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洛聽竹知道方子業研發的脊髓損傷標準術式的尬境!

    脊柱外科、骨科等亞專科,都沒有非常重視穿刺術基本功!

    哪怕是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其實對穿刺術的要求也沒有高到那離譜的程度。

    所以,要在骨科內部找穿刺術水平高的人,近乎沒有可能。

    而其他專科擅長穿刺術的,掌握的專業知識又不涉及脊柱外科。

    若要他們開始操作,還需要回補很多理論知識與外科相關的基礎操作。

    因這兩個方麵的原因,現在方子業研發出來的這個術式就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

    沒人再將其複刻過去,好像成了方子業的獨門絕技!

    方子業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分在了如何對操作進行簡化上。

    “師兄,操作技法是可以一定程度補足基本功水平的。”

    “可要原創操作技法,難度也不小的呢。”洛聽竹分析道。

    “現在就是有棗沒棗先打兩杆子,萬一打著了呢?”方子業無所謂。

    “反正早就沒有參考答案和標答了.……”

    廖瑞鋒就這突然地被方子業從療養院脊柱外科分組帶到了動物試驗室了。

    八月二日,周六!

    漢市,動物試驗中心內,方子業站在了操作台的主位置,操作台上放置著一塊全透明的軟膠組織。方子業的手拿著長長的電極穿刺針,一邊展現操作,穿刺軟針隨著方子業的手腕擺力如遊蛇一般的在透明軟膠組織內遊走,而後精準地送達定標綠點位置。

    “王教授,看明白了嗎?”方子業問王鷗。

    而在方子業的身前,王鷗教授正蹲下去,一邊對比穿刺軟針的走形,與裝有透明軟膠壁上的線條幾近重疊。

    也就是說,方子業在放置穿刺針的過程中,不僅是恰到好處地送到了相應的位置,就連軟針的走形,都是提前預判好了的。

    王鷗教授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看是看清楚了,但這種操作技法,真的可行嗎?”

    “有沒有可能,在透明軟膠的穿刺中它奏效了,但在真實的脊髓損傷穿刺過程中,它又無效了?”王鷗並不是在抬杠,而是非常認真地提出來了這個問題。

    方子業搖頭:“王老師,我也不是萬能的,試過之後才知道。”

    “這種操作技法,也是我和廖瑞鋒大哥一起總結提煉了接近一個多月,才稍微總結了一些技巧。”“穿刺的過程中,發力部位應該控製在上臂,包括遊走的位置也要控製在上臂處,而不要用手腕、前臂等地發力。”

    “我們上臂的擺動幅度小,這樣即便是穿刺的過程有部分偏離,也不至於誇張,至於穿刺過程中的微轉向,則是依靠手指傾軋穿刺軟針形成移行弧度……”

    “您來操作著試試?”

    王鷗當然要試,他都試了幾個月了,也不怕多試這一次。

    今天的試驗其實就是穿刺術的專項教學課題,其他人知道學習穿刺術太難,對此沒太大興趣,就都去了隔壁的功能優化課題試驗區。

    王鷗操作了兩次,感覺發力還是有些僵硬,一時間改不過來習慣性的發力點。

    “上臂,上臂用力,拇指控製走形方向……”方子業在旁耐心地指點著。

    王鷗教授又失敗了幾次後,才道:“小廖哥,你來再作個示範。”

    廖瑞鋒來後,試驗室多了兩個姓廖的高手。

    廖成了大廖哥,廖瑞鋒就成了小廖哥。

    廖瑞鋒拿起長長的穿刺針,置入在手心處後,從表層的定點穿刺線上將針刺入了軟膠的表麵。而後開始控製遠端的走向……

    略蜿蜒偏離原本的曲線後,依舊可以歪歪斜斜地達到定點區域。

    “王教授,看到了嗎?就是這樣,廖瑞鋒現在的脊髓穿刺術完成度非常高,所以他在家兔脊髓損傷模型的針刺電極放置術中,已經有了將近百分之七十的成功率。”

    “如果熟練度足夠高了的話,可以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這般後,他就可以在臨床中進行針刺電極穿刺術了!”方子業道。

    廖瑞鋒的外科天賦挺一般的,但是他的穿刺技法足夠高,所以將他的基本功托舉了起來。

    如今還欠缺了熟練度,但的確是方子業接觸到的所有人麵,唯一一個可以完成針刺電極穿刺術的人。這種技法,還是很值得學習的。

    胡青元等人其實也想學,不過方子業並沒有讓他們走“技法’這種捷徑,而是讓他們繼續先練基本功。技法是補足,基本功越好,技法攜帶基本功發揮的威力也就越大!

    王鷗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已經不需要再激發潛能,有技法先學著用,能把術式學會,把它帶到臨床,就是這一輩子的終點。

    並不需要王鷗教授在此基礎上繼續開疆拓土。

    王鷗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學得很用心……

    “好,子業,你先去隔壁忙吧,脊髓損傷後續的功能優化臨床課題,也已經正式啟動了。”“我要是占用你太長時間,我怕王院長他們等會兒找我麻煩。”王鷗說。

    方子業離開後,王鷗才問廖瑞鋒:“小廖,以後打算去哪工作啊?是還回療養院呢?還是希望再找一個教學醫院?”

