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采購(七千字大章)
本書首發台灣小網→?????.???,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體驗
雖說常成已經隱約猜到了李哲來的目的,但親口聽到李哲的確認,他還是很高興。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建國飯店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酒店,名氣很大,承辦了很多涉外的接待事宜。
但隨著新的一批涉外酒店的建成,建國飯店也有了一些競爭對手,就比如說長城飯店。對方已經隱隱有了後來居上的勢頭。
前段時間,他打聽到長城飯店可以供應新鮮的蔬菜,這不禁把他嚇了一跳。為什長城飯店有,而他們建國飯店沒有?
難不成在上級領導的心目中,建國飯店已經被劃為了第二類?
這讓他有一種危機感。他又特意打聽了一下這件事,才得知那一批青菜並不是政府供應的,才鬆了一口氣。
但長城飯店有的青菜,他們建國飯店也得有啊!要不然豈不是顯得他這個采購經理無能了?
「李老板,您那邊都有什菜品?我這邊全都要。菜價您可以直接報給我。如果菜價在酒店的預期內,咱們可以直接簽合同;如果超過了我們酒店的預期,我可以向上級領導給您申請。」
李哲拿出了一個單子,上麵標注著蔬菜的品種供應量和價格。其中價格比365蔬菜店的零售價稍低,但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畢竟365蔬菜店的蔬菜是用來引流的,本身就供不應求,屬於限購商品,李哲也沒有理由以太低的價格賣給建國飯店。
常成去過365蔬菜店,知道蔬菜店的情況,也曉得蔬菜的零售價格,見到李哲並沒有開口要高價,直接拍板就同意了。
隨後常成告辭離開,找人去草擬采購蔬菜的合同。等他回來的時候,服務員已經端上了菜品,還有一瓶茅台酒。
李哲長這大,還是頭一次有人請他喝茅台,這感覺—
真不錯。
李哲又品嚐了幾道菜品。他也不知道算不算正宗,但確實都挺好吃的。他放下筷子說道:「常經理,有件事要跟您說一下。我們蔬菜合作社隻有一輛卡車,每天早上要去好幾個地方送菜,送到貴酒店的時候可能會晚一些。」
常成做了多年的采購經理,他很清楚,如果蔬菜到的太晚,可能會影響到後廚的備菜,提議道:「李老板,您看這樣成不成。您把我們酒店的菜放到365蔬菜店,然後我每天派人去那邊接菜。這樣既不耽誤您送菜,我們也能及早將菜送到後廚。」
「沒問題,回頭我給蔬菜店的人說一聲。」李哲點點頭,這倒是個好辦法。否則以後供應的餐廳多了,他這邊又沒有多餘的車輛,還真送不過來。
常成端起酒杯:「李老板,我敬你一杯。」
李哲端起酒杯:「常經理您客氣了,應該是我謝謝您照顧我生意才對。」
別管以前是誰求誰,現在既然生意做成了,那就是花花轎子眾人抬,人捧人高。
一杯酒下肚,常成做了個請的手勢,指著剛端上來的紅燒獅子頭:「李老板,這是我們餐廳的招牌菜,你嚐嚐。」
紅燒獅子頭的個頭不算特別大,而且從中間切開了。李哲夾了一塊放進嘴,讚道:「鮮而不膩,嫩而不爛。好吃!貴餐廳的師傅廚藝真不錯。」
「李老板你喜歡吃就經常來。一會兒我給你一張卡,您隨時來,隨時有位置。」
「那太謝謝你了。」李哲客氣了一句,放下筷子說道:「常經理,我還有件事想請您幫忙。」
常成正色道:「李老板您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是這樣的,我最近想開一家菜館,經營的特色是改良版的川菜。當然隻是一家小餐廳,跟貴餐廳肯定是比不了的。我那餐廳現在還缺一名廚師,就想問問您有沒有這方麵的關係。」
