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四連檔
11月22日,濕冷的空氣襲擊了傍晚的城市,但城的植物仍然翠綠。
陳家誌開著切諾基與李秀一起下班回家,中途還不忘繞了個圈子,去看了兩三家門店的情況。
道路邊,李秀趴在車窗上,看著進去門店的人流,笑道:“生意還是好,看來應該是穩住了。”
離靠譜鮮生上新聞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多月,熱度已經消減。
幾家菜店和門店的生意雖沒有一開始那火爆,但穩住了,來自周邊住戶的回頭客就完全足以養活幾家門店。
陳家誌也埋頭看了一會兒,便又把車往家的方向開。
“走了,回家了。”
“我前兩天在小區遇到徐總了。”李秀突然提及了徐聞香,“她的狀態好像不太好。”
徐聞香也住在名雅苑。
陳家誌說道:“雲杉這半年的生意下滑得很厲害,估計她也挺愁的,周邊盡是些厲害對手。”
早在華夏大酒店開業時,陳家誌就有預感,雲杉會被搶走部分客流。
又逢外部經濟增長乏力,內部管理還有問題,想力挽狂瀾,難。
李秀說:“她也挺不容易的。”
“別擔心她了。”陳家誌說:“就算雲杉垮了,她還有靠譜鮮生5%的股份,就這就足夠她吃一輩子了,比全國絕大多數人都強。”
“也是哈。”
李秀眉眼彎了彎,又問:“家誌,今年要拿多少錢出來分紅?”
“不知道。”陳家誌專注的開車看路,“公司發展還需要錢,但年前再拿出兩三千萬分紅還是沒問題,至少能讓大家過個肥年。”
“年年都是肥年。”
“哈哈,這還不好?”
“家還有一千萬沒花,這又要分一千多萬入賬,怎花得完哦。”
“說明秀你還沒習慣富人的生活。”
“家誌,你習慣了?”
“沒有,我還是更習慣小菜農的生活。”
“那我們又回去種菜?”
“回不去嘍,雖說更習慣小菜農的生活,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更好。”
“我也是。”
開了家門,陳家誌就看到了坐在沙發上玩拚圖的小龍小虎和豆豆,老爹老娘則是在看電視。
“舅舅舅娘~”
“爸爸媽媽。”
“回來了哈,開飯,開飯,今天是小雪,燉了蘿卜羊肉湯,吃了好暖暖身子。”
“謔喲,豐盛噢~”
陳家誌和李秀進了家門,換了鞋子洗了手就上桌吃飯。
花城的溫度是說降就降,一點也不會給人適應的時間。
幾塊蘿卜和羊肉下肚,喝一口羊肉湯,再整一口小藥酒,陳家誌感覺特別舒坦。
“豆豆,不要隻吃肉,多吃兩塊蘿卜,蘿卜吃了好,你看哥哥他們都在吃。”
“我有吃蘿卜。”
“再吃一塊。”李秀給兒子又夾了塊蘿卜。
易龍易虎也幾乎同時夾了塊蘿卜吃,易龍還不忘說道:“豆豆,蘿卜可是賽人參哦,吃了順氣消食,和羊肉可是絕配。”
豆豆隨即就大口吃了起來。
陳家誌笑道:“可以啊,小龍,你這對吃的也挺有研究的了。”
易龍嘴角翹了翹,說:“那可不,畢竟是菜農的兒子,怎能不懂菜!”
易虎說:“我哥就是在少科站看到的,麵有本書就是專門科普食物的。”
“嘿,你別我拆我台撒。”
提起少科站,陳家誌又關心了下二人的學習。
自從來了城後,再加上又是分開住的,管得沒有鄉下那嚴,還好的是兩人學習沒有落下。
除了在學校上課,放學了後和周末還要去少科站學電腦,同時易定幹上次來還給兩人報了網球課,加上還得打遊戲,兩兄弟幾乎沒有時間出去鬼混。
這樣也還好。
即使以後電腦沒學成,人至少不會廢掉。
“舅舅,我肯定能把電腦學好。”易虎聽著陳家誌的感慨,堅定的說道:“你說的賣菜記賬軟件,我一定給你搞出來!”
