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衡眉頭緊皺,久未言語。
鹽鐵之事幹係重大,鹽稅又豈能輕改?
況且那等庶民本也就購鹽頗少,若降了鹽稅,豈不是收入更低?
秦時也並沒催促。
其實,她所想改的,又豈止鹽稅一事。
甚至還想讓姬衡【馳山澤之禁】。
這項漢文帝劉用來富民養民的政策,通過放開國家對山林湖泊等自然資源的壟斷,讓百姓們有更多的渠道來養活自己,也為漢初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放以後,百姓們進山打獵、撿柴,稍稍砍伐些樹木,挖些藥草………
就都屬於正常的民間活動,不會麵臨稅收與犯罪。
若是家中實在無糧,便是進山挖草吃樹葉,也能苟活一段時日。
不像如今,當初在頻陽,秦時詢問那些柿子樹,名叫醜兒的民間姑娘大膽發言,說山中有一株早熟柿樹,還被母親惶惶然攔下了……
那些都是大王的東西!
而如今,隻能先從鹽稅開始勸吧!
秦時並未有治國的經驗。
也不敢稱自己在這上頭有天賦。
但依葫蘆畫瓢,多施仁政,總是好的。
況且姬衡施政,所麵臨的文武百官阻力,要比劉小上更多。
隻因這秦國上下,全都依靠他一人的霸權,一言既出,摧枯拉朽。
唐太宗尚且有魏征這位鐵頭各種阻攔,但放眼秦國上下,便連朝堂中僅次於秦王的相國大人,日常都隻做個聾啞家翁。
大王如何說,那便如何做。
大王如何想,他便如何說。
可惜了。
秦時心中甚至有些遺憾:倘若如今秦國上下行黃老之治,相國王複這樣的秉性,在史書上的評價,當不遜於“蕭規曹隨”的宰相曹參。
她不緊不慢,重新描摹著篆字的比劃一一隸書逆鋒起筆,中鋒行筆,篆字卻需圓起圓收。
如今,秦國朝堂中的官方文字依舊是篆書,隸書隻在民間與中下層信息流轉。
且篆書難辨,隸書卻簡單許多。
因而她隻能耐下性子,學習的進度並不算快,隻日複一日,筆耕不輟罷了。
姬衡原本有些煩悶心緒,且對王後的這份建議並不采納,可瞧見對方不緊不慢仍在練字,不由也靜靜看了一會兒。
直到紙上篆書成型,他方才問道:
“王後提了建議,卻並不苦勸,若寡人不允呢?”
秦時卻仿若不覺,隻淡然放下筆道:
“這天下是大王的天下,大王若不允,我也沒有法子。”
隨後她卻又笑了起來,而後輕輕牽起姬衡的手:“若我多撒撒嬌,求求大王,大王會同意?”她身子依偎過來,眼中的信賴與祈求格外明顯。
姬衡難得神情有一瞬間的茫然,片刻後,他立即張口想要拒絕。
口中再要說什【朝政大事,豈是撒嬌能改的.……
但話還未出口,就聽秦時又道:
“國庫空虛,大王的私庫也日漸單薄。可見,這財政一事,還需王後來持家才行。”
“自古民間不都如此嗎?女人家管著家中財帛,精打細算,開源節流,方可度日。”
“將各地民間鹽場收為國有,定下極低的鹽稅,又在這基礎上隻稍稍加三五錢來賣給百姓。”“不管是耕種還是服役,都需吃鹽來保證力氣。若是一石鹽隻需三十枚錢,想來10家有八九家都是出得起的。”
此時對人力的依賴頗重,但凡有法子長些力氣,多幹些活兒,百姓們便是勒一勒肚子,也會努力的。當然了,具體實施起來有何難度,否能像她想的這樣人人爭相買鹽,秦時卻是不管的一
那自有上下官員來操心。
她如今要做的,就是將數據講得動聽些,語言PPT做的更美妙,餅也畫的更圓一些。
曆來拉投資不都是如此嗎?
不將前景描述的動人一些,數據誇大一些,對方又怎舍得投入呢?
而其中,最直觀的數字演示,在如今也必不可少。
“我秦國如今人口約二千五百萬,因多年征戰,家中人口並不富裕,隻平均按五人一戶算,這也有500萬戶。”
“算八成人來吃鹽,便有400萬戶。”
“這400萬戶隻每年在鹽一項,按三十錢算,便可獲利 12000萬錢。”
“便算作12000金吧。”
這是如今官方的流通數字,但實際上,一金與秦半兩之間的換算公式,常與糧食掛鉤。
糧食價賤,兌換率便低。
糧食價貴,兌換率便高。
秦時隻拿來隨手舉例。
“這一萬二千金,便是取出二千金來用來收攏鹽場,發放員工薪資、運輸成本等……”
她像是隨口絮叨,而後才又詫異發問:
“敢問大王,秦國國庫一年能收稅金幾何?”
姬衡一時沉默。
說什?
說哪怕在最富強的時候,商君利用變法來豐盈國庫,前後用了十數年,國庫中稅金最高也不過40萬金。這還是征戰準備的最強儲備。
而如今征戰過後,百廢待興,人口凋敝,稅收亦是艱難。
因而秦國上下便又回到了商君變法之前,一年連3萬金都湊不到。
甚至這三萬金中,還有少府鹽官發放特許權給商人,從而收回來的一萬金。
雖說這隻是單純金錢稅收,其他還有糧食、桑蠶布帛、珠玉寶石,以及翎羽豬鬃等物。
但,鹽稅何其重,才收來這等金錢!
偏偏在王後口中,隻要將鹽場收歸國有,降稅降價,引得百姓們全都購買,收入還並不減少……姬衡皺起了眉頭。
他心知此事施行並不如王後說的這般順利,秦國百姓貧苦,八成門戶來買更是妄想。
但,百姓們吃鹽多了,做起事來也會更快吧?
他的馳道直道,靈渠休整,長城修建……
且他金口玉言,既說了要減輕徭役,這一二年人口必定還有增加。
便是今年不買鹽,明年後年也不買?
但若是交由商人,那每年的特許經營費用,不過是定額罷了。
他內心的天平瞬間動搖。
而秦時卻又在心中默默歎口氣。
此時真的很需要一位桑弘羊啊!
她對於財政之事竭盡所能,也隻能畫出這樣的大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