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4章 老臣(1)

      蔡懋拿著從官家處得到的劄子,回到自己的泰山身邊。

      “大人……這是官家命小婿帶回來給您的指揮……”

      蔡懋恭敬小心的將劄子,送到了自己的嶽父手中。

      馮京接過來,沒說什話,隻是看了看上首的禦座,然後就鄭重的打開劄子。

      他看著上麵的文字,渾濁的老眼,閃爍著不明的色彩。

      馮京正要與蔡懋吩咐一些事情,耳畔的鼓樂之聲在此刻忽地為之一變。

      馮京聽到樂聲,到嘴的話被他咽了回去,隻是與蔡懋道:“汝且在一旁候著!”

      “諾!”蔡懋不太懂馮京的意思,但還是乖乖的躬身領命。

      馮京卻是聽著鼓樂之聲,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他已聽出來,變換的這首樂曲的名字——正安之樂!

      乃是在仁廟時期,由時任判太常王拱辰領銜,集合了當時朝野的音律大家,共同譜就的大宋雅樂。

      專用天子升殿、視事、出幸之用。

      這曲雅樂,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

      以至於,隻要懂樂理的人一聽就能聽出來——因其鼓樂之中,用的是商人的樂理。

      而商人的樂理規則是什?

      三禮圖曰:商人加左罄右應,以為眾樂之節!

      意思就是,商人的雅樂,是用左罄右應為指揮官的。

      其他所有樂器的節奏,都需要跟著左罄右應的節奏來。

      那商人所謂左罄右應是什呢?

      史載:唐虞建高鼓六尺六寸,中植以柱,旁挾二小鼓,左曰罄右曰引。

      故此,左罄右應,其實是兩張設在宮廷/殿台兩側的鼓。

      左小右大,左清右隆。

      此堂上之雅樂,朝廷之正樂,故名正安。

      正安既奏,小兒輩自當退場!

      這是禮!

      何況……

      這如今的正安之樂,與他馮京還有著緣法在!

      且是和先帝的緣法!

      而坊間傳說——當初先帝教養當今,曾與之介紹內外大臣之性、材,各有評語、故事。

      所以……

      馮京猜測,在蔡懋回到他身邊後,這庭上的鼓樂,就改奏正安,很可能就是在提醒他,也是在催促他。

      捏著手中的劄子,馮京的心中回閃其上的文字。

      運河、京東、禦河、徐州……

      宏偉的藍圖,在他腦海中展開。

      同時展開的,還有貼在劄子中的一張黃紙。

      黃紙上禦筆文字,曆曆在目。

      毋庸置疑,馮京知道,他若到了禦前,接下了這差事,肯定要得罪人。

      而且是很多人!

      但他要是不接……

      雖然隻會得罪一個人!

      但那個人,現在掌握著最高權力!

      而且,對忤逆他的人,心胸非常非常狹窄!

      窄到——連根針都容不下!

      沒有辦法!

      馮京無法再猶豫下去,他站起身來,沒有要身邊的人服侍,拄著禦賜的幾仗,走向那庭上的天子禦座。

      到得禦座之前,馮京就躬身而拜:“致仕保寧軍節度使、同提舉元祐大典臣京,恭祝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隻聽著上首的官家,笑著道:“節度免禮!”

      “謝陛下!”馮京躬身再拜謝恩,然後抬起頭,看向那禦座上的少年天子,道:“陛下不以老臣老朽昏聵,德音下降,施以指揮,老臣被蒙聖恩,感激涕零……隻恐老臣昏朽,不能佐陛下之德……”

      馮京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在元豐八年,回京後眼看著情況不對,選擇和韓縝一樣提桶跑路。

      這一跑,就讓他從此告別了中樞威權。

      也讓文彥博那老匹夫就此坐大——因在當時,文彥博選擇留下來,而且迅速站隊當今這位官家。

      而這位官家,又以一係列讓人目不暇接的政治操作與手腕,在太後的配合與幫助下。

      

      先收三衙之心,定皇城上下。

      然後,穩定朝堂,接著又以韓絳為相,迅速安定內外人心。

      緊接著,就是元祐元年的章惇南征與西北大捷了。

      這兩場軍事勝利,不僅僅讓這位匆匆即位,讓中外疑慮,也叫天下忐忑的少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一勝定百疑!

      何況是接連的兩場大勝?

      更叫人震驚的,還是在勝利之後。

      無論是對交趾,還是對西夏,這位少主都表現出了驚人的定力。

      勝利之後,他沒有衝動,而是選擇了見好就收。

      無論是麵對當時已經幾乎崩潰的交趾還是可用之兵,幾乎耗竭的西夏。

      大宋沒有繼續痛打落水狗。

      而是選擇把拳頭收回來。

      就連到手的交州八州,也都是分封給了土司。

      讓土官守土,與豪族分肥。

      再之後,熙河路的棉花,交州的甘蔗,都開始行銷天下,成為如今炙手可熱的商品。

      到這個時候,馮京才猛然發現,他已經成為了邊緣人。

      權力的邊緣人。

      朝廷也好,士林也罷,都在迅速的拋棄他。

      甚至都沒和他打招呼!

      這讓馮京急急忙忙的開始籌備回朝。

      可出去容易,想回來就難了!

      他不知費了多少功夫、心血和人情,最後還是靠著文彥博,才成功回朝。

      從此隻能屈居文彥博之下。

      想著這些,馮京心中就五味雜陳。

      尤其是,現在文彥博的地位,讓他無比吃味,也無比的羨慕。

      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提舉元祐字典編修使、提舉元祐大典編修使……還有……很有可能的未來皇後祖父!

      這些頭銜,任何一個都讓馮京既羨且愛。

      隻恨自己沒有!

      聽著耳畔回蕩的正安之樂,馮京微微躬身:“然……”

      “當年先帝曾召見老臣,問老臣宗廟之事,禮樂之典章……”

      “老臣進言……”

      “先王定樂,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而匏竹在前,鍾鼓在後,貴人氣也!”

      “書雲:搏拊琴瑟以詠!又雲:下管鞀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

      “前乃言堂上之樂,後乃講堂下之樂!”

      “堂上之樂,法朝廷之製,堂下之樂,以像萬物自然之治!”

      “今之禮樂,失古之真諦,歌者在堂,兼設鍾磬;宮架在庭,兼設琴瑟……”

      “乃乞先帝,法先王之道,用列聖之製,厘定國朝禮樂之製!”

      “先帝聞而大悅,乃詔有司:歌者在堂,更不兼設鍾磬;宮架在庭,更不兼設琴瑟……”

      “今老臣伏睹陛下,施先帝之製,法先王之道,奏《正安之樂》,無歌者在堂,無琴瑟之靡靡……”

      “神武發乎天性,至聖出於仁心!”

      “老臣雖朽木一節,齒鬆牙動,猶願為陛下牛馬走!”

      “乞受正命,為陛下使!”

      說著,他就深深一拜。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