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6章 大國強國,要學會如何恃強淩弱

    攻伐交趾,對於大明而言,不是個難事,甚至因為開海的原因,大明連戰爭成本,都在快速降低,攻伐極其順利,關鍵是統治問題了。

    在如何統治交趾的路線上,朱翊鈞選擇了和永樂年間完全不同的路線。

    永樂年間,朱棣的主要重心是北上伐蒙古,所以在交趾問題上,選擇了柔遠人的策略,而朱翊鈞則換了個路線,從殺掉鄭鬆開始,整體路線,就是一個字,殺。

    台灣小網→??????????.??????

    治理交趾的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是消滅敵人的反抗意誌;第二是防止被自己的人摘了勝利果實。

    能不能穩定統治交趾呢?對於這一點,朝臣們心仍然有疑惑,但朱翊鈞沒有什疑惑,他知道可以。

    有的時候,有些蠻夷,就是欺負大明心善。

    法蘭西統治安南期間,連當地的婦人,都要給法軍養的狗喂奶,一言不合就殺的血流成河,這些安南人,這個時候,也不提恥辱了,反而開始講什,這是成為文明的一份子,所需要的必然進程。

    如果不是有新中國幫助,安南一直還是法屬安南。

    在朱翊鈞心,有些蠻夷,骨子就隻剩下一個賤字了。

    為什安南敢對大唐大明哈氣?因為這些蠻夷就跟鄭鬆一樣,覺得隻要投降,就能活命,隻要鬧一鬧,就會有很大的好處,朝廷就會讓步,覺得統治成本太高,就會放棄。

    這也是鄭鬆在麵聖之前,那從容,聽到族誅,徹底傻眼的結果。

    之前的大明皇帝,日後的大明皇帝會怎選擇,朱翊鈞也不管,反正他的選擇是這樣的,大臣們雖然也有反對,但時間總是證明陛下是對的,在這種大事上,也不太好反對。

    「這安南的情況,總是如此的糟糕。」朱翊鈞看著麵前的奏疏,沉默了。

    大明在跟安南交戰,甚至攻占了大部分的紅河平原,但是舶來糧和夷奴生意,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有了極高的增長。

    這才剛四月,舶來糧的總數已經超過了六百萬石,過往一年也就六百萬石的樣子,夷奴的數量,從一年三千,增長到了一年五千眾。

    這完全出乎了皇帝本人的預料。

    「賣給大明糧食,大明把糧食給軍兵使用,軍兵打安南是吧。」朱翊鈞其實可以理解,為何會發生這種事,他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他管後勤,還是做得很好的,從不讓軍兵餓著打仗。

    朱翊鈞一直覺得,戚繼光在戰爭論中,不斷的強調打仗就是打後勤這件事,是為了歌功頌德,塑造皇帝的神聖性,強調皇帝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

    為此,戚繼光甚至引用了大明開辟那句名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但在皇帝對當下軍事理解,他個人覺得,後勤沒那重要,因為可以就食於敵,沒有糧,就搶,還能把自己餓死不成?

    戚繼光聽聞皇帝的理解後,表示日後陛下還是不要理解了。

    在戎政上,陛下完全參考戰爭論,絕對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就是有,強大的大明軍也能兜得住。

    搶,就能搶得到?

    根本搶不到,陛下完全忽略了戰場的複雜性。

    且不說,敵對國的平民長著耳朵長著腿,聽聞兵禍洶湧而來,就會拖家帶口的逃跑,這個事實先拋開不談。

    在安南戰場上,你大明軍還能搶得過安南軍?

