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利益動人心
1989年,1月2日。
大營村,代銷店。
與外麵的寒冷不同,代銷店內依舊是一片火熱。一群老娘們圍著火爐烤火聊天說閑話。
最初,少了快嘴媳婦兒這個焦點人物,代銷店確實顯得有些冷清。幾天後大家漸漸適應了,突然覺得沒人抬杠了也不錯,可以自由地發表意見,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
胖嬸看著坐在自己對麵嘴角油汪汪的小媳婦兒,問道:「趙兵家的,昨天晚上你家做啥好吃的了?那股子香味兒在俺家院都聞到了!」
趙兵媳婦兒笑著說:「昨晚俺家燉的牛肉,看著沒有豬肉肥,但燉出來特別香。昨天晚上俺貪嘴多吃兩塊,今兒個早上就有一些上火,得嗓子都難受。」
胖嬸咽了咽口水,牛肉誰不想吃?可關鍵是吃不起啊!臨近年根兒就緊俏,貴不說還得要票,她想吃也吃不著啊。
不對,這趙兵家的條件還不如自己家呢,他家咋能吃得起牛肉?她試探道:「趙兵家的,你家牛肉在哪兒買的?多少錢一斤?要不要票?俺也想買塊嚐嚐。」
趙兵媳婦兒笑著說:「哎呀,這俺可真不知道。這肉是趙兵帶回來的,村的民兵都有,說是元旦發的福利。」
一個綽號王大腳的中年婦女問道:「哎呀,咱村啥時候有這好的福利了?村的民兵連還缺人不?讓俺男人也去!」
胖嬸調侃道:「得了吧,你男人還沒我壯實呢,去了能幹啥?倒是俺兒子更合適。」她又對著趙兵媳婦兒:「等過年村的民兵還發福利不?」
「這我可不知道。」趙兵媳婦兒年紀不大,還有一些麵嫩,一下子成了眾人的焦點,
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這福利不是村發的,是老李家發的。」
村姓李的不少,但現在隻要一提起大營村老李家,八成指的是李振華家。
王大腳好奇道:「老李家憑什給民兵發福利?」
胖嬸說道:「你咋啥都不懂?老李家那多種菜的大棚,指定是怕有人偷菜,讓民兵幫忙守著唄。」她又望向趙兵媳婦兒:「你家都發什東西了?」
趙兵媳婦兒瓣著手指數道:「有牛肉豬肉魚米麵油,還有一大塊豬板油。東西老多了,我家那口子差點都拿不回來。」
眾人都露出羨慕神色。
胖嬸愈發眼饞:「那就隻發東西沒發錢啊?聽說老李家賣黃瓜賺了不少錢,就沒給巡邏民兵一些貼補?」
趙兵媳婦兒答道:「錢也發了,村給補貼一塊,李家補貼兩塊。俺男人上個月幹了25天,一共發了75塊錢。」大冷天出去巡邏是個辛苦活,趙兵媳婦兒覺得沒什不能說的。
「哎呀媽呀,這多呀!」胖嬸驚訝出聲來。
其他人也都露出震驚的神色。
王大腳一臉羨慕:「你家趙兵真有本事!」
趙兵媳婦兒壓低聲音:「聽俺家趙兵說,種蔬菜大棚的工人賺的更多,而且過元旦也要發福利。」
胖嬸追問:「那大棚的工人一個月賺多少錢?」以前她家男人也在老李家幹過活,隻是她男人嫌累,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堅持下來了,沒準現在也在老李家大棚種菜。
趙兵媳婦兒搖頭:「那就不知道了,聽說李家發工資都是一個一個去的,誰也不知道誰拿多少錢。」
突然胖嬸仿佛想到了什,望著坐在櫃台後麵的張玉珍:「玉珍,你家小虎現在不是在李家大棚幹活嗎?他發福利和工錢了沒?」
張玉珍眼珠子一轉,林小虎不僅拿了福利,也收到了工錢,而且錢給的還不少。她很慶幸自己當初求王秀英幫忙的決定。
不過她兒子去的時間不長,她也不想節外生枝,免得有人搶她兒子的工作,敷衍道:「前個俺家小虎也發福利了,不過他上個月去了沒幾天,我也就沒問他工錢的事兒,
發多少我也不清楚。」
張玉珍不說,眾人心得難受,卻也沒有辦法。
過了一會兒,王大腳冷不丁地說:「你們最近有人見過快嘴兒媳婦兒沒?」
胖嬸嘿嘿一笑:「沒見過。她現在可不敢來代銷店了。不怕玉珍打架,就怕小虎勸架!」
「哈哈哈———」幾個老娘們當時都在場,回想起當時的一幕,都忍不住笑了。
張玉珍也跟著笑,她家小虎確實機靈,要不她還真打不過快嘴媳婦兒。
「喲,你們笑什呢都這開心?」代銷店的門簾從外麵掀開,王秀英走了進來。
頓時,屋子出現了短暫的靜寂。
胖嬸別看身子胖,但心思靈活,站起身將自己的馬紮遞了過去:「秀英來了!最近忙啥呢?可有些日子沒來了。」
「還不是大棚那一攤的事兒,瞎忙唄。」胖嬸的突然熱情讓她有些不適應。
王大腳從兜掏出一把花生遞過去:「秀英嫂子,這是俺家自己炒的花生,你嚐嚐好吃不?」
趙兵媳婦兒也熱情地打招呼其他幾個娘們也都圍了上來。先是一陣寒暄,然後旁敲側擊地打聽大棚工人的福利和工錢..
