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排那位之前提到基地綠化的專家也湊了句趣:“那我們這些搞技術的可就沾光了!
剛才聽吳總說電磁炮的液冷技術,我就琢磨著能不能改改用到工業冷卻塔上。現在看來,說不定真能從你們的“失敗報告’撿到寶呢?”
這話逗得眾人又笑起來,會議室的氣氛徹底鬆弛下來,之前討論技術時的嚴肅被一種更親近的熟稔取代。
有人已經開始小聲跟身邊的同事嘀咕,說下午看完實彈演示,得問問那套磁流變減震技術能不能給工程車輛用。
還有人惦記著那套沙漠綠化的法子,想討份土壤改良的初步數據。
吳浩看著眼前這一幕,心那股熱流又湧了上來。
他知道,這些稱讚藏著的,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一種科研生態的期待。不是彼此戒備的“技術壁壘”,而是互相托舉的“創新共同體”。
張副總看了眼腕表,隨即衝著吳浩說道:“行了,好話不多說,免得一會兒把你誇得飄起來。走,待我們去到處轉轉,讓我們瞧瞧,你們這十年在戈壁打造的這座科研基地到底怎樣!”“走!”
“看看去!”
眾人紛紛起身,腳步輕快,眼神的期待比剛才更盛了,顯然對接下來的行程多了份更踏實的盼頭。無人擺渡車的輪胎碾過帶著餘溫的柏油路,發出輕微的嗡鳴。車艙內的空調正將溫度穩定在24°C,與窗外四十多度的熱浪形成兩個世界。張副總指尖劃過車窗上凝結的水汽,看著外麵掠過的光伏陣列,忽然笑出聲:“這車子倒比我們機關的公務車還穩當,連個顛簸都沒有。”
駕駛座空著,方向盤卻在微微轉動,車頂上的毫米波雷達像隻警惕的眼睛不斷掃描四周。吳浩指了指中控屏上跳動的三維地圖:“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係統,針對基地複雜路況做了專門優化。車輪上裝了磁流變減震器,就是電磁炮上那套技術的民用版,能實時感應路麵起伏,哪怕軋過戈壁灘的碎石子,艙內震動也能控製在0.1G以內。”
周院士扶著眼鏡湊近屏幕,看著地圖上不斷刷新的障礙物標記一一幾隻橫穿道路的沙蜥蜴被精準識別,車子在百米外就開始微調方向。“反應比老司機還快。”他讚歎道,指尖點向屏幕角落的能耗數據,“百公電耗隻有8度?比市麵上的電動車低了近一半。”
“車身用了航空級鋁合金和碳纖維複合材料,整備質量比同級車輕30%。”吳浩調出車輛剖麵圖,“更關鍵是能量回收係統,每次車和轉向的動能都能回充到電池。基地跑了三年,累計節省的電量夠靶場完成兩百次測試。”
說話間,擺渡車緩緩駛入一片綠洲。原本裸露的戈壁被連片的草坪覆蓋,紫穗槐和沙棘組成的防護林沿著道路鋪開,幾隻戴勝鳥從枝頭掠過,留下清脆的啼鳴。張副總推開車窗,一股混合著草木清香的涼風湧了進來,與剛才的燥熱截然不同。
“這草皮看著比城公園的還精神。”他撚起一片沾著露水的草葉,“在戈壁灘上種活這些,可比搞電磁炮難多了。”
“前五年光種草就死了三茬。”吳浩望著遠處正在修剪草坪的無人機械臂,語氣帶著感慨,“最初從內地運草籽,種下去就被風沙埋了。後來我們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良了本地的堿茅,讓它根係能在含鹽量2%的土壤紮牢,還能分泌有機酸改良土壤。現在這片草皮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從0.3%提到了2.1%。”周院士蹲下身,手指插入草坪下的土壤,撚起一小撮褐色的團粒結構:“是蚯蚓糞改良技術?我在農業科學院見過類似研究,沒想到你們用到了戈壁上。”
“您眼力真好。”吳浩笑著點頭,“我們在草皮下埋了五十公的智能灌溉管,每米都有土壤傳感器,能測濕度、鹽分和有機質。係統會根據數據自動調節水量,比如沙棘樹周圍的灌水量就比草坪少40%。更妙的是這些蚯蚓,是我們從XJ農科院引進的耐鹽堿品種,它們的糞便能讓土壤形成團粒結構,比任何化肥都管用。”
擺渡車繼續前行,穿過防護林後,一片整齊的溫室大棚出現在視野。透明的穹頂下,無土栽培的蔬菜綠意盎然,機械臂正在自動采摘成熟的番茄,傳送帶將果實送向包裝區。幾位穿著白大褂的研究員正在觀察水培係統的參數,神情專注。
“這是我們的智能農場,”吳浩介紹道,“基地上萬名員工的新鮮蔬菜全靠這供應。用的是魚菜共生係統,魚缸的水經過硝化處理,變成蔬菜的營養液,蔬菜淨化後的水再流回魚缸,形成閉環。每平方米的產量是傳統種植的8倍,還不用打農藥。”
一位來自農業農村部的專家推開車門,快步走到大棚邊,看著傳感器實時監測的PH值和溶解氧數據:“水溫控製在22°C,溶解氧6.8毫克/升,這參數比我們示範基地的還精準。你們用的什算法?”“是基於強化學習的自適應係統。”吳浩調出後台數據,“它會記住每種作物在不同季節的生長規律,比如夏季番茄最適合的EC值是2.8,到了秋季會自動調到3.2。去年冬天寒潮,係統提前48小時就增加了保溫層功率,沒讓任何一株菜受凍。”
張副總拿起一顆剛采摘的聖女果,咬開時汁水濺在指尖:“甜度比超市買的高多了。”
“因為我們用了光譜調控技術,”吳浩指著大棚頂部的LED燈,“這些燈能模擬不同時段的太陽光,比如上午用660納米的紅光促進光合作用,下午用450納米的藍光增加糖分積累。這顆番茄的糖度能達到12.5,普通種植也就8左右。”
離開智能農場,擺渡車駛入一片被鐵絲網圍住的區域。麵矗立著數十座銀色的球形建築,像是落在戈壁上的巨型水珠。每座球體表麵都布滿了傳感器,天線在陽光下反射著金屬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