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8章 忙而無序

    11月1日。

    淩晨5點,大營村還浸在濃得化不開的黑夜。

    雞未鳴,狗未叫,隻有風掠過田埂的輕響,裹著深秋的寒氣,往人骨頭縫鑽。

    可村外的蔬菜大棚卻早早亮起了昏黃的燈光,一座座大棚連成片,把半邊村子都映得亮堂堂的,像黑夜鋪開的一串燈籠。

    張寶利裹上打了補丁的舊棉襖,從大棚角落的木床上坐起來—這張床是用木板搭在兩個土坯垛上的,鋪著厚厚的稻草。雖木床簡陋,但大棚暖和,倒不覺得冷。

    起床後,他先看了看夯土牆上的溫度計,紅柱停在十八度,心鬆了口氣一這溫度剛好。

    他將水壺的剩水倒進搪瓷盆,洗了把臉,人精神了,便開始準備幹活。

    張寶利從床底下拖出三個竹筐,挨個檢查竹條有沒有鬆動—一畢竟等會兒要裝黃瓜,漏了可不行。旁邊還放著磨得程亮的剪刀幾個洗得發白的棉褥子,以及一杆磨得掉漆的老秤杆——————

    等他備好家夥什,正準備采摘黃瓜時,外麵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接著,大棚的簾子從外麵掀開,寒氣一下子湧了進來,張寶利的妻子帶著兒子和女兒走進了大棚。

    張寶利有些意外:「嘿,你們咋都來了?」

    張寶利媳婦說:「倆孩子一早就起來了,都要幫你賣黃瓜。」

    「嘿,今兒個倒是稀奇,以前可沒見你們這勤快。」張寶利笑著說。

    他心清楚,今兒個對一家人來說是件大事:從信用社貸款六千元建了這座大棚,辛苦了三個月,今天終於到了收獲的日子。

    張寶利的兒子張大勇擼起袖子,笑著說:「爹,俺娘給你蒸了倆餅子,你先趁熱吃,摘黃瓜的活交給俺就行。」

    張寶利媳婦背著布包,從麵掏出兩個黃橙橙的玉米餅子:「他爹,我帶著孩子摘菜,你先趁熱吃兩口。」

    張寶利接過餅子咬了一口,又放回布包:「早飯先放著,趁現在天還沒大亮,先摘黃瓜!今兒個是頭一天,賣黃瓜的人多,等久了黃瓜凍著,就賣不上價了。」

    他把工具分給家人,叮囑道:「來,跟著我學摘黃瓜一別用力擰,容易傷了黃瓜和藤蔓。一隻手托著黃瓜,另一隻手用剪刀剪開,動作輕點,別擦破黃瓜皮,也別碰掉頂上的黃花,品相壞了就賣不上錢了。」