王秀英在代銷店待了半小時,一直被人吹捧著,感覺心輕飄飄的,感覺再說下去自已就要上天了。
她找了個藉口就離開了代銷店。
自打兒子賺錢後,她腦子比以前活泛了,早就不是那個一根筋的王秀英了。
她總覺得今兒個有些不對,回到大棚後,將這件事告訴了丈夫老李。
老李聽後,麵色也有些凝重,暗道:這兩天李家是不是有些高調了?
晚上,眾人散去後,夫妻倆找到了李哲,將這件事告訴了他。
李哲笑著反問:「爹,您在擔心什?
C
老李說:「老二,咱最近是不是有些高調了?又是發福利又是高工資和獎金的我是怕村有人眼紅。」
李哲想了想,答道:「其實,咱家接連擴建了十幾個大棚,不管發不發福利給不給獎金,村人都知道咱家賺錢了,該眼紅的還是會眼紅。
我這獎金和福利發出去,是為了凝聚人心。我一個月賺這多錢,要是再不給身邊的人發福利和獎金,誰還樂意跟我幹?」
老李也知道兒子說的有道理,不發肯定是不行的:「老二,那你想沒想過,村人都知道咱家賺錢了,明年都要跟著咱種蔬菜大棚咋辦?」
李哲倒了一缸子熱水,喝了一口:「之前接待陳鎮長,我不是已經說過了嗎?」
老李下意識地說:「我還以為你說的那是客套話,為了要補貼。」
李哲搖頭:「不完全是客套話。明年,我的確要選一部分人建大棚,而且人數不能太少。外人知道咱家賺錢也不是壞事,這樣才能有更多人跟著咱種蔬菜大棚。」
老李從兜摸出一根煙,猶豫了一下,又別在了耳後:「擴建大棚這事,我是讚同的。但問題是擴建規模有多大?其實,我覺得明年擴建個幾十畝就夠了,再多了,咱也管不過來。」
李哲苦笑道:「爹,幾十畝肯定是不夠的。」
王秀英勸道:「老二,我覺得你爹說的有道理。飯要一口口地吃,今年十幾畝,明年幾十畝,這個發展速度已經不慢了。你之前不也是說要悶聲發大財嗎?沒必要一下子教給太多人。」人都是有私心的,自家的本事,憑啥白教給別人。
「爹娘,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也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我現在麵臨的問題是不進則退———」李哲有些猶豫,過了一會兒,壓低了聲音,「我真正擔心的不是外麵的人,有民兵在他們也折騰不出啥」
李哲雖說沒點名,但老李和王秀英也明白了。王秀英有些納悶:「在大棚幹活的都是親朋好友,這有啥好擔心的?」
李哲沒有回答,反問:「爹,反季節蔬菜一直能賣到明年五六月份。到時候,您覺得自己能學全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嗎?」
「應該可以。」老李原本就是個莊稼把式,「這大棚雖說有一定的門檻,但隻要認真十一段時間,也都能學會。」
李哲繼續問:「明年,讓您自己建個大棚,您自己能不能幹成?」
老李認真地想了一會說:「再學五六個月,應該沒問題。」
「我也覺得沒問題。而且不光是你,大棚有一個算一個,隻要不是太笨,他們都能單幹了。」李哲攤攤手,往大棚瞅了一眼,壓低聲音:「那您覺得,明年我能留住他們嗎?」
老李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認真地思考。他從九月份就跟著李哲幹大棚,現在棚的活基本都能上手,隻是施肥打藥蔬菜病害的事還拿不準。等明年五六月份,他覺得自己能學個七七八八,明年冬天自己建大棚肯定是沒問題的。
現在工人的工錢加獎金有三四百,明年五六月份差不多能存一千多塊錢。再去信用社貸款六千元,秋天就能建一座大棚,再挖一座大棚地基。等明年十一月份大棚的蔬菜賺錢了,就把第二個大棚建起來。這樣,明年冬天至少能建兩個大棚。
李哲現在四個大棚的菜混著賣,掙得多,支出也不少。他鬧不準一個大棚能賺多少錢,但兩個大棚加起來,保守估計掙個兩三萬沒問題。
這利益太大了如果不是親爹,他明年都打算自己單幹了,何況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