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毛遂自薦
本書首發 追台灣認準台灣網,??????????.??????超靠譜 ,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體驗
飯後,李家新宅院子涼風習習,吹散了白日的燥熱。
院子亮著燈,眾人搬著小板凳竹椅小馬紮坐在院子乘涼。王秀英收拾完碗筷,也端著一碗茶水過來坐下。
老李率先開口,看向李哲:「老二,你下午去大棚巡視,發現啥問題了不?」
李哲點點頭一一他確實發現了不少問題,隨即把在大棚看到菸頭以及李振生遲到的事說了出來。
「哼,這個李振生,越來越不像話!」老李皺起眉頭,語氣帶著幾分不滿,「之前我就跟他說過,上工要守時,他倒好,左耳進右耳出,一點規矩都沒有。
早知道,當初就找個藉口不讓他進公司了。」
李哲扇著扇子說道:「爹,誰都沒有後眼,這事不怨你。」
李振國坐在一旁,也跟著說道:「村人大都沒正經上過班,沒養成按時按點的習慣,一下子讓他們適應公司的規矩,確實不容易。得趕緊定個明確的製度,有獎有罰,才能把紀律立起來。」
李哲附和道:「我也是這想的,準備成立一個人事部,專門負責員工培訓日常管理和績效考核的事。」說到這兒,他抬眼望向眾人,話鋒一轉,「對了,我還巡視了跟咱們公司合作的種植戶的大棚,你們猜怎著?」
李衛東接話:「那還用說?指定不如咱們公司直營的規整,我估計需要整改的地方更多呢。」
老李微微眉,他日常負責給種植戶做技術培訓幫著搭建大棚,對種植戶的情況更了解,於是說道:「據我了解,種植戶的大棚種得還可以。畢竟是自家的產業,他們都挺上心,至少態度方麵沒話說。」
李哲點點頭,認同道:「爹說得對。我去看了種植戶的蔬菜大棚,基本上沒發現問題,整體來看,甚至比咱們公司直營的蔬菜大棚更規整。說實話,看完之後,我這心還挺不是滋味的。」
他輕輕歎了口氣,接著說:「不管是去年冬天,還是今年春天,咱們公司的大棚都規規整整的,從來沒人在大棚抽菸。怎這大棚剛一擴建,就出了這大問題?」
馬來小琢磨了一會兒,開口問道:「是不是新員工的管理沒跟上啊?他們不守規矩,才出了這些事。」
李哲點點頭:「這是一方麵原因。另一方麵,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咱們自己這邊也有鬆懈的地方?如果咱們這些老員工管理者都不嚴格要求自己,新員工自然會有樣學樣。」
「那你準備咋整改?」李衛東追問,眼滿是關切一一公司發展得好,他們全家都能跟著受益。
「等人事部成立製度定下來,就抓典型!」李哲語氣堅定,「做得好的,月底給獎金評先進;違反製度的,該批評就批評,該扣工資就扣工資,屢教不改的,就算是親戚,也得開除!」
說完,他又特意看向父親和哥嫂,叮囑道:「這事你們先別往外說,自己知道就行。
另外,咱們自家人更得遵守製度,要是連咱們都搞特殊,底下的員工就更不服管了。」
李衛東立刻表態,「你放心,我和你嫂子肯定支持你,絕不拖後腿!」
馬來小忽然來了興致,往前湊了湊:「老二,你剛才說的人事部,具體是幹啥的?你跟俺詳細說說唄。」
李哲笑著解釋:「人事部就像公司的大管家」,首先要製定管理製度,比如上工時間操作規範獎懲辦法這些,都得寫得明明白白;
然後負責員工培訓,新員工進來要教他們技術講規矩,老員工也要定期學新東西:
平時還要盯著員工的表現,記錄考勤考核業績,月底算工資發獎金也得靠他們;
要是有人違反製度,也由人事部出麵處理,該罰就罰,不用咱們這些主管出麵得罪人。
簡單說,就是把「管人的事都歸到一起,讓生產主管能專心盯著大棚的活。」
馬來小聽完,眼晴一亮:「娘,照你這說,這人事部的權力還挺大!你準備讓誰管這個部門啊?」
「我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大概率會從外麵雇有經驗的人。」李哲琢磨了個遍一一公司的人不是沾親帶故,就是沒管理經驗,確實沒人能擔起這個擔子。
馬來小看了看眾人,忽然開口:「老二,你覺得俺行不?俺想試試管人事部!」
李哲愣了一下,沒料到嫂子會主動請纓,他看向李衛東:「哥,你覺得呢?」
李衛東皺起眉頭,連忙擺手:「俺覺得不成!你嫂子之前連人事部是啥都不知道,就聽你說了這幾句,哪能管得了這重要的部門?
再說了,她一個女人家,哪鎮得住那多員工?」
「女人咋了?」馬來小不服氣地反駁,「老人家都說過女人能頂半邊天」,你憑啥瞧不起女人?俺是沒經驗,但老二不是說了嗎?
