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不眠夜
京城,崇文門西大街。
譚靜雅站在店鋪門口,指揮著兩個工人將新製作好的牌匾掛在門上,牌匾上寫著三個大字:蜀香居。
掛上牌匾的那一刻,譚靜雅的心情有些複雜,有些興奮,又有些惶恐。她占餐廳的二成股份,幾乎將所有的錢都投了進去。
如果餐廳投資失敗,她就徹底什都沒有了。也正是因為沒有了退路,她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在餐廳上。
林巧梅站在一旁笑著說道:“這牌子掛上去之後,立刻感覺就不一樣了!”
林巧梅和丈夫商量之後,已經決定辭退原先餐館的工作。她本就是個臨時工,在哪家餐廳幹都一樣。
既然如此,為啥不找個自己幹得順心的地方?而且有了李哲的冬菜,蜀香居的生意肯定要比她原來工作的那家餐廳好。再加上有譚靜雅的照顧,她肯定是不會吃虧的。
譚靜雅結了尾款,送走了兩個裝牌匾的工人,和林巧梅一起進了餐廳的大堂。
大堂生著暖氣,點著煤爐,要比外麵暖和不少。
林巧梅從煤爐上提下水壺,給譚靜雅倒了半杯水。“店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明兒個咱還來不?”
“明兒個都除夕了,還來啥?你家年貨都準備好了嗎?”
“這幾天都是永強在置辦,差不多了。”林巧梅也坐在桌子旁,端起桌上的搪瓷缸暖手。“哎,你今年在哪兒過年?回娘家還是怎著?”
“初三店接著施工,我就不回去了,自個兒住,圖個清靜。”譚靜雅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跟著哥嫂住。她回去了也是別扭,何必找那個不自在。
“那咱們飯館什時候開業?”林巧梅差點說順了口。
“之前預計是初十左右開業,不過具體時間還要看店鋪的裝修進程和人員的招聘。”
裝修餐廳的人都是李哲找的,都是大營村的鄉親,有不少林巧梅還認識。人數不少,幹活也利索。門窗基本上都已經修繕好,二樓的水磨地麵也打好了。不過一樓的水磨地麵還沒有動工,還得忙上幾天。
譚靜雅往廚房瞅了一眼:“兩位師傅還忙活著呢?”
林巧梅小聲說:“還在歸置廚房那些東西。我進去幫忙,人家兩位還不樂意,把我趕出來了。”
譚靜雅笑了:“這廚師做飯就像是打仗,講究的是出手快效率高。廚具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和習慣,自己歸置用起來才順手。”
她停頓了一下,又對林巧梅說:“年後你要是不忙,就來餐廳幫我看著點。那些工人你都認識,也能說上話。我還得去市場逛逛八仙桌,琢磨一下招聘工人的事。”
“行,你去吧,有我看著誤不了事兒。”林巧梅應了一聲。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車聲,抬頭一看見到外麵停著輛綠色的解放卡車。
譚靜雅和林巧梅一前一後出了餐廳,剛好見到李哲從汽車駕駛室走下來。
“李老板,您來視察工作了?”林巧梅笑著打招呼。自從決定來這家餐廳工作,她就主動換了對李哲的稱呼。
“李老板。”譚靜雅也打了招呼。
“譚姐,嫂子。”李哲回應了一聲,抬頭望著餐廳的招牌,笑著說道:“不錯,像那回事兒!”
三個人又進了餐廳,李哲四處打量了一下:“韓師傅和閆師傅呢?”
“兩位師傅在廚房忙活的,我去叫他們。”林巧梅去了廚房。
李哲衝著譚靜雅說道:“譚姐,這幾天辛苦你了。過年這幾天好好休息,明年有的忙呢。”
“忙點好。隻要餐廳能做起來,辛苦點也不算什。”她看了一眼廚房的方向,說道:“餐廳還缺一些人手,您有什安排?”