    陛下把軍隊理解成了保家衛國的武裝力量,可軍隊本身是暴力的具體現實,在安南百姓眼,安南軍可不是保家衛國的存在,秋毫無犯這種軍紀,可不是安南軍能有的。

    這些安南軍搶起來,那真的是刮地三尺,連鍋底灰都不放過。

    就食於敵這種事,出其不意,長途奔襲,有可能還用一下,但搶來那點糧食,根本不夠大軍用度,大兵團作戰,根本不要想什就食於敵。

    戚繼光十分肯定的告訴皇帝,戰爭打的就是後方補給,就是後勤,因為後勤就是士氣。

    軍兵們對自己每天吃的什,吃多少心有數,而且行軍打仗最是耗體力,吃不夠就餓,餓了就會胡思亂想,為了找口吃的,什都能幹的出來,士氣自然低迷。

    沒有士氣,再強的軍隊,也沒法作戰。

    後來朱翊鈞就真的就不理解了,他從沒上過戰場,不了解就沒有發言權。

    朱翊鈞對後勤非常了解,戰爭是極為昂貴的,舶來糧和夷奴貿易如此鼎盛的原因,就是跟大明軍打仗要花錢,或者錢這個一般等價物所代表的貨物。

    金銀糧鋼鐵火羽等等,這些都需要海量的銀子去籌備。

    皇帝軍事天賦薄弱怎辦?大將軍戚繼光在《戰爭論》有一篇,專門寫了聖君用兵,手把手教皇帝怎打仗。

    而且非常簡單的三板斧,傻瓜式一鍵操作,不僅可以獲得軍事勝利,還可以獲得政治勝利。

    三板斧,四個字就可以概括:恃強淩弱。

    這三板斧操作非常簡單,第一步,占一塊地方;第二步,給予足夠的軍事壓力;第三步,等待敵人自我瓦解,收獲捷報和勝利果實。

    看征伐安南,就能理解這三步的具體操作辦法了。

    駱尚誌先占了海陽城和廣安城,而後開始軍事施壓,逼迫鄭鬆反應,鄭鬆要大軍進逼收複失地,要麵對軍事威脅,就隻能相持,可是相持的成本更高,枕戈待旦需要海量的銀子,才能維持防禦。

    鄭鬆選擇了進攻,當時還不是總攻階段,駱尚誌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把鄭鬆的大軍打崩了。

    大明占領了紅河平原後,征伐安南,整體進入了第二階段,相持階段,大明給了太大的軍事壓力,為了能夠抗衡,連要命的糧食和壯丁,都不得不通過峴港發賣。

    為了應對軍事威脅和壓力,不得不訴諸於內,不斷的腹剝平民,導致平民的不滿情緒快速上漲,國失大信,人心啟疑,軍事威脅越大,腹剝越狠,最後的結果,就是離心離德。

    眾誌成城共度時艱這四個字,在戰爭的狀態下,是很難實現的。

    第三步攻伐的時候,就非常容易獲勝了,甚至會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麵,無他,人是個動物,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這三板斧真的非常簡單,進攻,相持,等待敵人自己士氣崩潰人心離散後,以秋風掃落葉一樣的方式,橫掃敵軍,收獲軍事勝利和政治勝利。

    如果仔細看這套打法,就發現,這完全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尺進寸取」戰略弱化版的弱化版。

    尺進寸取,建立緩衝區,不斷的蠶食,李成梁在遼東開拓,就用這個打法,效果很好,但對陛下的軍事天賦而言,還是有點難。

    戚繼光為皇帝陛下定製了三板斧,以後用兵,就套這個公式,不敢說必勝,但必然不會大敗虧輸。

    恃強淩弱不是什羞恥的事兒,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總有些蕞爾小國番國小邦,心沒數,為了各種原因,挑釁大國強國,任何一個大國,都要學會用更低成本更小代價的恃強淩弱。

    西班牙足夠的強大,無敵艦隊西班牙大方陣橫行泰西,但遠征英格蘭,直接把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給打掉了。

    對於一個大國強國,學會如何恃強淩弱,是基本中的基本。

    否則就會搞成費利佩遠征,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於這三板斧,朱翊鈞的評價是好用,會一直用。

    朱翊鈞把安南的捷報全都看完,給駱尚誌下了聖旨,盛讚了大明軍容耀天威。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皇帝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鬆江府上下,這才徹底理解和明白,為何皇帝重病那一個月,順天府的人,要去廟燒香祈福了,連那些西土城的富戶,也要去上香,更願意還願。

    陛下真的很活躍,隻要留心,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陛下離開晏清宮,去船廠

    去港口去大營去官廠,推動政令,下旨解釋,這個政令為何會製定,目的是什。

    這種活躍的天子,大明曆史上,都很少很少。

    對於順天府上下而言,每天看到皇帝的身影,就像是看到太陽照常升起一樣讓人心安,順天府有人專門去了解,皇帝每天在忙什,編成小冊子發賣,銷量比很多雜報還好。

    皇帝一天不出宮,就會有人好奇,鳴著汽笛的小火車,今天居然沒有照常駛過。

    照常升起的太陽,忽然不再升起,這不是天塌了,又是什?

