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娃家的棉花地出事了。
打完藥後,接下來幾天李龍每天都過來,檢查著看地沒啥情況,然後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收購站那邊。雖然貝母的采挖已經到了尾聲,但收購站這邊每天依然有大量的貝母、野蘑菇幹被送過來。
貝母還好,李青俠這邊基本上一個人能搞定,野蘑菇幹就不好說了,需要檢查看麵有沒有攙雜著一些非需要的蘑菇甚至毒蘑菇,所以工作量比較大比較繁瑣。
李龍還是在收購站正在扒拉著一個剛從山出來不久的人的蘑菇的時候,接到大哥打來的電話,知道王三娃的棉花地出事的消息。
“他家地的紅蜘蛛都成片了,把梁家人氣得,罵了他半天。他沒辦法了,背著噴霧器打了兩遍,看止不住,就過來找來了。”
李建國說自己其實給王三娃說了,紅蜘蛛成片了,說其他的都沒用,隻能用藥控製。王三娃也用噴霧器打了,但沒止住這個就不好辦了。
梁大成也擔心這紅蜘蛛再傳到自家地,所以和王三娃一起到了李家,希望聽聽李建國或者說李龍的看法。
“要他沒打到葉片背麵,要用的藥少了。”李龍接起電話聽了大哥的轉述,立刻就判斷著說,“讓他開小四輪拉藥罐子打,要就等著減產吧。”
“他說他打了兩遍啊,我看他現在不算太急,倒是梁大成急得不行。”李建國也覺得如果打過兩遍藥,不至於止不住。
“不用管別的那多。”李龍知道王三娃這個人,小氣還有點自私,說實話他不太想跟這個人打交道。不過呢,李建國和他父親關係不錯,算同輩人,王三娃求到門上來了,他不可能不管。
“大哥,你給大成說,咱們兩家的地沒事。王三娃不急,就是想著他要弄不好,紅蜘蛛可能會傳到咱們兩家的地,他會想著咱們比他急。
但實際上咱們兩家當時打藥的時候是整片地都打過的,而且打的不是一遍。咱們用的喃丹這藥是長效藥,能維持著幾十天,所以紅蜘蛛吃他們家棉花都不會到大成地去……”
李龍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說道:
“大哥我,我想到了。我猜王三娃打藥,可能就打了他發現的那一片。他不知道紅蜘蛛繁殖傳染的快,他看到的那一片是比較明顯,其他地方說不定已經有了,但葉片上反應不明顯……嘿,小氣害死人啊!”
“小龍,你是說我們兩家的地沒事?不用再打一遍?”
“不用不用。你看著吧,咱們頭一回種棉花,這個紅蜘蛛的抗藥性還沒起來,喃丹這種劇毒農藥,一遍打的死死的。
其實看海軍家的地也能看出來,你看他打完藥,第二天還不明顯,第三天往後,那地紅的地方就不再擴展了,新葉子長起來,立刻就看不到紅葉片了對吧?”
“還真是。”李建國想了起來。
“所以說,現在打好了,那紅蜘蛛一打就死。他沒控製住,一來可能是沒打完——畢竟蟲子在葉片背麵,人背著噴霧器打的話,不一定都能照顧到。
那噴頭的壓力咋也比不上機子。第二個可能就是他沒打全地……你讓大成問問他就知道了。當然還有可能就是藥兌得少。”
李建國明白了。
“大哥,我這邊這兩天還有點忙,暫時回不去,等把這段時間忙完我再回去。你和大成他們看著情況,如果我說的沒錯,那就不用管。他自己的地,咱們給他說清楚了,讓他自己操心去。”
李建國掛了電話,把情況給外麵院子的梁大成和王三娃說了。
梁大成當時表情就鬆弛下來,對李建國說道:
“叔,說的沒錯……就是的。我看著三娃打藥,就是打了那一片。”
他又扭頭對王三娃說:
“我感覺你兌的藥也少,如果你想著今年能多賺點,最好現在去再打一打,要借我們家的打藥機來打。我給你說,我們兩家打的重,沒事,你們那個……要再不控製,減產是必然的了。”
王三娃這時候臉已經通紅了。李建國給他說了李龍的分析,簡直和他家實際情況一模一樣啊,他和梁大成一起過來,原本還真就抱著拖兩家一起下水的打算。
如果你們不打,那就傳染到你們家。你們打,那到時嬉皮笑臉的跟著說一說,順便把我們家的一起打了唄,省事啊。
結果現在倒好,丟大人了!
