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未修改版】

    天剛蒙蒙亮,戈壁灘的風帶著沙礫的涼意,輕輕拍打著擺渡車的車窗。考察團的成員們大多還帶著些許倦意,但眼底的興奮卻藏不住。李哲捧著平板電腦,屏幕上是昨晚熬夜整理的合作意向書,邊角已經被手指摩挲得有些發皺。

    “吳總,你看這幾個合作方向可行嗎?”他側身遞過平板,指尖在“無人機抗幹擾模塊適配軍車”那一行頓了頓,“我琢磨著先從這個入手,技術成熟度高,見效快。”

    吳浩接過平板時,指尖觸到了一片溫熱一那是李哲連夜未涼的體溫。他快速瀏覽著,時不時在某些條款旁標注幾句:“這可以加上數據共享協議,我們的實戰測試數據對你們有參考價值。還有這個聯合實驗室的場地,我給你們留了智能工廠旁邊那棟樓,光纖直接接入“昆侖’係統。”

    說話間,擺渡車已經駛到基地門口。齊廣坤帶著一群年輕人等在那,每個人手都捧著個牛皮紙信封。“這是大家連夜整理的技術手冊,”他把信封遞過來,臉上帶著熬夜的疲憊,眼卻閃著光,“麵有詳細的接口參數和適配方案,李工他們回去就能用。”

    李哲接過信封時,指尖被紙張邊緣略了一下。他低頭看去,發現手冊的封麵上,每個年輕人都用不同顏色的筆簽了名字,末尾還畫著小小的笑臉。“這……”他喉頭動了動,忽然想起昨晚在青年創新工作室看到的那些麵孔,此刻都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周院士站在晨光,看著光伏陣列上凝結的露珠被朝陽鍍成金色。“小吳,你們這的露水都比別處有精氣神。”他忽然開口,聲音帶著笑意,“我年輕時總說,科研要坐冷板凳。現在才明白,好的科研環境,能讓冷板凳也長出嫩芽來。”

    吳浩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幾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人正蹲在光伏板旁,用試紙采集露水。那是環境監測組的成員,每天清晨都會記錄這些細微的數據。“他們說要研究露水的成分變化,說不定能為沙漠種植提供新方案。”他笑著解釋,忽然發現周院士的鬢角在晨光泛著銀光,像極了實驗室那些精密的金屬儀器。

    張副總握著吳浩的手,力道比昨天重了許多。“電磁炮的車載係統,我們優先列裝邊防部隊。”他指了指遠處的戈壁,“去年冬天,巡邏車在界碑附近拋錨,戰士們頂著零下三十度的寒風守了一夜。你們的電池,能讓他們在車暖和地等救援。”

    這話讓吳浩想起去年冬天的測試報告,某輛搭載固態電池的巡邏車在-35"C環境下靜置72小時,車內溫度始終保持在15°C以上。那些冰冷的數據背後,原來是這樣具體的溫暖。他忽然覺得眼角有些發熱,連忙轉頭看向遠處的胡楊林一一那些在風沙倔強生長的樹木,此刻正舒展著枝條,像是在朝考察團揮手。擺渡車緩緩啟動時,李哲忽然推開車窗,朝站在門口的年輕人揮了揮手。他看見那個紮馬尾辮的算法工程師舉著個牌子,上麵寫著“算法已優化,等你回來測”。車窗外的風灌進來,帶著沙棗花的香氣,把這句話送進每個人的耳朵。

    吳浩站在基地門口,直到擺渡車變成天邊的一個小點。齊廣坤遞過來一杯熱茶,蒸汽在晨光氤氳成模糊的形狀。“李哲他們帶走的,除了技術手冊,還有昨晚剛打印的無人機維護指南。”他低聲說,“小王特意畫了卡通圖解,怕部隊的戰士看不懂專業術語。”

    吳浩捧著熱茶,看著青年創新工作室的方向。那的燈還亮著,幾個身影在窗前晃動,像是在黑板上寫寫畫畫。他忽然想起林博士說過的話:“在矽穀,我總想著怎把技術賣個好價錢;在這,我總想著怎讓技術更有用。”

    轉身往回走時,他路過極端環境生物實驗室。趙博士正蹲在門口,小心翼翼地給一個保溫箱套上防沙罩。“這是要寄給青海鹽湖所的菌株樣本,”趙博士抬頭笑道,“他們想試試用咱們的耐鹽堿菌改良鹽堿地,說不定幾年後,青海湖邊能長出水稻。”

    保溫箱上貼著張紙條,上麵寫著“菌株怕曬,記得放陰涼處”,末尾畫了個小小的太陽,被畫了道斜線。吳浩忽然覺得,這些科研人員的浪漫,藏在最樸素的細節一一就像那些嵌在戈壁的光伏板,把陽光變成能量,也把心照得透亮。

    走進智能能源管理中樞時,屏幕上的數據流正安靜地流淌。陳博士指著南海區域的監測數據,眼帶著興奮:““昆侖’剛預測了今年的台風路徑,精度又提高了2%。海事局說,這能讓漁船提前48小時回港。”吳浩看著屏幕上的台風模型,忽然想起張副總說的“艦艇規避需要時間”。原來這些在實驗室誕生的代碼,既能為軍艦指引航向,也能為漁船撐起保護傘。他伸手在屏幕上輕輕點了點,那的數據流突然泛起漣漪,像是在回應他的觸碰。

    中午時分,食堂的電視正在播放新聞。畫麵,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正操作著無人機播種草籽,那些在基地測試過的無人機,此刻正拖著綠色的種子帶,在草原上畫出優美的弧線。“這是我們的民用版無人機,”負責農業項目的工程師驕傲地說,“續航時間比軍用版短點,但價格隻有三分之一,牧民都買得起。”

    吳浩端著餐盤,坐在窗邊的位置。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來,在桌麵上投下光伏板的影子。他想起周院士說的“清潔能源比武器更有意義”,忽然明白這兩者從來不是對立的一一就像電磁炮的儲能技術能讓巡邏車在寒夜保暖,無人機的協同算法能讓草原重披綠裝,那些為保家衛國研發的技術,最終都會變成滋養生活的養分。

    下午的技術例會上,大家討論著和兵器工業集團的合作細節。張小蕾指著軍車減震係統的三維模型,語氣帶著篤定:“磁流變技術不僅能減少顛簸,還能降低車輛噪音,在邊境巡邏時更隱蔽。”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