到時候會定製度,俺照著製度管不就成了?誰違反規矩就處罰誰,這有啥難的?」
「可這太得罪人了!」李衛東還是擔心,「就說李振生叔,他是咱本家長輩,要是再遲到,你咋管?扣他工資?
公司的新員工大多是沾親帶故的,要是都違反製度,你不得把村一半人都得罪遍了?」
「得罪人就得罪人!」馬來小語氣堅定,「這公司是老二的,咱當哥當嫂子的,幫他看顧著是應該的。再說了,要是沒人敢得罪人,製度不就成了擺設?俺不怕,俺認了!」
老李在一旁插話:「老二原本想從外麵請人,也是考慮到自己人不好得罪人,讓外人來管,就算處罰了親戚,也不會落埋怨。」
「爹,俺知道外人好辦事,但外人終究是外人!」馬來小連忙說道,「人事部這重要的部門,總得有個家人盯著才放心。
外來的和尚就算會念經,也得知道咱公司的廟門在哪一一他們不了解村的人情世故,管理起來說不定更麻煩。
俺是李家人,又在公司幹了這久,知道誰靠譜誰難管,俺來當這個指路人」,幫著外來的主管熟悉情況,不是更好?」
她望向李哲,眼神滿是期待:「老二,你說呢?」
李哲沉吟片刻一一他其實挺讚同嫂子的想法。就算從外麵招人管人事部,對方也得熟悉村的情況公司的人際關係,才能順利開展工作。
而且,人事部也不能全用外人,有個李家人在頭盯看,也更穩妥。
而且嫂子性格潑辣做事果斷,確實適合管紀律。
於是他說道:「嫂子,你回去再跟我哥好好商量商量,要是我哥沒意見,我就同意你去人事部。」
馬來小一下子樂了,連忙追問:「老二,那你給俺安排個啥職務啊?」
李哲笑著說:「人事部副主管,咋樣?」
「娘!俺也是副主管了!哈哈!」馬來小高興得合不攏嘴,挺著胸膛扭頭對李衛東說:「衛東同誌,以後你可不能違反公司製度,要不然俺這個副主管第一個不答應!」
李哲又轉向一旁的老李,問道:「爹,你負責的部門,就你一個主管,能管得過來嗎?要是忙不過來,我再給你加兩個副手。」
老李坦言:「咱們合作的種植戶有幾百個,我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不過,要是加了副手,他們主要負責哪些工作啊?」
「我也在琢磨這個問題,具體的分工得認真合計合計。回頭我召集幾個公司骨幹,咱們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李哲說道。
其實這方麵的工作,也跟人事部的職責掛鉤,得讓人事部幫忙梳理崗位分工。
上輩子,李哲就是個普通農民,壓根沒接觸過管理工作,現在讓他製定係統詳細的管理製度和崗位分工,確實有些為難他。
眾人又接著聊了一會兒,大丫揉著眼睛打起了哈欠,看樣子是困了。
李衛東兩口子見狀,就起身跟眾人道別,帶著大丫回家了。
回到家後,兩人先把大丫安置在炕頭上睡下,隨後坐在炕邊小聲聊起天來。
李衛東先提起了人事部的事:「媳婦,你是真想去人事部工作啊?」
「對啊!俺剛才不是都跟老二說了嗎?咋的,你還不同意?」馬來小反問。
「媳婦,你去年不是一直想當技術員嗎?咋今年突然改主意了?」李衛東疑惑地問。
馬來小解釋道:「你也說了,那是去年的想法。去年的時候,攏共沒幾個人會種蔬菜大棚,那時候大家都想當技術員,覺得技術員金貴。
可今年不一樣了一一除了咱公司的幾十號人,幾百個種植戶也在學大棚種植技術,等到明年,懂大棚種植技術的人就更多了,到時候技術員就不值錢了。
但公司的人事部不一樣啊,這個部門是管人的,連技術員都歸它管,你說哪個更厲害?」
李衛東還是有些顧慮:「俺就是覺得,人事部是個得罪人的差事。老二自已都不願意沾這事兒,要不然也不會想看從外麵請人。」
馬來小卻有自己的盤算:「嘿,這事兒俺早就想過了。就算老二從外麵請人,也不可能完全不管這些糟心事。
就拿振生叔來說,要是新來的人事部主管把他開除了,你覺得他能服氣嗎?
