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誌明在村挨家挨戶收取修路費用,雖然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村民經濟上的小困難,但大家都對修路一事表達了支持。
都承諾過幾天就會把這個修路的錢給補上。
他們也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被同村的人每天戳著脊梁骨在那說著難聽的話。
要是老支書強硬一點的話,估計還會將他們開除族譜。
沒有人敢拿這種事情來開玩笑。
天色漸晚,周誌明終於完成了大部分的收款工作,紙張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隻有寥寥幾戶還未繳納。
他帶著收來的錢,滿心歡喜地來到老支書家。
老支書正坐在昏暗的燈光下,仔細研究著周家莊的簡易地圖,思考著修路的具體規劃。
看到周誌明進門,老支書放下手中的地圖,眼中帶著期待問道:“誌明,情況咋樣?”
周誌明臉上洋溢著笑容,將手中包著錢的布包遞給老支書,說道:“老支書,大部分村民都交了,就剩幾家說晚些給,不過都答應了。您看,這是收來的錢。”
老支書接過布包,輕輕放在桌上,欣慰地說道:“好啊,看來大家都很支持修路這事兒。咱們周家莊有希望咯!”
“沒錯,老支書,我也沒有想到,這次收錢會如此順利。”過於順利,讓周誌明都感覺有點不真實。之前也試過幫忙收錢,那時候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村民們不配合就算,還用各種理由來搪塞,就是不想給錢。
就在兩人正說著,大隊長也匆匆趕來。他一進門就說道:“老支書,誌明,我剛去養殖場和加工廠那邊核算了一下,他們拿出一千五百塊錢沒問題。這樣一來,修路的資金算是基本湊齊了。”
老支書興奮地一拍桌子,說道:“好!資金解決了,接下來就是準備材料和安排施工了。”“誌明,沙子和水泥,你跟益民比較熟悉一點,這兩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周誌明直接一口答應下來:“好的,老支書,我會跟益民做好這件事情。”
周益民也沒有閑著,他將要用來換沙子的糧食給準備好。
把需要的糧食都準備好之後,便來到老支書的家,沒有想到人這齊。
“老支書,需要的糧食我已經叫人運過來,等一下去運回村就行!”
老支書聽到後,連忙說道:“真的是,謝謝你益民!”
周益民說道:“老支書,你這樣說就有點見外,我也是周家莊的一份子。”
第二天,周益民就跟周誌明兩人,開著裝滿糧食的拖拉機,然後前往任家村。
周益民和周誌明便早早來到了停放拖拉機的地方。
這是一輛嶄新的拖拉機,在陽光的照耀下,車身的金屬外殼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輪胎上的紋路清晰而深邃,仿佛在訴說著它即將開啟的重要使命。
要知道每次用完,老支書都會親自過來,或者是安排人過來將拖拉機好好清洗一番。
而且隨著夏天快來臨,老支書不想著拖拉機風吹日曬的,所以準備搭建一個棚。
周益民熟練地爬上駕駛座,插入鑰匙,輕輕轉動,發動機發出一陣低沉而有力的轟鳴,仿佛是在為即將踏上的旅程歡呼。
周誌明則跳上了拖拉機的後鬥,仔細檢查著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糧食,確保每一袋都擺放穩固。伴隨著拖拉機的轟鳴聲,兩人緩緩駛出了周家莊。
一路上,微風輕拂,道路兩旁的樹木快速向後退去,田野的莊稼在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也在為他們送行
。周益民全神貫注地駕駛著拖拉機,眼睛緊緊盯著前方的道路,周誌明則站在後鬥,感受著風的吹拂,心中充滿了對這次交易的期待。
不多時,任家村的村口便出現在眼前。
任村長早已帶著幾位村民在村口等候多時。
看到周益民和周誌明駕駛著拖拉機緩緩駛來,任村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揮了揮手,熱情地招呼道:“你們可算來啦!”
拖拉機緩緩停下,任家村的村民們立刻圍了上來。
當他們看到滿滿一拖拉機的糧食時,不禁發出一陣驚歎。
“哇,這多糧食!”