    很快,鬆江府也有了類似的經曆,皇帝居然整整三天沒有出宮了,加上去年九月皇帝重病的事兒,很快流言飛起,說什的都有。

    「不是,這連秘不發喪都整出來了?!」朱翊鈞聽聞類似的傳聞,哭笑不得的對著張宏說道:「朕就歇了三天而已,沒了朕,這大明的天,還能塌下來不成?」

    「能。」張宏十分肯定的說道。

    「混帳話。」朱翊鈞擺了擺手,地球離了誰都照常轉。

    張宏立刻說道:「陛下肩扛日月,身係江山社稷,不可不重。」

    皇帝這三天什都沒幹,就休息了三天,張宏認為陛下做得很好。

    陛下當初答應過張居正,每六天休一天,因為頻繁接見外官,皇帝自己調休了一下,把之前沒休的天數補上了,要不然,張先生又該念叨了。

    大醫官對去年九月皇帝重病大漸,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追溯複盤,他們發現,陛下這場病,遲早之事。

    陛下這五年的餐食等情況去看,真的太忙了太忙了,一個春秋鼎盛的皇帝,在五年時間內,飲食沒有太大改變,卻因為南巡駐蹕鬆江府,在短短兩年時間,瘦了足足十八斤!

    飲食運動等沒有太大改變,如此快速的體重下降,代表著皇帝的身體,始終在超負荷的運轉,別說人了,就是個機器,這轉兩年,也會壞掉。

    重病一個月又瘦了三十斤,也就是陛下從小習武底子厚,否則這場重病,真的要人命了。

    陛下真的不能再仗著自己年輕,如此胡來了,而且對於大明皇帝而言,三十三歲,真的不年輕了。

    積勞成疾,絕對不是大醫官為了推脫責任說出來的話。

    所以,誰來監督皇帝休息,就成了大明朝廷一個最大的問題,張居正還在,還願意嘮叨,皇帝還肯聽,即便是加了班,也會調休回來。

    等到皇帝願意休息的時候,張宏才發現,皇帝的娛樂活動,真的非常匱乏,最喜歡站在文華樓上,看黃浦江麵的漕船劃過,一看就能看一個時辰。

    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張宏發現之後,背上冒了一層冷汗,皇帝以前忙的腳打後腦勺,時間長了,張宏也覺得理所當然,就沒給陛下找個樂子玩兒,這是他作為大璫的失職。

    萬曆維新朝的大太監們,連陪皇帝吃喝玩樂,都做不到。

    而且陛下也不年少了,鬥蛐蛐?陛下嫌蛐蛐吵還幼稚,朱常治朱常潮和朱常鴻都不玩的東西;遛鳥?陛下寧願去看看渡渡鳥養殖情況;至於文玩之類的東西,陛下寧願多看幾頁翰林院對甲骨文的研究。

    張宏都恨不得抓幾個倭奴,給陛下解刳著玩了。

    「別瞎捉摸了,朕覺得這樣也很好。」朱翊鈞靠在椅背上,讓張宏別費盡心思給他找樂子玩了,他覺得休息這三天,休息的很好。

    他發現生物鍾這東西,壓根不存在,懶惰,是人的天性。

    比如他這三天,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肯爬起來,就是醒了,也願意賴床賴一會幾,心沒事,根本不會有生物鍾這個東西。

    他睡醒了就去看船,看完了船就躺在躺椅上,看點雜報和,發表幾句銳評,這三天,他還跟王夭灼吵了一架,這次是他吵贏了。

    夫妻倆這多年了,還吵架,完全是因為孩子。

    朱常鴻有著非常強的軍事天賦,作為皇後,王夭灼不太想讓朱常鴻習武,生怕再次上演當年仁宗皇帝和漢王之間的奪嫡風波。

    不讓朱常鴻習武,朱常鴻就自己偷偷摸摸的練,而且朱常鴻身邊的宮婢宦官還不敢告訴皇後。

    但最終還是被皇後知道了,皇帝為了這事兒,專門跟皇後說了說,這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吵著吵著就吵到床上去了,吵完了之後,皇後被說服了,充了朱常鴻習武。

    隻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了,朱常治是她親兒子,朱常鴻就不是了嗎?

    朱翊鈞還拚了一整天的模型。

    鬆江造船廠的總辦趙士禎知道皇帝喜歡,每有新船下海,都會弄個模型送到宮,而且都是散的,讓陛下自己去拚。

    朱翊鈞還挺喜歡拚這東西,尤其是和王皇後孩子一起拚。

    這次休息,他拚的模型,不是船,而是給王夭灼的生日禮物,他拚了一個九龍鳳冠的擺件,送給了王夭灼。

    從十歲起,每年王夭灼都收到了皇帝親自準備的生日禮物,這也是大明後宮獨一份的待遇,連很受寵的再淑妃,都沒有收到過皇帝的禮物,隻有照常的賞賜。

    也隻能羨慕,就是鬥倒了王皇後又如何呢?陛下也不會在意別人。

    況且王皇後也鬥不倒,那不是鬥皇後,那是鬥皇帝。

    「也別猜來猜去了,下章鬆江府,明天朕和王皇後四皇子朱常鴻,去上海養濟院看看,算是亮個相,這些賤儒,就知道胡說八道。」朱翊鈞決定去養濟院看看,公開亮相,就是讓人知道皇帝啥事兒沒有。

