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燈和尚,範無病?”方言一時間有些恍惚。
小李點了點頭說道:
“對,就是他,之前你不是說過,在江油插隊的新安公社距離他所在的重華鎮不遠,還去看過他的嘛?”
方言這才想起自己之前確實不止一次說過這事兒。(見312章)
他說道:
“哦,是有這回事。”
“當時鎮上山邊有個茅草棚,叫做“本願精舍”他就在那,那會兒還不叫大師。”
“那會兒周圍農民找他看病,當地年輕人找他學武功,叫他無病道人或者海燈和尚。”
小李點了點頭說道:
“對對,就是這個人,他今天要過來。”
方言納悶的問道:
“他怎想著過來的?”
海燈和尚範無病自幼習武,後拜入佛門,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長期在四川、雲南等地的寺廟修行,兼傳武術。
這一時期他主要在地方範圍內有一定聲望,尤其在佛教界和武術圈中,以“禪武合一”的形象被熟知,但尚未進入全國性視野。
這段時間他擔任過多個寺廟的住持,擅長拳腳、氣功及“二指禪”等絕技,為後續成名奠定了基礎。要說出名,是等到1979年,四川拍攝了紀錄片,然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紛紛轉載,做了不少專訪,才擴大了他的影響力。
要說出名他還有好幾個月呢。
小李對著方言說道:
“他在前段時間在浙江修行,看到了我們的電影,於是想過來看看我們。”
方言恍然,原來又是自己導致的蝴蝶效應。
他對著小李笑著說道:
“主要是想看你吧?”
小李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哈哈……是。”
“他通過武術隊聯係的,說是今天上午就要過來。”
方言點了點頭說道:
“行吧,見就見,中午和他吃頓飯聊聊天。”
就在這時候,方言突然想起了一個事兒,他一拍額頭:
“誒,對了,老範也是他家的親戚……我幹脆把老範叫過來好了。”
小李反應過來,他知道方言說的是範長亭。
對此他當然也沒意見了,有老範在的話,這到時候說話還能更加自然一些。
方言說道:
“我先去給老範打個電話,你先忙著。”
很快,方言就在到這邊新建立的派出所,借到了免費電話。
老範這幾天都在宿舍,主要是出去他也不知道幹啥。
袁青山還回茅山老家去了,他就更是不知道找誰玩了。
打到協和宿舍的門衛室,讓幫忙找老範,結果下一秒老範就接電話了。
“喂,方哥!啥事兒?”
方言錯愕的問道:
“你再當門衛了?”
老範說道:
“誒,不是……剛接了老孟的電話,說明天研究院開工了嘛,你怎又打過來了?”
方言恍然,然後開門見山的說道:
“你們家親戚來了。”
老範有些懵逼,問道:
“拿我開涮呢?”
方言說道:
“真的?”
老範語氣懷疑的問道:
“小彭那小子從香江回來了?”
方言說道:
“不是,小彭最多算你老鄉,哪是親戚,我說的是範無病。”
老範錯愕:
“誰?”
方言說道:
“海燈和尚,無病道人,綿陽江油重華鎮上的那個。”
電話那頭沉寂了兩秒,然後才聽到老範驚訝的說道:
“哎喲,他怎來了?”
方言說道:
“在浙江看了小李的電影,然後從那邊過來交流的,我也是剛到劇組得到消息,在這邊派出所借電話給你打過來的。”
老範說道:
“在哪啊?我過來一趟。”
方言說道:
“他還沒過來,不過待會兒人就到劇組,就在黃飛鴻電影街這邊。”
老範應下來:
“好,我坐公交過來。”
方言說道:
“去我家找索菲亞,讓她開車送你過來。”
老範聽到後,也沒矯情,就答應下來了。
方言說道:
“行,我等你。”
接著掛斷了電話,方言和派出所公安同誌道謝後,就重新回到了劇組。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索菲亞就帶著老範過來了。
“人呢?”老範一到就對著方言問道。
“還沒來呢!你們這速度夠快的。”方言這會兒正在支援小老弟他們關於中醫的台詞,還有中醫知識,老範就過來了。
聽到人還沒到,老範重新坐了下來。
方言對著他問道:
“你好像有點緊張啊?”
