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2章 我被做局了

    「這筆錢要怎用————」

    看完報表,陳家誌斟滿了茶,邊喝邊思索了起來。

    年前肯定要分紅和發獎金,這是聚集人心的手段,在這方麵,他比大多數菜場老板都更慷慨。

    也正因為此,才能把生產和市場團隊都凝聚在一起。

    「還有一個月才到1998年,先拿3000萬出來分了,剩下4866萬也完全足夠用。」

    本書由??????????.??????全網首發

    接下來老菜場要用錢的地方比較少,反而除了日常經營,仍能持續創造收益。

    東升農場需要用錢;

    連州建基地要用錢;

    滬市宣橋和浦江兩個基地已經提前做了預算,紐西蘭花基地待定。

    浦東農行那一千萬免息貸款就算提前還了,剩下的錢怎也夠用了。

    喝了兩杯茶,陳家誌便捋清了思路,隨即給黃建遠打去了電話。

    「黃總,有沒有空,明天一起去連州走一趟?」

    「陳總這是想去視察基地?」黃建遠喃喃道:「最近連州的基地好像也不怎賺錢。」

    「清連一級公路通車了,我去給你老家送投資。」

    陳家誌沒和他廢話,直接言明,黃建遠也立馬心神震蕩。

    「去!」黃建遠又試著問:「陳總,需要我聯係縣領導?」

    「可以打個招呼。」

    連州市以前叫連縣,才設縣級市兩三年時間,和縣領導打招呼,也意味著此次的投資金額至少能拿得出手。

    黃建遠欣然應下,這下又要在家鄉父老麵前長臉了。

    「陳總,我來了,給你和家人帶了點東西,這盒是給你的。」

    當天,黃建遠提前來了花城,往陳家誌辦公桌上放了幾盒禮物。

    陳家誌瞧了瞧,給他的是一盒補腎壯陽的紅參和鹿茸,「這玩意我也用不上「」

    「收著。」

    黃建遠又對一旁的李秀說道:「弟妹,這是給你的化妝品,還有給小孩的玩具,給老人的補品。」

    「嘿呀,黃總,你太客氣了,謝謝你哈。」

    李秀笑著道了謝,隨即不動聲色的把裝紅參和鹿茸的禮盒也拿走了。

    陳家誌嘴角微微抽了抽,連忙對黃建遠說:「黃總,喝茶。」

    黃建遠坐下,聊了會兒去連州的章程,又問了公司情況。

    對公司最近的業績情況,黃建遠大概了解,這兩個月對日出口很火。

    但當知道具體數字後,也難掩震驚,得知又要分紅3000萬元時,更是驚喜交加。

    「陳總,就衝分紅,就讓人很難不服你!」

    對管理層來說,想掏空公司利潤,其實有多種方法,他和徐聞香也很難監管。

    但陳老板屢次選擇了最樸素的分紅,這對股東是好事。

    「分紅更好管理,也更好立規矩。」

    陳家誌笑了笑,他沒帶頭破壞規矩,其他核心管理層估計也不敢。

    誰壞規矩,剛好殺雞做猴。

    翌日一早,陳家誌和黃建遠便一同前往連州。

    到市區時隻用了3個多小時,到西岸鎮也僅4個小時。

    「真快啊,我當初逃港時可是走了幾天,前兩年回來通常也要八九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

