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解約
大營村的雨還沒停,隻是比昨夜的瓢潑小了些,浙浙瀝瀝砸在地上。
村口那棵老槐樹被刮斷了半根枝,斷枝橫在泥水,幾片殘葉泡得發皺;
村西頭的電線杆歪了,電線查拉著貼在水麵上,有人遠遠圍著不敢靠近;
田埂被衝開了口子,黃澄澄的泥水順著口子往低處淌,地的玉米苗歪倒一片,看著讓人心疼。
李家二層小樓的一樓大廳,老李扒著窗戶往外看一一院子積了半尺深的水,磚縫冒起小水泡,牆角的花盆被衝得翻了個。
他臉上愁雲密布,轉頭對李振國說:「沒想到昨晚雨這大,地的莊稼怕是要糟了。」
「可不是嘛!」李振國也皺著眉,手指敲了敲窗台,「昨晚那風呼呼的,我隔著窗戶都聽見樹晃的動靜,還以為要把房子掀了。
現在雨雖小了,路上積水沒減,想去罐頭廠都去不了。」
「爹,二叔,你們倆研究啥呢?」李哲打著哈欠從房間出來,眼角還帶著困意。
老李回頭看他:「今年雨水邪乎,下了一晚上沒停,家都停電了。」他忽然想起什,又追問,「對了,你往酒店送菜的生意沒耽擱吧?」
「放心,耽誤不了。」李哲揉了揉臉,「梁師傅從新發地拉菜,直接送酒店,離咱這兒遠著呢,不受這邊雨影響。」
老李這才鬆了口氣,笑著點了點他:「難怪你小子昨晚睡得死沉,我一晚上沒踏實,起來看了好幾回。」
正說著,李哲忽然豎起耳朵:「是不是有人叫門?」
「我早上出去過一趟,門沒鎖,就虛掩著。」老李話音剛落,就見一個人影頂著尿素袋子從院外跑進來,褲腳全濕了,沾著泥點。
李哲走到門口一看,是堂侄李誌強:「強子,出啥事了?」
李誌強摘下尿素袋子,頭發往下滴水,聲音帶著急:「叔,大棚地基灌水了,都半米深了!」
李哲倒不慌一一大棚周邊早堆高了土,半米深說明沒倒灌,要是倒灌,水早跟地麵齊平了。他伸手把人往屋拽:「快進來躲雨,水淹了正常,等雨停了用抽水機抽乾就行。」
「叔,俺不進去了,腳上全是泥,別弄髒你家地板。」李誌強往後縮了縮。
「沒事!」老李擺著手,「下雨天踩泥不是常事?回頭擦了就好,快進來!」
「矣。」李誌強剛邁進門,院外又傳來呼喊聲,趙鐵柱頂著塑料布跑了進來,褲腿卷到膝蓋,腿上全是泥:「哥,大伯!」
「柱子,咋了?」李哲迎上去。
趙鐵柱喘著氣,聲音帶著急:「哥,你家老宅被大雨衝塌了!」
「啥?!」老李猛地站起來,幾步衝到門口,抓住趙鐵柱的胳膊:「柱子,你說啥塌了?」
「老宅房子塌了,地麵還漏了個大洞!」趙鐵柱比劃著名,「我剛從那邊過,瞅著院牆塌了大半,房子也垮了。」
老李一聽,啥也顧不上了,拔腿就往外跑。
「他爹,你別急!披上雨披再走!」王秀英從屋翻出幾件雨披遞給李哲。
李振國趕忙追上老李:「哥,塌就塌了,反正也沒人住,不差這一會兒,淋感冒了咋整?」
「不行,我得去瞅瞅!」老李腳步沒停,聲音帶著慌一一那三間土坯房是他住了半輩子的地方,就算搬了新房,也放不下。
李哲拎著雨披追上來,給老李披上:「走,咱一塊去看看。」
一行人往老宅走,路上積水沒到腳踝,踩下去「咕嘰」響。老李年紀最大,卻走得最快,李哲沒攔著一一四十來歲的人,腕子比他力氣還大,穩當著呢。
到了老宅門口,幾人都愣了:土坯院牆塌了大半,土坯磚混著泥巴堆在牆邊,院子地麵裂了道深溝,積水順著溝往塌了的房子流。
那三間土壞房全垮了,房梁斷成兩截,糊牆的泥巴泡成了漿,露出麵的麥秸杆,堂屋的櫥櫃被壓在下麵,隻露個邊角,看著一片狼藉。
「娘,咋成這樣了」老李嚇了一跳,雙腿一軟,差點坐在泥水。