李建國覺得王三娃這樣也不好,他打算抽空和王三娃他爹說一聲,種地就得踏踏實實,投機取巧,隻會在年底被大地懲罰。
月底劉高樓再次來了一趟,這回隻拉白糖,因為李龍這水泥已經拉完了。劉高樓的意思是讓李龍和賣水泥的那邊聯係一下,水泥是經常需要的。
李龍自然是沒意見,這一趟劉高樓拉來的五台汽車,依然是三台嘎斯車,一台伏爾加和一台拉達。
現在瑪縣的街頭已經出現桑塔納了。
以前這時候,西北的小縣城能出現桑塔納,那絕對是風頭無兩,拉風至極。
但李龍從去年到今年弄回來不少汽車,不管是不是新車,至少表麵上看著都不錯。城人看多了各種各樣的小汽車,再看桑塔納,也就那樣了。
所以第一個買桑塔納的人,花了近二十萬,沒達到上一世的效果。
不過他本身也隻是花錢買享受,沒想著那多其他的事情。
接下來幾年,縣的汽車會不斷增加,後麵還有兩廂的禿尾巴夏利,大發麵包車也會越來越多,路麵會變得更加熱鬧。
上一次劉高樓拉來的六台車中的嘎斯已經賣完,全都是被二道販子買走了。
轎車還餘兩台,主要是這玩意兒貴,在販子眼沒嘎斯車那實用。
當然李龍倒也不慌,他覺得越往後,有錢人越多,會專注享受,所以到時轎車就不愁賣了。
想想一台桑塔納要十幾萬近二十萬,一台夏利也要六七萬。
但在李龍這買一台二手的,才四五萬六七萬,那肯定劃得來啊!
重點是現在轎車才出世,想買二手的桑塔納和夏利,在西北幾乎不可能。
所以到劉高樓過來的前一天,黃磊再次過來拉野蘑菇的時候,實在受不了誘惑,開走了一台伏爾加。
因為算是老客戶,李龍也給他便宜了一些,這台才開了不到三年的伏爾加,李龍收了他六萬塊錢。
黃磊自然識貨,畢竟在他家那邊,二手桑塔納現在也要十萬以上才能買到。
李龍已經算是給他非常便宜的了。
所以他說等下趟他會多帶一些螃蟹苗和蝦苗過來。
李龍自然很樂意這搞。
這樣搞上三四年,小海子的螃蟹和蝦就會多了起來,田螺估計也是。
這些苗子肯定會雜著有其他的水生生物的卵或幼蟲,也算是引進吧。
“羊毛你要不要?”劉高樓問道,“我二叔說那邊還能收到羊毛,不過不會像羚羊角那便宜,當然比這邊要便宜的多。”
李龍突然想到了他曾經看到過的視頻,好像在十來年後,某些壞慫會從羊毛藏著武器從霍爾果斯帶進來,然後被武警邊檢人員給檢查出來了。
需要不需要給提醒一下?
