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北平城內!

      原燕王府。

      如今已經被取下了牌匾,王爵不複。

      這對於朱棣而言的結果,已然是最好的了,至少朱應沒有像他那等對待朱標子孫的手段一樣,讓朱標絕嗣。

      皇族無情。

      權柄之爭本就是如此。

      “殿下。”

      “王府內的仆從未曾遣散。”

      “在王府下還有許多密室,如今都已經打開了。”

      原王府大殿內,郭資與張玉神情忐忑的稟告著。

      對於這位太孫殿下。

      郭資隻是聽過,未曾見過。

      對於張玉而言,以前在北疆時則是十分熟悉了,隻是任他如何都想不到昔日在北疆立下無數軍功的戰將會是大明的皇長孫,如今更是成為了太孫,國之儲君。

      此番是相隔了近兩年的第一次相見,也讓張玉十分的忐忑。

      畢竟燕王謀逆之事已經傳遍了天下,他這個由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會麵臨何種結局,誰也不知道。

      也正是如此。

      這兩年來,雖然張玉的官位沒有被下,可以前與他多有親近的一些人卻逐漸疏遠了他。

      畢竟北平府的人都知道張玉的衛指揮使的位置是朱棣提拔的。

      作為一個謀逆造反藩王提拔的將領,未來指不定會淪落到什下場去。

      與他親近,或許會牽聯全族。

      “燕王府仆從全部遣散吧。”

      “此番孤來北平,麾下王衛仆從俱全。”朱應對著郭資道。

      “臣領命。”郭資自不敢二話。

      “張將軍。”

      “這才多久不見,為何如此拘謹了?”

      “當初孤與你還在軍中喝酒吃肉呢。”朱應看著一旁拘謹的張玉,笑著道。

      “臣…臣不敢。”張玉忐忑回道,躬著身,十分惶恐。

      對於張玉此番表現,朱應自然是清楚。

      “朱棣是朱棣,你是你。”

      “你的官位雖然是朱棣一手提拔,卻是實打實憑軍功晉升。”

      “孤不會因為朱棣而對你如何,朝廷更不會對你如何。”

      “倘若孤要怎樣,早就將朱棣關入宗人府前就罷了你的官了,這衛指揮使,非你莫屬。”朱應直接開口說道。

      用實際的話語打消了張玉的憂慮。

      聞言!

      張玉心底一顫,也是湧現了一種難言的激動。

      當即跪下來:“臣,謝太孫殿下恩德。”

      “此番孤來北平。”

      “六部皆被孤調了侍郎而來,除此外,皇家產業,銀行,攻防,軍械坊!應天的一套班底皆帶來了。”

      “北平,未來將會是我大明的陪都,也是未來的都城。”

      “有關於修築北平為都諸事,還需郭布政司全力配合。”朱應又對著郭資說道。

      “臣責無旁貸。”郭資立刻回道。

      “另。”

      “除了建立新都外,孤來北疆也是為了重組軍製,重建新軍。”

      “遼東,大寧,北平,陝西等地邊軍都會分批征召,重新整編。”

      “這些事情也會逐步施行。”

      朱應又緩緩開口說著。

      郭資與張玉聞言,心中更是大震。

      原本以為修築新都就已經是大事了,不曾想竟然還有重整軍製。

      這是他們更沒有想到的。

      “好了。”

      “郭卿。”

      “你去給六部官員準備處置政務的府衙,至於隨孤而來的將領就直接居於軍營了。”

      “如若有事,直接來找孤。”朱應又交代道。

      “臣領詔。”郭資欣然領命。

      待得兩人退下。

      “修築新都,重整軍製。”

      “任重道遠啊。”

      “不過就此刻起,可以開始為一統天下,開疆拓土做準備了。”

      “軍,器,人,物。”

      朱應暗暗想到,雄心壯誌無限。

      ……

      時間逐漸過去。

      對於大明而言。

      新賦稅施行後,第一次秋收徹底結束了。

      奉天殿內!