    黃建遠雙眼目不轉睛的看著窗外。

    此時秋意正濃。

    幾百棵銀杏樹褪去了青綠,換上了耀眼的金黃外衣,秋風一吹,便有葉片簌簌飄落,翩翩起舞。

    陳家誌也看著窗外的風景,在廣東想看到秋景可不容易,他連續兩年都在連州見到了。

    現在交通方便了,以後每年也都可以來看一看。

    「確實快,剛好趕上午飯時間。」他在古巷古宅中也看到了寥寥炊煙。

    「哈哈哈,先去吃飯,應該早等著了。」

    清連一級公路連接上了清遠北部山區,路程大為縮短,同時還減少了滑坡泥石流中斷道路的風險。

    這對蔬菜基地是很大利好。

    除了茄果瓜豆,連州的葉菜類也能更及時的運往大城市。

    同時連州自然風光好,土壤水質地租工價等等都很有性價比。

    在陳家誌看來,雲貴產區還存在較大風險,但連州卻能成為當下最佳平替。

    再加上靠譜鮮生在連州耕耘了近兩年,有合作基地,有種苗圃,帶動了大量菜農種菜,效果明顯,地方政府對靠譜鮮生要擴大投資很歡迎。

    在連續兩天交流中,雙方陸續對投資地點規模等達成了一致。

    靠譜鮮生會投資建設一千畝葉菜基地。

    同時,再參照過往成功模式,與農戶合作再建設兩千畝的葉菜基地。

    這種模式既不會對靠譜鮮生造成太大壓力,也能讓當地深度參與。

    畢竟靠譜鮮生有口碑,在花城也是有名的蔬菜企業,地方和農戶能更深入參與,獲得的回報會更多。

    而對陳家誌,他巴不得能多有些農戶種葉菜。

    至於自建基地位置,也選了一塊地勢平坦開闊,交通和水源都上乘的位置。

    初步談妥後,接下來就要落到實處。

    這天早上,陳家誌與黃建遠來到合作基地,山間的清晨籠罩在薄霧間,涼颼颼的。

    各種瓜果蔬菜朦朦朧朧,不時也能看到青綠的葉菜。

    農戶依舊熱情。

    陳家誌看到一塊遲菜心地,蹲了下來,「最近這遲菜心沒打藥吧?」

    「沒有,現在溫度下來了,沒那多蟲害。」

    說罷,黃建軍掰了一根菜薹,撕開表皮,咬了下去,「甜的。」

    陳家誌也學著他的樣子掐了一根,聲音很清脆,入口隻略微有些辛辣,帶著甘甜。

    他對黃建遠黃建軍黃川幾人說道:「以後遲菜心界,又要多一個強力的品牌了。」

    「隻要陳總想搞,就一定能做起來。」

    黃建遠信心很足,他去年可是親眼見證了增城遲菜心是怎在香江火起來的,背後離不了陳總的運作。

    「這可能還得看黃川給不給力。」

    「我?」黃川一臉驚訝,怎就和自己又扯上關係了。

    陳家誌笑道:「黃川,靠譜鮮生在連州的基地交給你來管理,有沒有膽量試一試?」

    「我不行啊!」

    黃川懵了,他一個采購,怎突然要他來管基地,別說和公司的場長比了,就是隨便找個小組長管理菜場都比他強。

    陳家誌又說:「不行就讓你叔給你買人參和鹿茸補補。」

    黃川噎了噎,「呃——不是這個,老板,我真不懂怎管菜場。」

    「是啊,陳總,黃川他還才20歲,就算你願意給他機會,他也管不好,這也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在害他。」黃建遠也跟著開口。

    陳家誌望著山腰下的大片田野,說:「我覺得黃川挺合適,他這兩年在合作基地忙上忙下,起到了很好的串聯作用。」

    「那就讓他繼續幹這個啊!」

    黃建遠說,黃川父親黃建軍也附和著說。

    陳家誌這才沉吟道:「既然如此,黃川還是留在連州,不願意當場長,就當個副場長,一是負責協調處理各方麵關係,另外還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

    陳家誌看著黃川,「擴大在本地的蔬菜收購,除了合作基地,其它農戶的蔬菜,茄果瓜豆葉菜都在公司的采購需求範圍內。

    怎樣,幹老本行應該有信心了吧?」

    黃川呼出一口氣,在半空中凝成了一團白霧,「好!」

    黃建遠感覺這才是陳總的真實用意,推薦黃川當場長既表明對他的重視,還能順水推舟的把黃川調回本地。

    這有利於接下來菜場建設。

    隻是也會讓黃建遠失去在公司內的耳目,但他也沒反對。

    擺爛了,反正陳總要想對付他和徐聞香有的是辦法。

    黃川好奇道:「老板,連州的場長你打算派誰過來?」

    「錢華。」

    「錢師啊,他可以,技術經驗很豐富。」

    聽到人選,黃川感覺還不錯。

    錢華是技術部的,一早就負責江心菜場的植保,有多年葉菜種植經驗。

    同時也是番禺人,會說白話,和本地人交流溝通起來方便。

    位置人選都大致確定後,陳家誌巡完田,吃完午飯,便又和黃建軍返回花城。

    到公司時,還沒到下班時間。

    陳家誌下了車,「這路通了後就是方便,黃總,吃了晚飯再回香江?」

    「不了。」黃建遠在車上擺了擺手,道:「等你來香江,我請你。」

    陳家誌想到一事,問:「現在香江房價怎樣了?」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房價在跌了。」黃建遠沉吟道:「陳總要想在香江買房子可以多等一等。」

