比楊馬村那孤零零的一個壯觀多了。

    陳鎮長指著北邊對司機說:「同誌,往北邊的路口拐,咱們直接去四季青公司的食堂。」

    張維伊卻擺擺手:「不急,我聽說村東那邊也有蔬菜大棚,咱們先去那邊看看。」

    汽車開到大營村村東,停在路邊。

    張維伊和陳鎮長下了車,看著一排排整齊的大棚,臉上露出了笑意。

    上次他來的時候,這些大棚還沒蓋棚膜,遠沒有現在這般震撼。

    他隨機走進幾個大棚,發現大多數大棚的蔬菜已經摘過一茬了,棚也沒見著爐子和炭,溫度比馬長河的大棚還高些,蔬菜長勢也更好。

    同時,他也注意到有幾個大棚的蔬菜長勢稍差,一問原因,種植戶們懊悔不已,說他們是在供銷社買的普通化肥;而那些蔬菜長得好的農戶,則是從四季青公司購買的蘇聯進口優質化肥。

    這一發現,讓張維伊對李哲又高看了一眼。

    就在這時,大棚外傳來一陣喧鬧聲。張維伊走出大棚查看,隻見王鐵頭和李哲一行人正朝著這邊走來。

    李哲笑著上前打招呼:「張處,陳鎮長,兩位遠道而來,有失遠迎。」

    王鐵頭也補充道:「陳鎮長,我和李總原本以為你們會走村北那條路,特意在村北路口等著,後來聽村民說有領導來大棚視察,就立馬趕過來了。」

    張維伊笑著回應:「陳鎮長原本是打算從村北走,但我聽說今天是四季青公司第一天收菜,怕影響你們工作,就先來村東這邊看看。」

    陳鎮長這時鄭重地介紹道:「李總,王支書,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新來的張區長。張區長剛剛上任不久,第一站就來咱們萬安鎮視察,可見對咱們鎮蔬菜大棚的發展寄予了厚望。」

    李哲心中此前雖有猜測,但聽到陳鎮長的話,還是不免有些驚訝。

    他原本就認識張維伊,也知道對方有調至廊方市任職的想法,但他清楚「想法」與「實現」之間並非易事,沒想到對方真的做到了—一這足以看出對方背後的能量。

    他連忙說道:「張區長,恭喜恭喜!以後您就是我們這兒的父母官了,還請您多多關照。」

    「李總,咱們是老熟人了,別這客氣。」張維伊擺了擺手。

    李哲做了個「請」的手勢:「張區長,我帶您參觀一下大棚吧?」

    「不用了,我都看過了,大棚菜長得很好,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好。」張維伊感慨道。

    李哲又說道:「我在食堂準備了午餐,咱們去食堂,邊吃邊聊。」

    一行人跟著李哲往四季青公司的食堂走,設宴的地點依舊在小食堂,之前還有員工覺得這五百多平米的大食堂建的有些奢侈,覺得四季青公司亂花錢」。

    但真正明白的人才知道這間食堂在公司有多重要,大小培訓公司會議

    招待賓客都是在這完成的。

    中午的飯菜很豐盛,肉菜有燉大鵝燉牛肉紅燒魚炒雞等,蔬菜更是琳琅滿目,讓張維伊和陳鎮長吃的讚不絕口。

    等眾人吃完飯散去,張維伊把李哲留了下來,兩人坐在小食堂角落的桌子旁。

    「李總,不瞞你說,來之前我還擔心過—一眼瞅著天越來越冷,你這大棚菜能不能撐得住。」張維伊先開了口,接著解釋道:「我並不是不信任你種菜的技術,隻是一個人種菜」和帶著大家一起種菜」的難度,根本不是一回事。不過我今天在村東的蔬菜大棚轉了轉看了看,算是徹底放心了。」

    李哲笑著回應:「張區長,別說您心沒底,我也是第一次帶這多人種大棚,今兒個早上我這心還懸著呢,直到三車蔬菜順利運走,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張維伊話鋒一轉,問道:「聽說,京城市蔬菜公司的劉總前兩天也來了?」

    李哲點頭答道:「是,我們聊了一些收菜的具體細節。畢竟這次涉及的種植戶比較多,很多事情確實要更繁瑣一些。」

    張維伊點點頭,接著說道:「如果下次劉總再來,您記得提前跟我打個招呼,我也想跟這位劉總認識認識。咱們廊方距離京城這近,以後肯定還有擴大合作的機會。」

    「成,下次劉總再來,我一定把您的意思帶到。」李哲沒有把話說得太滿,留了餘地。

    張維伊又笑著說:「李總,你們四季青公司帶著村的種植戶一起掙錢,也算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了。如果有什困難,或者需要我們當地政府幫忙的,盡管說,隻要是能解決的,我一定幫忙。」

    李哲立刻抓住機會,提出了第一個需求:建大棚的補助。他解釋道,目前種植戶都是靠貸款建大棚,經濟壓力很大,希望政府能給予一定補助,減輕種植戶的負擔。

    張維伊當場答應,會幫忙申請相關補助。

    接著,李哲又提出了第二個需求:希望政府能幫忙修修路。

    因為從大營村往京城送菜時,路況不好容易造成蔬菜損耗,修路能有效減少損失。

    張維伊表示,為了萬安鎮的農業發展,他會盡快協調。

    這讓李哲有些意外—修路可不是小事,需要投入不少資金,他沒想到張維伊會答應得這痛快。

    隨後,張維伊問道:「李總,明年貴公司有什規劃嗎?」

    李哲愣了一下,答道:「我們公司有十畝試驗田,一直在培育種植新的果蔬品種,明年計劃推出更多新品種果蔬;另外,公司也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張維伊追問道:「明年的種植規模大概有多大?合作模式還是采用公司直營加種植戶合作嗎?」

    「因為今年剛起步,公司目前還沒製定出明年發展的具體規劃。就我個人而言,合作方式可能會有調整。」李哲頓了頓,繼續說;

    「種植規模的話,公司直營的應該能到千畝以上。

    至於種植戶的規模,暫時沒法具體評估。

    因為過了今年,這一批種植戶也掌握了蔬菜大棚的種植技術,明年他們很可能會自己增加種植規模。

    我粗略估計,蔬菜大棚的種植範圍,應該能擴展到整個萬安鎮。」

    「不夠!」張維伊搖了搖頭,語氣比之前親切了幾分,「李老弟,我聽你這話,怎有點「撂挑子」的意思?不打算帶更多老百姓致富了?」

    李哲無奈地解釋道:「張區長,隊伍大了不好帶,這一點您應該比我更清楚。我們四季青公司說到底就是一家私人公司,就算有想法規劃得再好,落實起來也會麵臨很多困難。」

    「我當然知道私人公司的難處,所以我這不是來了嘛。」張維伊身體微微前傾,目光誠懇地看著李哲:「你有什想法,你們公司有什規劃,隻要是對老百姓有好處能帶著老百姓發家致富的,我一定全力支持。」

    張維伊從京城調任到廊方市,就是為了做一番事業。

    他既然認準了蔬菜大棚產業,看好反季節蔬菜未來的發展,就要極力地去推動,並爭取在任上做出一番實實在在的成就。

    他站起身,目光望向窗外:「當然,我也有一個要求一我希望明年蔬菜大棚的種植規模,能擴展到整個安次區的各個村鎮,而不僅僅是你們萬安鎮!」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