這些天李哲要忙的事很多,還真沒仔細琢磨這件事。“年後再說吧,找個時間咱們好好聊聊。”
兩人說了沒幾句話,林巧梅和兩位廚師從廚房走了出來。
簡單寒暄後,李哲從兜掏出三個紅包:“這幾天辛苦各位了,眼瞅著快過年了,我給大家準備了幾個紅包。錢不多,就是一份心意。”
說話間,李哲將三個紅包分給了兩位廚師和林巧梅。
“謝謝李老板!”三人異口同聲道。
林巧梅有些意外,畢竟餐廳還沒有開業,她隻是過來幫忙的,沒想到還有錢拿。不得不說李老板大氣,讓她對以後在蜀香居工作,又多了一份期待。
李哲看著一旁的譚靜雅:“譚姐,你也是餐廳的股東,這紅包就不給你了。”
譚靜雅笑了笑。李哲這是以個人的名義發的紅包,就算李哲要給她,她也不好意思要。
至於李哲為何以個人的名義發紅包,而不是以餐廳的名義?一是因為餐廳還沒有正式開業,再一個,以餐廳的名義發紅包其實並不劃算。
譚靜雅也是餐廳的經理,如果以餐廳的名義發紅包,那就比較正式了,譚靜雅這個經理也得有一份紅包,而且紅包的金額還得是四人中最高的。
李哲是大股東,占股比例達到八成,如果以餐廳的名義發四個人的獎金,李哲這個基礎上還得往貼錢,還不如以個人的名義發錢收買人心。
這倒不是李哲故意耍心眼,而是這三人和譚靜雅的關係都比較親密。李哲和三人拉近關係,也是為了日後更好地開展工作。
年關將近,李哲又和眾人聊了一會兒,就讓眾人關了店門,早點回家。
……
二月五日下午。
大營村,趙兵家。
趙兵老娘在廚房燉肉,趙兵媳婦和妹妹正在屋子包餃子,趙兵老爹拿著掃把掃院子。
趙兵帶著一雙兒女貼對聯,一家人有說有笑。
除夕年年有,但今年格外不同。
趙兵老爹老娘都有病,家的日子過得一般。往年除夕,能吃個豬肉餡兒的餃子,有條魚已經很不錯了。今年李家發的福利不光有魚有豬肉,其他的肉也一樣不缺。
民兵隊的人誰不誇一句李家厚道?
趙兵貼好了對聯,看著天色不早了:“爹、娘,我晚上要值夜班,就不在家吃飯了。你們吃你們的。”
趙兵老娘從廚房出來:“大兵,鍋的牛肉都快燉好了,也不差那一會兒,吃了飯再去唄?”
“娘,大棚那邊給我們做的飯,什肉都有。你們自己吃就行,不用管我。”趙兵洗了把手,跟媳婦兒孩子打了一聲招呼就出門了。
趙兵老娘抱怨道:“這老李家也忒能使喚人了,這過年都不讓人休息一天?”
趙兵老爹瞪了她一眼:“你這個娘們咋不知道感恩?人家過年這三天給三倍的工錢,去哪找這好的事兒?我看你就是吃飽了撐的,就欠餓你兩頓!”
“娘,這高的工資,俺怎不知道呢?”趙兵老娘掐指一算,三倍工資那一天不就九塊錢了嗎?心那點不滿頓時煙消雲散。
“一個婦道人家,跟你說這些幹啥?”其實,趙兵老爹也想不通,都過年了李家為啥要花這多錢請人看守大棚。按理說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在家,小偷也不會這個時候去偷菜。
趙兵騎著自行車到了李家地頭。
剛一下自行車,就聽到有人喊他:“趙兵,過來!大家都到了,就差你一個了!”
趙兵扭頭一看,見眾人都圍在李哲大棚附近。他停好自行車,急忙走了過去:“喲,你們圍著幹嘛?看啥西洋景呢?”
“還真是稀罕東西,保證你沒見過!哈哈!”民兵讓出一條縫,讓趙兵擠了進去。
人群中間,李哲拿著一個紅色的圓柱形鐵罐,向他走過來:“趙哥來了,你也瞅瞅。”不等他回話,李哲就將紅色鐵罐子塞進他懷。
趙兵一臉懵,紅色鐵罐上麵寫著‘碳酸氫鈉’四個字,分開他認識,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李老弟,這是個啥東西?”
“趙哥,這個叫滅火器,是專門用來滅火的。你先看看滅火器的結構,一會人來齊了,我演示一下,教你們如何使用。如果大棚著火了,就用這個滅火。”
過年期間,李哲之所以高薪請人巡夜,不是擔心有人偷菜,而是為了防火。
種植蔬菜大棚最擔心的就是火災,尤其是過年期間,煙花炮竹最容易引起火災。今兒下午就開始陸續有人放炮,李哲也提前做了動員,告訴了大家防火災的重要性。
眾人到的差不多了,李哲點著了一塊破損的舊草簾子。等火勢徹底燒起來,他朗聲說道:“大家看好了,我要用滅火器了!”
他猛地搖晃紅色鐵罐,鐵砂碰撞聲嚇得眾人後退兩步。“大家不用怕,這是為了防止幹粉結塊。”隨後,他拔出了有些生鏽的保險銷,對準著火的草簾子,壓下壓把噴射。
“噗!”黃白色粉末噴出三米遠,將草簾子完全籠罩起來。白色粉末在空中飄散,草簾子上的火勢完全被撲滅。
“來,誰想試試?”李哲隨手將滅火器遞給旁邊的趙兵。
這瓶滅火器是李哲低價購置的臨期滅火器,就是為了給眾人演示如何操作。
眾人中有好奇的人接過滅火器試了試。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覺得不習慣,還是更喜歡用水滅火。
李哲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提前做了準備。每個蔬菜大棚外都有水缸、水桶、水瓢和成堆的沙土。水缸裝滿了水,每天都有人按時破冰。
如果大棚意外著火,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滅火。
另外,李哲還買了備用的棚膜,可以連夜及時修補大棚,防止大棚內的蔬菜被凍死凍傷。
村內,又響起一陣煙花炮竹的聲音。
今晚,注定是個不眠夜……
(本章完)