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8章 改變

    本書首發 讀台灣上台灣網,??????????.??????超讚 ,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體驗

    大營村村北,四季青公司。

    在四季青公司新建的每一座大棚旁邊,都會配套修建一棟小磚房。

    這棟小磚房用途多樣,既可以當作倉庫存放農具種子等物資,也能供看守大棚的人員居住。此外,由於四季青公司暫無專門的辦公大樓,公司管理層也會從這些小磚房中挑選一間,作為臨時辦公場所。

    此前,李哲使用的是25號大棚旁的磚房作為辦公室;後來隨著公司管理層人員增加,為了方便大家集中辦公提高溝通效率,管理層的臨時辦公室都設到了31到39號大棚。

    李哲將辦公室搬到了31號大棚旁的磚房。而人事部主管楊興斌的辦公室則設在35號大棚旁的磚房內。

    今天是周一,楊興斌正坐在辦公桌前,仔細查看上周的員工考勤記錄和處罰單,逐一核對後,認真地將信息記錄到員工檔案中。

    雖說他來四季青公司的時間不長,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與工作,已經有了幾分自己的心得。

    在他看來,公司的幾個管理層人員和老員工,都是最早跟著李哲一起搭建大棚的,稱得上是公司絕對的核心。

    這些人在公司都持有股份,即便數量不算多,卻讓他們多了一份對公司的責任心,他們是李哲最堅實的支持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緊密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一點,也是最讓楊興斌觸動的地方。他之前在國營農場工作,那的管理層人員各有各的心思,都隻看重自己那一攤的利益,反而對農場的整體發展漠不關心。

    如此一來,許多好的製度和有利於農場發展的決定,往往難以推動實施,最後都不了了之。

    但在四季青公司,情況卻截然不同。

    隻要楊興斌把道理跟老員工們講清楚,讓他們明白某項製度或決定對公司發展有利,他們都會自覺自願地遵守執行。

    反倒是那些新來的員工,缺乏這種主人翁意識,還仗著自己和公司幾位主管沾親帶故,多次犯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錯誤。

    對於這些新員工的違規行為,楊興斌沒有講情麵,嚴格按照規定處理,處罰起來毫不手軟。

    在這個過程中,人事部副主管馬來小也給予了他不少幫助,這讓楊興斌對接下來公司製度的推行,多了幾分信心。

    手頭的工作處理得差不多了,楊興斌伸了個懶腰,起身走出辦公室,想透透氣。

    路上遇到兩個路過的員工,他笑著跟他們打了聲招呼。在楊興斌看來,四季青公司的人比他之前在國營農場接觸到的人,更好相處,也更樸實,少了幾分功利心。

    就在這時,遠處的土路上突然掀起一陣煙塵,楊興斌好奇地定睛一看,隻見一輛白色的伏爾加轎車走在最前麵,後麵還跟著兩輛軍綠色的卡車。

    這不小的陣仗,驚動了公司不少人,大家紛紛朝著路邊走過去,想看看究竟是怎回事。

    很快,李哲從白色伏爾加轎車走了下來,金百萬則從後麵的一輛卡車上下來。林小虎見狀,立刻跑了過去,一臉好奇地問道:「李哥,這卡車裝的都是啥啊?用不用招呼人過來卸貨?」

    李哲看了看卡車,回答道:「麵裝的是化肥和農藥。你去把朱哥叫過來,跟他商量下,看看他準備在大棚這邊存放多少貨。另外,你再通知一下李主管,讓他告知那些種植戶,過來買化肥。」

    說完,李哲又轉頭對著趙鐵柱吩咐道:「柱子,你帶著這兩位司機師傅去公司食堂休息,順便在食堂吃個飯,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們。」

