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 大力扶持

    10月29日上午,萬安鎮的路邊塵土還帶著幾分秋日的乾爽。

    一輛白色伏爾加轎車穩穩停在道旁,車身在空曠的路邊顯得格外惹眼。李哲金百萬和楊興斌三人倚著車門站著,指間的香菸嫋嫋升起青煙,在空氣中慢慢散開。

    楊興斌身材中等,穿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中山裝,時不時踮著腳朝遠方望去,眼神又期待又藏著幾分緊張,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衣角。

    金百萬見楊興斌這副模樣,忍不住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楊主管,以前您在國營農場做人事主管,見過的領導不少,跟這位劉總應該挺熟的吧?」

    楊興斌吐了口煙圈,煙味混著鄉土氣息飄開,他苦笑著搖頭:「不怕您二位笑話,京城市蔬菜公司是我們農場的上級部門,我跟劉總差著好幾個級別呢。

    也就去年劉總來農場視察,我遠遠跟著匯報過兩句,打了個照麵,連正經說上幾句話的機會都沒有,哪談得上熟悉。」

    「也不能這說。」金百萬臉上的肉隨著笑顫了顫,「劉總很看重跟咱們四季青公司的合作,既然把您調過來當人事部主管,肯定是認可您的能力。」

    楊興斌乾笑了一聲,沒再接話。心卻犯著嘀咕,金百萬說的這話倒也有可能。

    但他更清楚自己在國營農場的處境—一性子太耿直,辦事認死理,不懂得變通,得罪了不少人,這次調職說不定是人家嫌他礙眼,把他「發配」到這鄉下公司來的。

    好在,他也算是傻人有傻福,陰差陽錯的坐上了四季青公司這條高速列車。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轟隆隆」的卡車引擎聲,順著塵土飛揚的路慢慢靠近。金百萬眯著眼睛瞅了瞅,指著那輛越來越近的卡車說道:「李老弟,你看那卡車,劉總會不會是坐這輛來的?」

    楊興斌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眉頭微微皺起:「應該不會吧,去年劉總去農場視察,坐的是吉普車,怎會坐卡車來?」

    說話間,卡車已經開到了跟前,停在不遠處的路邊。

    副駕駛室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穿著藏青色夾克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下來,正是京城市蔬菜公司總經理劉建華。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劉總這是有備而來啊。」李哲笑了笑,說道:「走,咱們過去迎接一下。」

    三人快步走上前,李哲握著劉建華的手寒暄:「劉總,歡迎您來大營村視察」

    劉建華笑著說,「李總,我不請自來,您可別見怪。」

    「怎會呢?你能來我們這窮鄉僻壤,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李哲指著身旁的金百萬介紹:「劉總,這位是我們公司的副總金百萬,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

    接著又指向楊興斌:「這位楊興斌主管,您肯定認識,多虧您把他借調到我們公司,幫我們理順人事和製度,可解決了大問題。」

    楊興斌心還犯著嘀咕,怕劉建華記不起自己,趕緊上前一步:「劉總,我是楊興斌。」

    「你是我親自點的人,我還能不認識嘛。」劉建華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胳膊,「反季節蔬菜是未來的大趨勢,關係到京城老百姓冬天的菜籃子,你在四季青可得好好協助李總把事辦好,回頭我給你請功。」

    這話像一顆定心丸,讓楊興斌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他連忙點頭:「謝謝劉總,我一定好好幹。」