    次日皇帝去了養濟院,什事情都沒有發生。

    刺王殺駕?現在勢豪已經沒有動力去做這件事了。

    真的把王刺了,換個不講理的,還不如這個講理的,要是把王刺了,大明這些狂熱的官吏,要拉著所有勢豪一起陪葬,就更沒人願意做了。

    陛下真的很講道理了,那些仗著薪裁所偏袒,要敲竹杠的刁民,陛下就沒有完全偏袒。

    也就是現在,放過去,誰敢敲勢豪的竹杠?不把對方沉了黃浦江,都能說一句道德高尚了。

    也就是萬曆維新,陛下勤勉,勢豪們不敢這樣做了而已,還要給狗披麻戴孝的日子,才過去幾年?

    五月中旬,朱翊鈞專門下了一封聖旨,昭告天下,主要是讓官吏們冷靜一點,不要狂熱,要保持足夠的理性,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

    如果皇帝君王,犯了錯誤,大臣們卻不去糾正,不責難陳善,那是奸臣佞臣諂臣和賊臣,那費利佩遠征英格蘭的現實例子擺著,不要陷入狂熱之中,而忽視了皇帝的錯誤。

    對付大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大明在傲慢中走向毀滅,而讓君王傲慢,是最快最方便的方式。

    皇帝這篇聖旨不下還好,一下反而助長了這種狂熱情緒,在狂熱的氛圍,陛下依舊能夠保持冷靜,明君聖主也。

    朱翊鈞發現之後,也不再下聖旨,而是恩賞了沈鯉,沈鯉最近老是跟皇帝對著幹,有的時候是皇帝贏,有的時候,是沈鯉贏。

    五月末,泰西的大帆船貿易,順利抵達了呂宋馬尼拉停靠,泰西很多確定性的消息,傳到了朝廷。

    朱翊鈞發現自己犯了個錯誤,他把黎牙實放跑了。

    當年放人,他就猶豫,人走了,他就後悔,現在,他終於肯定了自己不該放人,黎牙實和馬麗昂不同,不該把黎牙實放回泰西的。

    馬麗昂的殉道行為,值得尊敬,可馬麗昂始終沒在大明生活中,對大明智慧,隻能從字行間去遐想,可黎牙實不同,他在大明待的時間太久了,以至於他連皮殼都有點像大明人了。

    肌肉,用進廢退,臉部肌肉會因為說話而改變,黎牙實慢慢長出了一張大明臉。

    黎牙實對大明智慧理解太深了,以至於他回到泰西,短時間內,都給泰西帶來了極大的變化,以斯本為例,黎牙實接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斯本就再次擺脫了惡臭,成為了鮮花之城。

    甚至安東尼奧征伐的地方,黎牙實都建立了營莊。

    見到過光明,就無法容忍黑暗。

    黎牙實的營莊,導致安東尼奧對貴族的征伐,變得異常的順利,貴族在做什,調動了多少兵馬,在哪集結,安東尼奧還沒到地方,就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至少有三次,安東尼奧帶著三千精兵,剛剛抵達貴族的城堡,城堡就自己打開了門,貴族隻能跪在地上拜見國王,因為他們再不開城投降,就要被造反的騎士們借人頭一用領賞了。

    布拉幹薩公爵,連大明皇帝都知道的葡萄牙公爵,這是葡萄牙最大的貴族,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城堡附屬土地,交給了葡萄牙王宮,隻保留了食邑的權力,自己住進了斯本。

    小貴族納頭就拜,大貴族也開始投降,安東尼奧征伐之地,所有貴族,都變成了虛封,隻能領取部分領地產出稅賦,不再實封領土。

    這個改變之快,超出了朱翊鈞的想像,安東尼奧根本做不到,他要是能做到,也不會等這多年了。

    「朕給忘了,這黎牙實,可是費利佩遠東總督,菲律賓實際上的國王!大意了,大意了,不該把他放回去的!」朱翊鈞看著禮部匯總的泰西情況,拍了下大腿,悔之晚矣。

    黎牙實在大明表現的像個士大夫,以至於黎牙實在皇帝心目中,是個文人,缺乏實踐經驗,有點能說會道,朱翊鈞的確忽略了黎牙實當年也是個開拓猛人的事實,實踐經驗,非常豐富。