“嘿嘿嘿,別隻說你一個人啊,把你哥哥我放哪去了?”
易龍不滿的懟道,引得一家人笑了起來。
“行,我等著你們兩個。”
…
闊別一月之久,李才又來到了越秀市場。
走進市場大門,相比一月之前,市場的變化似乎並不大。
李才吹了吹中分劉海,又往檔口走去,這個檔口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從最初與市場談判,到開檔,再到第一車菜售賣,他都在現場。
遙想當初初來時心理落差還不小,畢竟江南市場63號檔每天客流源源不斷,而新檔口客源寥寥無幾。
隻是現在變了。
李才站在三十米開外的位置,檔口還是那個檔口,賣菜的人沒變,隻是買菜的人多了。
多的讓他有點陌生。
即使從報表上已經知道越秀檔口今非昔比,他麵容上還是難掩驚訝。
要說排起長隊還不至於,但相比周邊的檔口,絕對屬於是旺鋪。
難怪東升會被逼得賣農場。
有靠譜鮮生的檔口在,會是所有競爭對手的噩夢。
李才又吹了吹頭發,手掌互相搓了搓,降溫了,市場要回暖了,像東升農場一樣倒在黎明前的又有多少?
他往從玉看了看,也還在苦苦堅持。
李才清楚,不論是區泰記,還是從玉,今後在花城都很難再對靠譜鮮生構成威脅。
在菜心、生菜、芥菜等核心品類上,靠譜鮮生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優勢,區泰記和從玉再想追趕,難上加難。
他竭力回憶了下此次新檔口發展的過程,有因緣巧合,但追本溯源,是公司的質量標準體係起了作用。
因為生產端的發力,才讓靠譜鮮生抓住了這次機會,又一次機會。
複盤過後,他才明白老板年初苦練內功,年中推行質量標準體係的決策有多英明。
仿佛預料到小鬼子會拿農殘說事一般,提前布局。
但生產上的那幾個場長也厲害,竟真的按要求把菜種了出來。
李才在滬市和日本方麵的客戶接觸過,不止一次聽到對方吐槽新規,這是日本農民也遠達不到的標準。
而自家菜場達標了。
這是場長們能力的體現。
生產上有了質的提升,李才覺得自己身為檔口負責人,又被人戲稱為‘財神爺’,他有必要讓檔口更加支棱起來。
李才又向上吹了吹頭發,這長發不留也罷。
“咦,才總回來了?”
唐懷傑注意到了李才。
“嗯,幹得不錯。”
“嘿嘿,主要還是公司給力,公司上新聞了後,生意突然就好起來了。”
“穩住。”
“靠譜先生嘛!”
這的客戶都很新,李才不認識幾個,他開箱抽查了菜的質量後,便又往市場走去。
從與唐懷傑等銷售的交流中,他不難感覺到大部分人對檔口生意能好起來都有所體會。
核心原因還是菜好。
而且還是長期穩定的菜好。
生產上能做到這一點,市場生意就很難不好做,堅持也遲早能成功,上電視隻是機緣。
李才清楚這是生產端的功勞。
而對於市場經營來說,想要繼續提升,就唯有做到更為靠譜,有存量,再有增量,這生意就能持續做大做強。
這個過程中,不乏會有其它機緣。
“大利生菜…”李才喃喃道:“明天就去深城吧,花城很難有我的發揮空間了。”
“咦~”
從越秀市場走出後,李才忽地在保安亭外看到了貼著的旺鋪招租。
他走上前。
“居然有檔口在轉讓,又是撐不下去了的?”
