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白的眉毛一圇:“那依子業你的意思…?”
方子業回答:“醫學是一門經驗性醫學,無論是中醫還是現代醫學,一貫如是。”
“我曾經聽過一位老師說過這樣的話,那就是不能用現代醫學的手段暴力結構中醫。”
“不過我現在根據自己的體會,想大膽但謹慎地為這句話加一個後語”
“我們雖然不能用現代醫學的手段暴力結構中醫,但我們可以借助數學、理學等統計學的思維去延續中醫的發展。”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比如說在心梗這種急性且不可預測的事件中,根據現代醫學的統計,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的患者的心梗發生概率會高於一般的普通人。”
“這是一種大數據,依據於現實數據的統計分析。”
“所以,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如果陳叔你和我,我們所有人真的想要對這種未知的事件進行預測的話,那就必須做大眾采樣取樣。”
“比如說,我們對認可的中醫熟手把脈過的所有患者的脈象、體征等進行分析,然後不斷地回訪。”“一直追蹤到患者死亡,追溯死亡原因。根據死亡原因倒推把脈當時的脈象具體情況。”
“如果說,我們可以通過患者的不同死亡原因可以倒推出某一種脈象,哪怕這種脈象沒有出現在中醫學的典籍內,我們也要學著自己去對它進行定義。”
“也就是說,我們或許需要原創一些“偽死脈”
方子業看到陳廣白著急了,眼珠子在亂竄,又趕緊安撫道:“陳叔,這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得起來的事情。”
“我們原創脈象的前提是尊重經典,先按照經典的醫學經書,先嚐試地通過經典脈象對突發事件進行概括分析……”
“現代醫學目前為止,沒有特別直接的預兆性事件的前兆分析結果,也隻能在突發事件之後,進行回顧性分析。”
“中醫學不能用現代醫學的理論去暴力結構,但一定可以根據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去進行解構、甚至重塑的。”
“因為中醫本身就來源於統計學。”
陳廣白沒有反駁方子業的話,隻是語氣淡寥:“子業,僅隻是聽你的描述,這就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我這活著的時候,還能看得到結果?”
方子業篤定地道:“未必看得到。”
“陳叔,這就是事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有未競之事,回溯故事,很多學派、理論,多是弟子整理了老師的言行,再整理而得……”
“很多哲學理念,很多醫學經典,也不是在那些大家名醫在世之時就已經構成係統的。”
“如果要做,如果想做,開始去做比結果更重要。”
“我不了解中醫,但我知道,在現代醫學成功團隊的背後,一定是更多的團隊更多的醫學學者一輩子的默默無間……”
“他們或許是晚了一步,或許是一輩子都沒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付諸於現實,且也沒有後來者願意繼承他們的想法,所以這些想法,隻行至半道……”
陳廣白的目光中精光一閃,語氣狐疑:“子業,你年紀輕輕,為何有這深刻的見識?”
“我的親身經曆!~”方子業並沒有隱瞞,而是一邊與陳廣白坐在了一條四角長凳。
陳希簽親自給方子業與陳廣白端來了兩杯茶水,雖然陳希簽嬌生慣養,可基本的禮儀還是有教養的。她放下茶杯後,就並未多停留,而是繼續走向了洛聽竹,一起去隔壁聊天了。
“你的親身經曆?”陳廣白頗為不信。
方子業點頭,眯了眯眼睛:“陳叔,我年紀小,我做的很多事情固然都成功了。這是我的個人經曆。”“但我的經曆也不止個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有一位師爺,他退休之後去了宜市,後來……”方子業便把董耀輝老教授給自己留下的一些科研思路講解了一遍。
陳廣白聽完,嘖嘖稱奇:“所以說,其實那個人工智能義肢,其實是董老教授的理念,而並非你全然的原創,你是繼承了董老教授的科研理念?將其付於現實?”
“差不多就是這樣。”
“我師爺也留下了其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其中固然也有一部分也是脫離了實際的,但這個課題的本源思路,就是我師爺提出來的。”
“所以,在發表論文的時候,我把他的名字也加了上去。也算是一種紀念了。”
“一件事能不能成,並不僅僅隻是在個人能不能將其完成,且還在於有沒有人能繼續將這種想法延續下去。”
“這就是傳承和底蘊之一了吧……”
見識越多,方子業便越來越理解一些經典中古人的感慨。
寄浮蟒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如果不以考試為目的再去翻閱初中高中時期的教材,會越發覺得那本來枯燥無味的語文教材,實則是華國精華之濃縮。
每一篇,都值得去細細咀嚼,甚至在人生的某一刻,就會形成回旋鏢,正中你的眉心。
或許你與作者不是同時代,不是同地點,但在某一刻,你就能與之形成小部分的思想共鳴,跨越時間與空間………
方子業不知道陳宋老院長最真實的想法,他就算是知道了,也繼承不下去。
但方子業繼承過師爺董耀輝老教授的筆記本,這個筆記本,如果方子業沒去宜市拜訪的話,它就會封存在那,方子業永遠也拿不到。
如果沒有方子業拿到了這個筆記本,並將麵的東西仔細之後並在現實中應用,那這個人工智能義肢,或許就是別人陰差陽錯下研發出來了。
再也無法雕上董耀輝三字。
