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看了看周圍,發現鄧鐵濤的位置上同樣有一封信。
信封沒有封口,捏開就可以看到麵的東西。
鄧鐵濤這會兒已經把麵的信打開了,麵有一張信簽紙,沈懷民看到後說道:
“是推進醫療隊試點意向書。”
接著其他人看向方言,對著他問道:
“你那個這個是什?”
方言聽著他這個問題,於是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打開了信封,和鄧鐵濤的有些不一樣,麵有兩張信簽紙。
第一張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是:
“值此建軍五十一周年之際,謹向華夏中醫研究院全體同僚致以崇高敬意!”
方言看了過後,發現是一份感謝信。
第二份打開後,方言看到:
“後勤職能部門對合作細則的實務性約定,茲確認與華夏中醫研究院達成以下戰備合作……”這是一份合作項目確認函。
很快,方言就發現這兩份的落款是不同的主體。
感謝信是感謝華夏中醫研究院全體同僚,發函的是軍事委。
合作項目確認函是向研究院訂購《南洋本草通詮》,並協調醫療技術人員支援南疆,發函主體是部隊總後勤。
第一個是部隊決策指揮層,這個部門發函具有全局性、權威性。
這封信是對《南洋本草通詮》項目戰略價值的最高認可。
第二個是專司軍隊後勤保障的職能部門,也是邀請方言來參加的主體部門,他們主管物資調配、醫療支援等實務。
這個部門發函聚焦具體合作執行如訂購書籍、派遣醫療隊,體現在操作層麵是具體的落地安排。看到方言手的兩張信簽紙,鄧鐵濤對著方言說道:
“這發函的規格挺高啊!”
沈懷民也說道:
“我們這個還是意向書,你這個就已經落地了。”
方言說道:
“什你的我的,這個東西是咱們中醫共同的寶貝。”
方言這話一出,頓時格局就上來了。
其他教授紛紛點頭。
確實,雖然部門不一樣,但是方言絕對沒有門戶之見,人家辦事兒敞亮的很,沒有偷偷摸摸的攬功勞。就連當初手冊所有人簽名也是方言要求的。
鄧鐵濤說道:
“說的對,不論如何,這是軍方認可我們的標誌。”
劉仕昌教授也說道:
“對,隻要咱們自己不分你的我的,擰成一股繩,外邊看我們那就隻有中醫這一個團體。”沈懷民有些尷尬的說道:
“口誤口誤!”
就在這時候,擴音器突然傳來一聲清晰的電流聲,像一根無形的線瞬間繃緊了整個禮堂。眾人一怔,方言最先反應過來,對著眾人說道:
“會議要開始了。”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趕緊找到自己的位置落座,此刻周圍的人員低聲交談的齊齊收聲,也紛紛開始落座連翻動文件的紙張聲都戛然而止,一千多道目光齊刷刷投向主席台。
軍歌突然響亮起來,主席台上的幕布緩緩拉開,露出“慶祝建軍五十一周年”的燙金大字,背景是鮮紅的軍旗,在頂燈的照射下泛著厚重的光澤。
幾位穿軍裝的首長從側門步入。
接著其中一位走到麥克風前,調整了一下高度,聲音透過擴音器傳遍每個角落:“現在,我宣布,慶祝建軍五十一周年大會正式開始!第一項議程,全體起立,奏唱軍歌!”
全體安靜一瞬間。
“向前向前向前!!!”