李才駐足思考片刻,又快速往江南市場走去。
相比越秀,他也更為看好江南市場,到市場後,沒找多久,他同樣看到了有人要轉租的信息,其中甚至還有63號旁邊的64和65號檔口。
“看來花城也還有發揮空間。”
對於空出來的檔口,想也不用想,直接拿下就對了。
更不用說還能組成連檔。
李才徑直來了市場管理方的白房子辦公樓,敲響了二樓的一間辦公室。
“請進。”
“王經理,好久不見。”
王奇看向門外,隻見一留著長發的靚仔笑著走了進來,他起身笑道。
“財神爺來了,稀客,稀客,快請坐。”
李才在沙發上坐下,說:“王經理,我也不廢話了,我剛才看到市場有檔口在轉讓,靠譜鮮生準備再拿幾間組成連檔,應該沒問題吧?”
“幾間?”
王奇正在泡茶水,聞言驚訝的問道。
“64和65號。”李才又說:“當然,如果能把66號也拿下來就更好了。”
王奇默然。
李才又問:“有問題?”
“自然是沒問題,隻是我可能做不了這個主,還得向葉總匯報下。”
王奇想了片刻,如此說道,目前市場還沒出現連檔的情況。
而且雖然最近有商戶撐不下去了,但江南市場的檔口是不缺人租的。
從轉租的公告貼出去後,來詢問的人很多,轉租價反而在漲。
靠譜鮮生絕對有競爭資格,隻是李才要得太多了,他不敢一口應下。
“行,有消息了通知一聲。”
“一定。”
…
“葉總,有新情況,靠譜鮮生想再租檔口,而且想組連檔。”
翌日一早,王奇在辦公樓下等來了葉璨江。
“靠譜鮮生?連檔?”葉璨江驚疑一聲,思索片刻,又沉聲道:“給他!”
“啊?”
“他要多少給他多少!”
王奇感覺葉總不是在開玩笑,但未免也太果決了點。
“我還就怕他跑了。”葉璨江又說:“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信不信靠譜鮮生還會去越秀多弄兩個檔口?
此消彼長,像靠譜鮮生這種優質商戶,我們還會怕他菜太多了?!”
“是,我跟著就去辦。”
王奇感受到了葉總的不滿,可能有對靠譜鮮生跑去越秀的不滿,但更可能是對他沒及時了解商戶需求的不滿。
如果他有提前溝通,靠譜鮮生此前可能就不會去越秀了。
對越秀市場,葉總一直很警惕,他卻讓市場最優質的商戶之一去隔壁開了分店。
想著想著,王奇在冷風下居然冒出了冷汗。
“才總,沒打擾你休息吧?”
“沒,我還沒休息,王經理,是檔口的事有消息了?”
“對,葉總親自下了指示,讓我全力滿足你的要求,除了64和65號,66號也可以一並給你。”
“我看66號沒轉讓。”
“我去溝通,重新給他換個檔口。”
“好,謝謝王經理了,回頭一起喝茶。”
掛了電話,李才美滋滋的咬了一口鳳爪,又對在一旁泡茶喝的陳家誌說道:
“老板,檔口拿下了,so easy !”
“還是連檔!”
陳家誌笑了笑,說:“早上聽你說了,我還以為會有點波折。”
李才哈哈笑道:“可能市場方麵現在也怕我們跑去越秀市場。”
陳家誌又說:“這樣看,更有必要把越秀的檔口經營好了。”
李才也很快懂了陳家誌的意思。
雖說更看好江南市場的發展,但越秀市場的存在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可以避免江南市場形成壟斷優勢,讓市場方麵不敢過於壓榨商戶利益。
同時,對靠譜鮮生這種優質商戶來說,還可以向市場方麵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江南市場在發展壯大,但靠譜鮮生在行業內的影響絲毫不弱。
兩者仍然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乃至市場方麵也很忌憚他們把重心轉移到其它市場。
李秀也一直在聽兩人的對話,問道:“你們就不擔心貨源的問題?”
陳家誌看著李才,想聽他怎說。
李才笑了笑,說:“還有5天,也即11月28日,清連一級公路即將通車。”
陳家誌微微一滯,他忘了關注這個信息,不過這個答案他很滿意,連州也是個種菜的好地方。
李秀也明白自己多慮了。
吃完陳家誌和李秀帶來的早餐,李才簡單收拾了下桌麵。
“我先回去睡覺了,睡醒直接去深城布吉,晚上就不過來了,新檔口還要老板接收一下。”
“才從滬市回來,不多休息兩天?”陳家誌說道:“可以去鄉下釣魚,易老總還把窩子給你續著的。”
“我看他是喂魚上癮了。”李才打趣道,又搖了搖頭,“釣魚就不去了,花城都快拿下了,也該深耕一下深城市場了,對了,旭總哪去了?”