    張大勇背著筐子,學著父親的樣子仔細找成熟的黃瓜,又小心翼翼地按手法摘下,放進鋪著棉褥的菜筐。

    張寶利又對妻子說:「他娘,你把品相不好的黃瓜挑出來,收購點按大小定價,混在一起可不行。」

    張寶利媳婦抱怨道:「都是黃瓜,吃著都一樣,還挑啥模樣好壞?」

    張寶利笑道:「那不挑模樣的黃瓜才幾分錢一斤,咱這黃瓜能賣幾塊錢一斤,能一樣嗎?」

    聽到這話,一家四口臉上都掛著喜色。

    天邊泛起魚肚白,一縷晨光透過大棚的塑料膜照進來。等三個筐子都裝滿黃瓜時,天已經大亮了。

    張寶利站起身伸了個懶腰,低頭看著筐的黃瓜——個個飽滿,表皮光滑,沒一個碰傷的。至於那幾個品相不好的,他索性決定不賣了,留著自家吃,也讓孩子嚐個鮮。

    張寶利掏出秤,給每個筐子稱重:「第一個筐子二十七斤,第二個二十九斤,第三個三十斤,總共是八十五斤!這頭一天的產量,比我預想的還多!」

    張寶利媳婦笑著說:「這都是你上心的功勞,天天住在大棚,比照顧孩子還仔細!」

    張寶利撓了撓頭,沒說話,轉身找了根扁擔,想挑起前兩個筐子的黃瓜。

    張大勇見狀趕緊接過來:「爹,我來!」說著便接過扁擔,挑起了兩個筐子。

    張寶利則背起剩下的一個菜筐,父子倆往收菜點走去。張寶利媳婦帶著女兒留在大棚,望著父子倆的背影,眼滿是期待。

    父子倆一路往東走,到了村東口—一這立著一塊牌子,寫著「京城市蔬菜公司收購點」。

    收購點已經圍滿了人,都是挑著扁擔或推著自行車來賣菜的種植戶,場麵亂糟糟的。

    趙鐵柱身材高大,正站在一旁維持秩序,讓村民們排成兩排等待收購。

    張寶利看兩隊人數差不多,便隨便找了一隊排隊。起初離得遠,沒聽清前麵的動靜,他讓兒子接著排隊,自己走近了才知道,是有人因為蔬菜分級的事吵架。

    此前,技術員就講過蔬菜分級標準:按大小品相新鮮度病蟲害殘留等指標,分為特等菜一等菜二等菜。

    其中,一等菜按原價收購,比如黃瓜原價三元一斤;特等菜在原價基礎上上浮百分之十,即三塊三一斤;二等菜則下浮百分之十,即兩塊七一斤。

    張寶利提前給三個筐的黃瓜分好了等級,可並非所有人都像他這樣實在有人故意把品相差的黃瓜藏在筐底,想多賣錢。

    也正因如此,不少種植戶和收購人員起了爭執:比如有的村民覺得黃瓜上有輕微蟲眼不影響售賣,可收購方堅持要降級壓價,吵得差點引發混亂。

    好在四季青公司的人趕來幫忙維持秩序,場麵才沒失控。

    等了二十來分鍾,終於輪到張寶利父子。

    負責蔬菜評級和稱量的是兩個生麵孔,都穿著印著「京城市蔬菜公司」字樣的製服。張寶利早前聽四季青公司的技術員說過,自家種的蔬菜早就跟這家公司簽了訂單,今天就是按約定交貨。

    因為提前分好了級,又沒弄虛作假,父子倆的黃瓜很快就完成了評級和稱量。張寶利特意留意了秤數,跟自己在家稱的差不了多少。

    等評級稱量都結束後,一個戴眼鏡的男子坐在桌旁開了張單據,對他說:「一共八十五斤,這是單據,下一個。」

    張寶利沒走,追問:「這單據有啥用?俺們去哪兒領錢啊?」

    戴眼鏡的男子說:「我們這收購點隻負責收菜,不負責給錢。你拿著這張單據,回頭去四季青公司領錢就行。」

    張寶利又問:「啥時候能領?今天行嗎?」

    戴眼鏡的男子笑了笑:「哪有那快?又不是你一家的菜,總得給我們點統計周轉的時間。等我們這邊統計好,把菜款交給四季青公司,他們才能給你們發錢。過幾天你拿著單子去四季青公司問問吧。」

    張寶利還是不放心:「那到底是幾天啊?」

    「三五個工作日吧。」戴眼鏡的男子語氣有些不耐煩。

    「啥叫工作日」?」張寶利沒聽過這個詞,接著問。

    戴眼鏡的男子擺了擺手:「你回頭去四季青公司問,下一個!」

    張寶利隻好悻悻地走了。張大勇挑著扁擔追上來:「爹,咱賣了多少錢啊?