李哲和譚靜雅合開的蜀香居,現在有兩名廚師。但因為餐廳的規模變大,兩名廚師肯定是不夠用的,還要再請一名廚師。
還是之前那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三名廚師都是譚靜雅找的,李哲肯定是不放心的。
但讓他自己找廚師,他也沒有太好的門路。廚師這個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傳承性。尤其是這個年代,很多都是熟人介紹,甚至都是師徒傳承,跟招服務員的情況還是不一樣的。
李哲今兒個突然想到這采購部的經理經常跟後廚的廚師打交道,沒準也有這方麵的門路。
「李老板,你想要個什樣的廚師?什級別?什菜係的?我回去幫您打聽打聽。」,「我們餐廳主要經營的是川菜和改良菜。也談不上什級別。我們餐廳隻有兩百多平米,準備聘請三名廚師,五到六名幫廚。大廚估計也看不上我們這樣的小店,隻要廚藝過關,有經驗的熟手就行。」李哲雖然不看重級別,但廚師去餐廳應聘,肯定要試菜,如果菜做的不好吃,級別再高也是白搭。
常成答應的很痛快:「沒問題!今天下午我就去後廚給您問問。我後廚的那些師傅雖然不能跟您走,但誰沒有個師兄弟兒?等我聯係好了給您打電話。「
「那太謝謝您了。」李哲端起酒盅,「常經理,我先幹為敬!」
===
第二天一早。
李哲起床洗漱後,和小狗金子玩了一會兒。
金子最近吃得好,長得也快,比其他的幾隻同胞兄妹明顯要大一圈。
李哲這套四合院有六百多平米,麵積太大,如果不養條狗,晚上進了小偷都不知道。
李哲甚至覺得一條狗有些不夠,還想再養一條狗。
李哲今天約了譚靜雅一起去紅橋市場,看餐廳的桌椅和餐具。他看了一下手表,感覺時間差不多了,李哲直接從垂花進了後院。
後院空蕩蕩的,少了一些人氣。金子也跟著走了進來,邁著小顛步在院子歡快地跑了起來。
前院雖然也有院子,但跟後院比起來要小得多,金子根本跑不開。等過段時間天氣暖和些,李哲準備買個牽引繩,牽著它去胡同溜溜。
西廂房的門還關著。李哲也沒有去叫譚靜雅,而是開了北屋的門,走進客廳。
季家母子離開前,將屋的家具都賣得差不多了。這次去紅橋市場,如果有時間的話,正好可以順道看一下,有合適的就可以一起買回來。
北屋是正房,中間是客廳,東西兩間房麵積很大,麵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浴室,肯定要比前院住得舒服。
李哲準備將西屋當成臥室,東屋當成休息室和書房。如果父母來了,也可以住在東屋。
李哲記住了北屋的大概結構,聽到外麵有動靜,就走了出來。
見到譚靜雅正蹲在牆角喂貓。雖然穿著冬衣,但依舊難掩婀娜的身段。
「譚姐,這隻貓是你養的嗎?」李哲將目光轉移到貓身上。這是一隻狸花貓,抬頭看了李哲一眼,又低頭吃東西。
「是我養的。四合院的院子大屋子又多,家沒有貓可不行。但季老太太不喜歡貓,總是往外驅趕它。
它在外麵待得久了,性子也有點野了,有時候好幾天都不回來。「譚靜雅又給貓添了點水,「李老板,這房子現在是您的了,以後它要是回來,希望您能給照顧一下。它抓老鼠很厲害的。「
李哲湊到近前問道:「它不撓人吧?」
「不會的,它性子比較溫和,從來不攻擊人。這四合院沒有老鼠,也多虧了它幫忙。
''
「您放心,它隻要回來我就喂它。」他又扭頭對著金子說道:「金子,這隻貓是幫著咱家抓老鼠的,不許欺負它,聽到了沒?」
金子也不知道聽懂沒聽懂,反正叫的聲音挺大。
狸花貓停止吃飯,抬起頭,也衝著金子喵喵叫。
一貓一狗的第一次接觸,似乎不太友好。
李哲對著一旁的譚靜雅說:「我先把金子帶回前院,回頭有時間了,再讓它們兩個多親近親近。一會兒咱們在外麵碰頭。」