    李哲做了個請的手勢:「劉總,路上辛苦,先上我的車,咱們邊走邊聊。」

    「好。」劉建華應著,四人一起上了伏爾加轎車。

    汽車緩緩啟動,後麵的卡車跟隨著,朝著大營村的方向開去。

    車在土路上顛簸著,劉建華看著窗外掠過的田野,開口問道:「李總,現在合作的種植戶,總共種了多少畝大棚?大概什時候能采收?」

    李哲答道:「目前合作的種植戶共種植了約二百六十畝大棚,過兩天就能陸續開始采收了。」

    「一天大概能采收多少?都有哪些品種?」劉建華又追問,眼神滿是關切O

    「現在還沒法確定具體產量,畢竟種植期不一樣,采收有早有晚。」李哲想了想說道,「不過初期日產量肯定能到兩萬斤以上,等後麵更多大棚的蔬菜成熟,采收量還能再增加。」

    「那太好了。」劉建華笑著說,「李總,咱們之前可是說好的,這些菜都得優先給我們公司。」

    「沒問題。」李哲點頭,「不過,運菜的車得您那邊自己準備,我們公司的情況您也知道,確實沒有能力運送蔬菜。」

    「這你放心,運菜的卡車隻會多不會少,保證不會耽誤事。」劉建華說著,輕輕揉了揉腰,「就是這村的土路太顛簸,最好能修一修。冬菜金貴,別在路上顛壞了,可惜了。」

    「這路我之前讓人平整過一次,但要大修的話,咱們公司沒這個能力,還得靠政府出麵。」李哲無奈地說,「我也想把路修好,不光運菜方便,運輸農資和建材也是個問題。」

    「你們公司帶著農戶致富,這是大好事,政府肯定會扶持。」劉建華說道,「回頭我跟上麵反映反映,看看能不能爭取點修路的資金。」

    「那我可替幾百名種植戶謝謝您了。」李哲笑著說。

    說話間,汽車已經開進了大營村。

    一眼望去,田野一片白晃晃的大棚,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在秋日顯得格外壯觀。

    劉建華趴在車窗上看著,眼神滿是驚訝一之前隻聽李哲說過規模,親眼見到才知道這景象有多震撼,比他想像中還要大得多。

    汽車直接開到了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門口,四人下車後,李哲邀請劉建華:「劉總,先去食堂坐會兒,喝杯茶歇歇腳。」

    劉建華擺了擺手,眼神還盯著遠處的大棚:「不歇了,我這心著急想看大棚,咱們現在就去。」

    李哲笑著應下:「行,您想先看我們公司直營的大棚,還是先看種植戶的?」

    「都看,今天我得好好看看,看個遍才放心。」劉建華說道。

    李哲帶著劉建華先去了公司直營的大棚。

    掀開保溫的棉簾,一股帶著濕氣的暖意撲麵而來,麵一片綠意盎然。

    第一個大棚種的是黃瓜和西蘭花,靠近棚膜的地方溫度稍低,種著西蘭花,中間溫度高的區域種著黃瓜,藤蔓上掛著一根根翠綠的黃瓜,看著就鮮嫩。

    劉建華走上前,隨手摘下一根黃瓜,從口袋掏出手絹擦了擦,直接咬了一口。

    脆嫩的口感在嘴散開,帶著清甜的汁水,他忍不住讚道:「又鮮又嫩,還這水靈,這黃瓜種得真好,比夏天的還好吃。」

    接著,李哲又帶他去了西紅柿大棚。

    紅彤彤的西紅柿掛在枝頭,有的已經成熟,有的還帶著幾分青澀。

    劉建華摘下一個即將成熟的,擦了擦就嚐了起來,酸甜的味道在嘴散開,他連連點頭:「這西紅柿也不錯,口感好,味兒正。」

    之後,李哲又帶著劉建華參觀了青椒蘑菇油麥菜生菜茄子等大棚。

    隻要是能生吃的蔬菜,劉建華都逐一嚐了嚐,每嚐一種都忍不住稱讚,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一這蔬菜的口感一點不比夏季的差,讓他徹底放心了。

