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章 規模

    劉建華下意識地問:「反季節蔬菜的種植難度很高嗎?」

    李哲答道:「確實有不小的門檻,需要資金技術資源,少一個都不成。」

    「我聽說您的反季節蔬菜是在大棚種植的,我也見過不少暖棚和大棚,能說說您的大棚和普通大棚暖棚的區別嗎?」劉建華追問。

    這也不是什秘密,李哲想瞞也瞞不住。「我的蔬菜大棚下挖了一米深,主要是靠日光和地溫保暖。」

    「冬天需要燒煤嗎?」

    李哲斟酌了一下:「一般情況下不用。極端天氣或氣溫較低的時候也需要燒煤升溫。」

    「李哲同誌,今年冬天有擴建蔬菜大棚的想法嗎?」

    「確實有這方麵的想法。」李哲回答得很乾脆。

    這時候,服務員走過來,開始給兩人上菜。

    「李哲同誌,咱們邊吃邊聊。」劉建華做了個「請」的手勢,繼續問:「你大概能擴大多大規模?」

    「那肯定是越多越好,但製約大棚擴張的因素很多,很難給您一個準確數字,我隻能說至少百畝以上。」李哲說完,也不客氣,自顧自地切著牛排吃起來。

    「不夠啊。」

    劉建華忍不住搖頭,他往前湊了湊,提議道,「李哲同誌,我們公司在京郊有個農場,有六千多畝地。如果我聘請你做農場的大棚蔬菜技術顧問,您明年能種出多少畝蔬菜大棚?」

    李哲笑了笑,拿出一盒萬寶路遞給對方一支,自己也拿了一根叼在嘴,從兜掏出Zippo打火機點著火,抽了一口。

    劉建華低頭看著手的萬寶路香菸,露出一抹苦笑。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怕是請不起對方。自己能給他的工資和獎金,恐怕一個月還買不了兩包煙。

    「劉總,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我當初建造蔬菜大棚的原因,就是為了響應菜籃子計劃,讓咱們老百姓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我不是不想擴建,但大棚的建造費用很高,我建造一個大棚的花費在六千元左右。

    一百畝就是六十萬,一千畝就是六百萬,單是資金這方麵我就承受不了。」李哲說出自己的難處,話鋒一轉,「當然,我跟您比不了,您家大業大,肯定不會把這點錢放在眼。」

    劉建華皺著眉,「如果蔬菜大棚建成了,種植反季節蔬菜風險大嗎?」

    「那肯定的。資金隻是最基本的,如果遇到極端天氣,不光會影響大棚蔬菜,甚至連大棚都會遭到破壞。如果無法及時發現或修,寒冬臘月一晚上就能把菜凍壞,肯定會減產,甚至絕收。」李哲吸了一口煙,繼續說:

    「技術方麵也是一個關鍵,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的種植區別很大。我現在的種植麵積小,還能看顧過來。等大棚的種植麵積大了,我自己肯定看顧不過來,手下的技術員如果經驗不足,也會導致大棚蔬菜減產。」

    李哲先把醜話說在前麵,把困難擺在明麵一一幹成了,那是我的本事;幹不成,那是你運氣不好。

    李哲試探道:「劉總,貴農場也想建蔬菜大棚,不知道您規劃建多少畝?」

    劉建華有些尷尬。聽了李哲說的話,他的心氣直接被打掉了。

    在農場建蔬菜大棚的事,他幹不了。

    至少今年幹不了。

    這主要跟他們公司的性質有關。他們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京城蔬菜供應的穩定,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控製蔬菜零售價格總水平。

    當然,這個蔬菜不包括反季節蔬菜,冬季隻有白菜土豆蘿下這些保證民生的蔬菜,

    簡單地說,到了冬天他們公司主要精力都放在白菜土豆蘿下上,如果這三種菜無法穩定供應,他這個總經理就做到頭了。

    反季節蔬菜的種植費用太高風險太大,如果他調集資源大規模種植反季節蔬菜,很可能會影響到民生菜的保障,這個責任和風險太大了,他擔不起。

    劉建華很坦然地說:「之前,我確實有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想法,但是聽了您的一席話,感覺風險有些大。就算我申請建造蔬菜大棚,上級部門也未必會同意。我們京城市蔬菜公司的首要責任還是保障冬儲菜的供應,反季節蔬菜種植技術不成熟前,不會大規模種植。」