    「」

    張寶利沒回答,直接把單據遞給他,語氣藏不住欣喜:「你自己看。」

    張大勇接過來一看,驚喜地喊出聲:「媽呀,二百五十六塊!這多哩!」

    「噓!你喊啥?生怕別人不知道?」張寶利趕緊左右看了看——還好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沒人注意他們父子。他拉著兒子,快步離開了收購點。

    張大勇還沉浸在興奮,一路拉著父親問東問西。

    其實,像張寶利父子這樣的情況,在收購點還有很多————

    整個大營村都因收菜的事情受到影響。

    既有因高價賣菜而欣喜的種植戶,也有滿心羨慕的村民;還有部分種植戶,雖已搭建大棚,卻尚未到采收時節,眼滿是期待。

    四季青公司的員工們從淩晨五點就開始忙活,一直到上午十點多,才總算目送最後一輛裝滿蔬菜的卡車緩緩駛離大營村。車輪卷起的塵土在路麵上飄了好一會兒,才慢慢落下來。

    李哲站在公司食堂門口,望著卡車遠去的方向,輕輕舒了口氣。

    他作為四季青公司的負責人,還是頭一回負責幾百畝蔬菜大棚的收菜工作,說是趕鴨子上架一點也不為過。

    從收菜點的布置到人員的調配,每一件事他都要親自盯著,心的緊張就沒停過,直到最後一車菜順利離開,他懸著的心才稍微放下些。

    上午十一點鍾,忙完收菜工作的員工們陸續返回公司。

    李哲早早就讓人通知了管理層,要開個會議總結這次收菜的情況。

    公司的小食堂,幾張桌子拚在一起,管理層的人三三兩兩地坐在旁邊議論著。

    金百萬挺著圓滾滾的肚子,正跟朱益民說著收菜時遇到的趣事,時不時還拍著桌子笑。

    楊興斌坐在一旁,手拿著個小本子,偶爾在上麵記上幾筆,眼神滿是思索。

    老李則端著個搪瓷缸子,小口喝著水,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

    不光是村的種植戶激動,他們這些公司管理層的人,今兒個也格外興奮,畢竟這是公司第一次大規模收菜,意義可不一般。

    這時,李哲提著兩個暖壺走了進來,壺身還冒著熱氣。

    「天冷了,我讓酒缸哥熬了些薑糖水,大家夥趁熱喝。」他一邊說著,一邊把暖壺放在桌子上。

    一聽有薑糖水喝,眾人立馬圍了過來,紛紛拿起自己的缸子倒糖水。

    紅糖的甜香混合著薑絲的辛辣味在空氣中散開,喝上一口,暖流從喉嚨一直流到肚子,渾身都暖和了不少。

    等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李哲才緩緩開口:「今兒個辛苦大家夥了,起了個大早,忙到現在。」

    「李總,不辛苦,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林小虎率先開口,他年輕精力足,雖然忙了一早上,但依舊幹勁十足。

    李哲笑了笑,繼續說道:「今天是咱們公司第一次收菜,算是個開始。接下來,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這次工作的經驗,也說說遇到的問題和不足,有什想法都盡管說,暢所欲言。」

    他目光緩緩掃視著在場的人,見沒人立刻開口,便接著說:「那我就先說說我的看法。這次收菜是咱們和京城市蔬菜公司合作的,一共設了兩個收菜點,一個在村東,一個在村北。

    這兩個收菜點我都去看過,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亂,場麵特別混亂。

    這亂的場麵,工作效率肯定高不了,事實也確實像我猜測的那樣,收菜從早上五點一直持續到上午十點才結束,太慢了,根本談不上效率。

    現在天氣還不算太冷,等以後氣溫降到零下幾度,蔬菜在收菜過程中很可能會凍傷損壞,到時候損失就大了。所以,收菜的效率必須得提高。」

    李哲這番話,算是定下了今天會議的基調。

    緊接著,他直接點名:「李主管金主管,你們兩位是兩個收菜點的負責人,先跟大家說說這次收菜的整體情況,讓大家夥都有個詳細的了解。」

    老李放下手的搪瓷缸子,清了清喉嚨,開口說道:「我負責的是村北的收菜點,這次一共有152戶村民來賣菜,總共收了14630斤蔬菜,總體來說還算順利。

    不過,這中間也確實發生了一些問題。

    第一個就是收菜點秩序混亂的事兒,我也一直帶著人在維持秩序,但賣菜的種植戶太多了,尤其是早上六七點的時候,大家都想先把菜賣了,一窩蜂地往上湧,根本攔不住,所以才造成了混亂。

