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兌現承諾
清早。
蘇州胡同,七號院。
一輛軍綠色的卡車停在門口。
車停穩後,副駕駛的門打開,王秀英從車走了下來,她眉眼間帶笑,這是她今年第二次來京城。
不,按照陽曆算,已經過年了,今年是第一次來。
去年十一月份來是因為李哲要在京城租房,她幫著一起收拾,誰能想到這才過去了兩個多月,
兒子就把這座四合院買下來了。
看著眼前氣派的院牆,她心道,這以後就是俺們老李家了。
娘,這要是幾個月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俺家老二是真有本事!
李哲出來迎接,「娘,路上還順利嗎?沒暈車吧?」
王秀英笑道:「坐這好的車暈啥?梁師傅開得也穩當,舒服著呢。」
小丫頭李娜也從駕駛室跳下來,語氣中滿是興奮,「哥,我也來看你了!」
李娜比以前胖壯了很多,衣服穿起來有些緊,褲子看著不像是自己的,估計是穿別人剩下的。
不過,這個年代農村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是常態。
李哲摸摸她的頭:「吃飯了嗎?沒吃的話,哥帶你下館子。」
李娜眯著眼晴笑道:「吃過了,娘一早蒸的雞蛋糕,又香又嫩,可好吃了。」李娜有一點很像李哲,那就是嘴饞,兩人坐到一塊,就是聊吃的。
老李從車廂下來,順手搬下來一筐菜:「老二,你那蔬菜店剛開業,正是用人的時候,我們今兒個來不耽誤你工作吧?」
李哲不以為意道:「那邊有孫濤盯著,這小子人機靈,也勤快,店的事都能管明白。」
「姑,姑父,你們來啦!」王建軍忙走出來打招呼。
「軍兒,你這孩子,咋這長時間也不回去看看,你爹在家沒少念叨你。」王秀英上下打量著侄子,可是有些日子沒見了,「別說,在京城待久了,這人看著都洋氣了,這頭發也比以前留的長了。」
「京城的年輕人都這樣弄。」王建軍撓撓頭,接著剛才的話說:「京城這邊雖說清閑,但也離不開人。我早就讓哲子捎話,讓我爹來住幾天,這老頭就是不樂意,你說氣不氣人。」
王秀英搖頭:「得,你父子倆都是倔脾氣,誰也別說誰了。等過年,讓老二給你放幾天假,回去好好休息幾天。」
「行,我聽您的。」王建軍笑著應了一聲,又對著一旁的李哲說:「哲子,你在家陪著姑姑和姑父,我今兒個去送菜。」
王建軍將一筐子黃瓜搬進屋,隨後坐進駕駛室,跟車走了。
李哲將父母和妹妹帶進客廳,說道:「你們坐著歇會兒,喝點茶,等洪老板他們拿了蔬菜,我帶你們去後院看看,然後咱們就去逛友誼商店。」
「不去不去,聽說那是外國人買東西的地方,特別貴,咱找個普通市場逛逛就行了。」王秀英知道兒子賺錢不容易,有些舍不得。
李哲笑道:「逛不一定買。既然來了,總得見識一下。要不等你回村了,村人問你友誼商店」都有啥商品,外國人長啥樣?結果你說不上來,那不白瞎了嘛。」
王秀英心也好奇,「行,那就去看看。」隨即,她低頭看看身上的衣服,又有些擔心道,「咱們這多外地農村人,人家讓進不讓?」
「沒事,有外匯券就讓進。」李哲瞅了父母和妹妹的衣服,確實得給他們置辦身行頭。人靠衣裝馬靠鞍不是白說的,人的外在也能影響內在,尤其是小孩子,穿一身漂亮的新衣服,人也會變得自信開朗。
當初,李哲穿著舊衣服進入涉外場所,也是感覺渾身別扭。
「我哥和嫂子今兒個咋沒來?」
老李笑道:「哪能一下子都來了,家的大棚總得有人看著,活也得有人幹,我們分批來。」
王秀英撇撇嘴:「你嫂子也想坐駕駛室哩,哪能跟俺們一塊來———」
老李打斷她:「行了,當著小娜的麵,別老扯這些亂七八糟的。」
「我說的不對嘛—」王秀英正要辯解,外麵傳來敲門聲。
李哲起身去開門,見到洪老板站在外麵。
李哲做了個請的手勢,「洪老板來了,請進。」
洪老板見老李一家人都在,也有些意外,連忙打招呼。
沒多久,其他幾個進黃瓜的也來了,李哲將黃瓜分給他們,簡單寒暄了幾句,將他們送到了門外。
老李關上房門,小聲問:「他們從咱這進黃瓜的協議,簽到哪一天了?」
「一月底,後天。」李哲應了一聲,對著母親和妹妹說,「走,我帶你們去後院看看。」
昨天,李哲將整個四合院的門鎖都換掉了,他拿著鑰匙直接打開了垂花門,從垂花門進入了後院。
王秀英還是第一次來後院,看到後院的大院子,立刻被鎮住了,「娘,這院子真氣派!老二,這套四合院有多大?」
「六百六十多平米。」
「媽呀,這大!」她說完,又望向一旁的老李,「咱家的宅基地多大?兩套宅基地一起建能有這一半大不?