    「好,李總您放心!」趙鐵柱爽快地應了一聲,隨後熱情地邀請兩位剛從卡車上下來的司機師傅,朝著公司食堂的方向走去。

    緊接著,李衛東帶著一群工人走了過來,大家有條不紊地開始卸車,將卡車的化肥一袋袋搬到農用三輪車上。

    這些化肥袋子的質量看起來很不錯,也很結實,讓人驚訝的是,袋子上主要印著俄文,隻有少量的漢字。

    幾個種植戶被這邊的動靜吸引,也湊了過來。

    他們以前一直都是在供銷社買化肥,還是頭一次見到袋子上印著外國字的化肥,心滿是好奇。

    趙兵忍不住開口問道:「李老弟,這化肥袋子上咋都是洋文啊?這些洋文是啥意思啊?」

    金百萬聽到趙兵的疑問,笑著解釋道:「這可是從蘇聯進口的優質複合肥,袋子上的俄文,寫的是這化肥的產品名稱所含成分使用說明以及生產日期等信息。」

    王二麻子一聽是進口化肥,連忙追問道:「金老板,那這進口的化肥咋賣啊?」

    金百萬聽了,笑著糾正道:「啥金老板啊,在公司,你得叫我金主管。這化肥一袋是一百斤,賣62塊錢。」

    王二麻子一聽這個價格,頓時皺起了眉頭,說道:「媽呀,這也太貴了吧!鎮供銷社,一袋一百斤的化肥才賣五十六塊錢呢。

    金主管,您這一袋化肥比供銷社貴了六塊錢,這算下來,俺還不如自己多跑一趟,去供銷社拉化肥呢。」

    金百萬指了指化肥袋子,耐心地說道:「你可不能隻看價格啊。這可是從蘇聯進口的優質化肥,質量跟供銷社賣的那些化肥比起來,好太多了,你就算想去供銷社買,也未必能買得到。」

    說著,他拿出小刀,劃開一袋化肥,伸手抓了一把,遞到眾人麵前:「你們自己瞧瞧,這化肥的質量咋樣。」

    眾人紛紛湊上前,好奇地看了起來。隻見這化肥的顆粒大小均勻,表麵光滑,顏色也很純正,一點結塊的現象都沒有。

    趙兵也忍不住在化肥袋子抓了一把,仔細看了看,感慨道:「嘿,這化肥確實好!

    咱以前在供銷社買的化肥,顆粒大小不均勻,顏色也不純,麵還常有不少粉末,跟這個根本沒法比。」

    金百萬見眾人看在眼,便笑著說道:「所以說啊,這化肥貴是有貴的道理的。當然,我們也不強迫大家買,想買的就買;要是覺得貴,想在供銷社買便宜化肥的,也隨你們的意願。」

    說到這,他伸出兩個手指,補充道:「不過,今兒個就隻賣兩個小時。等司機師傅們吃完飯,剩下的化肥就會運到村委會的倉庫,留著咱們公司自己用。

    到時候,再想買,可就買不著了。「

    趙兵一聽,當即說道:「嘿,那我這就去推車,一會給我裝一袋。貴點就貴點吧,大棚都蓋起來了,也不差這幾塊錢,用點好化肥,蔬菜長得也能好點。」

    周圍的種植戶們,有的聽了趙兵的話,也決定購買;有的還在猶豫觀望,想再看看情況:還有一部分人,依舊覺得價格太高,還是打算去供銷社買更實惠的化肥。

    楊興斌在國營農場待了多年,也算是個識貨的人。

    他看著化肥袋子上的俄文,又伸手抓了一把化肥,仔細看了看,還用手搓了搓,湊近聞了聞,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快步走到李哲身旁,問道:「李總,您這兩大車,一共買了多少化肥啊?」

    李哲回答道:「一共買了二十噸化肥和六百斤農藥。除了咱們公司自己用一部分外,剩下的一部分,就賣給那些種植戶。「

    「您買的這些化肥,都是這種蘇聯進口的優質化肥嗎?」楊興斌又追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