“沒想到周家莊的實力這強,還有一輛全新的拖拉機!”
村民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驚訝和羨慕。
在這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一輛嶄新的拖拉機無疑是一種強大實力的象征。
要知道他們村別說是拖拉機,就連自行車都沒有一輛。
而且昨天周益民他們過來,還開著一輛摩托車,可想而知,周家莊的實力到底有多雄厚。昨天才說要用粗糧換沙子,今天就拉來一大車的糧食。
周益民和周誌明從車上下來,與任村長熱情地握手寒暄:“任村長,讓你久等了,糧食都按照咱們之前商量的備齊了。”
任村長笑著回應:“不晚不晚,我都還以為要遲幾天,沒有想到你們一天就湊到這多糧食。”周益民笑著:“都是運氣,都是運氣!”
任村長並沒有繼續過多追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自己也不可能說打爛砂鍋問到底。寒暄過後,任家村的村民們便開始動手搬運糧食。
他們兩人一組,默契配合,將一袋袋糧食從拖拉機上搬下,整齊地碼放在一旁。
每一袋糧食都沉甸甸的,承載著任家村生活下去的希望。
雖然搬運的工作並不輕鬆,但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畢竟這是兩村之間的一次重要合作。更重要的是有這多糧食,村撐到,下一次收成,應該就不是問題。
村終於不用頭痛了,要到處去尋找糧食。
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不時有村民忍不住伸手摸一摸拖拉機的車身,眼中滿是好奇和讚歎。“這拖拉機看著可真氣派,開起來肯定很威風。”
一位年輕的村民小聲說道。
另一位年紀稍長的村民接過話茬:“是啊,咱們村要是也有這一輛就好了,幹活能省不少力。”很快,糧食便全部搬運完畢。任村長清點了一下數量,滿意地點點頭:“數量沒錯,周家莊果然講信用。”
接著,他轉過身,對身後的村民們喊道:“大夥抓緊時間,把沙子裝車!”
任家村的村民們立刻行動起來,紛紛拿起鏟子和推車,開始將一旁早已準備好的沙子運往拖拉機旁。他們一鏟一鏟地將沙子裝進推車,然後推到拖拉機旁,再將沙子倒入後鬥。
伴隨著鏟子與沙子的摩擦聲、推車的滾動聲,拖拉機的後鬥逐漸被沙子填滿。
周益民和周誌明也沒有閑著,他們幫忙指揮著村民們裝車,確保沙子均勻地分布在後鬥,以免運輸過程中出現失衡的情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裝車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於,拖拉機的後鬥被裝滿了沙子。周益民看著滿滿一車的沙子,心中感到無比踏實。
他再次與任村長握手道別:“任村長,感謝你們的支持,以後咱們兩村還要多加強合作。”任村長笑著回應:“一定一定,希望咱們兩村都能越來越好。”
他當然想跟周家莊搞好關係,跟一個這有實力的村落,打好關係的話,以後有什需要,都能找周家莊幫忙。
很明顯那多沙子,一次肯定是運不完,而且還不知道要運多少次。
幸好是有任家村的村民幫忙裝車。
不然要周家莊的村民過來幫忙裝車的話,人手方麵就會有點不夠。
畢競村的農活需要大量的人手,現在又要去後山開采石頭。
幸好任家村跟周家莊,相距並不是很遠,開拖拉機的話,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
不過一來一回,就要將近兩個小時。
要是加上裝車和卸車的時間,那就更長,一天估計也運不了多少趟。
另外一麵的話,周家莊的曬穀場上便熱鬧非凡。
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扛著鐵錘、鋼,精神抖擻地站在前列,眼神中透著堅毅與期待,仿佛即將奔赴一場重要的戰役。
經驗豐富的長輩們則手持鐵鎬,有條不紊地檢查著工具,他們深知這一趟任務的重要性,每一件工具都承載著修路的希望。
婦女們也沒閑著,忙著給大家準備水和幹糧,將裝滿熱水的水壺和包裹嚴實的幹糧袋一一遞到眾人手中,眼神中滿是關切與鼓勵。
老支書大聲說道:“鄉親們,咱們今天去後山采石頭,這石頭可是修路的關鍵,大家齊心協力,爭取多采些回來!”