    “大概率是回去的。”廖瑞鋒回得樸實。

    經曆了療養院的人,好像沒幾個願意再進到教學醫院。

    王鷗打破砂鍋問到底:“那小概率呢?”

    “小概率當然就是蹭著方教授這尊大腿不放了呀。”

    “不過我估計是沒有機會的。”

    “我資質太一般……”廖瑞鋒的情緒有些蕭瑟。

    跟方子業的這一個月來,他也表達過自己的“忠誠’,然則方子業仿佛隻對事、對能力,不對人。廖瑞鋒做得好就誇,一點縫隙都不給他留。

    王鷗道:“其實也不算一般了,這種穿刺操作技法,你是自己原創摸索出來的,在此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技法。”

    “哪怕是運氣好,其實你的天賦也不一般。”

    “而是,方子業那個牲口太變態了,雖然他是我們醫院的,可我們醫院沒一個人把他當做人看。”“是太變態了嗎?”廖瑞鋒笑著偏頭。

    “隻是變態?違規?不講道理…他的存在就是違規…”王鷗沒有避諱地說。

    廖瑞鋒點頭如篩:“方教授的確變態得有點不講道理了,聽說他才三十二歲。”

    “這一身技術,也不知道是從哪偷來的。”

    “偷?”

    王鷗搖頭:“這可不是偷!”

    “有人會,他也會,這叫偷。”

    “他會,別人不會,這能叫偷?”

    “實際上,方教授的成長軌跡非常明顯,也是一步一步紮馬步一般地升起來的。”

    “不過他的馬步比別人跑得還要快得多。”

    王鷗說到這,又才道:“想跟著方子業是好事,如果你真能跟著方子業,這就是你的機緣了。”廖瑞鋒輕笑著說:“王教授,準確點來說,這又是我的機緣。”

    “是第二次機緣。”

    “我能來這,享受到優厚的待遇,就是方教授給的機緣。否則的話,我還在家繡娃娃給小朋友們玩不管怎樣,方子業帶他來這後,隻要能夠破關成功,廖瑞鋒就變成了絕對的“香餑餑’。被人哄搶那是百分之百的。

    方子業帶出來的,親自認定的,第一個可以做脊髓損傷穿刺術的高手,第二個可以治療脊髓損傷的外科高手!

    哪怕這輩子就隻做這一個操作,都夠他吃一輩子了。

    “看來小廖你的野心也不小啊?”王鷗淡然笑道。

    廖瑞鋒若是滿足了,肯定就適時而退了,可廖瑞鋒依舊在誠懇地學,就代表廖瑞鋒是真心想跟著方子業一起,把這個術式做大做好,不僅僅隻是滿足於自己是一個術式高手。

    “王教授,人這一輩子的機遇不可多得,遇到了就必須要把握住,將其抓緊!”

    隔壁,動物試驗區。

    廖、聶明賢等人正在做動物試驗,也是脊髓損傷的後續課題。

    脊髓損傷針刺電極的治療,是讓功能從無到有,並不是從有到好。

    然而,因為現代醫學發展的原因,臨床中本來就存在一些讓功能從有到好的術式,是故大家都在探索,脊髓損傷癱瘓後的患者,是否也適用於現在的成熟術式!

    比如說大便功能優化術、小便功能優化術,等隻有方向性,沒有具體術式命名的手術。

    如果可以無縫銜接的話,那脊髓損傷的癱瘓患者,有可能從一個癱瘓在床的困鬱患者,轉化為類正常人模樣。

    這需要探索,需要找證據!

    廖看到方子業來了,就主動下台了,問道:“子業,你和小廖一起搞的“放尿’穿刺法,怎樣了?”

    方子業聞言,更正道:“FangLiao!不是放尿,你怎連你自己的姓氏也拿來玩梗啊?你姓尿啊?”

    其他人見怪不怪,廖是老調皮蟲了。

    廖笑說:“這不是,看著你發財,比我自己掙錢還難受嗎?”

    “剛剛查驗了一例王院長親自操作的陰部內神經轉接術的家兔,發現家兔的逼尿肌等有機會自主控製,而且小便的頻率等與其他家兔非常類似了。”

    “普通患者可以作的功能優化術,應該在癱瘓患者術後也是適用的!”

    “這樣一來,已經成熟的術式與脊髓損傷的微電流刺激療法,可以無縫銜接,這是醫療史上的重大突破啊!!”

    “嗯,和我們預計得差不多!”