    「好。」

    送走了黃建遠,陳家誌上了樓,一進門,李秀就問道:「家誌,你想在香江買房?」

    陳家誌估計她剛才是聽到了,說:「沒有,隨口問了下。」

    李秀說:「花城的房價也在跌,我們的房子都跌了些了。

    陳家誌在茶幾旁坐了下來,道:「跌就跌唄,反正是買來住的,也遲早能再漲回去。」

    「嗯。」李秀眼眉轉動,說:「晚上回家吃飯哦,媽晚上要在家燉雞湯。」

    「好~」

    陳家誌隨口應下,等水燒開泡了杯茶,就又回到了辦公桌上,跟著開始安排連州基地的人員調動。

    「老板,下手輕點。」

    一聽到又要調人,戚永鋒就很慌,都快形成應激反應了。

    「放心,這次不會調你太多人,我主要會從合利農場抽調。」

    「那就好。」

    少頃,當陳家誌把錢華調走時,戚永鋒還是一陣心塞。

    錢華雖說是技術部的,服務於各個菜場。

    但其長期在江心菜場辦公,很多技術實驗也都是在江心菜場開展。

    同時也是每天傍晚總結和技術交流的主力成員。

    在其影響下,江心菜場的技術水平一直不低。

    老板是隻調了錢華一個,但險些把根都給挖走了。

    「我覺得你和江心菜場的技術水平都沒問題,難點是大麵積管理,所以才把人給你留下,隻帶走錢華。

    連州基地也要種大利生菜,同時還是夏天種生菜的主力,沒有技術可不行。」

    多說幾句話的事,陳家誌便平撫了戚永鋒的心態。

    其同時管理著江心菜場和東升農場,也確實該有壓力。

    其實各個基地都有壓力。

    因為擴張得太快了。

    從成立以來,靠譜鮮生每年都在擴張基地。

    最近幾個月,更是猛然又增加了4500餘畝地,還沒完全消化,如今又要擴張O

    在陳家誌的前瞻性規劃下,靠譜鮮生一直走在正確道路上,即使擴張再猛再快,也從未有資金壓力,反而是錢越賺越多。

    然而,人才隊伍跟不上了。

    江心菜場再能培訓人才,也比不上這生猛的擴張速度。

    接連聯係了各方人馬,陳家誌陸續敲定了連州基地的細枝末節。

    隻要有合適的場長,配上懂生產的小組長,再沒有場外因素幹擾,建菜場對靠譜鮮生來說就猶如喝水一樣簡單。

    隻是現在人手越來越難挑,這次還挑了兩個隻在菜場幹了一年的小組長。

    「宗門底蘊不夠了。」

    陳家誌想著,等搞掉美國生菜後,得讓隊伍潛心沉澱一兩年。

    這期間也得再抓一下培訓。

    想到這兒,陳家誌拿起電話又給繁榮菜場打了過去。

    「喂,哪位?」

    「少華,是我。」

    房少華心咯了一下,「老板,你都知道了?」

    「什我知道了?」陳家誌疑惑道:「出了什事嗎?」

    「————」房少華知道說漏了嘴,跟著也隻好說清情況。

    今天有一櫃發日本的葉菜檢測指標沒有達到日本修訂後的標準,然而,過關了。

    房少華說:「日本方麵迫於壓力,應該放開了限製,隻是秘而不宣,所以最近價格才一直在跌。」

    也意味著靠譜鮮生對日出口的蜜月期要結束了。

    陳家誌了然,又問:「農殘怎會突然又上來了?」

    房少華說:「為了搶速度,搶產量,敖場長期間有兩批菜選擇了移栽,嗯,沒整地,沒翻耕,直接移栽,想著降溫了,病蟲害應該少,結果還是被迫多用了一次藥。」

    」

    」

    乍一聽,這操作和曾經陳家誌在東鄉和江心菜場時如初一撤。

    敖德海還真是啥都學哈。

    看在這是可勁薅日本人羊毛的份上,陳家誌沒再追究,而是讓房少華轉達,讓敖德海抓一下人員培訓,以及擴大招聘。

    他還就真不信了,王曉東會對靠譜鮮生一點也沒興趣。

    在滬市種粵菜這條路,早就被靠譜鮮生提前截胡了。