眾人齊聲高呼:“好!”
震耳欲聾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充滿了力量,仿佛要將天邊的雲都震散。
這都是周家莊一小部分的人,更多的人都在忙活著農活。
周家莊開采石頭的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後山。
一路上,村民進發們有說有笑,但腳步卻絲毫不慢。
山路崎嶇,雜草叢生,可大家的熱情絲毫未減。
到達後山後,眼前的景象讓眾人更加堅定了信心。
漫山遍野的石頭,在初升太陽的照耀下,泛著質樸的光澤,仿佛在等待著被開采,為周家莊的修路大業貢獻力量。
來到目的地後,眾人並沒多說,直接就是開幹。
開采工作迅速展開。
小夥子們站在選定的巨石旁,雙手高高舉起鐵錘,咬緊牙關,肌肉緊繃,隨著一聲響亮的。“嘿!”
鐵錘帶著千鈞之力砸向鋼。
瞬間,火星四濺,清脆的撞擊聲在山穀間回蕩。
“這石頭可真硬啊!”
周大力率先開口,他的額頭已經微微沁出了汗珠,但手上的動作絲毫不減力道。
此時他心想著:“雖然這石頭難對付,但路修好了,咱以後的日子就好走了,這點辛苦算啥!”“那可不,咱周家莊要修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路,這石頭硬點才好呢!”周大虎回應道。隨後他穩穩地扶住鋼,眼睛緊緊盯著石頭,隨時準備調整鋼的位置,心默默給自己打氣:“一定要把這活兒幹好,可不能拖大家後腿。”
“沒錯,等路修好了,以後就不用擔心,因為路導致村人受傷。”周大柱一邊擦汗一邊說道,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他腦海中浮現出村之前不少人因為攔路,導致受傷,暗暗發誓:“多采些石頭,早點把路修好,這樣村的人就不會受傷。”
長輩們則熟練地揮舞著鐵鎬,憑借著多年積累的經驗,找準石頭的薄弱點,用力撬動。
“嘿喲!嘿喲!”
的號子聲此起彼伏,伴隨著鐵鎬與石頭的摩擦聲,鬆動的石塊紛紛滾落。
“叔,您說這石頭咋撬能更省力些?”年輕的阿強虛心地向村一位大叔請教。
大叔直起腰,擦了擦汗,指了指石頭的底部說:“阿強啊,你看這石頭,得從底部找著力點,順著紋路撬,這樣能省不少力。這就跟過日子一樣,得找準門道。”
阿強一邊點頭,一邊按照王叔教的方法嚐試,果然輕鬆了不少。
他心不禁感慨:“薑還是老的辣,叔的經驗就是寶貴,我得多學多做,為修路多出份力。”婦女和孩子們也沒有閑著,穿梭在開采現場,負責將開采下來的石塊整理分類。
她們細心地挑選出適合鋪路的規整石塊,將其集中堆放。
遇到較大的石塊,她們便互相招呼,齊心協力將其挪動。
“秀蘭,你說這路修好了,咱村子會不會大變樣啊?”翠娥一邊費力地搬著一塊石頭,一邊問道。秀蘭笑著回答:“那肯定的呀!路通了,外麵的人能進來,咱莊的姑娘說不定還能招來幾個好女婿呢!”
“哈哈哈哈……”周圍的婦女們都被逗笑了,原本有些沉重的搬運工作,在歡聲笑語中似乎也變得輕鬆了許多。
翠娥一邊笑一邊想:“是啊,路修好了,村子發展起來,孩子們的未來就更有盼頭了,再累也值得。”老支書看到這一幕,心十分感慨,周家莊現在過得是越來越好。
就這樣采石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老支書也沒有閑著,也加入道采石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