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融合菜
蜀香居餐廳。
這是一家開在胡同的餐廳,飯館的麵積不大,隻有八十多平米,桌椅板凳已經用得褪色,油膩的瓷磚縫結著冰碴。
飯館大堂的溫度和外麵差不多,凍得人打哆嗦。大堂靠牆的位置坐著一男一女,都穿著白色的廚師製服。
男人方臉濃眉,白色圍裙下露出洗得發白的藍布棉襖,袖口磨得泛亮。
女人大高個、身材壯實、紮著粗辮子,搓著凍裂的右手,她左手背上有燙傷的舊疤痕。
這個男廚師叫韓先進,是譚靜雅父親的徒弟,也是她請的廚師之一。
女的叫閆紅芳,也是譚靜雅請的廚師。
方桌上放著一盤花生,閆紅芳抓了一把花生,一邊剝一邊問:“老韓,你的膽子夠大的。把新東家邀請到舊東家的餐館試菜,也不怕人戳你脊梁骨?”
“那還有什舊東家?前幾天餐廳停業的時候,店長就告訴我們了,明年餐廳可能沒辦法正常經營了,讓我們保留編製自謀出路。”韓先進哼了一聲,“試菜這事兒,前兩天我就跟店長說了,您猜怎著?”
閆紅芳有些意外:“你們店長知道你要在餐廳試菜的事兒?”
“我也是想試探試探他,明年的店還能不能開。”韓先進從兜掏出一把鑰匙拍在桌子上,“結果人家磕巴都沒打一下,就把鑰匙給我了。”
韓先進臉上露出一絲無奈:“我現在也是徹底死心了。在國營餐廳幹了一輩子,沒想到落了這個下場。”
閆紅芳笑道:“你才多大呢,就說是幹了一輩子?還想著現在就退休?哪有那美的事兒!”
韓先進笑了笑:“你說的也對!跟誰幹不是幹?靜雅那丫頭心善,又是個有主意的,總歸是不會虧了咱們。”他扭頭望向閆紅芳,“你呢?你們餐廳也不行了?”
“這兩年新開的個體戶餐廳,一茬一茬的,光我們那一條街就開了三家。我們餐廳的生意也受了不小的影響。”閆紅芳應了一聲。
她的話隻說了一半。
他們的餐廳生意的確受了一些影響,但根本原因是她想換個環境。他們餐廳也有兩名廚師,她比另外一名廚師還先到店,資曆老,廚藝也不差,分工也一樣。但憑什對方每月110塊錢的工資,她卻隻有100?
她並不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拿工資多。如果對方廚藝比自己好,經驗更豐富,分工也更多,對方拿更多的工資,她也是認同的。
但問題是兩個人在餐廳的工作一樣,並沒有主次之分,到頭來她的工資卻比對方少。這讓她心很不舒服,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被認可。
“韓哥!”就在此時,店外傳來一陣呼喚聲。
韓先進和閆紅芳兩人一前一後出了餐廳,見到譚靜雅騎著一輛三輪車停在門口。
“靜雅來了。”
譚靜雅拍了拍三輪車上的菜筐:“韓哥、閆姐,我把冬菜給你們帶來了!”
韓先進走到三輪車旁,掀開菜筐上蓋著的棉褥,露出了麵鮮嫩的青菜,有黃瓜、西紅柿、菠菜、蘑菇、青椒、生菜……
這些菜雖然都有磕碰的痕跡,但短時間內並不影響使用。
“好家夥!靜雅,這些菜你哪弄來的?”閆紅芳露出吃驚的神色,雖然她之前就聽譚靜雅說過,但親眼見到這些菜後,依舊感覺到不可思議。
沒有人比廚師更明白這些冬菜的珍貴了。
譚靜雅答道:“是另外一個合夥人的門路。我約了他今天晚上試菜,趁著今天有時間,又有試用的蔬菜,咱們再好好研究幾道菜。我給你們打下手。”
韓先進將菜筐從三輪車上搬下來,說道:“那咱們就開始吧。調料和配菜我也帶了,幾天不幹活,手都生了,正好練練。”
譚靜雅和閆紅芳搭手將另外一個菜筐搬下三輪車,說道:“你們兩個寫個單子,還缺什食材我去買。”
……
晚上六點。
李哲和王建軍趕到了蜀香居飯店。
兩人剛走到飯店門口,就聞到了一陣陣菜香。中午兩人都隻是墊吧了一下,早就餓了。
兩人進了餐廳,大廳升起了火爐,比外麵要暖和一些。
譚靜雅聽到動靜,從後廚走了出來:“李老板,你們來了,快請坐。”
看到譚靜雅也套著白色的圍裙,李哲笑道:“譚姐,您親自下廚了?”
“沒有,我的廚藝上不了台麵,就是打打下手。”譚靜雅給兩人倒上熱水,說道,“這家餐廳歇業一段時間了,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你們多擔待。”
李哲笑道:“能有個試菜的地方已經不錯了。兩位廚師都來了?”