    「對,都是這種優質的複合肥。」李哲肯定地答道。

    楊興斌聽後,臉上露出詫異的神色,說道:「李總,您從哪兒搞到這多進口的優質複合肥啊?要知道,就是我們以前待的國營農場,一下子也弄不到這些好的進口化肥。

    您這路子也太厲害了!」

    李哲笑了笑,說道:「我京城有個朋友,跟外貿公司有些關係。我也算是沾了那位朋友的光,跟外貿公司有了些生意往來,這些化肥,都是從外貿公司提的貨。」

    「謔,還是您厲害啊!」楊興斌由衷地讚歎了句。

    在他看來,如果把種地當成在戰場上打仗,那化肥就是戰場上的炮彈,炮彈的質量好不好,直接決定了最終的戰果。

    種地這件事,看似簡單,可其中的門道不少。有些外行可能會覺得,種地不也得用化肥嗎?這跟種蔬菜大棚用化肥,能有什區別?

    但實際上,區別可大了去了。普通種地本身賺不了幾個錢,而且化肥的價格,往往比地種出來的糧食價格還要高。

    就算用了優質化肥能讓糧食增產,可最後算下來收益也未必能增加多少,有時候甚至可能還會虧本。

    可反季節蔬菜就不一樣了,反季節蔬菜的價格本身就高,要是用了優質化肥能讓蔬菜增產,那帶來的收益可就多了,這一算,用優質化肥反而更劃算。

    這時,負責公司生產的朱益民走了過來。李哲迎上去,跟他簡單聊了幾句,兩人很快確定了要在大棚倉庫卸下的化肥數量。

    隨後,李哲讓朱益民和金百萬在這盯著卸貨的事情,自己則和楊興斌一起,朝著公司食堂走去。

    兩人一邊走,一邊閑聊。李哲笑著關心道:「楊主管,這段時間在公司,生活和工作還習慣嗎?有沒有遇到什不適應的地方?「

    楊興斌笑著答道:「挺好的,挺習慣的。生活方麵,大家都很照顧我,李主管還特意請我去家吃了兩次飯,令堂做的菜味道特別好。尤其是八寶粥,煮的那叫一個地道。

    工作方麵也很順利,公司的各位骨幹都很配合我的工作,馬副主管也幫了我不少忙。

    尤其是考勤製度,一直都是她在盯著,這段時間,員工遲到早退的情況明顯減少了。

    她雖然是個女同誌,但做事幹練,能扛事,最重要的是,她為人公正,不徇私。

    雖然在外人看來,她有時候顯得有些不講情麵,但我覺得,她這種性格,特別適合做人事部的工作。」

    李哲聽了,笑了笑說道:「我嫂子這個人,做事確實拎得清,很有原則。不過,她在工作經驗方麵還是有些欠缺,以後在工作上,您該怎管就怎管,不用有什顧慮。」

    說話間,兩人已經進了公司食堂。

    此時,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陸續有員工走進食堂準備吃飯。大家看到李哲和楊興斌進來,都紛紛熱情地打招呼:「李總好!」

    「楊主管好!」

    李哲也笑著點頭回應,隨後走到打菜窗口。負責打菜的依舊是李酒缸。李哲笑著問道:「酒缸哥,今兒個食堂都準備了啥菜啊?「

    李酒缸看到李哲,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呦,哲子回來啦!今兒個菜多,保證讓你吃滿意。有土豆紅燒肉炒茄子炒豆角,還有番茄炒蛋。主食是白麵饅頭和二合麵饅頭。」

    李哲想了想,說道:「酒缸哥,除了炒豆角,其他三樣菜我都要,再來兩個白麵饅頭」'

