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貸款如果不夠的話,我再出麵幫你們協調,工行那邊我還是說得起話的。”
劉少堂心情振奮之餘,也是越發覺得這家企業務必要牢牢捆綁在經開區了,一時間他都有些擔心可千萬別給我搬遷走了。
尤其是剛才聽到簡玉梅提及的北方市場目前規模最大,華東市場不遑多讓,這兩個市場會是未來益豐公司必須要力保的市場,不容有失,所以才會在天津建生產基地。
現在楊德功正在和天津經開區那邊談判,如果不是因為這邊廣告開播之後帶來了巨大的產能挑戰,公司現在正在研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張建川可能就要飛天津去和天津經開區管委會那邊去商談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劉少堂當然知道。
現在他是開發區一把手,對於其他省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立和建設發展也是相當關注。天津經開區可要比漢州經開區的規格要高,曆史更早,不過發展情況這幾年也很一般,也一樣在大力招商引資,情況也不盡人意。
如果益豐要去,隻怕那邊也是舉雙手歡迎的。
這也讓劉少堂有了一些危機感,如果這樣一家企業要真的跑了,隻怕自己這個管委會黨工委1書記、主任絕對是難辭其咎的,直接會影響到自己的政治前途。
“另外二運司修配廠的問題我就直接幫他們拍板了,直接用就是了,反正他們公司自己都要死不活,修配廠也早就荒廢了兩三年了,你們想用多大用多大,時間不限,租金不說,以後象征性給點兒就行了,圍牆直接打掉,和你們這邊連為一體,最方便不過!”
劉少堂表現出來的“膽魄”讓張建川和簡玉梅都有些愕然。
這恐怕還是要和人家業主單位說一聲才合適吧。
市二運司不是你經開區的單位,人家也是市屬企業,雖說坐落在你經開區地盤上,現在也的確不景氣,但是好歹也是百十號人的企業。
人家也要吃飯的,你這大馬金刀就替人家做主,差點兒就說要把修配廠送給益豐公司的架勢,讓人家那邊怎想?
劉少堂卻管不了那多了,二運司在經開區占了一大塊地盤,經營上舉步維艱,修配廠早就沒生產了,這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嗎?
經開區是市盯著的重點發展區域,每年各種經濟指標任務這重,誰來替自己分擔?
現在好不容易看到一線希望,當然要牢牢抓住,盡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
至於說二運司有意見,那沒關係,和孫市長說去,經開區是常務副市長孫道鄰親自聯係分管的,幾乎每個月都要聽工作進展情況,劉少堂每次去市政府匯報工作都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在招商引資進展不順的情況,就更是壓力山大。
現在突然冒出來這樣一個明星企業,甚至都不能說是明星企業了,就是放了一顆衛星,其他任何有礙益豐公司發展的因素都必須要排除在外。
“主任,是不是還是先和二運司那邊打個招呼,屆時請簡總過去和二運司那邊具體商量一下,租金我們照給,按照市價來就是了,……”張建川趕緊道。
“不用!我去和二運司那邊打招呼,你們先用,一切要保障你們的需求。”劉少堂大包大攬,然後又頓了一頓,欲言又止。
張建川和簡玉梅麵麵相覷,趕緊道:“主任,您有什話盡管說,沒有您的支持,也沒有益豐公司的今天,千萬別客氣,隻要我們能做到的都一定做到。”
“那好,建川,我也多嘴一句,公司有發展方向和重心,我理解,去天津建生產基地可能的確是公司發展需要,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漢州這邊啊。”
劉少堂語重心長。
“我們漢川一億多人口,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消費市場你們也不能低估啊,就算是我們這邊消費能力比不上華北華東,但是經濟在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費肯定會起來,另外我們漢川是西南腹心,滇黔湘鄂陝五省環繞,你在我們漢川建立生產基地可以輻射周圍幾個省份,華中加西南再加西北市場,也相當可觀了啊,”
張建川和簡玉梅聽明白了,劉少堂這是希望益豐公司要著重發展和打造西南這邊的生產基地,雖然沒有反對在天津去建生產基地,但是肯定希望要優先保證漢州這邊,再談其他。
“主任,您的意思我明白,漢州是我們根,當然也是第一重心,我們也不可能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去其他地方發展,這一點您放心。”
張建川連忙解釋:“我們第二條生產線也會先放在經開區這邊,第三條才會考慮天津,另外主任,益豐公司總部始終在漢州,天津也好,上海也好,廣州也好,未來也主要是生產基地…”
劉少堂歎了一口氣,“我知道益豐公司要考慮運輸成本和貼近消費市場,我隻是希望公司要考慮咱們西南這邊市場,另外我估計市領導肯定也會很快關注到益豐,你們也要考慮準備一下,萬一領導說來就來了,如何匯報,需要市哪些方麵的支持,也可以提一提。”
按照企業產值和增加值計算相關規定,如果益豐在天津設立分公司,那產值和增加值都隻能算天津那邊的。
劉少堂恨不能所有生產線都建在漢州,但是這運輸成本和效率卻無法解決,所以隻能用西南市場也很大來鼓勵張建川多把產能放在這邊。
好在張建川信誓旦旦保證公司不會離開漢州經開區,劉少堂稍稍心安。
“好的,主任,……”張建川剛要回答,劉少堂包大哥大就響了起來,他和張建川打了個招呼,走到一邊接通電話:“袁大局長,難得啊,什事兒還要你親自給我打電話?”
“益豐公司?呃,是,是經開區下轄企業,怎了?”
劉少堂也很驚訝,市農業局局長袁天鵬給他打電話,問益豐公司,益豐公司好像和農業口扯不上什關係吧?