老範說道:
“我小時候跟著他學了好幾年,就像關係就像是和你那個外甥差不多。”
“我見著他就算不叫師父,也還得叫聲叔呢。”
方言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這時候小李跑過來,對著方言說道:
“小師叔,海燈大師來了!我們一塊兒過去吧!”
“好!”方言點頭。
他對著老範招呼:
“走,老範一起過去!”
老範趕忙心情忐忑的跟了上來。
穿過搭著腳手架的電影街入口,遠遠就見街口那棵老槐樹下站著三個人。
三個人都是和尚裝扮,其中兩個年輕的,為首的是一個清瘦的老和尚。
他灰布僧袍洗得發白,領口袖口磨出毛邊,卻漿洗得筆挺,腰間係著根簡單的布帶。
看模樣倒像個雲遊的行腳僧,全然沒有後來傳說中“大師”的派頭。
身邊的另外兩個和尚打扮也差不多,兩人手拎著個舊帆布包,也正在好奇的東張西望。
三人看槐樹上掛著的劇組布景燈籠,正在說著什。
他們身旁是方言的二師兄丁劍,還有白猿通臂拳的傳人唐茂乾。
他們應該是被丁劍和唐茂乾帶過來的。
這時候聽見方言他們腳步聲,幾個人同時轉過身來。
“海燈大師!”小李先走在前麵最先對著海燈大師招呼道。
然後是方言也對著海燈和尚微微頷首,稱呼道:
“海燈師父!”
海燈大師雙手合十點了點頭,然後看清楚方言的臉,感覺好像有點眼熟,剛露出思索之色,卻馬上被方言身後的老範吸引了目光。
海燈大師的目光落在老範臉上時,那雙藏在皺紋的眼睛忽然亮了亮,像認出了多年未見的舊物。他往前邁了半步,有些不敢相信的喊道:
“是……長亭?”他開口時,四川口音裹著點沙啞。
“叔!”老範半彎著腰喊了聲。
確認是自己俗家侄兒後,海燈和尚詫異的問道:
“你怎在這?”
他說道:
“我本來就在這邊讀書,還跟著方言在協和做事兒……”
兩人也是好久沒聯係了,信息交流幾乎是沒有,現在一見麵好多事兒都需要重新說才知道,老範簡短的說了下自己情況。
然後海燈和尚才反應過來,對著方言說道:
“原來您就是方言小友啊!”
“大師還記得我?”方言問道。
聽到方言這話,海燈一怔:
“我們見過?!”
方言說道:
“當然了,幾年前在綿陽江油重華鎮的時候,見過師父給老鄉們看病,我還來找過您呢,不過當時人太多,您肯定不記得了。”
海燈趕緊合十行禮,念了句“阿彌陀佛”,想來應該確實是不記得了。
他對著方言道歉說道:
“我確實不記得了,隻是最近一年多次聽到過方言這個名字,想不到居然我們之前早就見過了。”“而且你還和長亭認識·……”
說罷他頓了頓,講道:
“這次過來,我第一是想見見李小友,再一個就是想見見方小友,沒想到這次一下全見著了,連帶著長亭都見到了!真是太巧了!”
方言聽到老和尚居然還要見自己,他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大師見我是有什事兒?”
海燈和尚轉過頭從隨行的年輕和尚手提來手提包說道:
“我手有些修行之人收藏的醫書,親手抄了一些,路過想要送給方小友,順便……想和你討論下醫術方麵的問題。”
“這麵駁雜多樣,我找了不少人送出過,想看看方小友有沒有什新見解。”
方言一怔,好奇的看向那手提包,心想莫不是道醫的東西?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29000字。
今天布了,明天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