甚至沒有人知道有個叫董耀輝的人想過這種事情。
方子業給陳廣白講的事情,當然很重大,操作起來的難度也非常高,但也要有人去做。
沒人做的話,方子業想了也沒用。
“所以子業你一直以來都說你的天賦一般,實則你的天賦根本不一般。”
“有些人,隻能事教人才能深刻,可子業你,卻在看人經曆的過程中,就能有自己的感悟。”“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陳廣白認真打量方子業,誇了一句。
方子業回道:“陳叔,我的天賦吧,也就這樣,說特別好也沒那好,說不好也肯定是有些好的。”“現在也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我”
方子業看向了陳宋所在的方向,腦子刻印出陳宋老院長那張熟悉但又漸漸陌生的臉龐。
“我終究是有負於陳老院長的,可惜未能早相逢,他對我的厚愛,此生難緣。”
“這便是因緣際會了。”
陳宋想要勸方子業放棄現代醫學入中醫學不止一次,不止十次,甚至非常懇切地表達過這樣的意願,如果方子業點頭,他甚至願意和方子業拜把子後再傾囊相授。
可緣分這個東西,就是妙不可言,如果方子業沒有得到麵板前,即便是遇到了陳宋老院長,也隻是遠觀陳宋老院長裝逼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陳廣白道:“我爹之前說,子業你已經超脫了單純的醫學門脈範疇,有點大道同源的那種味道。”“我一開始是不相信的,覺得他的話有一種說別人家孩子的感覺。”
“但其實,或許我爹沒說錯。”
陳廣白並沒有再講我父親。
在恩市,爹就是父親,日常中更習慣於用爹來稱呼……
方子業說:“陳叔,我雖然不懂中醫學,但我也了解過中醫學,無論如何,那些經典理論中的每一句話,一開始都是由人湊起來的。”
“換句更加殘忍的話,那是由人的命填起來的。”
“醫學的本質就是統計學,就是數學,就是概率,就是偏向性概率。”
“這個方子,治好了八十個人,二十個無效,這配伍,治好了八十二個人,十八個無效。”“有的方子,治死了九十五個人,剩下五個可能是自愈的,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也是被譽為聖人的前輩們做起來的事情…………”
“醫學經典,不是每一句話都是用人命填起來的,是每一個字都是用數條,甚至數十條人命填起來的。自人類有醫學這個概念以來到現在,有過多少人?
百億千億肯定不止了。
醫學經典書籍,總結下來最多不過幾億個字。
這就是醫學的本質,它就是在生死之間,痛苦與歡樂之間反複橫跳的學科。
陳廣白認真地想了想後,問道:“子業,那你們現代醫學,就真的沒有一個具體的指標,可以與緊急性事件關聯嗎?”
方子業搖頭,笑了起來:“陳叔,如果有的話,那ICU麵就成了黑白無常的禁區,不該是醫院死亡率最高的地方了。”
“反正我能知道的事情就是,死脈這種東西的預兆性,讓我感覺大為震撼,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想要找到一個與突發性事件相關聯的具體指標,可能不是找具體的指標。”
“就是要依靠中醫的整體理論。”
“當然,真的找到了,能否對其進行逆轉,那或許就又是後輩們下一代的話題了。”
“陳叔,有時候,我們真的就隻是個人,不是神明的,也不是把一些幾率和風險給病人說清楚,他們就可以理解的。”
“他們畢竟不是醫學從業者,甚至沒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很小的容錯率也不是靠著隻言片語就可以讓他們共情的。”
“所以,這件事具體要不要做,還是得陳叔您自己決定。”
“很可能的結果就是,我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得到的結果,隻是讓我們醫生和患者、患者家屬都絕望的事實。”
“到時候,那就是明明知道一個人可能會死,但卻無能為力,就隻能目送他死……”
這是醫學倫理學存在的意義。
如果什都不知道的話,可以將心梗等歸攏為突發性意外事件,如果可以預兆而無法被處理的話,那就是“歸因’事件。
你揭開了一塊表麵遮羞布,讓事實赤裸於世人麵前,無人可以進行修飾和遮掩。
這就是現代醫學在做的事情。
比如說漸凍症,可以被診斷,但不可以被治療,患者知道自己的死亡,並一步一步地往前靠去,沒有人有任何辦法·……
比如說精神性相關疾病。
陳廣白深吸了一口氣,說:“我爸說,當醫生嘛,最重要的是你想做些什。”
“如果隻是想當一個治病的醫生,那也是偉大的,至少你給你的患者帶來了實際的療效。”“如果你還想當一個不那無知的醫生,那醫書總有被你看完的那一天,你還想更加不無知的話,就隻能去思考。”
“去思考你理解範圍內的漏洞該如何進行填補,去思考為何有些患者的治療會無效,該如何去糾正,這些糾正的思路可否整理成係統化,將其歸納總結起來,為後學者而用。”
“如果你還想當個治療更多人的醫生的話,那你不僅要自己會治病,你還得教別人該如何去治病,不然的話,個人的能力再強,也就隻是這回事。”
“我爸還說,如果有一個地方,隻是研究其他人都不敢去碰的疑難雜症,可以專心地做學問,而沒有其他負擔的話,那一定是最好做學問的地方了。”
“於是,才有了這個療養院,它的雛形可能有些勢利,可實際上,本質就是在為最想做學問的一部分人提供一個平台……”
“這是他後來才想著轉變的。”
方子業的目光變得嚴謹起來:“陳宋老院長是懂醫學的,不隻是懂醫生,懂醫藥理論,而且懂醫學,這門學科,這門學問。”
陳廣白又說:“子業,我爸還說,希望你可以將這個理念繼承發揚下去。”
“在他心,醫學發展在研,目的為用。”
“不管是任何一門學科,隻要能夠解決患者的病痛和痛苦,那都是醫學,也都是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