暫時應該不用吧。不過他不打算進羊毛,雖然這玩意兒也有銷路,石城就有毛紡織廠,不過利潤相對較低,他搖搖頭說:
“羊毛就算了,你看看那邊鹿角能不能搜集到。我要羚羊角和鹿角,鹿茸有的話也要。”
在未來,老毛子那邊會把鹿角鹿茸這些搜集起來,賣出去——主要的買家還是咱們這邊的。
畢竟拿這個入藥也就咱們這邊多一些。
“這個沒問題。”劉高樓說道,“有什需求你盡管提,我這邊能搞定就搞定,搞不定也沒辦法。”
“現在就挺好。”李龍笑著說道,“這些東西賺的錢也不少了。”
兩個人對視著笑笑。李龍給劉高樓的人民幣,一半留在手,不用回饋給劉山民,這算是他給家族和自己賺的錢。
劉山民隻需要用那些白糖和水泥賺來的利潤,就足以支撐起那邊的商貿以及秘密行動了。
這其中涉及著匯率、黑市等東西,李龍和劉高樓不需要考慮那多。
“對了,我二叔的那個外國老婆生了個兒子,很漂亮。”劉高樓看著司機幫著卸東西,給李龍說,“我二叔給取名叫小龍,讓我給你說一下,說你別介意。”
“我介意啥?咱國內名字帶龍的多了去了。”李龍笑笑,“那是你二叔的自由。”
其實劉山民給劉高樓直說,取這個名字就是沾一沾李龍的運氣,不過劉高樓沒轉述給李龍,他雖然知道二叔很信李龍的運氣,他自己卻不是那很相信。
但兩頭都能幫著他賺錢,他自然不會去想那多。
李龍帶著車去大院子卸羚羊角,回來的時候給劉高樓拿著一個布包。
“這麵是一塊羊脂玉的觀音,給你二叔,說是我給他兒子的禮物。”李龍說道,“暫時是沒機會去那邊,有空過去再看吧。”
“行行行。”劉高樓笑著掏出玉觀音看了看,摸著感覺玉質是真的好,笑著說道,“這羊脂玉真不錯,摸著跟尕娃娃的臉一樣。”
“那等你回老家的時候,給你帶兩塊。”李龍說道。
“那可說定了,到時我找你要呢。”劉高樓把這事記下來。
“放心吧,留著有你的。”
這趟顧博遠讓劉高樓帶過來一噸五的貝母和三百多公斤的野蘑菇幹。
先前顧博遠就打了電話,明說五十萬已經快花完了,李龍就趕緊過去給轉了一次賬,說明哪些是注資,哪些是給顧博遠的分紅。
畢竟拉過來的貝母都是從這邊賣出去的,除去成本,利潤他和顧博遠一家一半,先前說好的。
李龍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照這樣算的話,這一個貝母季,顧博遠差不多能賺個三四十萬塊錢。
相當不少了。
這也是顧博遠去伊犁那邊開拓市場的意義之一吧。
這趟劉高樓帶過來的羚羊角有三千對,皮子略少一些有個兩千張,那邊的農忙季也開始了。
照例扣除汽車錢,給李龍四萬多美元後,劉高樓接受李龍給的二十五萬塊錢,挺高興的去銀行轉存去了。
雖然現在有了大額麵值的人民幣,但銀行係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許多習慣了開始往銀行存錢……主要還是因為目前銀行給的利率會很高。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事情。水利局的楊波給李龍打來電話,問說水利局這邊有一段渠要修,問李龍那邊需要不需要?需要的話他能做主拿下來。
當然質量要高。
李龍立刻就去找孟海,問他那邊的情況。
孟海這邊農忙季剛過,也打算找李龍看看帶人進山修路。
李龍把事情一說,他就猶豫了。
“沒事,修路的事情,咱們放到秋天。”李龍說道,“能接到這樣的活很難得,楊師兄說你們修的橋和閘門都經得起檢驗,所以有這工程才會想起你們。”
“那我們就接了。”孟海自然是很高興,“我們需要不需要謝一謝楊同誌啊?”
