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求援
早上八點多。
亞運村,北辰路 20號底商。
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站在底商旁,他留著一圈整齊的胡子,梳著油亮的大背頭,胳膊下夾著個黑色皮包,時不時抬頭打量著眼前的底商,又低頭看一眼手表。
他站的有些久了,蹲下身,從兜掏出一包紅梅煙,點燃一根,煙霧緩緩散開,才稍微緩解了些許焦躁。
臨近九點,一輛白色伏爾加轎車穩穩停在底商外。
李哲從駕駛室下來,手提著公文包,徑直走向底商門口。
大背頭男子見狀,連忙掐滅煙頭,快步迎上去,臉上堆起笑容:“您好,您是李哲李老板吧?”
“我是李哲,請問您是?”李哲停下腳步,打量著對方。
“我叫陳永發,是永發裝修公司的經理。”陳永發連忙打開皮包,拿出一張名片,雙手遞到李哲麵前,“是馬科長介紹我來的,聽說您這底商要裝修,想跟您聊聊合作的事。”
李哲接過名片看了一眼,隨手放進褲兜,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原來是陳經理,麵談吧。”
推開底商的門,麵依舊空蕩蕩的,但比前些日子整潔了不少——孫濤已經帶人打掃過,還在中間擺放了一張方桌和四把凳子。李哲指著凳子說:“陳經理,請坐,目前條件簡陋,您多擔待。”
“我們幹裝修的,在哪兒都能聊,不講究這個。”陳永發坐下,從包掏出一盒中華煙,抽出一支遞給李哲,“李老板,您抽煙。”
李哲接過煙,剛要掏打火機,陳永發已經搶先拿出打火機,“哢嗒”一聲點燃,湊到李哲麵前幫他點煙。
他自己也點燃一根後,吸了一口,緩緩問道:“李老板,聽說您要在這兒開一家超市?”
“對,打算做一家綜合超市。”李哲點點頭,直接切入正題,“陳經理,您之前做過超市裝修的工程嗎?”
陳永發沒有隱瞞,坦誠道:“李老板,不瞞您說,超市在咱們國內還是新鮮事物,專門的超市裝修我沒做過。
但我特意買了不少關於超市構造、布局的書籍和資料,研究了好一陣子,對貨架擺放、區域劃分這些,心也有個大概的譜。”
“我希望兩個月內能完工,這個時間您這邊能做到嗎?”李哲問道,語氣帶著一絲期待。
“時間能不能卡準,得看您的具體要求。”陳永發拿出一個筆記本和鋼筆,“比如超市的區域規劃、裝修風格,還有地麵、牆麵的用料材質,您說得越詳細,我才能越準確地評估工期和成本。”
“那我跟您說說我的規劃。”李哲坐直身體,“這底商總共五百平米,我打算分成四個區域:貨品區、收銀區、倉儲區和辦公區。
收銀區要靠近門口,方便顧客結賬;辦公區和倉儲區放在角落,加起來麵積不超過五十平米;剩下的空間都歸貨品區。
貨品區還要細分,比如糧油區、冷鮮區、果蔬區、日化區和零食區,每個區域要留出足夠的通道。”
“倉儲區會不會太小了?”陳永發停下筆,疑惑地問,“超市貨品多,倉儲要是不夠用,補貨會很麻煩。”
“這個不用擔心。”李哲解釋道,“這隻是臨時倉儲,我會在附近租一個大倉庫,需要補貨的時候隨時調撥,臨時倉儲夠放應急貨品就行。”
陳永發點點頭,把這條記在筆記本上,又問:“裝修風格和用料方麵,您有什要求?”
