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許都與下邳之間道路通暢,僅僅三日之後,呂布的手書就擺在了劉備麵前。

    呂布措辭懇切,也不做隱瞞,陳述了目前朝中的難處、窘迫。

    急需賢兄劉玄德入朝襄助,以克時艱。

    這份手書擾的劉備心亂,帶著這份手書乘馬登上城牆。

    一名涿縣老卒牽馬在前,劉備騎乘馬鞍上,望著城外勞作的軍民。

    徐州因靠海氣候更顯溫潤,春耕也早一些。

    因去年張勳水淹下邳之故,秋收遭受嚴重破壞。

    戰後劉備組織了宿麥搶種,如今冬雪消融,被積雪壓彎的宿麥迎著陽光生長,如今已然挺拔。立在城上遠遠俯視,這些宿麥田地連成大片,給了劉備一種當年帶著夥伴出行塞外,千碧綠草原的感覺。

    此刻,這些宿麥田地並無軍民勞作,人畜隊伍都在其他地塊種植春小麥。

    至於水稻,需要更好的水田來播種,現在還沒到時候。

    劉備漸漸來到城西白門樓,他下馬走向城樓,登上二樓,展望泗水上遊。

    他雙手環抱在胸前,凝視遠處,少年時期的理想,青年時期遭遇的挫折,以及眼前呂布的邀請,這讓他感到十分的躊躇。

    很清楚自己是心動了,這是其他人無法勸服的事情。

    劉備太清楚自己的脾氣,也清楚現在入朝的風險。

    呂布不可能像趙基誘殺曹操那樣,可能當時趙基也沒想著殺曹操,曹操之死更像是趙基臨時生變,更像是一場意外。

    但朝中形勢也會變,寫信時的呂布,可能是誠心邀請他一起入朝執政,來解決封賞大司馬趙基這個令朝廷窘迫的難題。

    萬一入朝後,形勢再生變故,那時候呂布自己都泡在水隨波逐流,自己又該怎樣?

    呂布已經準許他率兵五千入朝,安全感自然是給足了。

    可許都周圍駐屯了呂布、董承、劉惠、田豫以及劉表、劉勳、劉艾等宗落派遣勤王軍,這些軍隊被串聯發動兵變……這根本不是五千人能抵擋的。

    率兵五千入朝,最多隻能保護劉備遭遇變故時撤離許都。

    許都方麵,除了呂布之外,其他各軍縱然兵變,其實劉備也是不怕的。

    所以綜合來看,入朝輔政不存在安全隱患。

    可讓他遲遲無法決斷的是趙基,當初陶謙老死,糜竺、陳登等人迎他入主徐州,他的主簿、門生陳群就反對他入徐州。

    後續若不是趙基通過朝廷遙控他與呂布,在朝廷信用擔保之下,劉備才跟呂布完成了聯合,各自都打開了局麵。

    眼前呂布迎他入朝,讓劉備躊躇滿誌之餘,也生出了當年領徐州時的熟悉感。

    趙基控製的朝廷,讓他才能穩定徐州;而現在入朝,就有製衡趙基的因素在,這讓劉備心有些不舒服,又缺乏把握。

    就在劉備易地而處,站在執政角度來從全局思考這個問題時,才深深感受到了呂布的難處。至於破局之策……劉備自然也是沒有的。

    就在他沉心以執政的角度來思考之際,別駕糜竺緩步登上二樓,對劉備背影拱手:“主公。”“眼前頗感為難,大司馬立有不世功勳,而他又位極人臣,實係封無可封。大將軍在朝中執政,既想撫慰大司馬,又不想朝野生出異議。如今易地而處,實在艱難。”

    劉備感慨一聲,轉身看著糜竺:“不封賞大司馬,又如何能封賞征胡有功之士?”

    糜竺隻是拱手再拜,他也沒有什辦法。

    不可能繞開趙基,這大的功勞,哪怕趙基體諒朝廷,謝絕封賞……可趙基的麾下文武怎想?是跟著趙基一起謝絕封賞,還是接受朝廷的封賞?

    還有就是,天下各方吏民、豪傑會怎想。

    此前糜竺還能跟著劉備待在徐州看朝廷焦頭爛額手忙腳亂處理這件事情,現在呂布正式邀請劉備入朝輔政,糜竺也感到窒息。

    他也無法理解,人怎可以如此的善戰?

    其實也有解決辦法,例如擬定足夠豐厚的獎賞,就等趙基班師入朝時封賞……大司馬趙基遠征塞外諸胡,染病暴亡也在情理之中,天下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趙基又怎可能率兵來許都領賞?

    若來到許都,許都各軍會聽趙基的,還是聽呂布?又或者聽天子、朝廷的?

    趙基待在塞外,朝廷就已經顧此失彼兩頭為難;若真率兵上雒,那朝廷恐怕雞飛狗跳,顏麵盡失。糜竺實在是想不到可以解決眼前問題的辦法,隻能束手長拜。

    劉備見此,也就說:“如今正值朝廷用我之時,豈有退避之理?我準備與翼德入許,留雲長總督下邳、彭城軍事。”

    糜竺深吸一口氣,表態:“臣願隨主公左右。”

    “雲長親厚百姓不恤衣冠,他與陳元龍難以親和。我會舉威碩領徐州刺史,此事或許也不能成。不論成敗,還是希望子仲能領本州民事,不使雲長與元龍生出間隙。”

    徐州歸屬是一個大問題,呂布的意思是讓劉備舉薦一個人擔任刺史。

    可劉備這也存在與趙基、呂布類似的問題,那就是找不到資曆、名望足夠的屬吏來擔任一州長吏。而一州刺史,赴任後重組州部,定下新的君臣名分……這個事情其實很棘手。

    所以劉備準備效仿趙基的先進經驗,入朝後繼續兼任左將軍,以左將軍開府不限員額的從事、中郎選拔一個治中從事,來領徐州。

    這樣未來徐州的治中,也是劉備左將軍幕府的從事,彼此有牢固的人身隸屬關係。

    但劉備以左將軍兼任徐州牧,這是比較合理的配置,其他類似配置的是前將軍幽州牧公孫瓚,右將軍冀州牧袁紹,與後將軍青州牧孫策。

    若是入朝,想要繼續遙領徐州,就必須獲取重號將軍封號……或許可以一把將揚州也攥到手,獲得名義上的督揚州之事的權力。

    時機合適後,自然能整合劉勳、劉艾與華歆等人,成為國家東南的巨擘。

    劉備已經過了遇事而激動、沮喪的年齡,可呂布遞出的梯子,讓劉備看到了各種美好的未來。對於他的決定,糜竺自然是全力支持。

    見糜竺如此順服,劉備難免有些懷念陳群。

    也很是期待,這次入朝輔政,劉備有信心集合一批匡扶漢室的有識之士。

    至於大司馬趙基……國家之事,豈可以私情為念?

    也非劉備無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彼此身後有太多的人,這些人前赴後繼推操著他們前進,會碾碎其他擋路的人。

    作為首領,劉備隻能選擇方向,去碾什人,無法讓這個滾滾前進的戰車停止。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