“那個後麵再說。你們要關注的最主要的是按照工程要求把質量搞好。”李龍說道,“能接的話你現在組織人,一定要把質量要求好。我現在去給他們說,然後把詳細的東西拿下來。”
孟海有點誠惶誠恐——這也正是李龍希望的。
如果孟海現在極有信心,那他真就得注意了。
畢竟接的是官方的工程,這玩意兒做不好是要丟大人的。損失當然另說。
孟海這邊開始組織人手,李龍則立刻去給楊波回複,並約了時間要好好談談。
“其實並不複雜。這工程年初的時候就已經有工程隊接手定下來了,”在鍾國強的地盤上,楊波一邊吃飯一邊解釋著:
“結果呢,那個工程隊的老板胃口太大,接手的活太多,做不過來了。我們這邊又催著工期,然後就把東西收回來了。
我也算是水電局的老人,想著你那個夥計搞得不錯,這活簡單,應該能做過來,所以就要過來了。”
工程不大,一段不到兩公的渠,工期一個月,要求就是按線路挖渠,渠邊混凝土,中間夾著兩個不大的閘門。
工程款也不多,包括閘門一共三萬塊錢。
李龍大約估計了一下,整個工程下來,孟海他們要做的一般的話,能賺個一萬五千塊錢。如果做的質量好點兒,嚴格一點兒,賺個一萬多錢吧。
不過看工期,也就是說,十來人的工程隊,去掉機機械和成本的話,他們每個人差不多能賺個七八十塊錢?
比給自己修路賺的錢少點兒,不過能鍛煉技術,而且說出去名聲也不一樣。
給官方修水渠啊!如果驗收合格了,那以後就有背書了——搞工程隊,給老板說我給官方修過混凝土水渠和我給私人老板修過砂石路,那性質完全不一樣的。
等孟海過來的時候,李龍約著楊波一起把這事給談了,然後剩下的就是他們對接了。
李龍私下和孟海著重的說了一下質量的問題,以及大約的利潤,讓他一定要重視。
至於帶過來人的住處,李龍的意思幹脆就拉著棉帳篷,住在工地邊上,這樣會方便一些。
孟海自然是沒意見,他非常聽李龍的。
李龍也給孟海說了,就介紹這個工程,他給楊波掏了一千塊錢——算是介紹費。這錢呢,等孟海他們把工程幹完結了款之後,要給自己。
一碼歸一碼。
孟海自然明白,他是對李龍真的感激。
當然李龍也不在意這個感激。
介紹費李龍是直接問楊波行情,楊波的意思都是自己人,不用搞這個。李龍是認真的追問,楊波才說行情差不多也就五六百塊錢,他也沒怎搞過。
李龍自己做主給了一千,這不算賄賂,算感謝的錢吧。
也就這一次,李龍覺得孟海他們缺這個機會,至於以後,那他就不管了。
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間的事情,交給人間。
忙完這陣子,李龍才有空回到四隊去看看家人,看看螃蟹,看看棉花的情況。
讓他有些驚奇的是小海子的螃蟹已經長得有硬幣大小了,偶爾能看到爬到岸邊的小螃蟹正在揮動鉗子吃著東西。
小蝦看不到,這玩意兒一入水跟透明的一樣,真不容易發現。
他又去了棉花地,王三娃家的棉花明顯長勢不如隔壁梁大成家的,葉子有點稀疏,不過蟲子是止住了。
大哥不在家,李俊峰他們也不在。
“大壩那邊的棉花地有草了,他們都去薅草了。”老娘杜春芳說,“我也想去哩,你嫂子說那邊棉花太深,我進去都找不到了,要迷了就麻煩了,還是留在家吧。”
能聽出來老娘還是有點想去地看的,李龍便笑著說道:
“走,老娘,我開車帶你去地看看,咱不幹活,轉轉也行。”
“能行?”杜春芳還真是想去看看的。
“那有啥不行?走!”李龍打開車門。
“嘿,這有車……就是方便。”杜春芳一臉的笑,笑的是感受到小兒子對自己這個老娘的態度。
哼,你們都勸我不幹這個不幹那個,看看小龍,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