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風潮
    形勢變化太快,楊健尊和區景泰兩人愈發的疲於奔命。
    如果說原來合約訂單客戶隻是有出軌的意向,現在大部分已經在出軌的路上,還有些已經和別人好上了。
    但他們還得忍著惡心想辦法好言相勸的阻止客戶出軌。
    不僅人累心也累。
    區景泰派出了人手前往增城,看能不能從農戶手中收購一些遲菜心。
    即使再惡心,再難,他也不會拱手相讓,這多年的努力和心血也不是那好搶走的O
    本書首發台灣小網→??????????.??????,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體驗
    布置好後,區景泰才有心思看起了蔡瀾的評價,心很憤慨,但人卻很從心的往最近的黃記餐廳走去。
    相比高端餐飲,黃記餐廳市井煙火氣更足,也讓其生意看著十分火爆。
    這樣的場麵哪個餐飲人看了不動心?
    而這僅僅是因為蔡瀾的一篇食評,其食評還高度推崇了一種菜蔬。
    「不隻我會來看,其他餐飲人也會關注黃記餐廳~」
    身後另有一道聲音響起,「至少短期內遲菜心會形成一波風潮了,就看它能不能長期穩住了。」
    區景泰回頭,看到了帶愁容的楊健尊,「楊總也來看情況?」
    楊健尊道:「你能來,我自然也能來,這兩天從玉客戶流失也加劇了。」
    區景泰心突然沒那難受了,他揶揄道:「你說你幹嘛要去招惹靠譜鮮生和同興泰嘛,現在有沒有後悔?「
    「沒有。」
    楊健尊心在滴血,但還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從玉和合利農業的定位是重合的,我不幹他,他遲早也會幹我,隻是沒想到他們能藏這深,這陰狠!」
    「不出手則已,出手則一鳴驚人。」區景泰開始有點幸災樂禍了,「從現在開始還有得從玉難受。」
    楊健尊冷笑道:「區泰記能好得到哪去?」
    區景泰:「至少我的客戶好歹還會看點情麵和關係,高端餐飲可不同,客戶十分注意食材的差別,楊總應該深有體會才對。」
    楊健尊有些破防的走了。
    他想到了陳樹傑,利苑就是典型的粵菜海鮮酒家,十分注重食材品質。
    陳樹傑剛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曾經連續虧了6年。
    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才從西餐廳轉向經營粵菜,隨後越做越好,其對食材也越發挑剔聽說其為了優質食材,最近還考慮在湛江建農場自行養豬養雞鴨。
    這樣的人在選擇供應商時很少會考慮情麵,而是更注重品質。
    陳樹傑說留給從玉的時間不多了,還真不多,他說完這話後第二天蔡瀾的食評一出,就和同興泰簽約了。
    「真踏馬#了!」
    從玉長期堅持走高端市場,像這樣的客戶還不少,楊健尊越想越氣。
    現在他隻希望能在增城找到穩定貨源,畢竟名字叫增城遲菜心,想必當地有不少農戶會種,起碼還能保住一些客戶。
    最其次還有出口市場,出口的利潤始終不低。
    他還沒想過對靠譜鮮生用盤外招,一是遠沒到絕望的時候,二是靠譜鮮生背後有陳觀葉支持。
    合利農業也是市的重點項目,還帶著扶貧性質,對當地的帶動效果也已初顯。
    畢竟蔡瀾宣傳的是增城遲菜心,而不是靠譜遲菜心。
    從玉還要在花城混,用盤外招很可能得不償失。
    與區景泰一樣,楊健尊也派了人去增城。
    讓他慶幸的是當地果然還能買到遲菜心,但量都不大,品質也沒有合利農業的好,而且很分散,隻能一家一戶去組織貨源.