      當各府域賦稅上奏而來,皆是高於往常的六七倍收取賦稅。

      朱元璋和朱標臉上的笑容可謂是不斷。

      大殿內滿朝文武也被這田稅的收取而驚到,也將許多人不甘心的心思徹底鎮壓了下去,讓他們再也不敢提及了。

      如若這一次攤丁入畝的田稅收取不如曾經,那朝堂之上必然會有權貴吵鬧著重新恢複以前的人丁稅,畢竟有許多權貴,地主還死挺著把持諸多田地,為的就是等朝廷改變賦稅國策,這樣又可以憑借土地來大肆斂財了。

      隻不過。

      這一次的賦稅成果絕對是讓他們大失所望了。

      當戶部尚書上奏賦稅成果的這一刻。

      滿朝寂靜無聲。

      持續了一陣後。

      “諸卿。”

      “咱孫子所定攤丁入畝之國策,有何感想?”

      朱元璋掃視朝堂,威嚴問道。

      麵對這一問。

      朝堂上大臣麵麵相覷。

      不過。

      毫無疑問。

      這一次在朱元璋祖孫三人的主導下,是朱元璋他們祖孫贏了。

      雖然無人能夠阻止攤丁入畝的施行,但在施行的過程之中,不知多少人在百般阻擾,隻是因為軍隊還有朱元璋的威壓,讓他們不敢太過。

      原本很多人都想要看著攤丁入畝的笑話,最終收取的賦稅不如之前的人丁稅,結果現在,輪到朱元璋揚眉吐氣了。

      毫無疑問。

      這是打了天下權貴的臉。

      在任何朝代,如果不是朱元璋這等開國皇帝魄力的皇帝,這攤丁入畝施行下去絕對會引起大波瀾,無法持續太久。

      “太孫聖明,能夠想到攤丁入畝這等國策。”

      “此番天下賦稅收取超往年七倍之上,足可見此國策施行成果。”

      “攤丁入畝國策,理當繼續沿用,不容更改。”

      戶部尚書鬱新站出來,大聲說道。

      這一出來,也表明了鬱新的態度,全力支持。

      以前趙勉在的時候,朝堂上幹係太多,他不好直接明麵支持,這利益牽扯太大了,或許趙勉之所以會請命前往皇家銀行任職,也是為了借故離開朝堂這個漩渦之地。

      隨著鬱新開口。

      朝堂百官也不敢有任何異議,紛紛開口道:“臣等恭賀皇上。”

      在這恭賀聲下。

      

      朱元璋清楚,這一次,徹底贏了。

      “傳咱旨意。”

      朱元璋大聲道。

      在大殿一冊負責記錄旨意的禦史,還有大學士立刻提起了筆。

      “攤丁入畝國策,徹底定為國策,不容更改。”

      “誰若是膽敢質疑此國策,誰若是反對此國策,一律按叛國罪論處。”朱元璋大聲道。

      自此刻起。

      攤丁入畝國策。

      徹底成了過去式。

      “皇上聖明。”

      滿朝文武縱然其中有些不願,可到了這一步,一切就徹底定論了,再無人可以質疑了。

      “另外。”

      “咱孫子在北上之前,還給咱留下了兩條國策,隻待攤丁入畝國策施行完善後,便可著手施行。”

      “同樣也是有關國之賦稅。”

      朱元璋又緩緩開口道。

      一聽這。

      大殿內的臣子都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攤丁入畝級要了他們半條命,如今朱應又留下了什國策了?

      “太子。”

      朱元璋也不親自解釋,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朱標。

      在群臣注視下。

      朱標緩緩開口,掃視了一眼後,道:“太孫給孤與父皇留下了兩道補充國策。”

      “一為賦銀收取損耗。”

      “二為商稅改革。”

      “第一,火耗歸公。”

      “從今以後,凡是地方官府收取而來的賦銀,以及納稅之銀,一律不允許私鑄,收取統計之後,直接送至各地府域府城,無需地方官府熔煉成官銀。”

      “第二,商稅改革。”

      “從今以後。”

      “凡吾大明疆域內臣民,名下有產業,工坊,酒樓,各類產業者,皆需按新商稅繳納賦稅,賦稅最高收取十之二成,最少收取百之一。”

      “未來戶部也會下發商稅細則入天下各地府域,官府。”

      “納稅越多,可得朝廷官府扶植越大,納稅越多,可廢商賈不可穿華服之令。”

      “倘若有偷稅漏稅,輕則下獄,重則處斬。”

      朱標緩緩開口,直接將這最新的兩種國策說了出來。

      話音落。

      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的臉色大變。

      在商稅上。

      或許如今細則還沒有公布,並沒有讓群臣看出太多來。

      但這火耗歸公!