    「陛下擔心,黎牙實真的給泰西帶來了光明?」張宏猶豫了下,問出了自己心的疑惑,他眉頭緊蹙的說道:「泰西那個環境,應該不支持他做到那種地步吧。

    」

    「是的,泰西的環境不支持,但安東尼奧支持他啊!」朱翊鈞十分無奈的說道。

    任何一個國王都不可能信任黎牙實,任由黎牙實施展自己的才華,安東尼奧除外,安東尼奧壓根就不知道怎當個國王,他打這些貴族的目的,就隻是給劍聖馬爾庫斯報仇,別無他念。

    泰西的火炬的確缺乏柴薪,可是安東尼奧把整個葡萄牙的庶務,都給了黎牙實,這就有了柴薪。

    朱翊鈞以前從來沒有擔心過這一點,因為黎牙實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怎可能接受黎牙實當國務大臣?

    而法蘭西國王亨利四世在清繳大光明教,費利佩又恨黎牙實恨之入骨。

    無論怎看,黎牙實到泰西,都是前途灰暗。

    可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朱翊鈞的預料,黎牙實一到泰西,就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很快進入了狀態,開始了自己長久以來的謀劃。

    「葡萄牙人是怎接受黎牙實做國務大臣的?」朱翊鈞眉頭緊鎖,他下章禮部親自問問葡萄牙特使,一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就不怕黎牙實把葡萄牙賣了嗎?

    三天後,禮部回複了陛下的詢問。

    葡萄牙還真不怕黎牙實賣,因為見得太多了,賣就賣吧,無所謂。

    在安東尼奧做了國王之後,葡萄牙的貴族,依舊在賣國,希望賣個好價錢,費利佩的大方陣都打過來了,這些貴族隻想著投降,不動如山。

    黎牙實再賣,他還能比貴族們更可惡不成?

    不怕貨爛,就怕貨比貨。

    其實之前的國務大臣徐璠,作為大明人,也在出賣葡萄牙的利益給大明,這一點,任何一個葡萄牙人都心知肚明,但大明作為宗主國,通過了合理的戰爭借款利息,拿走了一些利益,葡萄牙還剩下了大半。

    對於番邦小國而言,可能真的沒有那多的選擇,賣就賣了,怎也賣個好價錢,賣不出好價錢,最起碼,也賣出一條活路才是。

    事實也證明了,黎牙實並不是把利益出賣給西班牙,而是給了大明。

    黎牙實剛當上國務大臣,就取消了葡萄牙港口,對大明商船的一切徵稅,允許大明商船戰船停靠葡萄牙任何港口進行補給。

    黎牙實在國務會議上,從國王到八十八個教士,黎牙實全都罵了一遍!

    他撐起了黑板,把麵的邏輯講明白,告訴國王和漢教士們,關稅這種東西,從來都是弱勢方承擔的,就跟代價總是由弱勢方承擔一樣!

    對大明商船課稅,也不知道是什想法,大明和葡萄牙貿易,誰是弱勢方,心沒數?

    這種一目了然的東西,居然還要講?

    安東尼奧被黎牙實劈頭蓋臉一頓罵,就專心去打仗了,人還是做點自己擅長的事兒比較好,不要太為難自己。

    這也是葡萄牙人接受黎牙實的原因,黎牙實是大明皇帝派到泰西的大光明使,大半個都是大明人。

    「果然,果然!給他學到真東西了!」朱翊鈞看完了禮部的奏疏,連說了兩句果然,黎牙實對解決泰西黑暗的問題,有一整套完整的規劃。

    他給的最終方案,就三個字,大一統!

    泰西如果不大一統,就隻能一直這爛下去,就是靠著殖民掠奪,短時間富了起來,可從百年千年的尺度去看,也會爛下去。

    黎牙實到了斯本後,講了一句話,讓費利佩恨不得親手把黎牙實的腦袋擰下來!

    他在國務會議上,講對西班牙政策的時候說:

    日不落的榮光,並沒有照耀到西班牙的普通人身上,掠奪而來的財富也和過去的土地一樣,集中在了貴族和封建領主的手,馬德依舊遍地都是貧民窟,三十年前如此,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如此。

    費利佩摘得了日不落的桂冠,卻對曆史的進程沒有任何的推動,他甚至連鬆散的泰西商業聯盟,都沒有建立。

    費利佩聽到這句話後,幾乎把整個王宮都砸了,真的非常非常生氣。

    >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