「好的,李老板。「
李哲將金子拽回了前院,關上垂花門,又給它喂了點吃的。隨後,李哲推著自行車出了門。
李哲和譚靜雅在門外碰頭,兩人騎著自車直奔紅橋市場。
紅橋市場就在天壇附近,距離蘇州胡同大概兩公多,騎自行車的話,十幾分鍾就到了。
86年紅橋市場改造升級後,產品種類豐富了很多,不光有各式的家具,還增加了一些小商品,餐盤瓷碗筷子一類的也可以買到。
兩人停好自車。譚靜雅問道:「李老板,咱們先買什物品?」
李哲這是頭一次,也沒什頭緒:「咱們沿著市場一家家的逛吧,有合適的就先定下來,沒合適的就接著看。」
譚靜雅之前就來過紅橋市場,對周圍的情況比較熟悉,她指著前方的店鋪:「那咱們就從東邊往西邊逛吧。我記得東邊是有賣碗筷類的,價格也不算貴。」
「可以。」兩人沿著街道往前走。路邊除了店鋪還有擺攤的,說是攤兒,有的就在地上鋪塊布,賣什的都有。
「瞧一瞧看一看!魔都牌手表,正品保證!」
「永久自行車,最後三輛!價格優惠!」
「章丘三環大鐵鍋,真材實料結實耐用,十年不壞!「
「港島來的牛仔褲,最新款式,京城最低價!」
攤子的老板各顯神通,叫賣聲不絕於耳。
兩人先進了一家賣碗筷餐具的店鋪,名字叫做大胖雜貨,老板長得也很富態,可見確實賺到錢了。
胖老板一臉堆笑地走來:「兩位同誌,想要點什?是家用,還是單位的?」
「我們要開家餐廳,要購置不少的碗筷,價格能便宜一些嗎?」
「沒問題!我們新上了一種瓷碗,廠家那邊搞活動,價格比較優惠,我拿給您看看。「胖老板從門口的貨架上拿下來一個碗,遞給了李哲和譚靜雅。
李哲接過碗看了看,很輕盈,做工看起來倒是還可以。不過他沒有開餐廳的經驗,也並不是很懂,看完之後遞給了譚靜雅。
譚靜雅捏著碗壁,用修長的手指敲了一下,發出「嗡」的一聲:「不成,這個碗胎質太薄了。容易打碎不說,摸起來也會比較燙手。」
「您是家!」胖老板挑拇指,「這個碗的胎質確實較薄,勝在價格便宜。」
譚靜雅說道:「老板,我們是自己開的餐廳,您可別跟我們糊弄事兒。您要是再推薦類似的商品,我們就去別家了。「
「甭介,我再給您挑一個胎質厚一些的,但價格也會稍微貴一些。」胖老板又從旁邊的貨架上取下了一個白色印花瓷碗,遞給譚靜雅。
譚靜雅又剛才的法檢查了遍,問道:「板,這種碗多少錢個?」
「這種碗的零售價是4。如果您要的多,我給您按35個。」
譚靜雅將碗遞給旁邊的李哲問道:「李老板,您看看怎樣?」
李哲接過碗了瞅,覺得碗的質量還可以,但這個價格有點貴。後世市場比較便宜的碗,估計也才兩三塊錢左右。
他開口說道:「碗還可以,就是價格高了。」
譚靜雅點點頭,對著胖老板說:「老板,你開個最低價吧,也省得我們再講價了。」
胖老板伸出3根手指:「3毛錢一個,這是最低價了。」
譚靜雅靠近李哲耳語道:「李老板,我覺得這個價格還可以,您覺得呢?」
李哲對於這個時代的碗筷價格並不是很清楚。他之前覺得貴,是因為後世碗的漲價幅度並不高。但譚靜雅既然覺得不貴,那就說明3毛一個碗是符合這個時代價格的。
那隻能說明一種情況:未來工業化和運輸業的發達降低了瓷碗的成本,導致瓷碗的漲價幅度並不高。
老板剛剛推薦的碗是最常見的,用來裝米飯的吧。但開餐廳需要用到的碗的種類很多,比如小湯碗大湯碗麵碗味碟,每一種都需要去挑選。
盤子的種類也很多,比如說平盤圓盤深盤異形盤。每一種盤子裝的菜品也不一樣。
比如說圓盤適合大多數菜品,平盤適合裝主食一類的,深盤適合裝帶湯的菜,異形盤最常見的是橢圓形的,比較適合用來裝魚。
盤子的價格要比碗更貴一些。除了實用性之外,美觀性也很重要。
李哲挑選了一個透著藍色花紋的圓盤,圖形很簡單,顏色素雅,但也不會太單調。
「譚姐,你看看這個盤子怎樣?」圓盤是使用率最高的,決定著所有餐具的主要風格。