    “脊髓損傷所致的功能缺失,最難點是從無到有這一步,從有到好這一步,與普通患者相差不大。”“其實就是固有身體資源的更高效應用,屬於是變相美容性手術了。”方子業點了點頭。

    微電流刺激療法,沒辦法重啟已經完全閉合的電流通路,隻能激活部分“待激活’的電信號通路。所以,微電流刺激療法後,其實癱瘓的功能依舊不夠好,隻是存在。

    而要讓僅存的功能完成得更好的話,就需要用已有的功能進行優化。

    如肌腱轉位、神經轉位等多種方法對其進行重構。

    “那這個手術,你打算怎命名呢?”廖問。

    “不命名啊,就是脊髓微電流刺激療法,這多人,怎命名嘛。”方子業道。

    “廖哥,我和廖瑞鋒兩個人研發出來的穿刺技法,涉及麵不廣,當然可以自主命名。”

    “這個術式,是不能“放尿’的!”方子業也調皮地回了一句。

    廖或許也想名留青史。

    其實啊,這種事情,大家都想做,隻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

    “唉,子業……”廖又歎了一口氣。

    “這個課題的後續延展太寬了,我們動物試驗中心,都快成為家兔模型供應商了。”

    “你啥時候能夠找幾個人手把我解脫了啊?”

    “我不想天天搞模型了……”

    動物試驗要脊髓損傷家兔模型,方子業的課題要家免模型,教授們來練手要家免模型,後續課題延展也要脊髓損傷的家兔模型……

    “帶不出來嘛?”方子業問廖。

    “帶得出來,但至少還需要半年左右。”

    “問題是,這半年我不想天天當個家兔模型製作機啊?”

    “一點意思都沒有……”廖說。

    方子業道:“那行啊,我交給你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個聽竹那邊不是有神經退行性病變的固定細胞係嘛!”

    “你把這個細胞係植入到家免模型麵,搞一些穩定的家兔周圍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病例出來,這老有意思了…………”

    “你又讓我給你打工?”廖不好忽悠,隻是他的眼神都亮了起來。

    果然,有新東西,也很有意思。

    周圍神經退行性病變是非創傷性的病種,這種慢性病種如何在動物中進行複刻,是動物試驗中的超級大難點。

    退行性病變與腫瘤不同,要製作腫瘤動物模型,隻要注射腫瘤細胞就可以。

    “你還讓我給你老婆打工。”廖的語氣更加幽怨。

    方子業聞言,翻了翻白眼:“記你首功!”

    “廖教授,幫幫忙吧,幫幫我老婆吧。”方子業馬上開始人情世故起來。

    廖缺什?缺的就是新鮮玩意兒,缺的就是刺激,成就感。

    “這還差不多,我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吧,也挺有挑戰性的。”廖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不過啊,這件事得過段時間再說,我孩子快出生了,這段時間我得忍住一切好奇心,去陪我老婆。”“九點四十了,我得趕緊趕回去做飯。”廖看了一眼時間,“她最喜歡吃我給她做的早茶。”廖說完就跑路了!

    這個逗比,白天要陪老婆,自己又想工作,所以每天淩晨一點左右起床,來實驗室補滿八個小時工作。眾所周知,孕晚期的孕婦最好需要一個孕婦枕,一般不和老公睡。

    孕晚期的孕婦白天的睡眠也很多,廖在白天可以陪她一起補覺………

    動物試驗中心,剩餘的操作者都是泌尿外科和胃腸外科負責做家兔模型大小便功能優化重建課題的,比如說王興歡教授,胃腸外科的熊斌教授等。

    他們紛紛與方子業打過招呼後,就自己做自己的。

    方子業固然可以幫上忙,但他們也不會隨便拉方子業。

    方子業現在“煩得很”,如何擴大脊髓損傷術式應用的問題,一直素繞著方子業。

    這才是方子業這位課題牽頭人該頭疼的問題。

    一個手術如果無法被複刻那就直視個人技術,隻有能被學習的技術,才能稱之為術式。

    課題進展至此,神經內科的教授已然退去,隻剩下梅殯副教授還在這邊常規坐鎮,搜集後續的數據。他不管操作,隻負責數據搜集,因此得空:“方教授,過早了嗎?”

    “嗯!~”

    “梅教授,你其實可以過兩周左右再來的。”

    “這些數據,實驗室有其他人員可以記錄!”方子業一邊看著手機,沒發現洛聽竹給自己發信息後,他便再想著繼續待一會兒。

    療養院的手術安排是在今天的下午兩點,現在才早上九點,時間上是非常充裕的。

    這是方子業主動推遲的時間!

    他與廖瑞鋒兩人合作的穿刺技法的教學也是非常關鍵的。

    “反正也沒啥事,就過來看看。”

    “而且,這多同事都在這,我過來了會覺得更踏實。”梅殯道。

    方子業並沒有戳破梅殯的“謊言”,梅殯與老婆兩地分居,所以隻能變成工作狂了。

    “梅教授,不知道您對周圍神經的退行性病變,有什特別的看法嗎?”方子業很隨意地與梅殯聊著天。

    這個問題,方子業問過太多太多人。

    課題組的人,都被方子業問遍過!

    因為是方子業提出的問題,課題組是高度重視的,梅殯也提前就聽到了這個問題,也嚐試準備過答案。“症狀不可查,病因難測,可能性的因素很多,一般發現了就再難逆轉。”

    “方教授,您下一個課題,是打算在周圍神經退行性病變方向上下功夫?”梅殯眼睛一亮地進行了這種解讀。

    周圍神經退行性病變,這是我們神經內科的內容啊?

    我,梅殯,願意搞合作……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