老李默算了一下說:「咱村一套宅基地是12乘16米,192平方米,兩套宅基地加起來將近四百平方米,也不小了。而且,老二不是說了要蓋二層嘛,也夠用了。」
李娜沿著抄手遊廊,摸了摸紅色的柱子,「哥,這房子真漂亮,跟畫上的一樣。」
李哲笑道:「回頭給你留個房間,放假的時候就來這住上一段時間。」
西廂房的門鎖著,譚靜雅已經去了餐廳的店鋪,這些天,那邊一直是她盯著。
李哲帶父母看了看東廂房和北屋。
王秀英越看越喜歡,「這房子裝的真漂亮,就是光禿禿的,連個家具也沒有。」
李哲說道:「原主的家具要價太高,我覺得不合適就沒買。年前太忙了,年後再置辦吧。」
老李點點頭:「畢竟是人家住過的房子,晾些日子也好,明年春天就能搬進來了。」
李哲看了看手表:「走吧,我帶你們去友誼商店逛逛。」
王秀英咽了咽口水:「老二,咱真去啊?!」
「那還能有假。」
這大冷天,李哲也不想騎自行車,乾脆帶著父母去坐公交,讓他們體驗一把。
李娜一邊走,一邊蹦蹦跳跳,絲毫不覺得冷。上了公交車後,她也一直盯著窗外,恨不得把臉貼在玻璃上。
李哲坐在她旁邊,提醒道:「小娜,別靠玻璃太近,急轉彎容易碰頭。」
李娜點點頭:「嗯嗯,哥,京城真好,等我高中畢業了,我也要來京城給你幫忙。」
王秀英哼道:「沒出息的丫頭,也不想著考個大學。」
李娜反駁道:「娘,大學哪那容易考?我們老師說了,能高中畢業就已經很好了,我們老師自己個兒就是高中畢業。」
四人聊著天,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就到了友誼商店附近。
四人走到友誼商店門口,李娜看到了一個金發碧眼的白人女人,眼晴都挪不開了,「哥,那就是外國人嗎?咋感覺皮膚也不是很白?」
「別一直盯著人家看,不禮貌。」李哲提醒了一句,「友誼商店的外國人多著呢,一會兒讓你看個夠。」
在李哲的帶領下,四人進入了友誼商店。老李三人立刻被友誼商店琳琅滿目的商品驚到了。
王秀英張大的嘴巴說不出話,隻覺得一雙眼晴已經不夠用了。
李娜抓著李哲的骼膊,有些畏畏縮縮地跟在後麵。
李哲先領著三人到了食品櫃台。「小娜,爹,娘。你們想吃什?隨便挑。」
商品上標注著價格,王秀英看得手心直冒虛汗,小聲問道:「老二,這些都是用外匯券結帳嗎?」
「對,都是外匯券結帳。爹娘,你們想吃什就買,不用在乎多少錢。」店的奢侈品李哲買不起,但吃的東西,李哲還是有能力滿足家人的。
四人又轉了一會兒。但無論是老李王秀英,還是李娜,依舊沒有選一件商品。
李哲覺得得給他們打個樣。否則他們根本舍不得花錢一一確切的說是覺得太貴不敢買。
李哲走到售賣酒水的櫃台旁,對著服務員說道:「同誌您好,我要兩箱茅台。」
1988年國家放開白酒價格管製,但茅台因稀缺性仍實行票證管控。
茅台屬於奢侈品,流通受嚴格管控,普通民眾難以獲取,主要通過單位配額涉外渠道或特殊關係獲得,非公開發放。
而且即便你有酒票,供銷社也經常缺貨,依然很難買到。
想要搞到茅台,最直接的辦法,要找關係,要有外匯券。
一瓶茅台是140外匯券。兩箱茅台直接花掉了一千多塊外匯券。饒是老李心心念念著茅台,聽到這個價格,也忍不住腿肚子打哆嗦:「老二,要不少買兩瓶嚐嚐得了。」
「爹,這酒又放不壞,留著慢慢喝唄。再說,我也不是都給你,有一箱酒我自己留著要用。」說到這,李哲忍不住笑了。
他最開始建蔬菜大棚的時候,因為需要的資金太多,父母不同意他貸款建大棚。李哲為了拉攏老李,就給老李畫大餅:隻要跟著他建大棚,賺了錢過年給他買茅台。
在李哲看來,自己畫的大餅實現了,這比茅台本身更有意義。
他笑著問道:「爹,我沒忽悠你吧?」
「沒有沒有。」老李樂得合不攏嘴,「你爹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支持你建大棚。」
李哲點點頭,越看老爹越順眼,四十來歲正是幹事業的好年紀,最起碼還能幹個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