譚靜雅拿起餐盤,掂了掂重量,敲了敲盤底,又在盤子摸了一圈,柳眉微蹙:「這個盤子屬於釉上彩。這些藍色圖案都是在已經燒成的白釉上用材料進行彩繪,雖然也二次燒製了,但材料直接暴露在餐具表麵。
如果材料質量一般,或者燒製的工藝不當,他這個圖案就會越用越淺。所以,如果是想買帶顏色圖案的瓷器餐具,最好是買釉下彩。」
李哲也聽說過釉上彩和釉下彩。隻是碗盤這東西用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很少壞,所以並沒有實際的購買經驗,下意識地問:「這個釉上彩和釉下彩如何分辨?」
「首先是看顏色。釉上彩的顏色更為鮮豔,和周邊的瓷麵有光澤差異。
其次就是用手摸,釉下彩的顏料被釉層覆蓋,表麵光滑平整和其他部位的手感是一樣的。
如果是釉上彩,因為顏料在釉層上,你用就可以摸出圖案的凹凸感。」
李哲摸了一下剛才的圓盤,有藍色圖案的地方,果然要比其他的地方更粗糙。
因為買的餐具種類樣式較多,兩人隻在大胖雜貨店買了一部分餐具。最後又逛了其他的店鋪。他們挑選的標準有三個:美觀實用便宜。
挑選完瓷盤和瓷碗後,還購買了勺子和筷子。勺子有鐵勺和瓷勺,筷子則是買的竹筷C
與木筷相比,竹筷的優點很多,比如說更耐潮沒有毛刺,價格也更便宜。
最後兩人逛的是包間的桌子和椅子,也是這次購物的大件兒。
聽到兩人要看餐廳用的桌椅,店鋪的老板娘直接將兩人領到後麵不遠的倉庫,麵堆放著各式各樣的桌椅,種類更加齊全。
兩人在倉庫轉了一圈,大致瀏覽了桌子的款式。譚靜雅拍了拍一個圓形桌子說道:「老板娘,這個尺寸的桌子多少錢?」
「您太有眼光了!這個桌子是榆木做的,結實耐用,做工也細致,您摸摸這桌麵多光滑!我們單賣是100,您要是要的多,我給你算便宜點,90您覺得怎樣?」
「不成,您這個價太貴了。」譚靜雅說完,扯了下旁邊的李哲,「李老板,咱們去其他店看看吧。」
不等李哲回話,桌椅店的老板娘趕忙說道:「85塊錢!這是最低價了,就是賠本賺吆喝。」
譚靜雅搖頭:「還是太貴。」
「要不您看看楊木和柳木的桌子?」老板娘指著旁邊的紅色桌子,「這兩款桌子的款式是一樣的,尺寸也是一樣的,就是木頭的材質不一樣。「
譚靜雅問道:「多少錢?你直接說最低價,我這個人不耐煩講價。」
老板娘咬:「55!您要誠要,55我賣你了!」
譚靜雅望向一旁的李哲:「李老板,你怎看?我個人還是覺得榆木耐用一些。」
李哲摸了摸桌麵,問道:「你們這兒沒有旋轉圓桌嗎?」
老板娘有些納悶:「同誌,這吃飯的桌子肯定是越穩定越好。我還真沒聽說過什旋轉桌。」
李哲望向旁邊的譚靜雅:「譚姐您怎看?」
譚靜雅壓低了聲音:「李老板,我也沒聽說過旋轉圓桌。」
李哲摸了摸下巴。昨天他去建國酒店吃飯,當時在餐廳就見到了旋轉圓桌,雖然是手動的,但也比隔著老遠站起身撅著屁股夾菜要好。
李哲簡單介紹道:「我說的旋轉圓桌,並不是整個桌子都轉動,而是桌子上有個圓盤,玻璃盤和木盤都可以。把菜品放到圓盤上,想吃哪道菜可以轉動圓盤。」
李哲又拍了拍傳統的圓桌,「你看這圓桌的桌麵這寬,如果一群人吃飯,我想吃對麵的菜,哪怕我站起身夾菜也很難夾到。」
譚靜雅眼睛一亮:李哲說的這個旋轉圓桌確實更方便客人夾菜!「李老板,您這個主意不錯,我之前還真沒想到過。」
李哲對著桌椅店的老板娘問道:「同誌,我說的那種桌子你能訂到嗎?」
老板娘搖搖頭:「您說的那桌子我還真沒見過,廠家也沒有啊。「
「那成,我們再考慮考慮,回頭有需要再過來。」京城這大,市場也不止這一家,他這沒有,不代表別的地方沒有。
出了倉庫,李哲對著譚靜雅說道:「譚姐,我覺得旋轉圓桌放在包間更合適。您怎看?」
「聽您說的挺好,但我沒見過實物。要不咱再去市場其他賣桌椅的店鋪看看?」李哲看了一眼時間,「快中午了。咱們先吃點飯吧,下午再接著逛。」
