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章 喬遷

      李家三號大棚外,竹竿搭起的架子上鋪著尿素袋子拚接的涼棚,遮住了東邊升起的日頭。

      吃過早飯後,李哲把眾人叫到涼棚下開會。

      涼棚下的條凳上坐得滿滿當當,有人端著搪瓷缸子“咕咚”喝口水,也有人湊在一起低聲嘮嗑。

      “咳。”李哲見人來齊了,清了清嗓子,原本嗡嗡的說話聲立馬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聚到他身上。

      他掃了圈眾人:“開個小會,說說咱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先聊聊郭家兄弟的事,這倆兄弟在咱這待幾天了,想跟著學越冬大棚技術,態度挺執著,我個人傾向把他們留下,大夥有啥想法盡管說,咱們一起商量。”

      涼棚靜了片刻,馬來小先舉了手,語氣中帶著幾分顧慮:“這兄弟倆要是學了技術,是不是還得回壽光種棚?”

      老李在一旁接話:“我跟他倆聊過,沒明說,但看那意思,十有八九是要回去的。”

      “那他們回壽光種了菜,要是也往京城運,會不會影響咱的菜價?”馬來小追問,眉頭微微皺著。

      “嫂子這想法想很好,看的很長遠。”李哲先點了點頭,才慢慢分析,“不過,啥事兒都有個過程。他倆今年就算學會了,回壽光種棚,規模也大不了——再說從壽光到京城,運輸也沒咱這兒方便。我估摸著,今年肯定影響不到。”

      “那明年呢?明年他們規模一擴,冬菜往京城運,咱的生意、咱的菜價不都得受影響?”馬來小沒鬆口,又追了一句。

      “對於壽光的情況,我比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李哲語氣沉了點,“壽光那邊的蔬菜種植戶本身就多,育苗棚的規模也不小,不管咱們教不教郭家兄弟,壽光都會發展越冬大棚。

      那邊冬天比咱這兒暖和,又有育苗棚的老底子,學起來本來就快,咱攔不住。”

      這話一出,涼棚又起了陣低聲議論。

      朱益民先開口,打破沉默。他身子瘦,嗓門卻亮:“這兩天我跟郭家兄弟聊過,倆人真是種菜的好手,手藝不比我差。我覺得李老弟說得對,咱就算不教,他倆待這些日子也能看明白個七七八八。”

      “還有個事兒要跟大夥兒說。”李哲提高了點聲音,接著說:“咱四季青公司不隻是種蔬菜大棚,也是蔬菜采購商。咱能跟萬安鎮的種植戶合作,將來也能跟壽光的種植戶合作。”

      一提到采購,金百萬立馬接話,他往條凳上挪了挪,肚子頂著膝蓋:“從采購這邊說,我讚同李老弟。種植戶越多,咱選擇的餘地越大,在市場上也更有話語權。”

      李哲心的想法跟金百萬差不多——教郭家兄弟種棚,對公司采購來說是好事,能多條進貨渠道;

      但對周邊的種植戶來說未必是好事,多了競爭對手,菜價可能會被壓低。

      可話又說回來,周邊的種植戶未必就跟四季青公司一條心,今年還不明顯,等明年利益有了分歧,矛盾指定會冒頭。

      說不定,壽光這步看似多餘的棋,到時候能起上大作用……

      見還有人在底下小聲琢磨,李哲幹脆拍了板:“這事兒就先這定,還有想法的,回頭私下跟我說。

      咱接著說下一件——從去年九月種棚到現在,九個多月了,天越來越暖,昨天草簾子已經撤了,過幾天棚膜也得摘。”

      “李哥,咱今年的棚啥時候開始種啊?”林小虎往前湊了湊,他年紀輕,性子急,有疑問就直接問。

      “得看品種。”李哲答,“有些生長期長的,七月就得提前育苗;但大部分品種,得等八月或九月初再種。”

      他頓了頓,又道:“這段時間棚活兒少,但別的事不能落。比如挖大棚地基,除了咱公司自己的,種植戶的地基也得顧著。舅舅,公司這邊的地基挖掘,你多盯著。”

      王榮生在角落應了聲:“放心吧,我記著了。”

      李哲又看向李誌強,“誌強,你年輕,多跑幾趟。你負責幫著種植戶挖地基,有啥問題及時跟我說。”

      “好叔,您放心!”李誌強嗓門亮,臉上滿是幹勁。

      接著,李哲轉向趙鐵柱:“柱子,建材和農資這兩塊,你多上點心,都得提前備齊,別等用的時候斷了貨。”

      “知道了哥。”趙鐵柱應得幹脆。

      “爹,修建食堂的事,就交給你了。”李哲又看向老李。

      老李點頭道:“行,我盯著。”

      最後,他看向朱益民:“朱哥,種植戶的培訓,你跟陳老師多費心。等食堂建好了,就擱食堂培訓。”

      朱益民點點頭:“放心,我這幾天正整理筆記,保證讓大夥都能學會。”

      眾人都記好了分工,涼棚下的氣氛鬆快了不少。

      李哲看著大夥,忽然笑了:“還有個喜事跟大夥說——過兩天我家搬新家,到時候都來熱鬧熱鬧,咱們再整個羊吃!”

