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皇帝陛下身材高大,抱著一個孫兒一個孫女,輕如無物一般。

    杜相公跟在他身後,看著這幅場景,微微有些出神。

    當年,他的兒女進江東的時候,李雲也是如今這般,一手一個,把他的兒女們,抱進了金陵城。到如今,二十多年過去,皇帝陛下當年抱的那個杜家子,已經成了江南西道的布政使,封疆一方了。回想今日,二十多年時間,仿佛彈指間。

    杜相公心感歎了一番,然後追上前去,看了看兩個還小的小皇孫,然後跟在皇帝陛下身後,笑著說道:“陛下,這距離皇宮不近,您不上車了?”

    皇帝回頭看了看他,搖頭道:“上了輦車,還怎看長安城?我又不是上了年紀,如今腿腳好著呢。”李皇帝笑道:“去歲我在洛陽,跟裴莊打了幾架,三戰三勝。”

    說到這,他也頓了頓,搖頭道:“不過這老小子這幾年越發厲害了,跟以前大不相同,我估計他是不敢贏我。”

    裴莊在壯年時,就是長安城十大高手之一了,而且當時的十大高手,可沒有排名可言,隻是大家附會,也就是說裴莊可能是那個時候,長安城功夫最高明的人。

    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裴莊頭發都白了,但是身手卻沒有落下,真是練武,練到了一定的境界。李皇帝對練武很感興趣,但是杜相公卻不太看得上這些,也沒有就這個話題,隻是笑了笑,開口說道:“陛下這樣大張旗鼓的行走在長安城,恐怕一會兒就要有不少人圍觀了,而且羽林衛也不好布防。”“放心。”

    皇帝開口笑道:“死不了。”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話,過了一會兒,李雲問道:“受益兄,安仁坊在哪?”

    杜謙愣了愣,然後指了個方向:“在那。”

    皇帝笑著說道:“我陪你去看一看。”

    說著,皇帝回頭看了看身後一大幫跟著自己的人,然後對著楊喜招了招手。

    楊喜連忙一路小跑上前。對著天子抱拳道:“陛下。”

    皇帝把孫兒孫女放在地上,笑著說道:“替我還給我那兒媳,我跟杜相公到處轉轉瞧瞧。”秦王成婚到現在,雖然時間不短了,但是兩個孩子現在隻有三歲左右,還不怎懂事,被放在地上,也是懵懵懂懂的看著李雲。

    楊喜連忙點頭:“是,臣遵命。”

    皇帝這才回頭看向杜謙,開口說道:“走罷,咱們一道去安仁坊看一看。”

    杜謙應了一聲,他也回頭看了一眼,隻見秦王府的人,正與長安的一眾官員,眼巴巴的跟在身後。他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隻是跟著李雲一起,行走在長安城的街道。

    長安城長十九,寬十八,就規模上,是妥妥的都城級別,即便是比新唐經營建造了十幾年的洛陽城,也是分毫不差。

    不過,即便是在這個時代已經稱得上是巨無霸的長安城,進城之後,城的範圍其實也就這大,走到安仁坊,不過是幾路而已。

    便是杜相公,跟著李雲,二人一邊走一邊聊,也隻走了小半個時辰,就又到了安仁坊。

    此時天子身穿一身大紅天子常服,杜相公則是著紫,一紅一紫兩個人,邁步進了安仁坊。

    當年一把大火,幾乎把整個安仁坊焚去大半,好在關中恢複之後,長安城也被逐漸修複,如今的安仁坊,基本上已經修複的七七八八。

    而安仁坊杜家大宅,則是被皇帝陛下親自下令修複,並且發還給杜家,如今早已經恢複舊觀。站在杜家門口,杜相公抬頭看著眼前杜家的大門,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