李哲趕緊扶住他,能感覺到父親的手在抖。
李振國也看出不對勁,湊過來問:「哥,你咋了?」
「沒事。」老李擺擺手,眼睛瞪得溜圓,臉上滿是後怕一一他不敢想,要是沒蓋新房,一家人還住這兒,昨晚這雨,後果不堪設想。
以前他總覺得兒子蓋新房急了,現在才明白,兒子眼光比他長遠多了。
李哲踩著泥濘走到房子近前,蹲下來看了看:「咱家老宅下麵有地道,估計是雨水倒灌,把地基泡軟了,才把房子衝塌的。」
「沒錯,這下麵是有地道。」李振國也湊過來,「早年家家戶戶都挖過,不過我記得這地道早填了啊?」
「估計當時沒夯實。」李哲站起身,往後退了兩步,「回頭食堂建好了,我找人把老宅重新蓋起來。」雖說他和叔叔換了宅基地,現在老宅歸李振國,但也不能讓人家住塌了的房子。
李振國連忙擺手:「不用不用,就我一個人,沒必要蓋新房,太浪費了。」
「蓋不蓋先不說。」李哲後退了幾步,「回頭先讓人把塌了的房子清了,把地道填平,地麵一定要夯實,別再出問題。」
雨還沒停,沒法施工,幾人又站在雨聊了幾句,就各自散了。
李哲淋了雨,沒直接回家,先去了村委會。
四季青公司的化肥農藥草簾子和棚膜都存在這兒,得看看有沒有事。
村委會地勢高,房子和倉庫都離地五十公分,推開門一看,麵乾乾爽爽的,物資堆得整整齊齊,沒沾著一點水。
李哲放了心,又往李家大棚去。
村北的土路不好走,深一腳淺一腳,路旁歪著根電線杆,電線泡在水,幾人繞著走了遠路。
二十幾個大棚的地基都灌了水,但菜已經摘完了,農具也收在大棚前的儲藏室,沒受啥影響。
之後他又去了食堂工地一一工地比周邊高近一米,一半屋頂已經搭了水泥板,建材都堆在水泥頂下,雨根本淋不著。
查完這些,李哲心徹底踏實了,往家走的路上,碰到不少村民,都扛著鐵鍬鋤頭往地去,臉上掛著愁。
有的地塊地勢低,全被淹了,玉米苗泡在水,葉子已經發黃。
有人蹲在田埂上歎氣,抱怨老天爺不長眼;還有婦人捂著嘴低聲哭,今年的收成怕是要打水漂了。
李哲看著這場景,忍不住歎氣,農民過日子,真是靠天吃飯,太不容易了。
午後的雨勢漸漸收了,隻剩下零星雨絲飄著,空氣滿是泥土和青草的濕味。
大營村的大喇叭突然響了,村支書王鐵頭的聲音帶著沙啞:「「各家各戶注意了!青壯年都到村委會門口集合,先修電路清路麵!老人婦女在家拾拾,家房子受了損的也別慌,咱鄰互助搭把手!」
王鐵頭帶著人先到了村西頭,路邊歪倒的水泥杆泡在泥水,電線查拉著,他讓人用繩子圈出危險區,又喊來幾個壯實的村民:「來,搭把手拽正了!」
電工蹲在一旁,等杆子扶穩了,立馬爬上去重新接線路;還有人從村委會運來了木材,臨時替換斷了的木杆,忙得熱火朝天。
李哲這邊也沒閑著,帶著趙鐵柱李誌強幾個清理路麵。
大風吹斷了碗口粗的榆樹枝權,橫在路中間,連拉農具的車都過不去。
李哲踩著泥濘的地麵,「哥幾個,搭把手,把枝權挪到路邊。」
郭永紅郭永富兄弟倆也湊過來,兄弟倆力氣大,一人著枝極的一頭,在李哲的指揮下將斷枝抬到了路邊。
眾人一路走,一路吆喝著幹活,路上很快熱鬧起來。
另一邊,村幹部們領著人去了低窪的田地玉米苗剛長到膝蓋高,被雨水淹得頭套腦,葉子上裹著厚厚的淤泥。
在村幹部的組織下有人拿著鋤頭挖排水溝,「十字形」的溝剛挖開,渾濁的泥水就順著溝往田外淌;
排水後又趕緊衝掉苗株上的淤泥,扶正倒伏的玉米,斷了莖稈的就直接拔了,省的消耗養分。後續還有鬆土施肥等一係列的補救措施,不過那就是農戶自己的事了。
傍晚的時候,好消息傳來:在王鐵頭的組織下,村的電終於恢複了。
燈光重新亮起的那一刻,不少村民都歡呼起來。