“深城。”
“你看,有他在,我哪好意思再去釣魚哦~”
“也不必刻意為難自己。”
“沒有為難。”李才笑了笑,“我也開始享受這樣的曆程了。”
從辦公室離開後,李才就去把一頭中分長發剪成了幹淨利落的寸頭。
他照了照鏡子,如果再穿上一身西裝,就應該能配得上公司一個億的業績了。
…
進入11月下旬後,由於連續降溫,葉菜生長減慢,以及播種麵積減少等原因,蔬菜行情有所回暖。
但很多人沒熬到這一天。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過程,也是很多蔬菜人第一次經曆爛市。
陳家誌卻清楚以後這將會是常態,再過一個月,就將是菜籃子工程實施的第十年。
這個龐大國家的廣袤國土上有太多勤懇的農民了,種糧不賺錢,種菜就成了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這也會讓以後爛市現象變得更為普遍,但,由信息差帶來的機會卻不會減少。
也會是蔬菜批發商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
“陳總,合作愉快,以後有什需求盡管說,我們會盡量滿足。”
“好的,葉總,這次也麻煩你了。”
李才走後,翌日江南市場公司就來通知簽合同,一共3個新檔口,陳家誌代表靠譜鮮生全部拿下。
至此,靠譜鮮生在江南市場組成了63~66號的四連檔,空間更大,更方便賣菜,也方便擴展品類。
葉璨江笑道:“陳總今天有沒有空,晚上一起用個餐?”
“行啊,沒問題,我來安排。”
這幾個檔口大有用處,葉璨江很給麵子,陳家誌也很願意與他交好。
葉璨江又笑了笑,“哈哈,陳總,這次還是我來,下次再讓你請。”
“行,下次你可一定要來哈。”
“好!”
年初的時候,江南市場公司作為組織方,引領一票商戶去產區建設蔬菜基地。
不過過程並不順利。
甚至最近幾個月有些商戶虧損嚴重,不得不退出,這讓江南市場的聲譽也受到了傷害。
畢竟是江南市場引領商戶去產區建蔬菜基地。
葉璨江有些許惆悵。
兩杯酒下肚後,陳家誌說道:“葉總做得沒有錯,失敗不是你的原因,而是商戶實力不濟,市場競爭就必然會使資源向少數優秀大批發商聚集。”
葉璨江笑了笑,“就比如靠譜鮮生這樣的,陳總這話也在理,來,喝酒。”
葉璨江的酒量有點厲害,陳家誌感覺自己可能頂不住,便多以說話來避免少喝酒。
難得和市場方交流,他也確實有很多想法和建議。
比如市場結算。
現在市場結算其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市場還稍好些,出了市場就容易出事。
他還提到了市場的蔬菜經紀人,以及產區的經紀人、代辦、小規模批發商,乃至本市附近縣市的二三級批發商。
“葉總,你們隻想著去建基地,實際上這是一個整體,經營蔬菜基地並不是每一個商戶都適合,甚至絕大部分隻適合做生意,種不了菜。”
“作為一級批發商,江南市場更需要培育和壯大流通主體,發展批發代理商和經紀人,讓中介組織成為連接農戶與批發市場、溝通生產與銷售的紐帶和橋梁,這樣才能形成統一的利益聯合體……”
葉璨江和王奇等人已經聽愣了神,陳家誌提起酒杯。
“一點淺見,葉總你們聽聽也就算了。”
葉璨江回過神來,同樣拿起了酒杯,“陳總,謙虛了,你這哪是淺見,是真知灼見,發人肺腑!”
他心想,要是能早一年吃這頓飯,興許這次就不會有這多商戶退場。
不過要沒有今天給出的四連檔,陳總可能也不會說這番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