    但有總比沒有好。
    楊健尊和區景泰同時讓底下人開始組織貨源,兩人都是從底層的菜農和菜販子爬起來的,心性堅韌,沒到最後一步絕不可能放棄。
    這一行也注定了很難贏家通吃。
    隻是任兩人再怎掙紮,客戶還是一點點在流失,就像鈍刀子割肉一樣慢慢失血,極為痛苦。
    這天,楊健尊又從一家連鎖酒家了出來,他回頭看了眼招牌。
    「我遲早會回來的。」
    隻是很快楊健尊就從報紙上看到了新聞,蔡瀾又去黃記餐廳品嚐遲菜心了。
    接受記者采訪時,蔡瀾除了再次點評遲菜心,還誇讚了雞心芥。
    蔡瀾沒那喜歡吃芥菜,但他覺得雞心芥不一樣,這也是他第一次點評芥菜,又小小的引起了一波關注。
    讓楊健尊難受的是,遲菜心似乎已形成了一股潮流。
    除了蔡瀾外,又接連有知名食評人和明星稱讚或者品嚐了增城遲菜心。
    增城遲菜心也用穩定的品質接住了流量,從上市以來幾乎做到了零差評。
    很顯然,增城遲菜心不僅會成為最近的潮流,更有可能穩住江湖地位。
    一旦坐實了嶺南冬蔬翹楚的稱號,以後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而推動這一切的合利農業必然會收到極大的回報。
    同時,靠譜鮮生的運作能力也讓楊健尊膽寒,從雞心芥到遲菜心,兩種不同的菜都逐漸被其推廣開。
    其背後的種植水平品質把控無疑都做到了第一流。
    從玉未來的路會走得很艱難,還好靠譜鮮生不重視出口,不然形勢會更嚴峻。
    與一片愁容的楊健尊和區景泰相比,夏有車則是春風得意。
    幾乎每天都有新客戶加入同興泰的大家庭。
    除了名單上的88家客戶搞定了大半,一些中間商和零售商也聞名而來。
    「歸零,歸零——」
    夏有車按著計算器,統計出了今日的訂單量,然後撥通了合利農業辦公室的電話。
    「喂,我夏有車,今天遲菜還要加貨,加貨,給我加貨!」
    「加無可加了,夏總。」
    「咦」聽到熟悉的聲音,夏有車立馬換了副溫和的口吻,「陳老板,你又回增城了?」
    陳家誌淡淡的道:「嗯,你加貨太猛,遲菜出貨量跟不上。」
    「客戶等著要呢,陳總,能不能提前采收或者去收購農戶的,還要麻煩你想想辦法。」
    「農戶的都被從玉和區泰記的人買走了。」陳家誌沉吟道:「漲價吧,此時不漲更待何時,現在是人找菜,不是菜找人。」'
    「嗯?!」夏有車立馬就驚呼道:「是哦,該漲價了~」
    陳家誌語氣變了變,「夏總,我感覺你在演我,你賣了幾十年菜了,連這點市場嗅覺都沒了?」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
    夏有車急忙解釋,他可不想引起陳老板的誤會,最近也確實忙暈了頭,隻顧著挖牆角,撬客戶,簽訂單,除了遲菜心等三樣菜,還要盡可能想辦法把合利農場的其它菜也給塞進供應鏈—
    隻是挖別人牆角確實爽。
    此外,還要接貨賣貨,一天到晚哪還有時間思考。
    好不容易安撫住了他的陳老板,夏有車才說道:「我跟著就通知提價!」
    陳家誌嗯了一聲,「也要掌握好分寸,其它菜也還要趁機多推一推。」
    「好。」
    同興泰提價,自然也得提高給合利的結算價,讓本就豐厚的利潤更加豐厚。
    說來,這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區泰記和從玉的功勞,要沒兩家的業務員在小樓正果
    派潭等地區爭相搶購遲菜心,把價格抬了起來,可能陳家誌也沒想到可以提價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已經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期。
    遲菜心不僅在香江火了起來,在深城和花城也已有了些名氣。
    陳正旭帶領配送中心小小的做了些推廣,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要貨量也在一天天增加。
    陳家誌被擾得不勝其煩,索性再度回鄉下躲清淨。
    「遲菜心應該成了,果然好東西能經得起曆史檢驗。」
    即使在策劃前他就知道遲菜心能成,但真到了這一刻仍舊很激動。
    他還隱約記得未來增城遲菜心的產值做到了十億元級別,這份潛力注定會讓靠譜鮮生受益無窮。
    也讓陳家誌搜腸刮肚的回憶還有哪些知名的蔬菜,或者水果,以後有機會時再去參上一腳。
    在辦公室坐了片刻,陳家誌又走向菜田。
    消費端的繁榮也讓生產端的合利農場格外忙碌,連李秀從城回來後也加入了割菜的隊伍,老娘也時常跑去地幫忙。
    本地工人幹活時也議論紛紛,言語時常充滿了不可思議。
    腳白菜到了江竟然追捧?