    連著看了十來個大棚,劉建華才停下腳步,問李哲:「李總,這些大棚都是你們公司自己種的?」

    「對,這些是我們直營的,管理和技術都更集中一些。」李哲回道。

    「那咱們去看看種植戶的大棚。」劉建華說道,「我也想知道他們種的怎樣。」

    「沒問題。」李哲帶著他往種植戶的大棚區走去。

    從外麵看,種植戶的大棚和公司直營的沒差多少,掀開棉簾,麵同樣暖融融的,田壟整理得規規整整,蔬菜長得也旺盛,一點不比公司直營的差。

    劉建華連著看了幾個,臉上的滿意之色更濃了。

    他走到一個正在給蔬菜澆水的種植戶跟前,笑著問道:「老鄉,你以前種過蔬菜大棚嗎?」

    這種植戶叫張寶利,四十歲左右,皮膚黝黑,手上滿是老繭,穿著一件灰色的勞動布褂子,見劉建華問他,臉上露出緊張神色:「沒有沒有,這大棚金貴著呢,以前哪敢想啊。

    也就是跟四季青公司合作後,人家幫著俺從信用社貸款,還教技術,俺才能蓋起這大棚。」

    劉建華又問:「那你以前是專門種菜的?」

    「哪能啊。」張寶利擺了擺手,「以前家主要種玉米麥子,也就種了兩分地的菜地,夠自家吃就行。

    種莊稼靠天吃飯,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哪像現在種大棚蔬菜,有盼頭」

    。

    劉建華接著問,「那你學這種植技術難不難?都是跟四季青公司學的?」

    「要說不難是假的,剛開始的時候啥也不懂,連育苗控製溫度濕度都不知道。」張寶利笑著說,「但隻要願意學,肯下功夫,也沒啥難的。俺們村幾百戶都跟著種大棚,也有那腦子慢的,教幾遍也記不住。

    不過,不管是誰家大棚出了問題,公司的技術員立馬就上門指導,親手教兩回,慢慢就都會了。」

    劉建華點點頭,心有了數一他問這些,就是想知道蔬菜大棚的種植難度,看看能不能繼續擴大規模。

    接著,他又找了幾個種植戶聊了聊,情況跟張寶利說的差不多,都是以前沒種過大棚,跟著四季青公司學的技術,這讓他更加確定,蔬菜大棚的模式是可以複製的,還能繼續擴大規模。

    不過,在巡視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指著大棚的蔬菜問李哲:「李總,我看種植戶種的蔬菜品類比你們公司的少多了,這是怎回事?」

    李哲笑著解釋:「種植戶都是第一年種大棚,我們擔心他們技術跟不上,品類多了容易出問題,所以就統一規定了幾種容易種需求量大還能賣上價的蔬菜,先保證大家都能賺到錢。

    這樣我們教技術管理起來也方便,等明年他們技術熟練了,再慢慢增加品類。」

    劉建華聽完,讚同地點點頭:「你考慮得周到,這樣確實穩妥,先讓大家嚐到甜頭,後麵才能更有幹勁。」

    不知不覺間,已經臨近中午,太陽升到了頭頂。

    李哲看了看時間,說道:「劉總,到飯點了,咱們去食堂吃飯,邊吃邊聊。」

    劉建華也確實餓了,跟著李哲往食堂走。

    走進小食堂,桌上已經擺好了幾盤菜一道紅燒魚,油亮的湯汁裹著魚肉;一道燉羊排,香氣撲鼻;一道西紅柿燉牛腩,西紅柿的酸甜味混著牛肉的香味;剩下的都是炒青菜,有青椒炒肉椒鹽蘑菇蒜蓉油麥菜拍黃瓜清炒生菜,綠油油的看著就有食欲。

    看著這一桌青菜,劉建華忍不住笑了:「李總,這都快十一月了,外麵的青菜早就過季了,也就您這能湊出這一桌青菜來,我今兒個可真是有口福了。」

    「劉總,您快坐。」李哲把劉建華讓到主位坐下。

    金百萬和楊興斌在一旁陪著,金百萬忙著給劉建華倒茶,楊興斌則從櫃子拿出一瓶茅台酒,打開後倒了四杯。

    李哲端起酒杯,對著劉建華舉了舉:「劉總,遠道而來,這杯酒我敬您,歡迎您來我們村做客。」

    劉建華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喝了一口:「我今天也算是長見識了,幾百畝大棚連成一片,全國也找不到第二處了。」

    放下酒杯後,李哲誠懇地說:「劉總,您管理經驗豐富,要是發現我們公司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還請您多提提意見,幫我們改進改進。」

    劉建華笑著擺手:「李總,您可是種植蔬菜大棚的專家,我在這方麵給您提意見,那不是班門弄斧嘛!