    咚咚咚。

    「家誌,走咯,下班回家。」

    李秀敲門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小雀躍,似乎期待著下班。

    陳家誌感覺哪不對,也沒多想,跟著回了家。

    家飯菜也都做好了,陳家誌想去廚房搭把手,被彭國真和李秀聯手趕了出來。

    他隻好回到客廳陪豆豆玩了一會兒,無意間瞧見酒櫃上多了一大壺藥酒,走過去看了看,麵泡了有人參紅棗枸杞,還有些認不出的東西。

    「吃飯了,飯前先喝湯,家誌,你一天那累,快來,先喝碗雞湯補一補,麵可還放了鹿茸和紅參。」

    彭國真端著一盆湯走了出來,李秀也跟在一旁,眼角帶笑的看著他。

    陳家誌明白過來,他大概是被做局了。

    雞湯物料很豐富,除了沒有雞,大棗枸杞鹿茸紅參樣樣齊全。

    陳家誌一口一口喝著湯,眼睛卻看著李秀,其臉色緋紅的避開。

    這場子是時候找回來了。

    夜深了,陳家誌感覺今晚李秀很主動,他都不用動。

    三天後,早上。

    陳家誌把車鑰匙丟給了嚴聰,「走,下鄉,去增城。」

    嚴聰打開車門,也看見了李秀,不過老板沒說一起,他也就沒多問。

    「家誌,聽說你和李秀要帶小的了,你二姐昨晚就讓我今天早點去墟市給你買點東西補補。」

    才進合利農場,易定幹就在半道攔下了車。

    「你猜我買到了啥好東西?」

    「...

    「是牛鞭,那長一根!」易定幹雙手張開比了比長度,嘴滔滔不絕。

    「得虧我去得早,運氣好趕上了,新鮮的很,血淋淋的,等會兒我回去做。

    「」

    陳家誌一頭黑線,「我不需要吃那玩意。」

    「嘿,你不吃我一個人吃。」易定幹一點也不避諱。

    旁邊幹活的工人都聽到了,其還在說著如何吃牛鞭。

    陳家誌讓嚴聰趕緊開車,慢慢繞著整個菜場轉了起來。

    進入12月後,增城氣溫已經低了起來,菜場生產進入了茬口轉換期。

    四九心紛紛更換成了70天的菜心品種,其餘青菜也在調整,大利生菜的外觀也愈發動人。

    但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遲菜心,大片大片的遲菜心在冷風中搖曳。

    隻需一場更加凜冽的霜凍,這些遲菜心就能再次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隻轉了一圈,陳家誌心就有數了。

    合利農場雖說幾經擴張後,總麵積已達5000畝,但對易定幹來說,還是手拿把掐。

    甚至理順了後還比以往更悠閑輕鬆,中午有時間回家燉個牛鞭湯,等下午晚點時分還不忘去打窩喂魚。

    很遊刃有餘。

    不過從易定乾的膚色和二姐斑駁的手掌心,他就不難知道兩人此前的辛苦。

    「家誌,再來一碗?」

    「行。」

    「還可以哇?」

    「嗯。」

    作息不規律確實不好。

    陳家誌從二姐口中才知道這是李秀想讓他保養好身體。

    李秀給二姐說,她在公司和菜場都呆了很久,有的工作習慣,有的工作不習慣。

    但她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家,還是公司,家誌才是核心,有他在,一切都沒問題。

    所以她最重要的是工作是保護好家誌。

    聽了二姐的轉述,陳家誌默然無語,難怪晚上開車李秀不讓他當司機。

    但他身體真沒問題,倍兒棒,天天吃滋補的東西哪遭得住,想下鄉躲躲,結果還有更補的等著。

    >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