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換宅
大年初二。
依照楊馬村的習俗,大年初二回娘家。
往年,馬長河都會帶著媳婦王慧蘭回大營村。但今年因為媳婦懷孕的事,他和大舅哥王榮生、大姨子王秀蘭鬧翻了,也就不提回大營村的事了。
其實,即便沒有鬧別扭,他今年也不會去——他媳婦這樣根本沒辦法出門見人。
索性,初二這天直接將大女兒夫妻倆叫到家招待。
說是招待,其實做飯的主要還是大女兒。
媳婦王慧蘭月份大了身子不方便,馬長河也擔心她累著;二女兒因為退學的事鬧別扭,整天吊著個臉,他看了就煩;三女兒還小,跑個腿、拿個東西還行,指望她做飯,白搭。
上午九點多,大女兒就騎著車子到了,車後座東西裝的不少,有魚有肉,還有一兜蘋果、一兜梨。
馬長河探頭往後麵瞅,“青山呢?”
大女兒馬招娣說道:“爹,大棚那邊離不開人,青山得中午才能過來。”
馬長河哼了一聲:“就他能耐!大棚離了他就種不了了?”
馬招娣趕忙往自己身上攬:“是我讓他去的,過年這幾天給三倍工資,多幹一天是一天。他在家也不會做飯,還不如出去賺錢。等中午保準回來,讓他陪您喝幾杯。”
“姐!”
“大姐!”
馬念弟和馬盼弟也從屋迎了出來。
馬招娣衝著兩個妹妹說:“老二、老三,幫我把東西搬進去。”
馬念弟提著肉和魚,問道:“姐夫呢?”
“看著他礙眼,讓他出去幹活了,中午才回來吃飯呢。”馬招娣領著兩個妹妹進屋,見老娘有些笨重地下了炕,一手扶腰,一手扶炕地往外走。
“娘,您別動了,我又不是外人。”見老娘這個樣子,馬招娣又心疼、又氣憤——這叫什事?
臨近中午,三姐妹做好飯。
葛青山也回來了,手提著兩瓶西鳳酒:“爹,過年好!”葛青山將西鳳酒放到桌子上,直接給老丈人磕了個頭,隨後又進了屋,給王慧蘭磕頭,“娘,過年好!”
“好好,快起來。”王慧蘭身子笨,揮手示意對方起身。
馬長河問道:“青山,大棚還是那忙嗎?這過年都不休息?”
“是啊,這種大棚跟別的工作不一樣,人過年、蔬菜可不過年;大棚不能缺了人。我們現在就是誰有事誰走,忙完了就回去幫忙。”葛青山隻是簡單說了一句,並沒有繼續提大棚的事——畢竟,老丈人現在跟那邊還別扭著呢。
葛青山跟老丈人聊了幾句,正要起身去廚房看媳婦,結果剛走出堂屋,就被兩個小姨子攔住了。
兩個小姨子異口同聲道:“姐夫,過年好!”
“好,你們也過年好。你姐呢?”
馬念弟答道:“在廚房呢。”
葛青山想繞過兩個小姨子去廚房,結果又被馬盼弟堵住了,她一字一句地說:“姐夫,過年好!”
葛青山笑了笑,哪還不明白是啥意思,從兜掏出兩個事先準備好的紅包,“一人一個,別亂花。”
“謝謝姐夫!”兩姐妹異口同聲。
馬盼弟年紀小,也沒那多顧忌,直接打開了紅包,驚喜道:“呀!兩塊錢!謝謝姐夫!”
小丫頭樂得直跳腳,這對她來說可是一筆‘大錢’!
馬念弟摸著自己的信封有些厚,也打開一看,見麵放著三張大團結,小聲問道:“姐夫,你是不是裝錯了?這麵怎這多錢。”
葛青山瞅了一眼堂屋,小聲說:“沒錯。你今年高三,用錢的地方還多呢,錢不夠了,再跟你姐說。”
馬念弟眼圈通紅,小聲道:“謝謝姐夫。”
“一家人,說這些幹啥?”葛青山知道王榮生和王秀蘭要不供馬念弟讀書的事,他們當姐姐和姐夫的於情於理都不能袖手旁觀。
“把錢收好了,我去看看你姐。”葛青山說完,直接去了廚房。見到廚房的桌子上擺著幾道做好的菜肴。“媳婦兒你真能幹,一個人做了這多菜!”
“哪是我一個人做的,念弟和盼弟也幫忙。”馬招娣又對著丈夫說道,“把菜往屋端吧,馬上就能吃飯了。”
飯菜擺上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馬長河擰開了一瓶酒。葛青山接過酒瓶,先給馬長河倒了一杯,又給自己滿上。
葛青山端起酒杯:“爹、娘,我敬你們一杯,祝你們新年快樂!”