      則是非常明顯的。

      要知道。

      賦稅收取除了實打實的糧稅外,還有銀稅,就是與糧食同等價值的糧食上繳。

      可以直接繳糧,也可以繳納同等價值的銀子。

      但銀子是由地方官府來收取,想要上繳到中央朝廷,那就必須重鑄成足秤的官銀,畢竟民間使用的大多是碎銀子,都需要重新熔煉的。

      而熔煉自然就會有損耗。

      而且地方官府收取賦稅,必然會對民間百姓在損耗上做文章,而融銀的損耗自然是算在了百姓身上的,這也是地方官吏獲得不義之財的大好機會。

      “皇上。”

      “這火耗歸公聽起來似不錯。”

      “但從地方官府運來的都是碎銀子,散銅錢,全部交由我朝廷來熔煉,是不是會耗費人力?”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

      “相比於無端的損耗,相比於地方對百姓的苛責,這些人力耗費又算什?”

      “碎銀子,銅錢又並非不可用。”

      “如今重鑄與發行錢幣之權都在皇家銀行,未來各地縣城的賦稅銀錢先全部運送到各地府域的銀行封存,待得銀行清點之後,再行造冊熔煉。”

      “至於沒有銀行的府域也要盡快開設銀行,由各府域收取直接運送至應天,由戶部與兵部協調。”朱元璋當即開口說道。

      顯然。

      在此間宣布之後,這國策就不會有所更改的。

      “這兩道國策。”

      “孤與父皇已經定下了,倘若諸卿有異議,現在就可以說。”

      “如若沒有其他事,這兩項國策便由今日開始施行。”

      朱標此刻也開口道,目光掃視。

      可隨著他話音落下後。

      朝堂群臣無一人開口。

      顯然。

      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對於國策施行上麵是有著絕對的掌控權的,特別是朱元璋這種開國皇帝。

      “既然諸卿無異議,那此事如此定下了。”

      “文淵閣擬旨,交由戶部施行,吏部配合下發各大府域。”朱元璋也是直接拍板了。

      “臣領旨。”

      戶部與吏部兩個尚書立刻領旨。

      朝議散去。

      文淵閣內。

      “哈哈哈。”

      “這次可讓他們全部都吃癟了。”

      “原本不知多少人想要看咱們的笑話,覺得攤丁入畝無法推行下去,可如今天下賦稅都出來了,沒有一個府域的賦稅低於去年六倍以下的,如今我大明國庫相比於往年盈餘了七倍。”

      “很多事情都可以施行了。”朱元璋大笑著道。

      “不僅如此。”

      “等火耗歸公推行下去,賦稅真正收取上麵也不會有多少損耗了,至少有九成之上都會完全收歸於國庫。”朱標也是極為動容的一笑。

      “就是不知道這商稅究竟能給我大明帶來怎樣的稅收。”

      “雄英那小子說商稅未來會比田稅都多,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朱元璋帶著幾分好奇道。

      “雄英所提國策每一個都有大成果,他說的不會有假的。”

      “既然他都已經定下了,我們全力施行就好了。”朱標笑著道。

      聞言!

      朱元璋也是點了點頭:“這小子已經離開應天快四個月了,也不知道怎樣了?”

      看著朱元璋這牽掛的樣子,朱標無奈的一笑:“爹,你這就是過多擔心了,現在雄英在北平做成的事情可不少,原本北方沒有銀行,如今北邊各個府域都有了銀行,皇家產業也是順勢鋪開,甚至軍改都已經在進行了,整編大軍超過十萬了,或許再過幾個月,雄英想要的就可以完成了。”

      顯然。

      哪怕朱應去了北平,也是照常派人回應天傳訊的。

      “新都修建沒有一兩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於軍改,由他去吧,咱也看看他能夠將軍隊改成什樣。”朱元璋笑了笑。

      “對了。”

      “雲雨已經有了五個多月身孕了。”

      “雖然她還沒有與允熥完婚,可畢竟是我皇族血脈,理當照顧。”朱標忽然開口道。

      “你兒媳婦比你想得遠,昨日玉兒就讓人將雲雨接到了府上去照顧了,你就放心吧。”朱元璋瞥了一眼,笑道。

      “有玉兒她們照顧就好。”

      “等允熥回來,有了自己的子嗣也不錯。”朱標笑了笑。

      “雄英這小子啊,還真的舍得讓允熥去北疆。”

      “唉。”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