“地麵要耐磨防滑,最好用通體磚,經得起來回踩踏;牆麵刷耐髒的淺色塗料,方便清潔;燈光要亮堂,尤其是貨品區,得讓顧客能清楚看到商品。”李哲頓了頓,補充道,
“還有一點很重要,裝修材料要選環保的,不能有刺激性氣味,避免影響顧客和員工健康。”
“您的要求我都記下了。”陳永發合上筆記本,語氣肯定地說,“我回去後,會盡快出一份詳細的設計圖紙和工程報價,三天內給您答複。
我們公司人手充足,工人都是有五六年經驗的老手,隻要設計方案定下來,兩個月內肯定能完工。”
李哲站起身,伸出手:“那我就等您的設計圖和報價,到時候咱們再詳談細節。”
“好咧!”陳永發連忙握住李哲的手,“李老板,我先回去忙活,您留步。”
走到門口時,他又突然停下,回頭問道:“對了李老板,能不能給我一個您的聯係方式?後續溝通也方便些。”
李哲從公文包拿出一張自己的名片,遞給他:“上麵有我的尋呼號和公司電話,打哪個都能找到我。”
陳永發雙手接過名片,小心收好,又試探著問:“李老板,中午您有時間嗎?我想請您吃頓便飯,算是認識一下。”
“今天中午不行,已經有約了。”李哲笑著搖頭,“以後合作的機會多,吃飯的事改天再說,咱們來日方長。”
“那成,咱回見!”陳永發點點頭,快步離開了底商。
李哲回到底商,從公文包取出一張提前打印好的招聘啟事,仔細貼在底商外的牆上——經曆了四季青公司的管理問題,他越發清楚專業人才的重要性,自己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找對人才能事半功倍。
臨近中午,李哲開車前往京城市蔬菜公司。
這是他第二次來,看門大爺認得他,核實身份後直接開了門。
院子很寬敞,一棵老槐樹遮出大片陰涼,幾輛自行車整齊地停在牆邊。李哲把車停好,徑直上了二樓的總經理辦公室。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進來。”麵傳來劉建華的聲音。
李哲推開門,劉建華正坐在辦公桌後看文件,見到他,立馬笑著起身:“李老板,稀客啊!快坐!”他給李哲倒了杯白茶,“這是朋友送的,你嚐嚐。”
李哲喝了一口,讚道:“確實不錯,入口清爽,還有回甘。”
“你今天過來,肯定不隻是來喝茶的吧?”劉建華放下茶杯,笑著問道。
“是來給您匯報工作,也想跟您求個援。”李哲放下茶杯,認真地說,“目前跟四季青公司簽約合作的種植戶已經超過三百人,大棚育苗、移栽的工作都在穩步推進,不出意外,11月份就能供應反季節蔬菜。”
“好!太好了!”劉建華臉上露出喜色,“不過三百畝還不夠,京城近千萬老百姓冬天都盼著新鮮蔬菜,你還得再加把勁。”
“我肯定盡全力,但公司最近遇到了點管理問題。”李哲話鋒一轉,“我之前就是個農民,沒管過這多人,現在員工多了,紀律、考核這些都跟不上。
前幾天剛成立了人事部,可我沒管理經驗,想請您幫個忙,借調一位有經驗的人事部主管,幫公司製定製度、傳授管理經驗。”
劉建華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原來你是來借人的!這沒問題,咱們蔬菜公司下屬有不少國營農場,懂管理的人有的是。”
他往前湊了湊,“你對借調的人有什要求?盡管說。”
“有兩個要求。”李哲語氣嚴肅,“第一,我們公司是草創,得找有足夠人事管理經驗的人,能製定完善的製度;第二,也是最關鍵的,要嚴格、鐵麵無私。
公司沾親帶故的人多,要是太講人情,製度根本推行不下去。”
“你說得對,關係戶多了,公司早晚出問題。”劉建華深表讚同,“這事包在我身上,我給你找個最合適的人。”
“那太謝謝您了,劉總。”李哲起身,“中午您要沒事,咱們一起吃個便飯。”
“今天不行,下午還有個會。”劉建華擺擺手,“等我幫你找到人,咱們再一起吃。”
李哲不再堅持,告辭道:“那我就不打擾您工作了,等您的好消息。”
劉建華送李哲到門口,叮囑道:“放心,這兩天就給你答複。”
回到辦公室,劉建華皺著眉思索片刻,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老周,來我辦公室一趟。”
一分鍾後,一個四十多歲、中等身材、略顯發福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正是主管人事的副總老周。他微微點頭:“劉總,您找我?”