俺覺得他肯定不服一一在他眼,公司是李家的,一個外人主管說了不算數,到時候他肯定要找老二求情。
可老二是老板,貴人事忙,肯定不愛搭理這種事,躲都躲不及。
但要是俺在人事部就不一樣了一一俺也是李家人,還是公司的股東,振生叔來求情,這事俺就能幫老二擋下來。
老二怕麻煩,俺不怕。俺幫了老二這大的忙,他還能不念俺這個嫂子的好?」
李衛東琢磨了一會兒,覺得媳婦說得有道理一一自家弟弟心思活絡,估計也有這層考慮。於是他鬆了口:「成吧,既然老二都同意讓你當,你就去幹吧。」
清晨的四季青公司食堂,彌漫著食物的香氣。
長條木桌上擺著熱氣騰騰的二合麵饅頭,一筐筐堆得像小山,旁邊的搪瓷盆裝著清爽的鹹菜,還有一個大桶盛著米湯,最讓人期待的是每人限量一個的雞蛋。
這在村可是稀罕物,不少新員工舍不得吃,都小心翼翼地把雞蛋裝進衣兜,打算帶回家留給老人和孩子。
早上七點,員工們陸續走進食堂,老員工熟門熟路地找位置坐下,新員工則有些拘謹地端著餐盤,找沒人的角落坐下。
算上老員工和新員工,足足有四十多號人,食堂一下子熱鬧起來,筷子碰撞塘瓷碗的聲音說話聲交織在一起。
細心的員工發現,今天食堂多開了一個窗口,麵飄出陣陣濃鬱的米香,比平時的米湯香得多。
王秀英穿著乾淨的藍布褂子,站在窗口旁,手拿著一個大勺子,笑著對排隊的員工說:「新熬的八寶粥,俺從淩晨五點就開始熬,足足熬了兩個鍾頭,就這一鍋,先到先得,大家別擠。」
林小虎最機靈,第一個跑到窗口前,湊過去聞了聞,眼晴一亮:「姨,您這粥聞著就香,比俺娘熬的小米粥還香!給俺來一碗!」
「好!」王秀英拿起一個粗瓷碗,滿滿留了一勺粥遞過去。
林小虎低頭一看,碗的粥濃稠適中,麵藏著不少好東西一一紅棗瓣花生粒紅豆綠豆蓮子桂圓肉,還有晶瑩剔透的糯米和玉米粒,足足有七八種食材,顏色搭配得好看,看著就有食欲。
他喝了一口,甜而不膩,蓮子燉得軟爛,花生也糯嘰嘰的,忍不住讚道:「姨,您這粥料也太足了!比俺家熬的臘八粥還好喝哩。」
「這是俺自己琢磨的方子,免費讓大家喝的,跟公司沒關係。」王秀英一邊給後麵的人盛粥,一邊笑著補充,「就是有個小要求一一大家喝了以後,要是覺得哪好哪不好,都跟俺說說,幫俺提提意見。」
周圍的員工一聽,都趕緊排隊打粥,生怕晚了就沒了。
沒一會兒,一鍋粥就見了底。
王秀英走出後廚,挨個兒詢問喝了粥的員工:粥好不好喝有沒有不足需要怎改進···
有的說「紅棗再多點就好了」,有的說「稍微再甜一點更順口」,還有的說「蓮子要是能去了芯就不苦了」,「還有人覺得用料有些多,口味雜」—
王秀英拿出一個小本子,認真地把大家的意見記下來,連哪個員工提了什建議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李哲坐在角落的桌子旁,手拿著一個饅頭,就著鹹菜吃著,看著母親認真記意見的模樣,忍不住笑了一一母親為了研究八寶粥配方,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他吃的差不多了,就見郭永紅和郭永富兩兄弟走了過來,神色有些局促。
郭永紅默黑的臉上帶著幾分局促,吞吞吐吐地說:「李老板,俺們—-俺們有點事想跟您說。」
「永紅兄弟,坐。」李哲指了指旁邊的空座位,笑著問:「吃飯了嗎?沒吃的話,一塊吃點。」
「吃了,俺們都吃過了。」郭永紅說完,坐在李哲的旁邊。
他搓著粗糙的雙手,說道:「李老板,俺們來公司也有三四個月了,跟著公司學了不少大棚種植的技術,謝謝您一直以來的照顧—」他話說到一半,又停了下來,似乎不好意思說下去。
李哲看著他們的神情,心大概有了數,笑著接話:「永紅兄弟,你們是打算回壽光了吧?」
郭永紅趕緊點頭,語氣帶著點愧疚:「嗯,俺們出來這久,家的地沒人管,媳婦也老寫信催,再不回去,家人該著急了。」
「想回去就回去,家的事要緊。」李哲點點頭,沒半點不高興,「準備什時候走?」
「俺們想明天一早就走。」郭永紅答道,心也鬆了一口氣一一他還怕李哲會不高虧,畢竟現在公司正是個人的時候。
李哲想了想,說道:「這樣,今兒個下午兩點,你們來小食堂找我一趟,我有事要交代你們。」
「好,俺們一定到!」兄弟倆連忙應下,心卻有些誌芯一一不知道李老板要跟他們說什寧,會不會怪他們中途離開。
看著郭家兄弟離開的背影,李哲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其實郭家兄弟的離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郭永紅兄弟是魯州壽光人,而壽光曆來是蔬菜種植大縣,讓他們帶著在四季青公司到的大棚技術回去,不僅能幫他們家改善生活,更能衛四季青公司在壽光布局埋下伏筆。
以後,四季青公司想將反季節蔬菜生意擴展到壽光,郭家兄弟就是最好的「橋梁」,這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