可李哲卻沒歇著,他帶著郭永紅郭永富兄弟倆,還有王二麻子林小虎等人,往自家的蔬菜大棚趕。
半地下式的大棚地基積了不少水,要是不及時抽出來,不光會影響土質,也會對大棚的牆體造成破壞。
李哲讓人將五台抽水機運出來,郭永紅郭永富兄弟倆雖是外鄉人,卻最賣力。
五台抽水機一起發動,「喻喻」的抽水聲震得人耳朵發鳴,渾濁的水順著水管往外排大家輪流守著抽水機,直到第二天傍晚,24座大棚的積水才總算抽完。
晚飯在新修建的食堂吃,食堂雖還沒建好,但頂棚搭了一半,也能遮風擋雨。
李哲餓壞了,接過母親遞來的饅頭和豬肉燉菜,大口大口地吃著。
可飯還沒吃完,就見一群人朝這邊走過來,都是之前和四季青公司簽了合作協議的種植戶,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像是有心事。
老李先看出不對勁,放下碗望著領頭的種植戶:「咋的了?出啥事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好一會兒,一個背有點駝不到一米七的男子才開口:「振華,俺們就是想問問,你家大棚是不是全淹了?」
老李認出了對方,是第三批合作的種植戶趙大山,故作輕鬆道:「是淹了,不過俺家有五台抽水機,大棚的水都抽完了。你們要是想借,過來報名,輪著用。」
「不是借抽水機的事。」趙大山搓著手,「俺是怕,等俺們種上菜,再下這大的雨,菜淹了可咋辦?」
「這你放心!」老李擺擺手,「過了七八月份,雨水就少了,到時候蓋上棚膜挖好排水溝,雨水進不來。」
「那刮風呢?」旁邊的王大腳突然插話,她腳大,嗓門也亮,「前兩天大風把樹都吹倒了,大棚膜不得掀了?到時候菜不還是遭殃?」
她整天和一群老娘們在李家大棚外聊閑話,知道李家種大棚賺錢,就鼓動男人陳老也簽了種植戶合作協議。
但這場暴雨將她嚇到了,幸好現在還沒種大棚,否則風雨無情,大棚和棚的菜苗都得遭災,賠了錢算誰的?
老李瞪了她一眼,見陳老縮在後麵不聲,哼了一聲:「農民靠天吃飯,老天爺要刮風下雨,俺也攔不住。你們到底啥意思,直說!」
「種地賠了也就百八十塊,大棚垮了,幾千塊貸款咋還?」趙大山終於說透了,「俺們就是怕賠本。」
「俺懂了,你是不想種了?」老李點點頭,「正好你家地基還沒挖,幹了,省得虧趙大山頓時語塞。
老李又看向陳老:「老,你也不想幹了?」
「俺—」陳老剛開口,王大腳就擋到他前麵,陪著笑:「李大哥,俺們不是不想幹,就是想問,要是遭了災,四季青公司能補償俺們不?」
「補償?」老李愣了一下,反問:「你們遭了災,四季青公司憑啥給你們補償?我們四季青公司的大棚地基還被水淹了呢?我們找誰要補償?」
老李越想越氣,說道:「你家是第四批吧?正好還沒挖大棚地基,那你家也別幹了。」
王大腳臉一下僵了。
旁邊的陳老趕緊打圓場:「振華,俺們不是不想幹,就是擔心。二小子是公司老板,讓他說幾句唄!
李哲掃了一眼這些人,大概能猜到他們的想法:一方麵想跟著自己種大棚掙錢,另一方麵又怕大棚再遭災到時候賠錢。
所以,希望四季青公司給他們兜底,給予災後補償。
但四季青公司並沒有這個義務,也沒有這個實力給他們兜底。何況,鬧了天災四季青公司一樣有損失,而且損失遠高於普通種植戶,誰又給四季青公司兜底?
李哲朗聲說道:「我爹說得對,咱們簽的是合作協議,自負盈虧,大棚遭了災,我們四季青公司是沒有補償義務的,也沒有能力給每個種植戶補償。」
趙大山皺眉道:「二小子,你要是也這說,那俺們大家夥還真得合計合計,這大棚要不要繼續種了—.