“是,我知道,大師傅方便麵嘛,對,電視上都有他們的廣告,我知道啊,我這會子就在他們公司,啊,進貨,什進貨?你親戚,…”
劉少堂聽了半天,才算是聽明白。
袁天鵬的舅子是內陽人,要來益豐公司進貨,但現在益豐公司一律以要統一市場規劃考慮,所以暫時沒有放開對漢川本省的發貨。
現在他舅子就在益豐公司門外,帶著貨車來的,現款現貨都買不到,要請自己幫忙打個招呼行個方便,不需要搞特殊,公司定價是多少就多少,甚至直接現款現貨。
劉少堂隻能先應著說幫忙問一下再說。
張建川和簡玉梅也聽到了劉少堂在電話的應答,也大略明白了多半是為外邊這十多輛貨車要來進貨的事兒。
昨天齊正河給整出這一出來,雖然是全款現貨,數量也不算多,但如果這個口子一放開,那必然會衝擊到華北華東的供貨,這肯定是不允許的。
但是正如剛才劉少堂所說的那樣,你不能因為要保證華北華東市場,就對其他市場不管不顧,尤其是漢川本省市場,你無論如何也需要照拂一下。
但現在產能隻有這大,生產線,熟練工人,都是問題。
誰來說去還是沒預料到市場爆發出來的需求會這大,但也要考慮這就是前期廣告刺激之下的即興需求。
還需要觀察首批消費者消費之後對方便麵品質味道的評價,也就是對產品是否滿意,還會不會複購繼續消費,會不會在一定程度替代其他品牌方便麵乃至其他飲食,比如就不再自己做飯做麵了,一定程度上直接買大師傅方便麵作為替代了。
張建川已經讓高唐把市場部一幫人盯緊,及時掌握目前已經開始鋪貨下沉到了最下邊零售點售出後消費者的反饋情況,要求每個片區的市場部人員都要包片拿到第一線最真實的消費數據,尤其是這種複購反饋,這才是最真實的市場情況。
經銷商也好零售商也好,都已經隔了一層了,他們甚至可能會壓貨,影響到公司這邊掌握情況的真實性。
擱下電話,劉少堂也覺得為難。
袁天鵬和他關係不錯,原來都在市府辦工作,後來袁天鵬從市府辦副主任升任市農業局局長,他調到經開區來當書記主任,一直都還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係。
“建川,簡總,……”
“主任,沒事兒,您剛才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也不能無視咱們漢川這個根據地的市場需求,這樣我們下來之後立即研究一下如何科學分配這個產能,結合市場需求來進行調整,您剛才電話恐怕就是外邊的人吧,今天我們先處理,後續馬上讓市場部和各經銷商聯係,先把試吃評鑒會時間定下來,再來議定分配方案,…”
張建川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道:“主任,其實有一個變通舉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產能問題,但可能要市領導出麵協調。”
劉少堂一愣,立即驚喜道:“沒問題啊,孫市長就在聯係分管我們經開區,你有什需求,直接和他提就行了,現在我就可以聯係孫市長”
“是這一個事兒,據我們了解錦城區的龍華食品廠也是生產方便麵的,但龍華牌紅燒排骨方便麵前幾年還不錯,但這兩年有些萎靡,大概年產量就在六七百萬左右,他們引進的是日本大竹生產線,產能大概在日產六萬包左右,目前屬於半開工狀態,也還過得去,……”
這個問題其實張建川和簡玉梅也已經商量過,主要問題在於龍華廠目前仍然在生產經營,不屬於那種活不下去或者虧損嚴重的企業。
所以從企業本身來說,恐怕人家沒這個意願。
你生意再好也和我無關,我國營企業,又沒虧損,憑啥租賃給你或者說聽你安排?
但問題是現在新生產線進來再怎也都是四五個月之後的事情了,這段時間就成了一個短板空檔期了。龍華廠都是熟手,要改產大師傅方便麵,隻需要在麵粉和棕櫚油以及調味料上進行調整就行了,甚至調味料這邊益豐還有餘力,關鍵是麵餅生產,在生產線上微調,工藝優化一下即可。
“我們的意思由我們公司租賃這家公司,這樣適當改造一下,預計可以把產能提升到最高日產八萬包左右,這樣能在最短時間提升我們的產能,同時也解決龍華廠那邊的閑置產能問題,…”
劉少堂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這事兒沒那簡單。
那是錦城區區屬企業,而且還是正常經營的企業,要租用肯定有難度,區邊估計也不太願意。當然也不是全無辦法,畢竟如果把產能全數發揮出來,其潛力也不小,產值和增加值對錦城區來說也是相當可觀的,主要還是要解決租賃這個程序。
“是否可以由他們指導他們那邊生產,其餘都交由你們這邊來……”
“恐怕還是要在他們廠進行封裝出貨,否則這一來一往成本又會提升,其實我們並不在意這中間加工利潤,我們都可以讓給他們,主要是要熬過這期間產能短缺期,…”
劉少堂想了一下,“這樣,你們等我消息,我聯係孫市長,先向孫市長匯報一下你們益豐公司的現狀,然後再來提這個租賃問題,經開區是市的,錦城區也是市的,總能找到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來,緊接著劉少堂又笑了起來,“待會兒我就給孫市長打個電話說一聲,問一下他看過晚上中央台《外來妹》這部電視劇沒有,感覺如何,然後再問問廣告打得如何,我相信不少領導都在看中央台的節目,這部《外來妹》拍得也不錯,真實反應了廣東改革開放的大場景,他們應該是印象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