“都在後廚忙活呢,我招呼他們上菜。”譚靜雅說完,轉身進了後廚。
王建軍目光打量著餐廳的環境,小聲問:“哲子,你說這餐廳為啥會倒閉呢?”
“好問題。”李哲摸了摸下巴,這一點確實要搞清楚,要不然這餐廳開了,他心也不踏實,“等一會找個機會問問。”
王建軍點點頭。
兩人聊了一會,譚靜雅端著第一道菜走上來:“李老板,這是改良版的宮保雞丁,您嚐嚐?”
李哲先聞了聞味道,很香;再看麵的食材,有雞肉、大蔥、黃瓜丁、油炸花生米,還有一些輔料。
李哲將幾種食材都品嚐了一番,點點頭:“味道不錯。”這跟李哲後世常吃的宮保雞丁沒什區別,他問道,“這道菜怎改良了?”
譚靜雅介紹道:“經典的川菜宮保雞丁隻有雞肉、油炸花生米和大蔥。黃瓜是我們另加的,吃起來會比較爽口,更適合北方人的口感。”
“哦。”李哲頗有深意地應了一聲。
他後世吃的宮保雞丁大部分都有黃瓜,有的甚至還放了胡蘿卜。他一直以為宮保雞丁就應該是這樣,沒想到他後世吃的都是改良版的。
很快第二道菜也端上來,青椒炒肉絲。
肉絲很嫩,青椒脆爽。李哲覺得,要是再來一碗米飯就好了。
第三道西紅柿燉牛腩,牛腩軟爛很入味,紅色的西紅柿湯汁很好喝,李哲覺得拌飯會更好吃。
第四道椒鹽平菇,金燦燦的裹著椒鹽,又酥又香。
第五道水煮牛肉,菠菜墊底,牛肉在上麵,熱油澆在蒜末和辣椒麵上,香氣撲鼻而來。
第六道豆豉鯪魚炒生菜,這是一道快手菜,不到一分鍾就出鍋了。
第七道西紅柿炒雞蛋,沒啥難度,家也能做,但買不到西紅柿。
第八道蒜蓉炒西蘭花,談不上多好吃,主打一個洋人菜的噱頭,價格還不便宜,吃個稀罕,願者上鉤。
後麵四道都是經典的川菜: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鍋肉、魚香肉絲,味道都很不錯,至少李哲吃起來很正宗。
王建軍吃得很滿意,說道:“譚姐,這些菜都是川菜嗎?”
譚靜雅說道:“後麵四道都是經典川菜。前麵幾道菜都是根據咱們有的冬菜做出的改良菜。我之前也想過開一家經典的川菜館,但後來仔細想了想,咱們的優勢就是冬菜,店利潤最高的也是冬菜,那不如就主推冬菜。”
譚靜雅指著盤子的青椒肉絲說道:“就拿這道菜來說,其他餐廳根本沒有青椒,顧客想嚐鮮,隻能來咱們店。而其他川菜館的菜,咱們店也能做。別人有的菜,咱們餐廳也有;別人沒有的菜,咱們餐廳也能做。隻要味道不差,客人自然會選擇咱們餐廳。”
李哲總結道:“你打算開一家以川菜為主的改良菜館?”更恰當的說應該叫融合菜,隻是李哲不確定這個年代是否有這個說法。
譚靜雅點點頭:“對。這兩年京城大大小小的私人餐廳開了一兩千家,有名氣的川菜館也不少。咱們想要打出名氣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自己的特色。”
李哲也讚同譚靜雅的想法,說道:“譚姐,既然菜做好了,就把兩位廚師請出來,咱們坐在一塊聊聊。”
“好。”譚靜雅起身去了後廚。
客廳隻剩下兄弟二人。
李哲問道:“哥,你覺得咋樣?”
王建軍小聲說:“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辣。”
李哲笑笑,不辣能叫川菜館?
譚靜雅將兩位廚師請了出來。看到其中還有一位女廚師,王建軍不禁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廚師應該都是男的,很少見到女廚師。
李哲拿起水壺,給兩人倒上熱水,隨後端起水杯:“兩位師傅辛苦了,承蒙招待,我以水代酒敬兩位一杯。”
兩人似乎沒想到李哲這客氣。韓先進站起身,端著水杯說:“李老板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閆紅芳也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見李哲坐下,她也跟著坐下來。
譚靜雅指著男廚師介紹:“這位是我師兄韓先進,那幾道經典川菜都是他做的,也是我師傅的關門弟子。”
她又指著女廚師介紹:“這位是閆紅芳廚師,這幾道改良菜大多是她做的。她會得的菜係很多,你們有什改進的想法,可以跟她說。”
李哲點點頭,大致聽明白了:韓先進有川菜師承,負責做經典川菜;閆紅芳沒有明確的師承,會做的菜比較雜,融合菜以她為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