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青州,臨淄。

    這春耕進度與徐州類似,春風拂麵,孫策引著數十騎外出遊獵。

    他縱馬飛馳,座下乃是趙基所贈西極寶馬,馬速極快,親騎追趕不及,甚至漸漸失去孫策的身形線索。各處草芽萌發,萬物生機勃勃。

    群鷹盤旋,孫策控馬勻速而進,張弓搭箭瞄著枯草中一閃而過的灰褐色身影果斷撒放。

    箭矢穩穩釘入低矮的枯草叢中,孫策雙腿夾馬,這匹已經被他接順的駿馬緩緩降速,載著他來到箭矢消失處。

    抵近後,孫策就見箭矢射中兔子腹腔後釘入土中尺餘深,羽箭被雜草遮蔽,難以識別。

    他在馬上側身展臂抓住箭羽一提,連著兔子一起拔出。

    身形坐穩在馬背,孫策從兔子身上拔出箭,用兔毛擦拭箭簇後插回箭壺。

    見兔子傷而未死強勁後腿還在撲騰,孫策舉起兔子狠狠摜在地上,狠摔之下,兔子立刻就安靜了。孫策再次控馬原地旋轉,瞪藏身展臂抓住兔子,這次將兔子提在手,用牛皮繩捆綁牢固後就掛在馬脖子處。

    等他忙完這些,韓當、宋謙一前一後各引十餘騎抵達孫策這,都是緩緩降速,以至於雙方幾乎一起抵達孫策附近。

    韓當、宋謙一同下馬,上前拱手,宋謙仰頭苦勸:“君侯,怎忘了子綱先生之言?”

    “臨淄內外皆我軍吏士,及家眷子弟,若這也要顧慮,這天下還有何處能讓我快活?”

    孫策笑著回應,示意韓當兩人上馬,也放低態度說:“實在是春風拂麵,一時興起疏忽了,下回我會注意的。”

    韓當、宋謙互看一眼,俱是無奈。

    孫策不見他們再叨叨,也就輕輕踹馬先行,左右騎從也散開,去驚擾幹枯草叢中覓食、隱匿的獵物。如此狩獵半日,孫策回城時獵得野雉、兔子十餘隻,在他馬脖子兩側掛的滿滿當當。

    回城路上,孫策也解下這些野雉、兔子,拋給路邊他看著順眼的軍民。

    如他之前所言,臨淄這的確是他的大本營。

    青州殘破絕非字麵的殘破,臨淄這種古之大都邑也是十室九空。

    反抗孫策、臣服袁紹的青州豪強多已通過談判遷徙去了平原郡,或黃河北岸的東郡區域。

    孫策放棄相對繁華的濟南曆城,也放棄了人口相對充足的北海,而是選擇了臨淄為大本營。他的部曲、奴隸,以及諸將的部曲,以及家眷等等之類,就圍繞著臨淄進行安置。

    臨淄城內外,皆是孫氏舊部,並不存在什地頭蛇。

    在孫策看來,臨淄城內、城外,他能出什問題?

    若是出問題,那肯定是自己有什地方做的不對,以他的豁達性格來說,真出事了,認命即可。他回到城內後將軍府,他的妹夫弘就來見他,遞給他一封書信:“伯符,且先看看此物。”孫策正在更換便裝,他展開雙臂自有姬妾服侍,展臂伸手接住信,這是折疊齊整的帛書,用的還是華貴的素絹,仿佛一層月華一樣。

    他隨意抖開,一看字跡立刻麵露喜色:“是公瑾?”

    “是,周公瑾差遣使者自丹陽起航,繞開廣陵、東海,隻在琅琊補充了水源,隨繞東萊直抵濟水口。”弘講述說:“據使者說,揚州牧劉子芳為人寬和,難以製衡本州。州內豪傑蜂起,劉勳兄弟各占大郡,糾集豪傑,有再次南征江東之意。”

    孫策聞言隻是點著頭,等姬妾給他紮好腰帶後,他就擺手揮退這幾名姬妾。

    才認真觀看周瑜的手書,神情欣慰:“有公瑾襄助,青州將不再是絕地!”

    他太需要一個有能力、可靠的夥伴來為他製衡軍中;強如趙基,也是不斷吸納外部強將,來維持軍隊的穩定。

    軍隊穩固,軍權才能穩穩抓在手,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內耗。

    看完周瑜的手書,孫策仔細折疊,就說:“江東物產豐饒,北岸曆經袁術摧殘,今劉勳等人聚兵稱豪,所短不過錢糧,如似當年我軍之窮困。”

    劉勳這些背叛袁術的降將,再不要臉,也不會去圍攻袁術。

    追隨袁術的這些人,有個特點就是比較追求俠氣,講究快意恩仇。

    脫離袁術也就算了,絕不會向故主袁術揮刀。

    現在想要養活軍隊,就必須渡江,去江東找糧食吃。

    揚州牧劉艾就是向朝廷求援、申訴……也是沒用。

    當初為了壓製袁術,是朝廷、呂布放任了袁術舊將的反戈與兼並自壯;劉勳這些人的強盛,是去年朝廷樂於看到的景象。

    現在軍隊吃不飽肚子,朝廷也沒多餘的糧食。

    哪怕就是呂布出兵征伐這些軍隊……又有什意義?

    會幹擾呂布這的春耕,也會破壞兩淮地區最後的那點元氣。

    最後就算出兵順利,你擊破劉勳、陳蘭、雷緒諸將後,是要殺大放小,還是一體兼並?又或者盡數坑殺?

    很多問題可以通過一方的退讓來解決,可糧食這種活命的戰略物資,如何能退讓?

    強盜吃飽了肚子,麵對虛弱的你,強盜會怎辦?

    所以呂布、朝廷不會強硬攔截、討伐淮南諸將;江東大姓、豪強已經在孫策這吃夠了苦頭,肯定會遊說劉艾堅決抵抗。

    對江東來說,隻要防守、僵持下去,沒有後勤補給的淮南諸將,隻有死路一條!

    當饑餓的軍隊嘩變,殺死淮南諸將後,這些軍隊隻能投降、依附江東大姓,以獲取一口吃的。孫策眼中,揚州即將爆發的新一輪混戰是無法阻止的。

    而周瑜率宗族、鄉黨、部曲來青州避亂,也是合情合理的。

    周瑜宗族、鄉黨避亂於江東,這些人是淮南、江北人;現在淮南諸將磨刀霍霍要重演孫策舊事,夾在淮南諸將,與江東大姓之間,周瑜叔侄兩個人以及身份類似的鄉黨們也是別無選擇。

    丹陽郡地處江東戰場的前線,一旦淮南諸將有渡江強攻的苗頭,江東大姓肯定會先動手收拾周瑜這類飄泊羈旅之士。

    當時孫策渡江的兵力不足萬人,也是攻入江東後,吸納各種北方流民才能迅速壯大!

    所以這次如果爆發揚州內戰,那揚州長江以南的土著,肯定會對避亂江南的北岸徐揚、中原人動手!涉及到生存、祖傳的產業,江南土著怎可能留手?

    周瑜的提前撤離,就是一種體麵的退出。

    孫策對揚州變化的內情可以說是洞若觀火,此刻隻是期望周瑜趕緊來青州幫他。

    他感覺形勢越來越緊迫,尤其是趙基征討諸胡大勝。

    孫策已經不敢想象,當趙基再次出兵關東時,會出現多少騎兵。

    至於認輸……他可不想輸給年齡更小的趙基。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