兩人在市場附近的小攤上隨便吃了點東西,下午繼續逛桌椅店鋪。連著找了幾家,市場都沒有旋轉木桌。
隨後,兩人又騎著自行車去了朝外市場。
又逛了幾家家具店,才找到有一家賣旋轉圓桌的店鋪。
棕紅色的圓桌上擺放著一個同樣顏色的小號圓板,小圓板可以隨意轉動。
譚靜雅將兩個盤子放在圓桌上,輕輕轉動小圓板,兩個盤子在轉動下繞了一圈。
譚靜雅眼中透出喜色,有了這個旋轉圓桌,客人夾菜確實方便多了。不過考慮到要壓價,所以壓抑住了自己的欣喜,問道:「李老板,您覺得怎樣?「
「款式可以。」李哲應了一聲,對著一旁的老板問:「這是什木料的,價格多少錢?」
老板年紀不大,三十來歲,個子不高,說話帶著幾分冀州口音:「您真有眼光,這是最新款的高檔餐桌,都是榆製作的,價格是140元。」
李哲拍了拍桌子,材質確實不錯,做工也很精細:「我們一共要訂購六個圓桌,能便宜多少?」
老板想了想:「一百二十五,這是最低價了。」
「太貴了。」李哲覺得對方沒誠意,自己要六個桌子,他居然才降十幾塊錢,直接往外走。
「等等,這位同誌,要不您開個價?」
李哲停下腳步:「九十。」
「同誌,您就別拿我逗悶子了,這個價我進都進不來。這樣吧,咱們第一次打交道,我給您個最低優惠價,一百一,成不成?「
李哲比劃了個勢:「百塊錢,我今兒個就能交訂金。」
老板想了想,見李哲又作勢要走,才趕忙應下:「同誌,我跟您說實話,這個價是真不掙錢。要不您看這樣成嗎?我一個桌子再給您配十把椅子,總共一百五十塊錢,您看成嗎?」
李哲沒有直接答應,望向旁的譚靜雅:「譚姐,您覺得呢?」
譚靜雅微微點頭,對著老板問道:「可以送貨上門嗎?」
老板露出一抹苦笑:「得,您再加上這一條,我是真一分錢不掙,就是圖個人氣,跟兩位交個朋友,以後多多關照小店的生意。「
老板去寫定金合同了。譚靜雅小聲問:「李老板,咱們二樓一共有五個包間,您為什買六個大圓桌?「
李哲道:「我準備在四合院放一個。」
譚靜雅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李哲又望向對方,問道:「譚姐,明天有安排嗎?」
譚靜雅反問:「我昨個兒聽那幾位幹活的師傅說,今天打磨完一樓地麵,明天不能踩踏,所以餐廳應該沒辦法幹活,還準備讓大家夥休息天。您有什事?」
「我想請大家夥吃個飯,確切的說是想請大家去其他餐廳探店,看看那些比較好的餐廳是如何經營的,有什太特色的菜品,有哪些好的服務,又有哪些缺點;
好的地方,咱們餐廳可以借鑒,不好的地方,咱們也能提前杜絕。」通過今天采購的事,李哲也看出一些情況,譚靜雅對餐廳行業確實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改開後,時代發展迅速,人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行。
譚靜雅問道:「您想去哪家餐廳?隻有咱們兩個去嗎?」
李哲道:「叫上兩位廚師和林姐還有我表哥和梁司機,人多才能從各個角度發現問題;也不是讓他們白吃飯,吃完飯,每個人要說出餐廳的三個優點和三條不足。還是那句話,好的地方咱們學習,不好的地方引以為戒。」
譚靜雅暗道,這不就是偷師嗎?不過,她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笑道:「那探店的費用就算餐廳的。兩位廚師沒有問題,不過,巧梅可能不能去?她今兒個打算回一趟大營村。」
「那就下次再叫她。至於選哪個餐廳,你和兩位師傅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