    李哲也從唐德民那了解到,這個京城蔬菜公司的上級部門正是二商局。普通國營餐廳的菜譜和菜價也是他們定的,幾年都沒變過,讓他們接受反季節蔬菜這種新鮮事物,確實不容易。

    劉建華調整了思路說道:「李哲同誌,咱們都是菜籃子計劃的踐行者。在擴建蔬菜大棚方麵,

    你有什困難,可以跟我說,能幫忙的我一定會幫。」

    「那我先謝謝您了。」明年,李哲要擴建蔬菜大棚,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對象。

    「李哲同誌,我們京城市蔬菜公司主要任務就是給京城供應蔬菜。您就大膽地擴建蔬菜大棚,

    不管您能產多少蔬菜,我們公司都能高價收購。」劉建華暫時放棄了自己種植蔬菜大棚的打算,那就隻能在收購方麵下功夫。

    李哲說道:「劉總,我那十幾個大棚的產量,估計您也看不上。您要想從我這收購反季節蔬菜,估計得等今年冬天了。」

    「冬天就冬天」劉建華想了想說道,「李哲同誌,我是真心想和您合作。您有技術,負責種菜;我有渠道,負責銷售。您覺得怎樣?」

    李哲並沒有立刻回答,他也在思考,與京城市蔬菜公司合作肯定是有好處的。

    李哲可以通過他們撈到不少的政策福利,例如貸款免稅運輸物資等。這還隻是眼前的好處。

    李哲從唐德民那了解到,京城舉辦的國內外大小賽事,也是由京城市蔬菜公司供菜的。等亞運會的時候,李哲沒準也能通過京城市蔬菜公司的關係,成為亞運會的蔬菜供應商。

    另外,李哲的蔬菜大棚有兩種擴建方式。一種是屬於他自己公司種植的蔬菜大棚,這個他肯定是不想交給京城市蔬菜公司賣,他要保留一定的自己的銷售渠道。

    還有一種方式:將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教給村民,幫助農民從信用社貸款,同時,與村民簽訂蔬菜收購協議,提前定好收菜價格,也能給村民一個保障。

    大部分村民應該都會遵守蔬菜收購協議,但有一部分見利忘義的村民,等蔬菜成熟後,難免會抱著賣高價的想法毀約。

    所以,第二種方式做起來會比較麻煩。李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靠山,讓對方不敢毀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李哲與村民簽訂蔬菜收購協議後,在協議的基礎上加價轉賣給京城市蔬菜公司,讓他們自己從村民地收菜。

    對於李哲來說困難的事,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

    「劉總,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我想著明年帶村的農戶一起種植反季節蔬菜,幫著他們建起大棚,教給他們種植蔬菜大棚的技術,並且跟他們簽訂收菜協議。我個人覺得這種擴張模式會更快一些,也能降低風險。」

    劉建華不管李哲怎種,他隻想獲得更多的蔬菜。「李哲同誌,如果按照這種模式,你覺得明年的蔬菜大棚規模能擴建到多少畝?」

    李哲開始畫大餅:「如果資金足夠物資足夠有當地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我覺得種個幾百畝不成問題。」

    雖說幾百畝不算多,但比之前說的百畝以上要強多了。劉建華笑著說:「李哲同誌,你這幾百畝蔬菜大棚我們公司都能收購。」

    李哲暗道,想收購的人多了,你上下嘴皮子一吧嗒就給你了,憑什?

    李哲彈彈菸灰,笑著說:「我也想跟您合作,但目前還隻是個初步設想。回頭還得好好計劃計劃,等哪天我這邊落實了,咱們再約時間談具體的收購計劃。」

    劉建華在體製內多年,這種場麵話聽多了,一琢磨就知道是什意味。

    他笑著說:「李哲同誌,收購價格您放心,我們肯定會給您最高價,不會讓您吃虧。另外,如果你需要建大棚的資金,我們公司可以幫您申請菜籃子工程專項貸款,免息。」

    作為京城菜籃子工程的具體執行單位,他確實有這個能力。

    見李哲不說話,他繼續說道:「咱們都是為了保障首都蔬菜供應,稅收方麵也可以相應減免。

    其他有什困難,您也可以提。」

    「劉總,有您這番話,我心就有底了。」李哲又遞給對方一支煙,主動幫對方點上,笑道:「吃完這頓飯,我回去就做擴建蔬菜大棚的具體計劃書。

    年前,我就回村子摸底,看看村民們的想法,願不願意跟著咱們一塊種植蔬菜大棚。等把這些情況都摸清了,咱們再談下一步的合作。」

    「好,好,那我就等你消息了。」劉建華笑著應了一聲,暗道:這個態度才對嘛。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