    說實話,我看下來覺得哪哪都好,非要說不足」,就是產量還是有點低一京城那多人,這點蔬菜哪夠分啊?」

    李哲輕歎一聲:「劉總,您說的這話沒錯,跟京城的人口比,我這點規模確實不算啥。

    但我也有難處啊,去年我總共才種了十幾畝大棚,手下就十來個人;今年擴張到三百畝,已經是拚盡全力了。」

    他頓了頓,接著說:「我以前就是個普通農民,沒背景沒資源,不光缺資金,建材農資也常常不夠用,我也想繼續擴大規模,可真是有心無力。」

    劉建華拍了拍李哲的胳膊,眼神滿是理解:「老弟,我知道你不容易,也理解你的難處。

    我這次來,就是給你當後勤主管的,你缺什少什,直接跟我說,能辦到的,我絕不含糊。」

    其實,劉建華早就和李哲簽了合作合同,但之前給的支持並不多。

    一來是因為李哲能種出大棚蔬菜,隻能證明他個人有能力,不能說明其他人也能種,要是沒法大規模生產,對京城市蔬菜公司來說意義不大;

    二來是他要是動用資源支持李哲,得向上級領導匯報,沒有實地考察的結果,不好申請。這次來考察,看到這多大棚都種得好好的,他才徹底放心,下定決心全力支持李哲。

    李哲心也清楚這一點,聽到劉建華這說,連忙說道:「我們公司現在缺的東西不少,資金建材農資都缺,最缺的是挖掘機。

    很多種植戶都報名想跟我們合作種大棚,可挖掘機就那幾台,大家隻能排隊等著,進度慢得很。」

    「沒問題,這些事都好解決。」劉建華爽快地說,「我回去後立刻安排,先給你調撥十台挖掘機,保證不耽誤你們建大棚。

    資金和農資也不用擔心,回頭你給我列個詳細的清單,我讓人給你送過來,省得落下什。」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對了,回頭我先幫你們公司申請個電話,現在聯係太不方便了。有了電話,咱們溝通起來也省事。」

    「太感謝您了,劉總!」李哲連忙端起酒杯,「我再敬您一杯,您這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劉建華笑著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

    四人一邊吃飯,一邊聊著蔬菜運輸采收時間交易價格等細節,一頓飯吃了將近兩個小時,該談的事基本都談妥了,雙方都滿意得很。

    下午,李哲讓人去公司的大棚采摘了一批成熟的蔬菜,裝了好幾筐,搬到了劉建華帶來的卡車上。

    劉建華客套了兩句,也就收下了—一有了這些樣品」,他才好向上級領導開口,讓大家更放心和四季青的合作。

    送走劉建華後,李哲立刻讓人把公司的管理層都叫到了小食堂開會。

    金百萬楊興斌朱益民林小虎葛青山趙鐵柱李酒缸李誌強周青禾等人都來了,滿滿坐了一屋子。

    李哲把今天和劉建華談的事跟大家說了一遍,尤其是劉建華答應給的支持,話剛說完,食堂就熱鬧了起來,眾人都露出欣喜神色。

    有了挖掘機資金和農資,就能加快建大棚的速度,還能吸納更多種植戶,公司的規模就能再擴大。

    李哲看著大家興奮的樣子,敲了敲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大家別太激動,雖然劉總給了支持,但咱們也不能鬆勁。

    接下來,人事部要抓緊招聘新員工,技術部要提前準備好給新種植戶的培訓,後勤部門要盯著建材和農資的事。

    等資金和挖掘機到位,咱們擴建大棚的速度會加倍,到時候可不能出了岔子!」

    眾人齊聲應答,眼神滿是幹勁。大棚的反季節蔬菜已經成熟,四季青公司也到了收獲的季節了————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