    不僅菜薹好賣,就連以往用來喂豬的肥厚葉片也同樣能賣出去賺錢。
    不少人都發現了商機。
    同時也對合利農業的實力更為認可,合利能賺錢,至少土地租金更有保障了,幹活也能準時拿到更多工資。
    最近地活多,還能拿到加班工資乃至獎金,合利在本地也站穩了腳跟。
    在團隊士氣這塊,合利農場同樣前所未有的高漲,畢竟每天出菜量都看得到,賺的港幣也是實打實的。
    陳家誌到了菜田後,從工人管理人員以及散步的本地人身上都時刻能感受到收獲的喜悅。
    就連兩隻狗子跟著他巡視時也是上躥下跳,樂的歡實。
    巡視完合利一場,陳家誌也相繼和郭滿倉二姐陳家芳等管理人員做了溝通,隻是易定幹又跑到其它場去了。
    用他的話說,這大的合利農場不能隻靠遲菜心。
    但陳家誌想說,可以。
    按現在的情況,這3000畝地下半年可能都得種遲菜心了。
    易定幹從正果回來後,摩托車才停好,就在辦公室門口聽到了陳家誌計劃下半年全種遲菜心的想法。
    「你瘋了,還是我聽錯了?「
    「我沒瘋,你也沒聽錯。」陳家誌把一副手套遞給了易定幹,「以後騎車戴上這個。」
    「嘁,我又不冷。」
    「那你還回來。」
    說著陳家誌就要去搶,易定幹敏捷的躲過,「送都送出了,你還好意思收回去?」
    把玩了片刻手套,易定幹說道:「我就怕這波浪潮過後,遲菜心又歸於平靜,或者是明年這個時候銷量大幅下滑。」
    作為合利農業一把手,每天哪種菜出了多少貨,易定幹還是拎得清的。
    遲菜心因為價格貴出太多,導致產值一騎絕塵。
    但在出貨量上,還是普通菜心更占優勢,另外,其它菜賣得也不差,一直很穩。
    陳家誌沉吟道:「相信我,即使年底遲菜心在香江的熱度可能有所退潮,但陳正旭和李才也還在虎視眈眈的等著,消化3000畝的產量不成問題。「
    易定訝然:「國內需求也很?」
    「正旭和李才沒找你,但是他們天天在我耳邊要貨,我全都頂住了。」陳家誌攤了攤手,「不然你以為我又回來幹什,給你幫忙嗎?」
    易定幹撇嘴,「我還以為你回來釣魚的。」
    「我也想。」陳家誌無奈道:「但大夥兒都在忙事業,都在奮鬥,我還做不到身無旁物的去釣魚。」
    這時,辦公室電話響起,刻後,有員喊道:「易總,檔口的才總找你。」
    易定幹挑了挑眉,看向陳家誌,道:「不是說頂住了嗎?」
    如果是普通的每日蔬菜需求,現在都有專人對接,李才不至於打電話來。
    陳家誌也微微皺眉,進辦公室接起了電話,「說了讓你們不要催菜場,怎就不聽!」
    「那個啥—姐夫—我想找易哥幫我去續下窩,過兩天我準備去釣魚。」
    「你最好是真釣魚!」
    「真釣,真釣!」
    李才一肚子話都瞥了回去,撞槍口上了,掛了電話,他一臉無奈的看著陳正旭。
    「你叔接的電話。」
    「他跑回增城去了?」陳正旭瞪大了眼,等李才點頭確認後,又歎道:「那還真撞槍口上了,估計也是被催煩了。「
    李才攤手道:「旭總,這下過兩天我真得去釣魚了,剛好我也被人念得煩,去躲躲,你要去不?」
    「我就不去了。」
    陳正旭搖頭道,仔細觀察,還能發現他帶了點笑容,香江的遲菜心風潮能吹到深城和花城,也有他在其中順勢推波助瀾的原因。
    配送中心的遲菜心供應雖然少,但底下的客戶大都已知道最近在香江走紅的遲菜心出自靠譜鮮生之手。
    而且,遲菜心貨不夠,但他還有雞心芥,還有大利生菜,還有其它很多種菜。
    遲菜心的名氣不僅是它自身的,也讓靠譜鮮生的招牌更加響亮。
    陳正旭能感覺到最近的業務更好談了,無論到哪,客戶大多願意和他多聊,或者是客客氣氣的拒絕。
    這種感覺很好。
    而且,按小叔的計劃,遲菜心的貨源在下半年會很充足,一個香江市場肯定消化不了,必然會全麵推向珠三角,現在提前推廣,也隻是早點把人胃口吊著—..
    呸,這叫凡事預則立,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