    C

    李酒缸麻利地給李哲打好飯菜,說道:「得了,飯菜都給你打好了,一共是兩毛五。」

    李哲接過餐盤,有些驚訝地說道:「謔,這價格可不便宜啊!員工們沒反應飯菜貴嗎?」

    李酒缸無奈地笑了笑,解釋道:「這土豆紅燒肉,可是實打實的豬肉,現在豬肉價格擺在那兒,成本不低。還有那白麵,價格也不便宜。

    有些員工覺得貴,就隻點了炒豆角和炒茄子,再要兩個二合麵饅頭,這樣也能吃飽,再加上公司補貼,花不了幾個錢。

    公司食堂已經盡量讓利了,總不能一直虧本運營不是。」

    李哲聽了,點點頭,掏出錢付了飯錢,隨後端著餐盤朝著小食堂走。楊興斌也打了一份飯,跟著李哲一起走進了小食堂。

    李哲找了個位置坐下,看著坐在對麵的楊興斌,問道:「楊主管,食堂從之前的免費供應飯菜,改成現在的收費模式,員工們的意見大嗎?有沒有出現什問題?「

    楊興斌歎了口氣,說道:「剛開始實施收費的那幾天,員工們的意見確實很大,還有不少員工把情緒帶到了工作中。

    上班遲到早退不說,幹活也不認真,不出力,操作的時候還不按規範來,鬧出了不少問題,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生產。「

    頓了頓,楊興斌繼續說道:「後來,我和馬副主管朱主管一起商量了一下,針對這種情況,決定抓幾個典型,狠狠地處罰他們幾次。

    每次最低罰款兩元,這兩元錢夠他們在食堂吃好幾天飯了;最高的一次罰了十元,這十元錢比他們一個月的飯錢還多。

    罰了幾次之後,那些有情緒的員工也都知道孰重孰輕了,不敢再隨意違規了,現在食堂收費這件事,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了。」

    李哲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做得不錯。食堂收費這件事,員工們有情緒是難免的,總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現在能早點把這個問題糾正過來,讓大家接受收費模式,對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

    「您說得對,確實是這個道理。」楊興斌讚同地說道。

    隨後,兩個開始吃飯,李哲先吃了一塊紅燒肉,李酒缸知道他吃飯的習慣,挑的都是偏瘦的肉,三分肥七分瘦,吃一口肉,再咬一口饅頭,那叫一個香。

    西紅柿炒雞蛋也很實惠,雞蛋量不少,油汪汪的,不像有些食堂西紅柿麵挑雞蛋。

    炒茄子是個甜口的,有點類似於紅燒茄子,應該是過了油的,味道還不錯。

    李哲感覺食堂菜品的味道也略有提升,總體來說,他對這次食堂改革很滿意。

    李哲吃的差不多了,見楊興斌已經吃完,問道:「楊主管,之前讓你整理的公司具體的生產要求管理製度和崗位責任,現在整理出來了嗎?」

    楊興斌連忙答道:「正準備跟您匯報這件事呢!公司的生產要求標準管理製度,還有崗位責任的明確劃分,我都已經整理好了。

    這些內容,都是我和公司的幾個主管一起討論確定的,現在就等您回來拿主意,看看還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好!」李哲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吃完飯,咱們就召開會議,盡快把公司的這些製度確立下來,讓公司的運營更規範。「

    其實,李哲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他心很清楚,一個公司如果沒有明確的製度和完善的管理體製,是走不遠的,隻有製度完善了,公司才能更穩定地發展。

    下午,李哲按照計劃,召開了股東和管理層大會,專門討論公司的新製度和崗位。

    會議上提到的具體內容包括:製定公司的新製度,明確每個崗位的責任,統一生產標準,確定清晰的獎懲製度,同時,根據公司的發展需求,還新增了一些崗位,像生產組長技術員後勤人員會計和出納等。

    接下來的兩天,李哲和公司的管理層人員,針對這些製度內容,進行了反覆的討論和修改,最終確定了公司的主要製度。

    製度確定後,他們立刻將這些製度張貼在食堂顯眼的位置,供所有員工查看。

    這些新製度的出台,頓時在員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大家都擠在公告欄前討論著新製度對自己工作的影響——

    >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