“坐。”劉建華指了指沙發,遞給他一根煙,“老周,跟你商量個事,四季青公司的李哲想從咱們這借調一位人事部主管,幫他整頓公司紀律,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老周點燃香煙,思索了一會兒,突然笑了:“劉總,還真有這一個人,我跟您說說,您聽聽合適不合適。”
“你說。”劉建華彈了彈煙灰。
老周笑著說道:“咱們大興農場有個人事部主管叫楊成斌,這人做事有點軸。
前段時間農場抓典型,把他小舅子給揪了出來。結果這貨不僅沒想著大事化小,反而直接給小舅子辦了停薪留職。
為這事,他媳婦跟他大鬧一場,把他臉都抓花了,還隔三差五去農場鬧事。
後來大興農場的廠長覺得影響不好,幹脆也讓楊成斌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謔,這倒有點意思。”劉建華笑了。
“他能力沒問題,就是太認死理,不懂變通。”老周補充道,“您要是覺得不合適,我再給您找其他人。”
劉建華擺擺手,語氣篤定:“不用找了,就他了!鐵麵無私才好,正好幫四季青公司整頓風氣。”
……
白色伏爾加轎車正行駛在街道上,突然,“嗚嗚”的尋呼機聲響了起來。
李哲放慢車速,從口袋掏出尋呼機,屏幕上顯示著林為民的聯係方式。
他沿街找了個公用電話亭,停下車,投幣後撥通了電話:“喂,麻煩找一下林科長。”
“老弟,是我。你這電話回的還挺快。”電話那頭傳來林為民沉穩的聲音,“是這回事,我在西單那邊幫你找著一處出售的底商,還有一套環境不錯的住宅,你有沒有興趣過來看一眼?”
“當然有興趣!”李哲立刻說道,“林哥,您什時候有空?我過去找您,咱們一起去瞅瞅。”
“我跟產權方聯係一下,要是順利的話,咱們下午在西單碰麵。”林為民說道,“我單位離西單不遠,坐 102路公交車過去很方便,不用麻煩你專門來接我。”
自打上次幫李哲買下亞運村的商鋪,收到那三千外匯券後,林為民對幫李哲留意房產的事格外上心——既賣了人情,對方也懂規矩,這樣的朋友處的很舒服。
“成,那咱們下午見,具體時間您定。”李哲應道。
掛了電話,他心盤算著——這年頭錢貶值快,尤其是眼看要進入九十年代,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房產肯定會漲價,不管是底商還是住宅,現在買下來,以後絕對劃算。
進入九月份,天氣漸漸轉涼,午後的陽光也沒那毒辣了。
下午兩點左右,李哲開車趕到西單,剛拐進主街,就被眼前的熱鬧景象吸引——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有賣服裝的、賣鞋帽的、賣小商品的,門口都掛著鮮豔的招牌;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大多是穿著時髦的年輕男女,還有不少推著自行車、提著網兜采購的市民,偶爾還能看到幾個高鼻梁的外國人,耳邊滿是商販的吆喝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一派繁華景象。
李哲把車停在 102路公交站牌附近,沒等幾分鍾,一輛綠色的公交車緩緩停下,林為民從車上走下來。
兩人碰麵後,寒暄了幾句,林為民就說道:“這底商的產權方是西單商業服務公司,負責人姓趙,是公司的副經理,我跟他約的兩點半見麵。”
“林哥,您之前看過這鋪子嗎?”李哲一邊跟著林為民往前走,一邊問道。
“當然看過,要是不靠譜,我也不會介紹給你。”林為民笑著說,“這鋪子產權清晰,沒有糾紛,不管是你自己用還是租出去,都放心。
有些單位的鋪子看著便宜,實則產權混亂,買了就是燙手山芋,我可不會讓你跳這種坑。”
兩人往前走了不到兩百米,就看到一棟二層小樓,門口掛著國營雜貨鋪的牌子,大門緊閉。
林為民指了指:“就是這兒了,原本是家國營雜貨店,因為經營調整,空置兩個月了。趙經理估計還沒到,咱們先等會兒,順便看看周圍的情況。”
李哲看了眼手表,才兩點五分,便點頭道:“正好,咱們還有點時間,先在附近轉一轉,了解下周邊的客流和業態。”
兩人沿著街道慢慢逛著,雖然天氣還有些熱,但人流量絲毫沒減。
李哲拿出筆記本,一邊看一邊記:商鋪距離公交站不到兩百米,交通便利;周邊以服裝店、小商品店為主,還有幾家小吃鋪,客流穩定;不遠處有菜市場和糧店,采購方便。
另外,附近有三家國營餐廳,一家兩百米外的清真菜館,兩家街對麵的魯菜館和冀州菜館,餐飲氛圍也不錯。
轉了一圈回到底商門口時,已經兩點二十七分。
隻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站在門口,穿著一身筆挺的中山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
李哲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雖說天氣轉涼,但午後依舊悶熱,自己還穿著半截袖,對方卻裹著中山裝,看著就燥得慌。
直到看見男子從兜掏出手絹,擦了擦腦門上的汗珠,李哲忍不住笑了,得,原來這位也熱。
……
很多書友問我,這兩天為啥將一大章拆成兩章更新,大家說啥的都有。
其實沒那複雜,就是存稿不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