    我琢磨著,以後是不是可以讓種植戶分時間段來賣菜,這樣有個先後順序,應該就能避免擁擠混亂的情況了。」

    李哲拿出筆記本和鋼筆,一邊聽一邊點頭,等老李說完,他抬頭問道:「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還有什別的想法,都可以說說。」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再多設兩個收菜點?這樣能分散一下人流,減輕每個收菜點的壓力。」李衛東開口說道,看著媳婦當上了副主管,他也想好好表現表現,不說當上主管,至少不能比媳婦差不是。

    李哲在筆記本上記了幾筆,說道:「如果人手足夠的話,這個辦法倒是可以試試。以後村種大棚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就憑現在這兩個收菜點,肯定是不夠用的。」

    話鋒一轉,他看向金百萬:「金主管,你說說村東收菜點的情況。」

    金百萬放下手的缸子,說道:「我們村東收菜點這次有84戶種植戶賣菜,收菜的重量是7120斤。

    要說收菜點混亂的問題,我覺得跟蔬菜的分級也有關係。

    不同級別的蔬菜售價不一樣,很多種植戶都想讓自己的蔬菜評級高一些,不少人故意把品相不好的蔬菜藏在底部,跟品相好的摻在一起賣。

    這就導致我們得重新分揀評級,浪費了不少時間,我覺得這也是個挺嚴重的問題。」

    「那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好主意沒?」李哲問道,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

    朱益民身子往前湊了湊,說道:「我覺得這個問題,還得靠技術員多跟種植戶溝通,給他們講清楚蔬菜分級的標準,讓大家別抱著僥幸心理,按照規定分類裝菜。」

    楊興斌放下手的本子,說道:「朱主管說的辦法或許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想完全杜絕恐怕很難。

    人都有盲從心理,隻要有一個人靠這種投機取巧的辦法獲利了,肯定會有更多人跟著學。

    我覺得最好是製定一套嚴格的獎懲製度,一旦發現有人故意以次充好,就嚴肅處理,這樣才能讓大家不敢這做。」

    李哲在筆記本上認真記下:「這兩個辦法都可以試試,後續咱們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這時,趙鐵柱開口了,他身材高大,說話聲音也洪亮:「哲哥,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很多種植戶賣完菜,拿到京城市蔬菜公司開的單據後,還是不放心,一直圍著收菜的人追問啥時候能拿到錢。

    我覺得咱們是不是應該明確跟他們說清楚結款的時間和方式,讓他們心有底。」

    李哲點點頭,看向老李:「李主管,你一直負責和種植戶對接合作的事,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你務必跟種植戶們講清楚結款的事,讓他們放心,咱們公司絕對不會拖欠他們的菜款。」

    老李連忙點頭:「嗯,我知道了,等散了會我就去跟大家說。」

    李哲正準備再說說後續的工作安排,小食堂的門突然響了。

    「進來。」

    話音剛落,門就被推開了,村支書王鐵頭走了進來,他額頭上還冒著汗,喘著粗氣說:「哲子,你們這是在開會呢?」

    「是啊,支書。今天是咱們公司第一次收菜,我們正開總結會議呢。您來得正好給大家夥說幾句?」李哲笑著說道。

    「我就不說了。」王鐵頭擺了擺手,語氣有些急促,他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接著說:「陳鎮長剛剛給我打電話,說市的領導要來咱們村視察!這事你知道嗎?」

    李哲愣了一下,說道:「不知道啊,支書,您知道是哪位領導要來嗎?」

    「我也不知道啊!」王鐵頭的語氣更急了,「估摸著還有十來分鍾領導就到了,你們趕緊準備一下,別到時候出岔子!」

    >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