      “真的?那可得去!”林小虎先嚷起來,他年紀輕,最愛湊熱鬧,“李哥,哪天搬新家,俺們都去幫忙搬東西!”

      老李笑道:“我看了日子,就定在後天,把你爹娘叫上。其他人也是,把家人都帶來,熱鬧熱鬧。”

      眾人紛紛笑著恭喜,有的說要提前去幫忙收拾,有的琢磨著帶點啥賀禮,涼棚的笑聲飄出老遠。

      ……

      兩日後,大營村代銷店門口的遮陽棚下,聚著一群老娘們嘮閑嗑。

      竹凳上、馬紮上坐得滿滿當當,手要攥著針線,要嗑瓜子、剝花生,瓜子皮扔得腳邊滿地都是。

      胖嬸盤腿坐著,手熟稔的剝著花生,她忽然壓低聲音,故作神秘地開口:“你們聽說沒?前些日子,王慧蘭又生了。”

      快嘴媳婦手的針線猛地一頓,眼睛瞪得溜圓:“媽呀!她都生仨閨女了,咋還生?這是要生到有兒子才罷手啊?”

      “可不就是想兒子想瘋了。”胖嬸嘿嘿笑,吐掉花生殼,“頭三個都是丫頭,婆家能樂意?”

      趙兵媳婦在一旁聽得迷糊,插了句嘴:“王慧蘭是誰啊?俺咋沒聽過這名兒?”

      “嗨,是王秀英的妹妹!”胖嬸拍了下大腿,“你嫁過來晚,她早嫁去楊馬村了,也就逢年過節回娘家串個門,你沒印象也正常。”

      “那這回生的是小子還是丫頭?”王大腳把腳邊的花生殼踢開,湊得更近了些,滿臉好奇。

      “帶把的!”胖嬸聲音帶著點戲謔,“這下可算揚眉吐氣了,在婆家腰杆都能挺直嘍。”

      “生四個了,就不怕被罰款?”趙兵媳婦皺著眉,村前些年抓超生抓得緊,她總覺得這事兒懸。

      胖嬸擺了擺手,“俺家有親戚在楊馬村,說她男人家是出了名的重男輕女,隻要能生個兒子,罰多少錢都樂意——再說了,這年頭,總能想辦法通融。”

      

      王大腳點點頭,深以為然:“這話在理!村要是沒個男娃,不光婆家瞧不上,連親戚都得低看你一眼,日子難過著呢。”

      幾人又閑扯了幾句,趙兵媳婦抬頭看了看天,突然站起身:“哎呀,不跟你們嘮了,俺得走了。”

      快嘴媳婦拽住她的袖子:“這還沒到做飯點呢,你急著回啥?”

      “老李家今兒搬新宅,俺男人讓俺早點過去幫忙,中午就在那兒吃了。”趙兵媳婦拍了拍褲腿上的灰,臉上帶著笑意。

      胖嬸挑眉:“你們倆去吃,家老人孩子咋辦?就不怕你公爹說你不懂事?”

      “李老板早說了,讓俺們一家人都去!”趙兵媳婦笑得更歡了,“不光俺家,民兵連的都收到邀請了,一個都不少。”

      王大腳眼睛都亮了,滿是羨慕:“媽呀!那得多少人?他家還管飯?”

      “管!咋不管!”趙兵媳婦嗓門都高了點,“聽說李老板一開始想宰隻羊,後來一算人太多,一隻羊不夠吃,又殺了頭豬!中午不光有豬肉燉粉條,還能喝羊湯呢!”

      “俺不跟你們說了,先走了!”趙兵媳婦揮揮手,腳步匆匆地往李家方向去了。

      代銷店的張玉珍聽見外麵的動靜,也掀著門簾走出來,衝眾人喊:“大家夥兒,今兒個都早點回去做飯啊,俺也早點關門。”

      快嘴媳婦納悶:“玉珍,你關這早幹啥去?”

      王大腳先反應過來,一拍巴掌:“嗨!你家小虎在李家幹活,指定是要去李家吃搬家宴唄!”

      “要不說小虎機靈,跟對了人!”胖嬸湊上前,語氣滿是羨慕,“在李家幹活不光工錢多,你們還能跟著沾光,這好事哪兒找去?”

      張玉珍笑著擺手:“啥沾光不沾光的,我跟秀英打小一起長大,當年小虎去李家幹活,還是我托的秀英。她搬家,我咋能不去幫忙?”

      她又衝眾人笑了笑,“明兒個我早點開門,你們再早點來嘮,今兒個先這樣啊!”

      一群老娘們不情不願地站起身,剛走沒幾步,王大腳突然停住,轉頭看向快嘴媳婦:“哎,快嘴家的,你侄女虎妞不是在李家大棚幹活嗎?咋沒見你去李家?”