“好。”馬長河一仰頭,酒杯直接幹了。
王慧蘭招呼道:“讓他們爺們喝吧,咱們吃咱們的。”
幾杯酒下肚,馬長河的話也多了起來:“青山,你在李家幹了這久,要是明年讓你自己起個大棚,你覺得自己能幹不?”
葛青山放下筷子,不知道老丈人這是什意思,敷衍道:“這我還真沒想過。爹,您是有什想法嗎?”
馬長河端起酒杯咂摸了一口:“我也在大棚幹了一段時間,尋摸著這蔬菜大棚也沒啥難度。想著咱爺倆今年也起個大棚,你覺得咋樣?”
葛青山一下子愣住了,下意識地說:“爹,建一個大棚可不便宜呢!”
馬長河答道:“我這些年也存了一些錢,剩下的缺口可以去信用社貸款。隻要咱爺倆一條心,不比你去給別人打工強?那終究不是長久的計策。”
見丈夫有些為難,馬招娣說道:“爹,你們先吃飯吧,一會兒飯該涼了。幹活的事兒等回頭再說。”
馬長河不樂意了,一板臉:“老爺們說話呢,你一個丫頭插什嘴!”
葛青山端起酒杯,想要繞開這個話題:“爹,我再敬您一杯。”
葛青山在李家幹得很好,大家都很照顧他。李哲又開會說了投資入股的事。葛青山現在一心跟著李哲幹,並沒有自己單幹的想法。
馬長河喝了一口酒,指著葛青山說道:“你小子別眼皮子淺,覺得給你工錢多就舍不得這個活。咱自己建大棚賣菜錢都是自己的,那才能賺大錢!”
“爹,你說得有道理,回頭我自己再琢磨……”
葛青山沒說完就被馬長河打斷了:“還有啥好琢磨的?就這定了!你先在他那幹,能多學就多學一些。等回頭我這邊都準備好了,你再把那邊辭了。”
馬長河端起酒杯,對著葛青山說道:“來,咱爺倆再幹一個!”
……
2月8日,初三。
一輛軍綠色吉普車停在李家大棚外。副駕駛室的門打開,李輝京出了車門直接跳了下來,胖臉上的肉也跟著顫。
李振國和陳淑萍也從車上下來。
初一那天,一家三口是跟陳老太一起過的。初二那天,大姐陳淑芳一家過去吃飯,回大營村的日子就挪到了今兒個。
聽到動靜,老李一家人也出來了。老李有些日子沒見小侄子,笑著說道:“輝京,你小子可算舍得回來了!”
李輝京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大伯,我上初中了,學習比較忙,就回來得少了。”
“輝京都長這高了,這個頭都快超過我了。”王秀英伸手比劃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小女兒,小娜今年也長了不少。
眾人寒暄了一番。
小胖子指著蔬菜大棚問道:“二哥,那個就是蔬菜大棚嗎?”
“對,那一片都是。”李哲拍拍他的肩膀,對著一旁的妹妹說,“小娜,你帶輝京進去看看。”
“三哥,跟我走吧。蔬菜大棚什菜都有,老暖和了!”
幾個大人也提著禮物進了大棚。
聊了一會兒,李振國說道:“哥,我想一會兒去看看幾個家族的長輩。”
“是應該去。這樣,讓老二帶著你和輝京一塊去。等你們轉完了,就直接去衛東家吃飯。”老李笑著說道,“聽說你們一家也要回來,他們兩口子提早回去做飯了。”
李振國瞅了一眼李哲,對著老李說:“哥,我也不經常回來,老二也忙,今兒個正好湊到一塊了。幹脆今兒個就把宅基地換過來!”
老李點點頭:“那就中午把王支書和咱老倔叔請到家吃飯,讓他們給做個見證。”
隨後,老李又叫來了李哲:“老二,帶著你叔和輝京去幾個長輩家轉轉。我去把王支書請來。你叔說下午要把宅基地換過來。”
“那行,我去叫輝京。”李哲痛快地答應了下來。重生後,他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還沒有改變老李的命運。
他心也一直惦記著這件事。
盡快敲定宅基地的事兒,隻要天氣轉暖就開始施工蓋新房,6月底之前一家人要搬進新房住。
這樣才能徹底躲開7月份的暴雨危機,到時候即便老宅仍舊被暴雨衝塌,對家人也不會有影響。
至於蔬菜大棚,李哲也會提前做一些部署,將損失降到最低。
比如說,大部分反季節蔬菜栽種到6月底,也差不多過了采收期。李哲可以直接揭掉棚膜,放置到安全的地方保存,其他的影響不會太大。
至於涉外餐廳蔬菜供應方麵,李哲肯定是不會斷的。到時候他可以直接去新發地或崇文門菜市場采購,哪怕是賺得少一點,甚至不賺錢,也要維持住這些涉外餐廳的供貨渠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