    而杜家的老少,也已經聽說皇帝到了安仁坊,此時都走了出來,跪拜在地上,叩拜天子。

    當先一人,是已經白發蒼蒼的老者,他跪在地上,深深低頭叩首:“草民杜和,拜見陛下。”正是曾經大唐的戶部尚書杜和。

    他致仕之後,便回了關中長安老家,回到了安仁坊的杜家大宅,一是落葉歸根,二是看守這座曾經京兆杜氏的老宅。

    皇帝陛下已經下令,杜相公將來大概率是要留在洛陽,而曾經的京兆杜氏,多半就是杜和這一支來繼承了。

    皇帝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杜和,又看了看身旁的杜謙,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道:“起來罷,起來罷。”杜和這才帶著杜家老少起身,他站起來之後,低頭道:“多謝陛下寬宥。”

    皇帝看了看他,淡淡的說道:“當年朝廷的事情,已經了結清楚了,剩下的就是道爭。”“道爭不傷和氣。”

    說著,皇帝陛下背著手,看向杜和,笑著說道:“不過,好幾年時間過去,如今江東新政已經推行下去,並且很快鋪開,朕心很是好奇,杜兄如今想明白了沒有?”

    杜和看了看自家兄弟,又飛快的看了一眼李雲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低頭道:“陛下,草民已經老了,腦子已經轉不動了,對於新政,草民百思不得其解。”

    “但新政…偏偏又見了成效。”

    杜和歎了口氣:“可能草民,的確是昏聵之人,蠢笨之輩。”

    皇帝看著他,眯了眯眼睛,輕聲道:“那去年,朕免除了天下一整年的錢糧賦稅,又怎說?”杜和再一次跪拜在地上,低頭道:“此是陛下以及新朝的莫大功德,草民去歲聽聞之後,便已經遙拜陛下,叩首不止了。”

    皇帝看著他,笑著說道:“看來,還隻是認可朕的功績,卻不一定認可朕的國政。”

    他搖了搖頭:“罷了罷了,跟你爭個長短對錯,也沒有什意思。”

    他回頭看了看杜謙,杜謙這才上前,將自己的三哥攙扶了起來,他看著已經頭發蒼白的杜三郎,歎了口氣:“幾年沒見,三兄怎蒼老了這許多?”

    杜和看了看也有了不少白發的杜謙,忍不住老淚縱橫:“十一郎也見老了。”

    說著,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一眾小輩,這些小輩俱都上前給杜謙磕頭,有人喊十一叔,有人喊十一叔祖等到杜謙吩咐他們起身之後,杜和拉著杜謙,開口說道:“我回關中之後,讓人打聽當年咱們失落的家人,這兩年又尋回了二哥跟九郎的血脈。”

    他頓了頓,又低聲說道:“小十七的兒子也尋到了。”

    杜十七,是杜謙同胞的幼弟。

    當年杜尚書出事的時候,杜十七還不滿十六歲,後來在那場戰亂之中,就走散了,許多年沒有消息。杜謙神色大變,有些失態了。

    “三哥怎沒有給我寫信,十七人在哪?”

    杜和搖了搖頭:“知道你在伴駕,就不曾打擾你,十七在當年的戰亂之中生了病,很年輕就走了,不過留下了個兒子,我多方驗證。”

    “多半是真的。”

    他看向杜謙,開口說道:“這孩子如今十八歲,我已經把他收進杜家門牆,讓他認祖歸宗了。”杜相公紅了眼眶,連說了幾聲好,又跟杜和說了幾句話,才恍然醒悟過來,引著皇帝陛下,進了京兆杜氏的祖宅。

    這天,杜相公帶著皇帝陛下,把杜家祖宅前前後後參觀了一遍,用飯也是在杜家大宅用飯,一直到當天入夜,皇帝陛下就宿在了杜家大宅。

    到了第二天上午,皇帝陛下起身之後,剛推開房門,四公主便迎了上來,拉著皇帝陛下的衣袖,嗔道:“這都日上三竿了,父皇怎才睡醒?”

    皇帝看了看她,笑著說道:“趕路趕了幾千,還不許你阿爹多睡一會兒了?”

    四公主輕聲歎道:“二哥一家一早就來了,等著見您呢。”

    皇帝輕哼了一聲:“跟他說,我下午就去秦王府尋他。”

    “讓他回去等著罷。”

    四公主看了看老父親,這才低下頭。

    “好,我這就去找二哥。”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