      快嘴媳婦臉“唰”地紅了,心犯嘀咕——是虎妞忘了跟自己說,還是故意沒提?這丫頭,真是胳膊肘往外拐!

      快嘴媳婦悶頭往前走,就快走到家的時候,停下腳步。

      她心越想越不痛快:憑啥趙兵媳婦、張玉珍都能去,俺就不能?不行,今兒個說啥也得去吃碗豬肉燉粉條!

      這一想,快嘴媳婦立馬轉身,大步往李家方向走。

      走到村北,老遠就看見李家那棟二層小樓,比其他的房子高出不少。

      又沿著村路走了一段,拐了個彎,就到了李家新房——幾百平米的大院子圍著青磚院牆,門口兩扇黑漆鐵門,上麵還焊著花紋,比村誰家的門都氣派。

      門口已經聚了不少人,有幫忙搬東西的,有站著嘮嗑的,熱鬧得很。

      快嘴媳婦原本還覺得尷尬,走近了一看,忍不住樂了——王大腳和胖嬸也站在人群,正踮著腳往院子瞅。

      三人對視一眼,都忍不住哈哈笑起來,剛才那點別扭勁全沒了。

      “娘!你看這鐵門,比俺家的木門寬兩倍還多,真氣派!”王大腳指著李家的大門,眼睛都看直了。

      胖嬸第一個擠進門,腳剛踩進院子,就忍不住“乖乖”一聲。

      院子中間鋪著青石板路,兩側種著幾棵剛移栽的樹,北側的二層小樓紅磚牆、玻璃窗,屋簷下還掛著紅燈籠,在整個萬安鎮都是頭一份的氣派。“這房子,比鎮上的供銷社還好看!”

      院子空地上搭著四個臨時灶台,幾口大黑鍋架在上麵,其中兩口正咕嘟咕嘟冒著熱氣,肉香從鍋飄出來,勾得人直咽口水。

      快嘴媳婦用力吸了吸鼻子:“真香!這兩口鍋得燉多少肉啊,夠全村人吃了吧?”

      “李家搬新家這大的事,村人誰不知道?”胖嬸湊到鍋邊瞅了眼,“過來道個喜,李家還能不管飯?再說了,李哲現在是大老板,也不差這點吃食。”

      王大腳點頭附和:“就是!李家家大業大,又是種大棚又是搞罐頭廠的,聽說還在京城開了餐廳,能缺這頓飯?”

      院子都是熟麵孔,三人一邊跟相熟的人打招呼,一邊往小樓跟前湊。

      近看那二層小樓更顯氣派——牆麵上的紅磚碼得整整齊齊,窗戶框刷著亮堂堂的漆,二樓還圍著一圈木欄杆,欄杆上雕著簡單的花紋,看著就精致。

      進了一樓大廳,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地麵鋪著米白色的地磚,擦得能照見人影;靠牆擺著一套深棕色的木頭沙發,旁邊立著個實木茶幾,上麵放著暖水瓶和搪瓷杯;

      屋頂掛著盞圓形的吊燈,燈罩擦得幹幹淨淨,看著就敞亮。

      三人又跟著別人上了二樓,房間挨得整整齊齊,每個房間都有窗戶,通風又亮堂。有的房間擺著新做的木床,有的房間堆著還沒拆封的箱子,處處都透著新鮮勁兒。

      三人看得眼睛都直了,嘴不停念叨:“這房子,也太好咧!”

      快到十二點時,灶台那邊開始喊開飯。

      兩大鍋豬肉燉粉條咕嘟冒泡,粉條吸滿了肉汁,油亮亮的;兩大鍋羊湯冒著熱氣,撒上蔥花和香菜,香味能飄出老遠。饅頭是剛蒸好的,暄軟雪白,隨便拿隨便吃。

      大半個村子的人都來了,院子、屋都擺上了桌子,熱熱鬧鬧的像辦喜事,吃成了流水席。

      有人吃完了還舍不得走,坐在院子嘮嗑,直到天色暗下來,才幫著收拾碗筷,拿著自家帶來的餐具陸續離開——李家的餐具不夠,不少都是跟村人借的。

      最後,大院隻剩下李家四口人和兩條半大的狗。

      王秀英臉上還帶著興奮的紅潮,嘴不停念叨:“今兒個可真是風光,好些人都跟我誇咱這房子,以前哪有這待遇!”

      老李站在院子中間,抬頭看著二層小樓,眼角堆著笑,嘴嘀咕:“真好,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住上這好的房子,值了!”

      李娜在屋子砰砰跳跳,嘴喊著:“我有自己的房間啦!”

      李哲看著家人歡喜的模樣,心既有欣喜,也有一絲釋然。

      他蓋這新房,不光是為了讓家人住得舒服,更是為了避開今年即將到來的暴雨——現在家人都搬進來了,他終於能放下心來。

      過去的事,就讓它徹底過去,自己要迎接更好的生活……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