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未修改版】

    “確實是自研的。“吳浩踢了踢腳下的防磁地板,“用了磁流變減震技術,不光噪音小,在電磁炮的強磁場環境下也能正常跑。軍車要是換上這套係統,越野時的顛簸能減一半。“

    李哲掏出手機,對著電機拍了張照:“回頭我把參數發回公司,說不定能合作開發車載版本。“午後的陽光穿過智能工廠的玻璃幕牆,在地麵投下機械臂的影子。考察團的下一站是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這座嵌在光伏陣列中的白色建築,遠遠望去像一塊懸浮在戈壁上的集成電路板。

    “這是基地的“大腦’。”吳浩推開玻璃門,一股帶著薄荷香的冷氣撲麵而來,“我們的所有智能係統,從無人機蜂群算法到微電網調度,核心代碼都在這誕生。”

    大廳中央的全息投影台上,一個藍色的地球模型正在緩緩旋轉,表麵閃爍著無數綠色光點。“這些是我們部署在全球的環境監測節點。”AI實驗室主任陳博士調出一組數據流,“通過「昆侖’通用人工智能係統,我們能實時分析全球237個監測站的數據,預測極端天氣、地質災害的準確率達到89%。”張副總指著模型上一塊紅色區域:“這是南海?”

    “是的。”陳博士放大畫麵,“上個月台風“海燕’生成時,“昆侖’提前72小時預測了它的路徑,精度比國際主流模型高15%。我們把數據同步給了南海艦隊,為艦艇規避爭取了寶貴時間。”周院士走到一台交互終端前,屏幕上正顯示著電磁炮的彈道模擬動畫。“這也是“昆侖’算的?”他伸手在屏幕上劃了一下,彈道軌跡立刻根據新的風速參數重新演算。

    “不光算彈道,還能優化設計。”吳浩調出一組圖紙,“電磁炮的炮管冷卻係統,傳統方案需要三個月迭代一次,“昆侖’通過百萬次仿真,一周就拿出了最優方案,散熱效率提高40%。”

    李哲突然指著終端角落的一行代碼:“這是量子退火算法的變種?”

    陳博士眼睛一亮:“李工看得懂這個?我們確實融合了量子計算的思路,解決多目標優化問題的速度比傳統算法快300倍。”

    “我們軍車的路徑規劃係統正頭疼這個。”李哲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複雜地形下,既要避障又要省油,算法總卡殼。你們這模型能不能適配?”

    “明天讓算法組跟你對接。”吳浩笑著說,““昆侖’有個模塊化接口,能直接嫁接外部係統,軍車、艦艇、無人機都能兼容。”

    研發中心的深處,十幾個年輕人正圍著環形屏幕爭論。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碼流,間或跳出無人機群的模擬動畫。“他們在優化蜂群的動態補位算法。”吳浩解釋道,“昨天演示時發現,極端電磁幹擾下,有2%的概率出現指揮延遲,這群孩子熬了通宵改代碼。”

    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姑娘抬頭看見吳浩,舉著咖啡杯喊道:“吳總,剛測了新方案,延遲降到0.3秒了!”“不錯。”吳浩衝她比了個大拇指,“但別高興太早,周院士在這兒呢,他當年搞導彈製導,誤差超過一米都睡不著覺。”

    周院士笑著擺手:“年輕人有這股勁就好。我們那時候靠算盤敲數據,現在你們用AI,工具變了,但較真的勁兒不能變。”他看著屏幕上的無人機群,忽然問,“這算法能民用嗎?比如森林防火?”“已經在用了。”陳博士調出一組視頻,“上個月內蒙古草原火災,我們派了50架無人機,靠這套算法自動劃分滅火區域,比人工調度快了兩個小時,減少了3000畝損失。”

    離開研發中心時,王總忽然駐足:“小吳,你們這AI係統,能不能幫我們優化軍品供應鏈?現在零件庫存總是要積壓要短缺。”

    “下個月派團隊去你們那調研。”吳浩遞給他一份資料,““昆侖’的供應鏈優化模塊,在我們基地試了半年,庫存周轉率提高58%,你們要是用得上,算是軍民融合的又一個案例。”

    夕陽將戈壁染成琥珀色時,考察團來到了青年創新工作室。這座由舊倉庫改造的空間,牆麵上貼滿了思維導圖,角落堆著3D打印的零件,幾個年輕人正圍著一台拆開的無人機爭論不休。

    “這是我們的“創新試驗田’。”吳浩指著牆上的標語一“允許試錯,不允許不試”,“基地每年拿出營收的5%作為創新基金,年輕人可以隨便申請,失敗了不用擔責。”

    角落一個戴護目鏡的小夥子正調試一台機械臂,它的“手掌”是用廢棄無人機電機改造的。“這是機械所的趙宇,他想做低成本助殘機械臂。”吳浩介紹道,“材料都是從廢料堆撿的,已經迭代到第七版了。”

    趙宇抬起頭,滿手油汙地笑了:“吳總,昨天剛用這玩意幫食堂切了土豆,精度還行!”

    周院士拿起機械臂末端的刀片,發現竟是用電磁炮試驗剩下的合金廢料磨的:“這材料強度夠嗎?”“比進口的高鉻鋼還硬30%。”趙宇調出檢測報告,“我們測過,連續工作8小時不變形。成本隻有進口件的五分之一,農村殘疾人也用得起。”

    張副總走到一個貼滿便利貼的看板前,上麵寫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用無人機播種草籽固沙”“電磁炮原理淡化海水”“光伏板發電驅動溫室種植”……“這些想法真能實現?”

    “已經成了三個。”吳浩指著“光伏溫室”那張貼紙,“浩宇農業的智能溫室,就是去年一個學電氣工程的姑娘提的想法,現在每平方米產量比傳統溫室高兩倍。”

    李哲被一個裝著傳感器的沙盤吸引了一一沙盤的“沙丘”上插著幾十根光纖,旁邊的屏幕正實時顯示著沙粒流動的數據。“這是模擬沙漠行軍時的地麵承重?”

    “李工猜對了。”負責這個項目的女生推了推眼鏡,“我們用電磁感應原理,能實時監測車輛對沙漠地表的壓強,數據直接傳進軍車的導航係統,避免陷車。上個月西部戰區的演習剛試用過,效果不錯。”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