旋律如驚雷般炸響時,整個禮堂像被無形的力量托了起來。
方言跟著起身的瞬間,聽見身後傳來“哢嗒”聲,那是側後方一排的幹部情急之下碰倒了鋼筆,卻顧不上去撿,雙手緊貼褲縫,脊背挺得像塊鋼板。
方言他們對麵的老軍人們此刻正仰頭望著主席台上方的軍旗,喉結隨著旋律劇烈滾動。
他們鬢角的白發被氣流掀動,眼眸此刻燃著星火,跟著節奏無聲地嘶吼。
後排中年軍人們臉龐漲得通紅,眼神熱切的看著前方的軍旗上。
軍樂聲震得擴音器微微發顫,聲波撞在灰磚牆上反彈回來,混著一千多人的合唱形成渾厚的共鳴。方言感覺胸腔被這股力量填滿,仿佛能聽見血液奔湧的聲音,那是和軍鼓同頻的震顫,是和號角共振的激昂。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句唱到最高處時,那些平日不苟言笑的老兵,此刻都在用盡全力嘶吼,仿佛要把五十一年的崢嶸歲月都揉進這短短幾句歌詞。
當最後一個音符砸在空氣,餘震還在禮堂嗡嗡作響,上千人同時落座的聲音競像浪潮退去般整齊。方言坐下時,發現掌心全是汗。
接下來就是開場了。
領導抬手示意安靜,掌心朝下按了三下,餘震般的掌聲便潮水般退去。
“第二項議程,”他的聲音比軍歌時沉了八度,“請Xx同誌作建軍五十一周年工作報告。”前排正中的首長起身時,軍褲摩擦的慈窣聲格外清晰。
他沒有看稿,目光掃過全場,然後說道:
“五十一年來,我們從小米加步槍走到今天……”
方言他們在台下聽著領導講話,期間換了好幾輪的人,掌聲此起彼伏。
大概九點四十的時候輪到總參謀部作防務報告,大屏幕上開始播放南疆地形圖,紅藍箭頭在熱帶叢林區域交錯。
這隻要眼睛不瞎都知道接下來的重點是什了。
講話過程中方言注意到,每當講到“後勤保障”板塊,總後那位首長總會朝他們這邊瞥一眼。輪到總後勤部發言時,有人悄悄從後排繞過來,往方言和鄧鐵濤手塞了張紙條。
然後壓低聲對著他們兩人說道:
“十點開始中醫專場,半個小時時長,你們自己商量下各自講話時間。”
方言和鄧鐵濤點了點頭。
然後兩人開始低聲的商量起來。
方言是《南洋本草通詮》項目總負責人,且書中整合了他主導的南洋歸國中醫經驗、古籍修複成果及戰地急救技術(截脈針法)還有道醫推拿術,由他係統闡述書籍的戰備價值最具說服力。
他手中的兩份官方函件是對其成果的直接認可,他來發言能自然引出中醫在軍隊醫療體係中的戰略定位領導層已提前審閱該書並提出實操問題,方言作為核心對接人更適合回應。
鄧鐵濤團隊提交了“醫療隊試點意向書”,發言要聚焦實操層麵,如野戰醫院的試點經驗、熱帶病防治的落地執行細節。
作為嶺南中醫代表,他需強調地域性協作,與方言的全局闡述形成“戰略到戰術”互補。
兩人經簡短商議後,最終決定:
由方言擔任主匯報人發言20分鍾,鄧鐵濤補充發言10分鍾。
商量完畢後,時間也差不多了,
總後勤部的領導扶了扶麥克風,聲音透過擴音器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南疆部隊上月中暑發病率同比降了三成一一這不是冰冷的數字,是戰士少受的罪,是戰鬥力少打的折!”
他突然提高聲調,指尖在講台上重重一叩:
“根源在哪?在中醫同誌編的《熱帶叢林戰生存手冊》!現代戰爭拚的是後勤,可叢林沒有西藥房,卻遍地是能救命的草藥,誰能教戰士把芭蕉葉變成止血帶?把青蒿稈變成退燒藥?”
台下響起細碎的議論聲,他卻話鋒一轉:
“這就是總後決定增設「中醫戰備醫療科’的底氣!”
最後一句陡然放緩,目光掃過方言他們所在的專家席,抬手做了個邀請的手勢:“具體怎落地?現在,有請創造這些奇跡的同誌們上台。”
接著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方言在掌聲中站起身,定了定神。
然後,他大步朝著台上走去。
PS:月票又多了300張,再欠大家6000字,更完這章目前欠大家18000字。
今天布了,明天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