李哲掃視一眼趙大山身後的眾人,正色道:「在場的各位都跟四季青簽了協議,按理說要按合同辦事,現在想毀約晚了。」
這話一落地,種植戶們都變了臉色,紛紛議論起來:
「俺們雖然辦貸款了,可貸款還沒取出來。」
「是啊,俺家大棚地基還沒挖呢。」
「咋的,俺們不想幹了,你還逼俺們幹?」一群種植戶議論起來。
李哲壓了壓手,繼續說:「我知道大家夥被這場大雨嚇壞了,擔心種蔬菜大棚遭災後會顆粒無收,到時不光賠了錢,還沒辦法償還貸款。
所以,我今天代表四季青公司可以破例一次,想要解除合約的人來我這報名,你們就不用繼續履行合約了。」
李哲又指著趙大山和陳老,對趙鐵柱說:「柱子,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明天簽署解約合同,回頭報給信用社。」
「好的哥。」趙鐵柱應道。
一聽這話,趙大年縮了縮脖子:「二小子,俺不是這意思———俺——」
陳老則看向一旁的王大腳。
王大腳趕緊說:「俺們還沒想好解約的事,得再考慮一下。」
李哲沒理會兩人,伸出三個手指:「我給大家三天時間。想解約的趕緊來報名,等地基挖了,再想報名就晚了;三天後,就得按合同辦事。」
說著,李哲又對一旁的趙鐵柱補充:「柱子,把這群人的名字都記下來,明天公司統一給他們辦理解約。」
人群中的孫強突然喊道:「李老弟,俺不要解約!俺家地基都挖好了,俺要跟著你建大棚!」
一旁的王二麻子也連忙附和:「俺也是!俺要建大棚,俺不解約!」
一旁的林小虎打趣道:「孫哥,王哥,你倆不解約,那你們來這幹啥來了?難不成是幫著俺們建食堂來了?」
王二麻子眼珠子一骨碌,順著話頭說:「沒錯!俺就是幫著來建食堂的!早點建好食堂,也能早點在食堂培訓種植技術,俺就是來幫忙的!」
林小虎笑道:「哈哈那你想要多少工錢?」
王二麻子一咬牙,拍著胸脯說:「啥錢不錢的,俺不要錢,管飯就成!」
林小虎也笑著應下:「王哥,那我可替公司謝謝您了!」
李哲看著王二麻子,笑著問:「王哥,你家的大棚地基存水了嗎?」
王二麻子如實答道:「存水了,得有三四十公分深。」
李哲隨即對一旁的郭家兄弟說:「郭大哥,一會把咱的抽水機借王哥用一台。」
「好!」郭家兄弟應了一聲,轉身就去食堂搬抽水機了。
孫強一看還有這好事,趕忙湊上前說:「李老弟,等俺家地基的存水排完了,俺也來幫著建食堂,不要錢!」
李哲點頭應道:「孫哥,大棚地基的存水得及時排空,您要是需要抽水機,直接說就行。」
孫強立馬接話,順著台階下:「用!用!用!我過來其實就是想借抽水機的!」
李哲見狀,對著眾人高聲說:「大家夥別在這堵著了!想解除合約的,找柱子報名;
想要借抽水機的,找小虎報名———」
他這話一出口,人群頓時就分化了。
第一批和第二批種植戶,有不少人已經挖好了地基,他們本就是堅定要跟著李哲種大棚的,這會兒都紛紛跑去林小虎那報名借抽水機。
隻有零星幾個種植戶,猶猶豫豫的看著趙大山和王大腳;剩下的種植戶,則站在一旁觀望。
人都有逆反心理:這時候李哲越是不肯解約,種植戶越會擔心麵有貓膩,反而會有更多人想解約:
可李哲大大方方地同意解約,這些圍觀的人反倒退縮了,開始琢磨自己的選擇。
等人群稍微安靜些,李哲又對著觀望的種植戶說:「關於災後補償的事,我之前已經跟陳鎮長提過了,陳鎮長也在幫咱們向政府申請災後補貼。
不過,這個政策能不能落實,還需要咱們大家一起努力,後續我會一直跟進這事。
大家要是還有別的事,現在可以跟我說;沒事的話,就先散了吧。」
話音剛落,趙兵就在人群中帶頭喊道:「李老弟,俺要報名幫著修建食堂!不要錢,管飯就成!早點把食堂修好,也能早點開始培訓!」
其他種植戶在趙兵的帶動下,也紛紛跟著報名,原本有些沉悶的氛圍,頓時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